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技术范式转换的动态视角,探讨了产品架构适应性机制及成长路径。研究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严格遵守案例研究的相关规范,保证研究的严谨性和结果的有效性。但本文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故提出如下展望,需要未来相关研究人员加以改进和完善。(1)研究关注了组织双元能力对产品架构适应性机制的影响作用,即产品创新中组织情境因素的影响,解释了组织能力对产品架构创新的影响。但是研究着重于组织内部的整合创新能力,忽略了组织外部能力的影响,包括与客户、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等关系网络的作用关系。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从组织内的协同延伸到组织外,进一步关注组织外部整合能力对产品创新的影响。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世界科技革命正处于第三次和第四次技术革命的交汇期,新的主导技术和产业尚未完全形成。与此同时,涌现了诸如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高新技术,创新竞争日趋激烈,世界正处在技术范式转换的窗口期[1]。在动态环境中,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威胁着企业的生存空间,在优胜劣汰和适者生存的市场环境中如何拥有持续竞争优势成为企业获胜的关键。因此,为了领先竞争对手、响应市场多元化需求,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日益加快,产品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主线。柯达的衰败很多人认为是胶卷行业的没落引起,但这并不是最为根本的原因。柯达曾经最大的竞争对手富士并没有随着胶卷行业的没落而倒闭,而是通过对组织和产品的调整,成功实现了变革,转向数码产品的新领域。同样,还有手机行业中曾经的佼佼者诺基亚,面对新兴技术的冲击固步自封,忽视新技术的市场潜力,没有及时反应和调整产品创新,被竞争对手远远落下。这些案例都证明在技术范式轨道不断变化的情境下持续的竞争优势不复存在。这些曾一度辉煌却又黯然离场的企业都是在面对环境变化时沉迷于已有产品的竞争优势,而当新的技术范式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时无法及时反应和应对。相反,腾讯的成功正在于企业在动态环境中主导革新与升级迭代的能力。面对 PC 互联网的出现、移动互联网的赶超及产业互联网的萌生三次技术范式变革时期,组织主动进行了三次结构调整,重塑组织能力,有力支撑了技术的创新与产品的研发。因此,技术范式转换情境下企业如何实现持续的产品创新输出,保持核心竞争优势已成为当前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
产品的创新应从产品的架构和功能出发,辅以考虑创新的可操作性、可持续性以及与外部环境的一致性,以此减少创新的盲目性,提高产品创新的效果及效率[2]。产品架构是产品内部模块逻辑关系的表达,是产品设计和产品创新最终结果的体现[3]。产品架构是产品创新的内驱动力,体现了复杂系统分解和集成的能力,能够迅速推动产品的优化和扩展,快速适应产品创新的需求[4][5]。产品架构的系统、模块和界面等自身特性影响产品的设计、研发、采购、制造和服务等一系列价值创造活动,甚至影响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和流程管理模式,进而影响企业的创新战略、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6][7],对企业乃至于行业的价值链也会产生影响[4][8][10]。因此,产品架构适应性在企业产品创新和战略管理层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
1.2 研究意义产品架构的演变推动
产品创新的实现,目前对于产品架构的研究还停留在静态研究视角,关于产品架构动态演变的内在机制关注较少。现有研究侧重于产品架构模块化形态的优势或者模块化与一体化之间的转换,缺少关注产品架构演变机制的能动性及与内外部情境因素的作用关系,尤其对于产品架构和组织情境作用关系的研究甚少。虽然有学者注意到架构创新对组织能力的影响,包括组织的适应性以及对新组织形式的产生和形成有一定的意义[21],但没有具体地展开论述。同时,也有部分学者注意到产品架构与组织架构的匹配关系,然而是基于形态结构的匹配,没有打开其内在机制的黑箱。目前,亟待构建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分析和解释动态环境中产品创新的实现机制。基于此,本文从动态演化的视角,提出产品架构适应性这一属性,在技术范式转换情境和组织情境因素影响下,通过探索性案例研究分析在产品创新过程中产品架构适应能力的形成及其与组织双元能力的作用关系,发现与产品架构创新相匹配的组织能力。这有助于理解和把握产品架构的自身特性及其成长规律,提出产品架构创新的优化策略,这将丰富组织能力、产品架构以及产品创新管理等相关理论。
产品架构在推动产品创新,提升企业竞争优势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高科技行业、互联网行业、软件行业以及传统的机械、汽车和出版社行业都有所体现。通过研究产品架构适应性机制,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产品、组织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推动产品的创新。通过加强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管理,实现企业资源的整合和充分利用,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结果可以探索不同阶段的产品创新策略,提炼成功的产品创新应该具备的与之相匹配的组织能力,为企业实施创新和形成常规化业务流程提供有效的组织策略,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对产品系统进行分析和管理。
..........................
