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及其实证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60 日期:2023-06-18 来源:论文网
本研究总体上达到研究目的,但是在以下方面还存在不足:(1)研究对象。本文本次进行的高质量发展研究选择的调查样本局限于行业代码为C33-C40 的行业类型,并不能完全代表制造业产业总体,要进行下一步的深入研究,应当丰富研究样本的行业类型,探究本文的六个影响因素是否对未涉及行业中的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不仅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论断,坚持质量第一、推动质量变革等一系列重大命题也被同时提出,并强调“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也作出重要指导,为有效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必须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进行属于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被列为2019 年重点工作首位,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离不开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上重要文件与指导都为切实推动中国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攻领域,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关键所在。作为兴国之道、强国之策,我们必须意识到要实现制造强国首先要实现质量强国。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实现这一阶段的成功过渡,必然离不开制造业质量效益提升的支撑,必须以创新驱动为根本发展动力,逐渐以质量提高取代数量扩张,成功实现转变。
经过几十年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的制造体系已经呈现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格局,发展规模、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均得到明显提升。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与主要工业发达国家水平的差距。尽管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得到改善与提升,但总体仍然不高,具备国际影响力的优质制造品牌也十分缺乏。例如,我国出口商品在欧美等国通报召回数量的产品中,我国经常位列首位,并且低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占出口产品的比例仍达到三分之一。再如,中国年均损失超过 2000 亿元人民币均是由于制造质量问题。以上种种现状都表明中国制造的质量发展程度仍显著不足。“中国制造”想要在未来打造和获得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就必须在提升质量上重点把握、着力布局,优化改善制造业供给结构,减少附加值低的中低端供给,提升中高端供给能力,加强培育制造业领域的优秀质量品牌,整体拔高制造业供给水平,不断增强供给结构柔性,提升其对需求变化与升级的弹性应变能力,从而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步伐。
...........................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本文针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探究影响因素并分析影响因素作用机理。梳理文献了解高质量发展方面相关研究动态,基于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价值链曲线的结合提出研究假设,设计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的数据收集,继而对数据进行检验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对策建议。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绪论。基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进入新时期,迈向高质量发展,考虑制造业对于宏观经济的深刻影响和中国制造业的最新现实情况,提出我国制造业紧跟高质量发展趋势的切实需求。明确本文研究意义、研究框架、研究创新点。
第二部分:研究综述。基于高质量发展、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观点,结合目前制造业的相关理论研究,梳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影响因素研究文献,归纳总结高质量发展不同维度的研究观点。并在整理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寻找本文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的依据和切入点。
第三部分:关键影响因素提取及机理理论分析。借助扎根理论对高质量发展典型企业进行案例分析,抽取概念,凝练影响因素维度,解释影响因素、需求性因素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提出研究假设,完成概念模型的构建。
第四部分:研究设计与预调查。根据前人理论研究和评价文件对影响因素、需求因素、企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变量定义,构建和完善不同变量的的问卷及测量题项,形成预试问卷并小规模发放,回收预试问卷并对相关数据进分析,对调查问卷进行修改完善。
第五部分:实证研究。发放正式问卷,利用 SPSS24.0 软件和 Amos22.0 软件,逐步对问卷收集整理的数据进行研究样本分析、数据质量检验、差异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然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本研究关于高质量发展的假设,最后讨论和分析假设检验结果。
第六部分:研究结论及展望。对实证过程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基于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向制造业企业提出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针对性对策建议。分析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局限,对该研究方向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议。
..........................

2 研究综述

2.1 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随着 2017 年我国的经济开始转变发展方向,高质量发展研究才开始逐步进入学者专家的研究视野,且研究热度越来越高。目前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刚刚起步,文献总体数量相对较少,并且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范围多聚焦于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宏观的高质量发展研究较多,下沉于企业层面,尤其是制造业企业高质量的研究更为稀少。本文回顾了不同学者关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定义,并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梳理高质量发展关键影响因素。
2.1.1 高质量发展内涵相关研究综述
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剖析高质量发展,认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是完全区别于高速增长阶段的,更加关注发展本身的价值属性,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表现在供给侧方面是创新驱动发展,在需求侧方面反映为人民向往的高度满足(金碚,2018)[1]。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导向表现在提高供给的有效性,实现公平性发展、生态文明、人的现代化。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实践取向体现在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实现遵循规律的科学发展,转向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结构,走文明发展道路(任保平,2018)[2]。吴金明(2018)借助价值模型工具,结合劳动价值理论,定义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提出“三新”和“三软”的关键组成元素,即新理念、新动力、新动能的新发展发展路径和软价值、软资源、软制造的的灵活发展模式[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需求的不断满足,高质量发展是进入下一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即要求在全过程全生命周期中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基本原则,积极推动产业发展方向有关注速度转向关注质量、效率、动力(何立峰,2018)[4]。推动高质量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的必然,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金钥匙,我国经济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逐渐摆脱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发展理念进行严格实践(洪功翔,2018)[5]。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效手段,是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途径,是在世界重大经济和技术变革中抢占战略制高点的关键方式,总的来数,高质量发展是高效率、公平和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张军扩,2019)[6]。高质量发展是强化经济运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输出产品和服务品质的发展方式,最终达到经济发展更可持续、生态环境更加绿色、社会分配更加公平的目标(赵剑波,2019)[7]。

...............................

