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以来山东乡土小说的文学叙事范式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0565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本论文欲通过对新时期山东乡土小说的领军人物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以小见大,宏观把握新时期山东乡土小说的叙事范式,并且对山东乡土小说叙事范式的成因进行分析,同时对新时期以来山东乡土小说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第一章 新时期山东乡土小说常用的三种叙事类型

第一节 新时期山东乡土小说的多维历史化叙事
清朝末年,内忧外患中我国的乡土社会的大门被打开,从此告别了封闭的历史,到当代,城市化进程中乡土文化逐渐远去,在短短的百年历史中,中国的乡土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土改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文革、改革开放,近现代中国历史上发生的数次变革无不对乡土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行,波澜壮阔的历史变革让乡土人和现代知识分子对乡土文化的命运产生了种种反思,特别是在新时期,随着现代文明逐步侵入乡土社会,现代乡土文化迎来了又一次的变革,新时期的乡土小说作家便担负起了书写记录这段历史的重任。
从历史的宏观立场进行乡土书写一直是新时期山东乡土小说作家的一个创作重心,而反思文学、寻根文学、新历史小说等文学潮流的兴起,更激起了新时期山东乡土小说作家观照历史、书写历史、反思历史的强烈欲望。

莫言曾说:“我们活在历史中,所以它很重要,而且现实马上会变成历史,任何现实问题都是历史问题的延续,无论多么遥远的历史故事都包含现代性。所以在写小说时,我会忘记写的到底是历史还是现实。后来我知道,我的小说里面既有历史又有现实,是两者的融合。”由此可见,新时期山东乡土小说的历史叙事不只是对乡土历史的书写,其中更融合了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新时期乡土作家对于乡土历史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另外,与正统的“官方”历史书写不同,新时期山东乡土小说中的历史书写更多是文学想象力和民间日常化的历史书写。因此,新时期山东乡土小说作家往往将波澜壮阔的历史脉络碎片化处理,将历史背景虚化压缩至某个村镇或家族的小环境中,注重书写某几个历史片段,并且以历史变革中的标志式事件连接起整体的历史脉络。另外,新时期山东乡土小说的历史叙事的核心也不是表现历史事件本身,而是表现某个历史事件对乡土文化产生的影响,以及表现小人物在历史事件中的命运沉浮和心理流变。同时,由于作家书写不必严格遵守历史史实,也不必严格遵守唯物史观的客观真实性原则,也不必坚持官方历史书写的政治立场,因此作家可以借助不同的叙事载体和叙事视角进行乡土小说的历史化叙事,并且乡土小说作家可以游走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徘徊于现实与人性之维,挖掘到宏观历史视角下无法呈现出的人文思考。
............................

第二节 新时期山东乡土小说的民间风俗化叙事
上世纪八十年,在“重写文学史”、“人文精神的重建”等呼声的影响下,陈思和在《民间的沉浮》与《民间的还原》两篇文章中提出了“民间”这一概念,尽管学界对其理论建构存在诸多质疑,但是陈思和的“民间”理论依旧掀起了文坛对民间文化与现当代文学之间关系的思考。而由于其理论的支撑面是抗战以后的文学作品,因此学界几乎忽视了抗战前的新文学中民间话语的存在。其实20 世纪初,新文学对民间话语的探索早已开始。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周树人为代表的启蒙领袖提出了反对呆板僵化的旧文学的文学革命,倡导反映社会人生,改造国民精神的文学观,建构起了现代意义上的新文学。新文学的发展打破了中国文学孤立封闭的格局,与世界文学建起了密切的联系。在西方进步思想的影响下,新文化领袖逐渐意识到改造国民性,塑造现代国民精神的紧迫性,而新文学作家们认为重塑国民性必须回归民间,挖掘民族心理深处的痼疾,由此以鲁迅、沈从文、周作人为代表新文学巨匠开辟了以民间叙事为主的新文学创作方向。

