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的全面实施以及武威市退耕工作逐步取得阶段性成果,传统的农牧业生产方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当前武威市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也同样和现代化农牧产业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如何有效的促进西北各省农牧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阶段市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广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1]。
武威市受到多种地理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其气候变化非常明显。气候变化不仅对农业水土环境的改变提供了直接的诱因,同时也对现有的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农业自然灾害的频发,一方面直接降低了土地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也对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不但要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预警、检测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完善的灾害性气候监控体系;也需要更新现有的农作物栽培技术、农作物培育技术,并对农作物的品种加以不断的优化。而政府在防灾减灾过程中的作用也同样不容忽视,应加强极端灾害天气、气候的预报体系建设工作、推动农业灾害保险制度的确立、完善农业灾害天气救助体系等,为当地农业产业经济的平稳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当前阶段,武威市农牧业灾害问题已经成为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阻碍因素,因此我们必须以当地的实际受灾情况和受灾历史数据为出发点,一方面突出抗旱防灾工作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同样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针对性的防灾减灾政策。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对乡村的农牧业灾害损失减免工作给予应有的重视,对灾害工程措施的建设和完善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另一方面则要从武威市脆弱的农牧业生态环境入手,选择合理的区域治理方案。针对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对现有的退耕还林等政策的实施效果加以重新审视,并结合实际情况及时的调整现有的生态补偿机制。而针对可以开展绿洲农牧业的地区,要充分正视当地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现实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水资源管理措施。而在盐碱化土地区域,则要通过农牧业综合治理技术配合水利工程,开展全面的治理工作。旱地土壤培肥不力是西北旱地土壤瘠薄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干旱少雨与侵蚀比较严重的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不断增加的人口以及随之而来的人为活动都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脆弱化过程,如图 1-1 所示。要改变西北地区特别是武威地区农牧业持续发展,必须从源头上着手解决问题。
..........................
1.2 国内外农牧业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向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已是世界农牧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始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7]。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对农牧业的冲击带动,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使得现代化工业机器迅速融入农牧业的生产之中,逐步代替手工业实现现代农牧业的机械化的发展[8]。
在著名的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看来,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断增长,对于农牧业的迅速且稳定的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农牧业不具备推动发展的能力,只有在传统农牧业基础上,优化和转化为现代化的农牧业,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9]。另一位著名学家弗农.W.鲁(VernonW.Ruttan)提出了“农牧业发展扩散模式”,指的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农牧业发展受一些不合理的传统理论和技术所束缚,导致农牧业资源的支配是无效的,为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农牧业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10]。K.N.雷吉(1987)提出,现代化农牧业技术的出现,占据主体因素提高了农牧业生产规模的壮大发展,导致许多经营者所需雇佣劳动力数量减少[11]。日本著名的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依据日本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实地调研与考察,在二十世纪80 年代提出了“速水农业发展阶段论”的理论[12]。此理论把农业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通过提高农副产品产量来增加市场供给的发展阶段;第二阶段,通过提高农副产品价格来增加农民的收入的发展阶段;第三阶段,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来优化发展道路的发展阶段。
1.2.2 国内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推进,农牧业发展在我国广袤且干旱的西北部地区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同时凸现出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农牧区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一度成为广受社会各界所关注的亟待解决和难、热点问题。为了进一步强化区域群众对当下武威市农牧业发展的认知水平,推动武威市农牧业的发展。武威市农牧产业在过去十数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从整体上来说,仍有一定的提升和发展空间。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支持
2.1 草原文化
2.1.1 草原文化的定义
草原文化又称草原文明,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复合型文化,包括原生文化、次生文化和共生文化在内的一切文化[22]。其中原生文化草原文化是由草原上各个民族所共同创造的、而且符合草原生态环境的文化,包括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习惯与传统习俗、社会风气等,拥有着突出的地域特色和十分明显的民族气息,更是被人们看做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享有"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曙光"的美誉。根据现有研究成果,草原文化发源于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不仅有大窑文化在内的一系列早期人类活动痕迹,而且红山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启源文化遗存也同样证明了草原文化对于中华文化体系的形成、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更让人惊叹的是,草原文化与长江文化、黄河文化一样,不仅在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后来农牧业文化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23]。
2.1.2 草原文化主要特征
人类文明的进步,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细微差异经过长期演变最终都会反映在文化上,形成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明形态。但追其根源,任何一种文明形态都必须以经济载体与生产方式为基础。
草原文化与其他文明形态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其经济形态的不同,其标志性进程是伴随着草原游牧业的产生而开始的,作为草原文明所特有的经济形态.
..........................