2.2 企业价值链相关研究综述
本文回顾了价值链理论的产生和演化过程,然后对价值链理论所衍生的价值链曲线理论进行文献梳理,分析了不同学者关于价值链曲线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三个环节价值增值能力、价值链位置的不同观点。
2.2.1 企业价值链内涵相关研究综述
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的制造业产业链已经和全球价值链的深层次的融合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但我国由于前期的高速增长发展阶段,注重规模带动,创新驱动能力不足,因此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当中嵌入位置和分工地位明显不符合我国构建制造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为此众多学者聚焦于我国制造业产业价值链方面的理论研究,为制造业的价值链升级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
价值链概念演化的相关研究。关于价值链的最初定义和提出来源于学者迈克尔波特(1985),他在自己的著作《竞争优势》中,初步定义了企业价值链的内涵,即企业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包括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进行不同活动和不同业务所形成整体,这些活动和业务各有区别但有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都是创造价值的真实过程,而创造这些价值活动的整体就是价值链(Value Chain)。学者科古特同样在自己的著作《涉及全球战略:比较与竞争的增加链》中,提出了价值链的类似概念,即包括技术、原料、劳动等的不同生产要素进行组合,构成不同的实际生产活动时,将这些活动串联起来所制造出的产品,又通过市场完成价值交换,从而实现价值循环的过程,便是价值增值链(ValueAdded Chain)。而价值增值链的概念则将价值链概念提升到宏观层次,为全球价值链的产生和提出提供了理论依据。随后学者格里芬等将前任提出的价值链相关理论,与商品的全球流通结合起来,初步定义了全球商品链概念[42]。并且他在 2000 年与其他学者共同探讨,结合全球化发展和融合形势,将全球商品链改善为全球价值链(GVC,Global Value Chain),提出全球价值链是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一系列价值创造活动所构建的跨国生产组织体系。
..........................

3 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理论研究...........................21
3.1 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的确定..........................21
3.1.1 扎根理论.........................21
3.1.2 案例选择...............................21
4 研究设计................................41
4.1 变量定义.............................41
4.1.1 制造业企业影响因素............................41
4.1.2 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42
5 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55
5.1 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55
5.2 数据质量分析...............................57

5 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本次研究聚焦于分析制造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情况,依托于 2017 年国家社科课题,在陕西、河南、江苏、安徽、山东等地区采用线上电子问卷与线下纸质问卷等方式,对400 余家企业进行了重点调查,调查的对象包括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等不同构成,所调查内容涉及到企业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的推动情况,以及企业在规模发展、质量效益、结构优化、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的实际发展状况。在调查者完成问卷后,本人通过企业年报、企业官网、权威媒体的相关报道等对问卷内容进行验证筛选,去除内容存在问题的问卷,保证问卷填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最终小样本调研共发放预试问卷150 份,实际回收数量为 136 份,问卷回收率为 90.6%,在经过问卷填写质量检查,剔除12 份无效问卷,得到 124 份有效问卷,有效率 82.7%。通过对预试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和新效度检验,均达到了要求的标准;最后通过问卷调查法进行大样本的收集,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 486 份。对回收到的调查问卷进行筛选,剔除其中填写不完整、全部选项全部一致以及由基层员工等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可能了解不足的人员填写的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 392 份。

.......................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智能化因素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检验结果讨论
a. 装备流程智能化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检验结果讨论
假设 H1 被证实,装备流程智能化正向影响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从实证结果看,装备流程智能化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回归系数为 0.377。装备流程智能化能够提高企业生产灵活性、效率性,显著提高企业柔性制造能力,为企业进入新业态、新模式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1)装备流程智能化对制造业企业规模发展影响的检验结果讨论
假设 H1a 被证实,装备流程智能化正向影响制造业企业规模发展。从实证结果看,装备流程智能化对制造业企业规模发展的影响回归系数为 0.307,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54。装备流程智能化即企业通过引进或者自主开发智能制造设备,提高制造流程自动化、数字化程度,大幅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与生产能力,并强化了柔性制造能力。装备流程智能化保障了企业对市场的供给能力与适应能力,当市场发生改变时,企业废弃原有生产线打造新生产线的成本高、周期长的过去做法得到颠覆,企业生产能力能够快速应对市场改变,保持竞争优势,帮助企业扩大销售收入,提高企业规模。
(2)装备流程智能化对制造业企业质量效益影响的检验结果讨论
假设 H1b 被证实,装备流程智能化正向影响制造业企业质量效益。从实证结果看,装备流程智能化对制造业企业质量效益影响回归系数为 0.507,标准化路径系数为 0.553。装备智能化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支点,智能设备与先进工业软件是智能制造的必要基础。企业以自身需求为基础,选择性使用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智能传感器、伺服系统、数控系统等智能设备与智能软件,逐步升级打造数字化工厂与智能工厂,渐进式提升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与质量,保障企业生产能力,能够迅速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减少不良品的产生,降低企业综合运营成本。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