近年来,由陈思和的“民间”理论中衍生出许多关于“民间叙事”的理论,这些理论侧重点各有不同,理论框架也千差万别。董乃斌和程蔷在《民间叙事纲论》一文中提到,所谓民间叙事是指生活于社会底层的老百姓的口头叙述活动 ,主要指他们的艺术叙事。口头性是其基本特征 ,与此相关则有易变,易散失,往往无主名,在流传中发生易增删而形成地域性和历史性异文,形式生动活泼,内容反映民众心理、民众思想和趣味,真实反映与自由想象相混杂 ,以及与主流文化既矛盾又统一等特点。北京师范大学杨利慧教授则将民间叙事文本自身的内容、形式和事件与文本的表演结合起来进行理论研究,表演理论侧重于将民俗民风作为事件来研究,同时侧重于民间叙事文本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由此可以看出关于“民间叙事”的界定在学界尚未形成系统而完备的理论体系,但是从现有的理论来看,关于“民间叙事”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叙事内容”、“叙事话语”以及“叙事立场”三个方面。从叙事内容来看,小说文本的民间叙事必须涉及民间文化、平民生活以及民俗风情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内容;从叙事话语来讲,小说文本的民间叙事在叙事方式和语言形式等方面必须具备民间话语和民间文化的特色;从叙事立场来讲,小说文本的叙事立场必须区别于官方立场、文人立场,必须体现平民立场,立足于民间文化的立场。
.......................

第二章 新时期山东乡土小说的叙事视角分析

第一节 介入性叙事视角与流动性视角的并立
新时期山东乡土小说家几乎都来自农村,他们对于山东乡土生活具有深厚的情感,并且这种情感是非常复杂的,由此新时期山东乡土小说家在进行乡土叙事时很难将自己的情感搁置,而完全处于一种冷静客观的状态,所以新时期乡土小说叙事常常采用一种介入性的叙事视角,即作家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和思想意识纳入到叙事中;其次,由于新时期山东乡土小说家们在小说情节架构方面借鉴了先锋派、魔幻现实主义、意识流等创作手法,并且他们渴望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挖掘乡土文化中深层次的精神寄托,表达自己对乡土自然的复杂情感,因此在一部作品中叙事视角常常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物或情节不断转换的,因此新时期山东乡土小说的叙事视角也常常采用一种流动性叙事视角。由此介入性叙事与流动性叙事的并立是山东乡土小说叙事视角的一大特点,而研究这一特点之前,首要工作便是对叙事视角这一研究维度树立起理论依据。

从叙事视角进行小说叙事研究一直是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一个比较重要的方向,小说的情节架构主要依赖于叙事和人物,人物是情节架构的支撑点,叙事是串联情节的线索,而小说叙事情节的发展则需要叙事视角的指向。所以关于叙事视角的研究一直是现代叙事学的核心问题之一,由于小说的创作实践往往优先于小说理论研究,因此对于叙事视角的关注最早也是来源于作家,直到 19 世纪,小说叙事学兴起,叙事视角问题才逐渐被文学理论家纳入到文学研究领域,并成为现代小说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而到目前为止,研究小说叙事视角的核心问题就是叙事视角的分类。

对于叙事视角的分类,最初的分歧来自于合理地区分“叙事眼光”和“叙事声音”。早期的叙事视角分类主要是从叙述者和人物的关系上开始,小说理论家W·斯坦泽尔提出了三种叙述情景:一是传统的全知视角;二是叙述者即人物的第一人称叙述;三是以人物目光为视角的第三人称叙述。1972 年,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在其出版的《叙事话语》一书中首次从“叙事眼光”和“叙述声音”两个方向区分了叙事视角。所谓“叙事眼光”是一种视觉上的叙事,而“叙述声音”则是语言表达上的叙事。从这一理论出发,W·斯坦泽尔的第二种和第三种叙述方式的叙事眼光其实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分是叙事声音的发起者不同,W·斯坦泽尔的后两种叙述模式,无论是第一人称叙述,还是第三人称叙述,所叙述的内容都是叙述者的目光所看到的,只是叙述声音的发起者不同而已。
..........................