2 文献综述
2.1 产品架构
2.1.1 产品架构的概念及其形态
产品架构(Product Architecture)是通过将产品的功能向内部的物理模块(PhysicalChunk)分配形成的系统性解决方案[4][9]。藤本隆宏(2007)认为产品架构是一种产品设计思想,完整的产品被分成若干个不同部件,产品的功能被分配到各个部件上[25]。因此,产品架构体现了复杂系统分解和集成的设计思想。产品架构主要由系统、模块和界面三个基本要素组成[8]。模块是由能够体现产品某部分功能的一个或者多个部件集合构成,功能是由物理模块来实现,模块中的部件存在某种简单或者复杂的映射关系[9]。同时,模块与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连接并形成界面(Interfaces),而标准化的接口可以创造灵活的产品架构[4][16][26]。在复杂产品系统中,界面表达了模块之间的作用关系,在系统集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创造新产品或者扩展产品功能的基础[27][28],但是模块的变化不一定会引起界面的变化[29]。产品架构首先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保障产品整体功能的集成和实现[16],其次是在模块和界面各自的层级中发挥作用。产品架构实际上包含三层含义:一是设计产品功能,确定产品功能实现的优先次序;二是确定各个功能元素与物理模块之间的映射关系;三是对界面规格详细规定,确定模块及部件之间接口的标准化程度[4][9]。
产品架构有一体化和模块化两种形态。一体化产品架构的功能元素和物理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不确定的,功能的变化同时需要多个模块的复杂变化,结构间关系复杂,比如汽车、电脑等[4][30]。而模块化产品架构的功能元素和物理模块之间的对应关系是确定的,结构间关系比较简单和标准,比如计算机、自行车和音响设备等[13]。同时,模块之间的接口是通过标准化的接口连接,如台式电脑显示器和机箱通过数据线连接。模块化产品架构功能属性的改变可以定位到具体的部件上,也可以通过对部分模块改造、优化产品功能或者通过再组合的方式开发新产品(如图2-1)。模块化产品架构使各个模块可以独立开发设计、并行研发和生产制造,进行局部的创新工作,还可以在保持其它模块不变的情况下,只改变某一个模块但是不影响产品的功能特征,具有更好的适应性[31]。模块化产品易于扩展的特性使得产品系统平台化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Pashaei 和 Olhager(2015)以产品架构的形态将产品架构的类型分为模块化产品、一体化产品和平台型产品[32]。
.........................
2.2 技术范式
2.2.1 技术范式的内涵
20 世纪 40 年代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提出了范式(Paradigms)的概念,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S.Kuhn)将其用于解释科学理论研究的发展[63]。Dos(i1982)受益于科学范式理论的启发将其引入技术创新研究中,借助“范式”的概念总结了学者们对于技术变革的看法,提出了技术范式(TechnologicalParadigms)的概念。他认为技术变革是基于自然科学原理提出的一种解决技术经济问题的模式,是由“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双重因素共同作用[64]。实际上,“技术范式”中的“技术”是代表某种特定的知识,可以是以编码化形式呈现的知识,也可以是隐形的知识。技术活动的展开是通过创造知识解决社会中的一系列实际问题。而“范式”是对“如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特定认知和[65]。范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理论体系,是指被科学研究者广泛接受和遵从的理论基础。范式规定了技术系统和产品架构的基本模型,在技术范式内如果需要对技术或者是产品架构进行调整或者升级,必须在规定的架构和系统下进行。因此,技术范式是对一类技术经济问题的界定,规定了解决该系列技术经济问题的知识、规则和解决方案的集合。Winter(1984)提出技术范式是一种技术制度,并从组织的四个方面进行了界定,包括创新行为、搜索行为、组织的知识来源、知识基础[66]。Nelson 和 Winter(1977)则指出技术范式是对组织所处的技术环境的一种抽象描述,技术机会、技术收益可获得性以及知识基础复杂性是其基本特征[67]。Malerba和Orsenigo(1997)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将技术机会、技术收益可获得性、技术可积累性和知识基础作为技术范式的评价指标[68],如表 2-2 所示。
.............................
