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思潮与凌叔华的成长
第一节 启蒙与救亡思潮
“五四运动”一词包含着双重意义:首先,“五四”运动是一场学生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救亡运动;同时,它也是一场围绕着“启蒙”与“救亡”两大主题而展开的新文化运动。1915 年 9 月,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标志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在《新青年》的创刊词《敬告青年》一文中,陈独秀直接而激烈地抨击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把中国传统中“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称之为“封建制度之遗”,认为中西国民之间的“思想差逆几及千载”。为了实现民族自立和国家富强,陈独秀在文章中提出了著名的思想改革“六项主张”,“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隐退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传达出他启蒙大众、改造国民性的要求。随后在《新青年》第一卷第六期中,陈独秀又发表文章《吾人最后之觉悟》,将矛头指向了孔儒所代表的传统伦理文化:
儒者三纲之说,为吾伦理政治之大原,共贯同条,莫可偏废。三纲之根本义,阶级制度是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之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与阶级制度极端相反……盖共和立宪制,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与纲常阶级制为绝对不可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
陈独秀将儒家的政治礼教、伦理道德视为“别尊卑明贵贱之制度”,并果决地站在“独立自由平等”的立场上,与之形成尖锐对抗之势,要求彻底铲除儒家伦理文化。之后,胡适、鲁迅、李大钊等思想先驱也对传统儒学口诛笔伐,《新青年》上大规模地出现了各种激烈抨击孔子,反对传统文艺、传统伦理道德以及号召大家进行白话文写作的文章。一时间里,否定传统、追求西化成为社会主流思潮,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尤其时广大青年学生成为这股思潮的主要支持力量。
...........................
第二节 女性解放思潮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围绕着“启蒙”而展开的思想文化革命,它要求将国民从封建伦理文化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自由”“民主”“科学”等观念成为人民的共识,实现国民性的改造。在新文化运动初期,“人的发现”便成为“五四”文化思潮的重要命题之一,女性作为中几千年来最受封建道德文化压抑的群体,也伴随着人性的发现浮出历史地表,走进人们的视线,女性的独立与解放被视为打破封建枷锁、实现国民性改造的必然要求。女性解放,就是解开紧紧缠绕于女性之身的封建束缚,使妇女成为“健全的人”,拥有从身体到思想上的自由独立。中国“女性解放”命题的提出是受到早期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理想需要的驱使,由先进的男性思想家提出,目的并不直接在于解放女性。所以近代中国的女性解放其实是一个从女性身体解放到争取妇女的基本权利,再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权利平等,并以此来支持女性精神与意志的彻底解放这样一个缓慢推进的过程。清初的民主主义思想为批判封建伦理文化而提出了“夫妻平等”与“男女平等”观念;清末期,传教士在华推动了中国妇女的身体解放浪潮;甲午中日战败后,民族危机刺激了先进的爱国人士提出变法维新的要求,民主与解放一时成为社会思潮主流,女性解放也裹挟在解放思潮中涌向社会;民初以后,民族资产阶级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尤其是女性知识群体的崛起,以及西学东渐过程中女权思想的传入,都刺激着女性解放不断发展壮大,终于在“五四”时期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
.......................
第二章 新思潮下的新媒体与凌叔华步入文坛
第一节 《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友会会报》与试笔
凌叔华凭借《酒后》《花之寺》等经典篇章登上了文坛,得到了广泛关注。长期以来,人们也习惯通过凌叔华二十年代之后的作品来认识凌叔华。但我们要更加完整地还原凌叔华文学创作的发展过程,则应将她中学时代的作品也纳入研究范围。1916 年下半年开始,凌叔华就已经在她当时就读的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所办的校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友会会报》上发表文章,但她在《会报》上发表的 19 篇文章,很少得到学者们的注意。笔者在翻阅《会报》后发现,这 19 篇文章展现了一个青涩、激昂,全然不同于“闺秀派小说家”形象的凌叔华。相较于凌叔华二十年代以后的小说创作,这一时期凌叔华的笔力虽稍显稚嫩,但字里行间已初现她的创作思想。因此,《会报》上的几篇试笔,可以看作是凌叔华新文学创作的奠基。
凌叔华自幼接受私塾教育,在日本上学的两年,因为年纪尚幼,也没有接受正式的学校教育。1916 凌叔华考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走出了逼狭的内宅后院,进入了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公共空间。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活跃、观念开明的新式学校。作为早期的新式女学,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办学宗旨在于树立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国民之母”,这一思想同样体现在了《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友会会报》的办刊精神上。《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友会会报》是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创办的大型校刊,《会报》从 1916 年 4 月起发行,1918 年 12月停刊,共发行五期。每期约 200 页,15 万字左右。每期都有十多个栏目,五期共设涵盖文艺、学术、理科等领域的栏目 28 个。《会报》上比较常见的一些栏目:“文苑”和“小说”栏目专门发表学生的文学作品,除了诗、词、赋以外,还有不少原创小说和外国小说译文;“游记”一栏常有师生游览国家各地的观感,这类的游记不但开阔学生视野,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学术”和“实验”专栏,主要发表学生历史、理化、博物等科目的研究报告及实验心得;“论著”一栏上多思想观点阐发,《女子与中国前途的关系》《女子教育》等讨论教育理念,尤其是与女子教育相关的文章屡见不鲜;“教授”栏多探讨国文、修身、理科等各科教学的改革;“课选”一栏,刊登学生们在课堂上的优秀作文以及教师的批语,五期共 200 多篇,有论人物、事件、文学的,也有谈史论今的,内容异常丰富。
.........................