第二节 时间性叙事视角与空间性叙事视角的交织

法国文学理论家让-伊夫·塔迪埃在其著作《普斯特和小说》中写道:“小说既是空间结构,也是时间结构,说它是空间结构是因为它在展开的书页中出现在我们的目光下静止不动的形式的组织和体系;说它是时间结构是因为不存在瞬间阅读,因为一生的经历总是在时间中展开的。”这句话指明了小说是时空交织的文学形式,小说的叙事必须在一定的空间中展开,这个空间是作者以文学话语营造的,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开放的,同样小说叙事的历程也必须经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从物理逻辑上讲可以分为线性的和非线性的,从存在方式讲,可以分为现实时间和心理时间。从 20 世纪起,现代文明入侵原本封闭的乡土社会,城乡关系发生了转变,中国乡土历史在一个世纪中经历几次巨大变革,而在新时期,商品经济让乡土社会的变化更迅速,新的文化价值观不断产生,原本西方世界历经几个世纪完成的乡土变迁在中国浓缩在了短短的一个世纪中,这为新时期乡土小说作家进行乡土写作梳理出了一个简短的时间维度。同时在这短短的百年间,乡土世界的地理景观、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精神信仰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在新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和城市文明的蔓延,乡土世界从地理空间和文化空间上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同样为新时期乡土小说家进行空间维度上的乡土写作提供了基础。
尽管时间和空间作为小说叙事中的两个重要维度,对作家的创作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但是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进行小说叙事研究却直到现代才开始,而随着现代西方哲学对于人类生存问题的反思和对时间命题的思考逐渐加深,特别是海德格尔、柏格森、保罗·利科等哲学家的理论传播,现代文学理论家逐渐意识到时空维度对于文学研究的重要性。
.............................

第三章 新时期山东乡土小说叙事风格的成因分析......................41
第一节 儒家文化与宗族观念对乡土小说叙事风格的影响.............................41
第二节 山东独特民俗风情的影响....................42
第四章 新时期山东乡土小说创作的问题辨析..........................48
第一节 城市化进程中乡土小说的书写困境..........................48
第二节 乡土小说创作的“他者叙述”..........................51

第四章 新时期山东乡土小说创作的问题辨析

第一节 城市化进程中乡土小说的书写困境

..........................

结语
一定时期内一定地域的文学创作必定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源于作家受到了共同的文化熏陶和对地域环境共同的情感认知,因此新时期山东乡土作家在叙事范式上存在极大的相似性,而这种相似性走出了一批优秀的乡土作家,他们为建构这一时期的山东乡土文学体系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但是这种相似性也束缚了山东乡土作家对新的叙事方式的探索以及省内各地域独特文化的展示。随着城市文化的蔓延,乡土文化最后的阵地被一点点蚕食,离乡者前赴后继地离去,让乡土文化失去继承者,逐渐萎缩,在这种情形下,再强调这种相似性似乎不利于乡土文化的重构,也不利于地域文化特色的保持,因此当下乡土小说如何开拓新的叙事可能,如何完成乡土小说创作的转型,需要的正是突破这种叙事范式的相似性。
对于如何突破山东乡土小说的这种相似性,山东作协副主席李掖平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的“县域文化发展应紧扣自身特色”这一提案,或许能给现在进行乡土小说写作的作家们一些启发,她认为唯一抓住县域文化的特色,打造属于各县域的文化品牌,激发县域文化活力,才能有效繁荣齐鲁文化。诚然,山东地区虽地域不大,但是县域之间的文化却各不相同,鲁南的鲁文化与鲁北的齐文化差异性就非常明显,鲁西地区的运河文化与鲁东地区的海滨文化也相差甚远,沂蒙山区的红色精神与东岳泰山的岱宗气象也大不相同,保持地域特色,书写地域文化,这正是新时期山东乡土小说突破和探索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