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随着网球运动的迅速发展,现代网球技术更加追求速度、角度和旋转,在高校网球专选班教学中学生过分重视了正反手抽球技术的学习和训练,而相对忽视了反手削球的专项性训练。现代网球技术中削球技术并不全是让人陷入绝望时的回球,还包括主动进攻的削球。反手削球相对于反手上旋球对拍头速度的制造要更加容易,加速更为直接,能让球在制造下旋时落点更加精确。职业队员还会增加侧旋效果使球落地时离开原定轨迹并且制造更低的弹跳。反手削球技术在高水平运动员中是被经常使用的技术之一,但是在学校网球教学特别是专选班网球教学中,反手削球技术教学课时相对较少,而削球技术在改变比赛节奏及主动进攻经常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有必要对高校网球专选班反手削球技术教学进行研究。本文采用表象训练法对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太极拳)学院网球专选班学生进行反手削球技术教学实验,以提高网球专选班学生削球技术水平,探究表象训练法在高校网球专选班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进行运用来提高反手教学质量。
......
1.2 文献综述
通过查阅知网和图书馆图书,发现研究单手反手削球技术的特点的比较多,多球训练的比较多,而针对反手主动性削球技术教学方法的相对较少。约翰-艾佛特的《掌握现代切削球》中对传统意义上切削球只是高效的防守型击球或过渡性击球提出质疑,阐述了现代网球技术中,切削球的意义,运用切削球技术轻松地改变球的旋转、高度、球速和深度来打出“调整性”击球或者“戏弄性”击球。本文提出切削球拍头速度的产生相比抽球更加快速,职业运动员还可以在其中添加侧旋以增加下旋球威力。文章详细的分析了反手切削球的分解动作及动作要领,但是没有对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切削球以及切削球的效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冯其明和樊云的《网球反手削球技术要点分析及训练方法》中对网球反手削球技术在国际网球比赛中慢慢被上旋球所取代予以承认,但是仍然对反手削球技术的优点进行详细的分析,从反手削球接发球、削球随球上网、反手防守及过渡性削球和反手放小球技术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然后以右手为例对反手削球技术动作要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提出了徒手练习、挥拍练习、对墙练习、双人练习、击打标志物以及比赛等反手削球技术训练方法。但是本文没有提出反手底线主动性削球这种情况以及训练方法,可以进一步分析研究。杨志平和李国辉的《网球反手削球技术动作的运动学分析》本文指出在比赛中反手削球技术既可以缓解对手的攻势又可以对对手进行调动,这些技术是靠人体各个环节在三维空间进行的,本文利用了当今先进的三维 DLT 测量法和美国Ariel 公司的 APAS 运动录像解析系统进行反手削球技术动作的分析,以推进体育教学实践的发展。本文虽然从身体关节运动方面对反手削球动作进行详细的分析,对反手削球技术动作的完成机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但是本文提出的反手削球技术动作太过泛化,没有区别分析不同球的详细动作处理分析,不够全面。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表象训练法,实验对象为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太极拳)学院 2012级网球专选班学生共 19 人,17 男 2 女。
......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调查法
本文虽然研究的是单手反手削球技术,但是表象训练法在削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的文献并不多,本文大量搜集单手反手削球技术相关期刊、论文以及小球类教学训练方法等文献,共在知网、中国期刊网及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 28 篇,其中涉及网球反手削球训练 8 篇,多球训练 4 篇,表象训练 10 篇,国外文献 5 篇等相关文献,经过阅读、整理、归纳、总结、分析为相关单手反手削球技术的教学研究提供前提和保障。
2.2.2 实证研究法
本文主要通过对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太极拳)学院 2012 级网球专选班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实验的方法,对专选班学生进行分组、教学、训练、考核、记录分析,最终得出结论。
2.2.2.1 实验目的
研究表象训练法在高校网球专选班反手削球技术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应用。
2.2.2.2 实验对象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太极拳)学院 2012 级(大二)社会体育专业网球专选班学生共 19 人,17 男 2 女。
2.2.2.3 实验设计
对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太极拳学院 2012 级网球专选班学生进行合理教学分组,对实验组及对照组学生共进行为期 4 周共 16 课时网球教学分组实验,对实验组学生运动除常规教学外,运用表象训练法进行实验教学。
......
3 研究与分析.....10
3.1 教学实验分组基本情况.......10
3.2 教学实验安排........10
3.2.1 教学课时数及场地.......10
3.2.2 教学实验场地设施及教具.....10
3.2.3 实验组课程安排......10
3.2.4 对照组课程安排......12
3.3 教学实验考核........12
3.3.1 教学实验考核个数分........12
3.3.2 教学实验考核技术分........13
3.4 结果与分析.......15
4 结论与建议.....32
4.1 结论........32
4.2 建议........32
3 研究与分析
3.1 教学实验分组基本情况
对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太极拳)学院 2012 级网球专选班学生共有 19 人,其中男生 17 人女生 2 人,进行无差别分析。教学实验分组按照人数、性别以及上学年网球专选成绩(理论成绩 10%+正反手抽球技术成绩 60%+米字型折返跑 30%)平均进行分组,实验组男生 8 人女生 1 人平均成绩 90.3,对照组男生 9 人女生 1人平均成绩 89.7(表 3)。经前期调查,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太极拳)学院网球专选班教学计划一共 2年,从大二上学期开始,每学期 72 课时,每周 2 次课,每次课 2 课时。反手削球教学在第二学期第三周开始教学,一共进行 4 周单手反手削球教学,一共 16课时。河南理工大学网球场地一共 22 片,本次教学实验使用 2012 级网球专选班网正常上课场地 5 片。为了直观的进行网球单手反手主动性放小球和底线低平球练习,在 5 片网球场距离底线 2 米与底线平行的场地内地面上拉设一条标志线,这条线和底线区域是单手反手主动性底线低平球训练时的落地区域;在距离球网 2 米与球网平行的场地内拉设一条标志线,这条线与球网之间区域是单手反手主动性放小球训练时的落地区域;球网上方 1 米处各拉设一条障碍绳,使专选班学生击出的反手主动性底线低平球最高点在障碍绳以下。这些标志线的拉设可以确保单手反手主动性底线低平球落地时的轨迹与地面夹角小于 45 度,单手反手主动性放小球落地时轨迹与地面夹角大于 45 度。
......
结论
4.1.1 表象训练法在高校网球专选班单手反手削球技术教学中,能够明显提升专选班学生对单手反手削球技术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更加积极地进行学习。
4.1.2 表象训练法能够更好的提高专选班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学生可以更好地通过表象重现的方式来提高对反手削球技术的认识及掌握。
4.1.3 表象训练法教学不仅可以提高专选班学生回球成功率,而且专选班学生对球的预判和脚步移动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击球动作更加规范。
4.1.4 表象训练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单手反手技术动作的掌握,而且通过表象训练,使学生掌握了更好的学习方法,更好的学习主动性,能够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
4.1.5 表象训练法在高校网球专选班单手反手削球技术教学中,比起传统教学方法更加能提升学生对单手反手削球技术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更好的提升对球的预判及击球时机的掌握。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