第二节 《晨报副刊》与初入文坛
《晨报副刊》起初是《晨报》的第七版。《晨报》前身为《晨钟报》,1916 年 8月,黎元洪继任总统,北洋政府解除了自 1914 年袁世凯政府颁布《出版法》后实行的报禁,宪法研究会活跃起来,于 8 月创办机关刊物《晨钟报》,李大钊任总编辑。1918年 9 月,《晨钟报》因攻击段祺瑞政府的武力统一政策,揭露段祺瑞与日本勾结,以国家主权换取日本大借款而被北洋政府查封。1918 年 12 月 1 日,《晨钟报》复刊并改名为《晨报》,主要刊登国家时事要闻,以及对重要政治事件的分析评述,思想观点非常激进。《晨报》复刊后,报纸第七版被开辟为专载文艺内容的版块,李大钊任第七版的编辑。此时新文化运动高涨,其影响也渗透到了文艺出版事业,为了响应新文化运动,传播新思想提倡新文艺,李大钊对《晨报》第七版进行了栏目设置、报纸内容、篇幅等方面的改革,在报纸原有立场和思想观念不变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知识”“外国文学译介”“新文艺”这些新元素注入了《晨报》。1920 年 6 月,孙伏园继任《晨报》第七版编辑继续对第七版的改革。孙伏园将第七版的篇幅扩大至四开四版的单张,从《晨报》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份小报,题名为《晨报副镌》,并增加报纸的文艺比重,扭转了第七版在李大钊改革后思想重于文艺的状态。在大量登载新文学作品的同时,孙伏园领导的《晨报副刊》继续坚持“五四”时期的理性启蒙精神,不但要求文艺作品关注剧烈动荡的社会生活与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更要求作品能够反映人性价值与个人生存的现实意义。为了推动新文学运动的发展,《晨报副刊》上大量刊登鲁迅、周作人等知名作家的新文学作品,也不避新进作家的来稿。
.........................
第三章 新思潮下的文学群落与凌叔华文学追求 .................47
一、凌叔华与“现代评论”派的关系 ..................49
二、凌叔华与新月派文人的关系 ...................... 53
第四章 新思潮下的新文学运动与凌叔华的创作主题 ...................... 61
第一节 新文学女性解放书写与凌叔华的女性解放言说 ..................62
一、“人的文学”运动对女性问题的关注 ................... 62
二、凌叔华的女性解放言说——“五四”新女性“神话”的消解 ...... 69
第四章 新思潮下的新文学运动与凌叔华的创作主题
第一节 新文学女性解放书写与凌叔华的女性解放言说
一、“人的文学”运动对女性问题的关注
.........................
结语
在“五四”这个启蒙思潮狂飙突进的时代,庐隐、冯沅君都致力于描写进步女性,为女性解放事业摇旗呐喊。而凌叔华的小说却描绘了中上层阶级家庭中的女性的琐碎的日常生活与情感,因而不得文坛重视,即便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中从文学应多方面反映社会生活的角度肯定了凌叔华作品的独特性,也还是给凌叔华的小说贴上了“旧家庭中的婉顺女性”、“高门巨族的精魂”等标签,这一评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影响着甚至是左右着学者、批评家们对凌叔华小说的研究方向,凌叔华也一直被称为“新闺秀派”作家。
凌叔华的作品有限,从 1916 年入学,到 1919 年从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家事专修科毕业,凌叔华一直有作品刊登在校报上。但从直隶第一女师毕业后,凌叔华直到 1923年才有作品见于《晨报副刊》,这导致对于凌叔华早期的创作研究资料的断裂,其间凌叔华是否有佚作发表于其他期刊,由于年代久远已难以寻找。1946 年,凌叔华移居海外,创作数量更加稀少,将精力转投到绘画上。由于凌叔华的作品与资料的有限,对凌叔华的研究造成较大的困难;而本文研究主要立足于凌叔华在 1919 年至 1946 年间的作品,对凌叔华在英国的文学活动以及与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的交往部分则难以兼顾,造成本文的缺憾。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