3 技术范式转换下产品架构适应性机制概念框架设计.................. 24
3.1 研究概念框架 ..................... 24
3.2 理论基础 ......................... 25
4 案例研究设计...................... 30
4.1 案例研究方法 .............................. 30
4.2 案例选择及研究内容 ..................... 30
5 案例研究过程及结果................... 35
5.1 案例背景及发展历程 ........................ 35
5.1.1 畅捷通及工作圈简介 ....................... 37
5.1.2 工作圈具体发展历程 ..................... 37
5 案例研究过程及结果
5.1 案例背景及发展历程
5.1.1 畅捷通及工作圈简介
2010 年 3 月 3 日,用友集团将旗下针对小微型企业软件服务与公有云服务的小型管理软件事业部拆分,成立了畅捷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畅捷通”)。2014 年 6 月 26 日畅捷通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1588.HK)。畅捷通为小微型企业提供财务、云服务及管理软件,是中国最大的小微企业软件提供商。畅捷通致力于通过信息技术助力小微企业,改变小微企业传统的经营业态,引领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帮助其实现利润的持续增长,其主要产品类型如图 5-1 所示。目前,中国有超过 330 万的企业与组织在使用畅捷通的产品和服务。其中,软件企业用户数量超过 161 万,云服务用户数量达到 15.7 万,横跨了包括传统批发行业、快餐连锁行业、食品行业、快消行业等多个领域。2019 年畅捷通年度财务报表显示年收入为 4.63 亿元,其中云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89%。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本文探讨了技术范式转换情境下产品架构适应性机制,首先对产品架构、技术范式与组织双元理论的相关文献研究进行梳理,提出了产品架构适应性的基本内涵及其驱动因素。其次,基于架构创新理论和组织协调理论,通过对案例资料的梳理和编码,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模型。最后,以技术范式转换的情境因素将案例企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了三个阶段,分阶段对案例进行纵向研究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产品架构适应性是产品实现自我适应的动态能力,通过对模块和界面的调整而不突破架构系统本身就能实现产品的创新,以此快速应对复杂环境的变化。产品架构的设计可以采用松散耦合体系设计,开放式的架构设计具有更好的适应性,有利于实现产品的扩展和创新。标准化的接口能够实现部件/模块重用、接入第三方模块集成、改善接口、优化界面等创新方式,通过模块式创新、渐进式创新、架构式创新等方式满足市场的需求,降低产品研发周期和研发成本,快速实现产品的创新。产品架构适应性是与环境、组织的交互作用,其演变受到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的驱动影响,包括内部的资源、价值,外部的技术、市场和竞争,从而对架构进行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产品架构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够更快地进行架构的创新,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2)技术范式转换情境下,产品架构适应性的实现依赖于背后强大的组织能力,即组织动态性资源配置的能力,具体体现为组织结构设计调整、人员优化配置和研发流程更新等。企业想要拥有持续竞争优势,不仅在于研发新产品的技术能力,还依赖于其组织能力。完整的产品创新过程涉及研发与生产以及商业化等具体的业务流程,通过组织能力对产品创新过程形成重要的支撑。组织双元能力可以实现组织内各要素的协调,通过建立差异化业务子单元进行探索性活动,传统业务单元进行利用性活动,将有机式组织与机械式组织相结合,企业内部资源被充分利用,实现探索与利用、效率与创新的双元协同并进。组织双元能力帮助企业在有限的能力下维持现有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开拓新的竞争优势,实现创新效果的最大化。企业以利用式创新的方式,通过持续优化、快速迭代的方式驱动产品架构适应性演变,保持产品的持续竞争优势,企业与客户也可以建立良好的互动迭代关系。同时,利用探索性创新活动研发新产品,保证企业的创新活力,实现突破式创新。
参考文献(略)
技术范式转换情境下产品架构适应性机制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硕士毕业论文,产品架构适应性,组织双元能力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硕士论文文章
- 我国城镇公共建筑碳排放配额分配范文研究
-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的风险及其防控研究
- 改善我国分析师声誉机制范文研究
- 基于养老FOF视角的偏股型基金业绩表现影响
- 基于SCP分析模型的H公司竞争力评价与提升路
- 基于SWOT的《湘潭县志》文创保护与利用研究
- 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现状调查分析
- 学生专业选择视角OX学院专业发展策略探讨
- 基于专利分析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探讨
- 新劳动法背景下J公司劳务派遣用工管理思考
- S制造公司员工培训迁移干预策略探讨范文
- 硕士论文范文在哪看「查找途径、模板参考」
- 河南省精准扶贫档案管理现状及策略探讨范文
- 文成县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探讨
-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政府作用探讨范文——以
- 硕士论文摘要怎么写范文5例「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