2.2 农耕文化
2.2.1 农耕文化的内涵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从最开始的居无定所、靠打猎采摘为生,一步步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农耕文化。相对于欧洲游牧文化来说,中国的农耕文化一直以来都在我国经济及文化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24]。农耕文化是中国文化诞生、发展的沃土。精耕细作的本土农耕文化,不仅确定了中国人民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形成了中国人内敛的性格和坚韧的品质。这和当前全球范围内所倡导的和谐、共赢、低碳、环保等先进理念不谋而合。相对于草原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的适应性要更强一些,因此也更容易延续和可持续发展。以农耕文化为根本的中华内核文化,凭借长期演变和发展过程中沉淀下的强大包容性和环境适应性而延续发展几千年。我们开展农耕文化研究,就是要通过研究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和的重要的生产资料来源,从而进一步分析当时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畜牧业发展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探寻特色文化的重要出发点、发展路线和文化落脚点[25]。
2.2.2 农耕文化主要特征
2.2.2.1 技术性
自古以来中原地区物产资源丰富的同时也伴随这人多地稀的状况,而如何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就成为农耕文化中的首要任务。与游牧民族迁徙掠夺的方式相比,农耕文化更讲究如何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不断劳动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完善农具、因地制宜,提高品质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的传统。成为农耕文化中独特的文化表象。
2.2.2.2 稳定性
传统的农耕文化因其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缓解了人对生存资源的需求,使得人们无需离开自己的土地,便可自给自足,不同于游牧民族的部落融合,农耕文化因其稳定性,各个地方不同宗族聚合成不同村落,乡村治理成为古代农业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2.2.2.3 季节性
农耕文化重要以农业种植为主,与传统畜牧业的动物的繁育相比,农耕文化因自然环境要求,更讲究根据自然界的四季变换规律安排农业生产。自古我们便有了“二十四节气”。时至今日,“二十四节气”已经成为指导农业生产实践的重要工具,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动。
...........................
第三章 武威市农牧业发展现状...................................143.1 武威市区域概况................................ 15
3.2 农牧业发展状况................................ 15
第四章 武威市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5
4.1 农牧业生产、供给结构不合理................................... 25
4.1.1 生产供给结构不合理............................. 25
4.1.2 生产经营观念陈旧,产品供应不足............................. 25
第五章 武威市农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31
5.1 调整、优化农牧业生产供给结构.......................................... 31
5.1.1 规范农牧产品质量生产............................... 31
5.1.2 调整传统农牧生产方式......................... 31
第五章 武威市农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5.1 调整、优化农牧业生产供给结构
5.1.1 规范农牧产品质量生产
随着全球经济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逐步复苏,在客观上对农牧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武威市是典型的内陆城市,不仅工业发展水平偏低,而且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也同样和其他发达城市有着较大的差距。但是这种情况并不仅仅是劣势,我们可以凭借较少的工业污染,全面发展纯绿色、无污染、无公害的农牧产品。同时,当地劳动力成本远低于其他发达城市,这也同样为农牧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当前,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武威市农牧产品的质量不高是不争的事实。而在今后的农牧产品发展过程中,应以国际农牧产品标准为根本依据,全面提升农牧产品的质量安全工作,确保农牧产品的质量,并通过强有力的政府相关部门监管来保证武威市农牧产品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上的良好形象。
5.1.2 调整传统农牧生产方式
农牧业的生产供给要顺应自然规律,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不可过度开发资源。武威市是典型的干旱少雨地区,开展农牧业生产缺乏必要的水、热、光照条件,粮肉生产活动的开展难以为继。在今后的武威市农牧业发展过程中,应通过调整武威市的农牧生产方式,充分凭借当地强大的土地储备来大力推动饲料作物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方面,要积极主动的引进和推广更具有经济价值的苜蓿、甜高粱等精饲料植物,另一方面也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将经济作物、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的种植以及畜牧物的养殖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现有的农牧经济结构,并为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条件支持。例如:可以根据草场季节不平衡的特点,发展季节农牧业。在暖季,新生幼畜应充分利用生长旺季的牧草,快速生长增肥,在冬季来临时及时出售家畜,做到当年育肥屠宰,加快畜群周转,提高畜群生产力和草原农牧业经济效益。以现代化的轮牧取代传统的游牧生产模式,采取划区轮牧、冬春补饲等多元化的方式,提升农牧业生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第六章 结论
本文主要以武威市草原文化到农耕文化的演变为视角,深入论述了武威市畜牧业和农业发展的对策。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
1、通过对武威市畜牧业和农业现状的阐述,总结出当前武威市畜牧业和农业的特点。
作为处于传统畜牧业地区的武威市,草场资源丰富,大量的荒山荒坡为畜牧产业大规模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二十一世纪至今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武威市的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推动了畜牧业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基础的现代畜牧业成为武威市发展的重点,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良种优化体系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
农业方面得到了多元化的支持,武威地区幅员辽阔,地形多样性强,有着异常丰富的资源。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农业生态环境也同样在数十年持之以恒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2、从历史学角度引出草原文化、农耕文化在武威市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演变中起的作用。
从整体上来说,当前我们所观察到的武威市农牧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是两种不同的制度、不同的产业模式甚至是两种不同文明的对碰,而在这一过程中农区文明显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并为牧区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然而,牧区文明在两种文明的碰撞过程中也同样有着自身的影响力,和平的渗透以及隐性的影响无处不在,为农耕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两种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聚合,最终达成了内在的有机统一整体。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