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洪流中艰难的抉择与脚步——八十年代“改革小说”中的“时代落伍者”形象探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10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9095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笔者认为时代落伍者又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任何革命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时代落伍者以不同的样貌,从异于主流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了观照历史和现实发展的新视角。
一、变与不变:时代落伍者的艰难抉择
(一)触及利益,假意改革
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最先从经济领域入手,一系列城市工业改革如火如荼。继1979年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发表之后,改革小说作品中涌现出了车篷宽、武耕新、邓子云(张洁《沉重的翅膀》)、丁猛(柯云路《三千万》)、李向南(柯云路《新星》)、刘钊(李国文《花园街五号》)、傅连山(水运宪《祸起萧墙》)等一大批改革英雄形象,在各个领域不断开拓进取。面对大刀阔斧的改革者和如火如荼的改革运动,原本的既得利益者感觉到了威胁,如果坐以待毙,就会失去现在所拥有的包括金钱、权力、地位、名誉在内的一切东西,面对迫在眉睫的严峻形势,既得利益者不得不顺势而为、假意改革。


文学论文怎么写

维尼纶厂的党委书记、联合指挥部总指挥张安邦(柯云路《三千万》)是一个善于“结网”的人。张安邦从十几年前那个拼了命也要搞生产的实干家,一步一步跌入现实政治漩涡,蜕变为一个经营人际关系网的高手,转而对抗曾经的上司丁猛,他威逼利诱钱工,甚至怂恿工人罢工,以对抗新任上司丁猛对维尼纶厂“清算”,最终丁猛被调离,张安邦及其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取得了胜利。“张安邦可能是个带有最丰富的社会内容的人物了,在他身上集中反映了广泛的社会时弊,这样的人物在生活中到处存在。他们虽然为人所痛恨。但是在社会生活中他们却如鱼得水,代表着一种不可忽视的潮流。”①从极力弥补错误,一腔热血搞生产的实干家,到如今想方设法敛财,营造关系网维护自身地位的政治家,张安邦的改变有目共睹。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使张安邦明白了政治的“奥妙”,在多年营造社会关系网络中深谙做官的诀窍,对于扫尾竣工费用的三千万,张安邦坚决不退让,因为在这“三千万”背后,盘踞着的是厂内、厂外多方的利益结合,而这些利益传输,正是张安邦在政治生活中顺风顺水的关键力量,他不能失去。与张安邦相似,《耿耿难眠》(柯云路、雪珂)中的董乃鑫也有一套做人的办法。他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人生信条,精心联络、攀结各种关系,使得“上司觉得他忠诚,下级觉得他可靠”,这样一个精于权谋的弄权者却成为众人口中忠诚可靠的好人,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沉重的翅膀》(张洁)中拥有通天关系网,八面玲珑的田守诚,古陵县县长顾荣,《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蒋子龙)中的副厂长骆玉明等人,他们虽无真才实干,却精通政治,通过玩弄权术,拉帮结派,将众人结为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借此巩固自己的地位、维护共同利益,也正是由于此类利益共同体的牵扯关系过多、利益过大,改革者以一己之力难以撼动,导致势单力薄的变革难以为继,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埋下了隐患。
..........................
(二)因循守旧,止步不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作为当代社会最为典型的一个转型期,展现出的民众心理结构转变也最为深刻,文革十年浩劫残余尚未肃清,适才开始恢复正常秩序的中国社会再次遭受剧烈的社会变革,很多人处于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相互倾轧的尴尬境地,在复杂的社会因素之下,大多数人表现出茫然与手足无措,他们既从心底里渴望能够改变积贫积弱的社会现状,又从骨子里透露出对西方“舶来品”的忌惮与痛恨,担心刚刚过去的政治斗争卷土重来,又害怕变革如脱缰野马难以把握造成更大的灾难……在诸多考量下,大部分人脚步沉重,选择止步不前。
1.畏惧强权,不敢改变
文化心理是文化传统中生命力最顽强的部分。老一代农民长期处于被奴役、被压迫的社会底层,无论是基本生活环境还是思想意识都受到了严重挤压、扭曲与异化,也随之形成了一套稳定而独特的应对办法,那就是“以不变应万变”。时代变了,这套生活原则却一直沿用,他们坚信“天塌了有个儿高的顶”、“天塌压大家”、“枪打出头鸟”,以至于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各种变化,他们仍保持着原初的生活方式,保守、盲从、逆来顺受,偏执地认为只有活着才是最重要的。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心理之下,他们保持着骨子里的保守与谦卑,以求在社会夹缝中获得立锥之地。
作家乔典用犀利的语言刻画了这样一批胆怯卑微的不敢改变者形象。在小说《冷惊》中,王老五当街痛骂割自己韭菜的小偷,却不想这人竟是李支书的妻子,这使得一向胆小怕事的王老五陷入深深的恐慌之中,即使李支书明确表示并不在意,但王老五还是时刻觉得支书会借机报复自己,这种想法愈演愈烈,折磨得王老五愈发憔悴。无奈之下,李支书只好装腔作势地痛骂了王老五一顿,被骂之后的王老五反而卸下了心理负担,身体逐渐好转。王老五这种病态的心理实在令人哭笑不得,原本李支书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但在王老五看来,李支书表面大方是为了在背地里对他下毒手,李书记一天不出手,王老五就无法安心,王老五这种思想的依据就是几十来的年生活经验,自己处于被动地位,不敢冒犯当权者,在他看来,无论是现在的李支书,还是已经下了台的整人不眨眼的刘支书,当官者都是一样的,王老五将被整视为习以为常的处理方式,不被整反倒变成了一种反常,事出反常必有妖,在这种心理暗示下,王老五的身体彻底垮了下去。王老五身上体现了一种“精神奴役的创伤”,长期被压迫剥削,失去了事实判断的理性认知,发现韭菜被偷割时异常愤怒,然而当他得知是支书的妻子吃了他的韭菜时却火气全消,并认为支书家吃自己的韭菜是理所当然。长期以来被欺压的生活现状使王老五早就习惯了逆来顺受,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尊严。
....................
二、对立与冲突:时代落伍者的形象建构
(一)二元对立:模式设置
八十年代的改革小说是时代的产物,它不仅真实描绘了新时期社会变革的现实场景,更包含着强烈的政治引导色彩,即通过展示变动历史中小人物的艰难转变,突出以改革者为代表的社会发展主流。“‘改革文学’常常以‘保守/改革’的对立模式来蕴含着‘传统/现代’的历史分野,显示出‘告别过去’的决绝。”②为了更深刻地体现转型时代不同处境、思想与价值取向之间的较量,展现社会各个阶层和不同领域内部的矛盾与斗争态势,作家将这种“保守/改革”的二元对立的模式具体到现实生活的矛盾中,以改革者与落伍者双方的矛盾斗争为导火索,进而刻画时代落伍者的形象性格和心理特征。
1.私利与公利相争
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召开,标志着“改革开放”正式施行,各领域的改革运动如火如荼,仿佛要在朝夕之间赶上与西方诸国之间的差距。然而,此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国家以政治斗争为主,生产活动停滞,内部矛盾一触即发。在这种情况下,一批老谋深算、圆滑世故的“政治家”登上领导阶级的舞台,他们深谙政治斗争,在斗争中风生水起,却对生产活动一知半解,成为极具讽刺意味的“门外汉”领导人。但由于社会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城市中工厂归国家所有,国家下发生产计划,工厂依据计划数目生产,工厂领导阶层无需担心堆积存货无法卖出,而工厂中的每个工人也无所谓干多干少,最终获得同样数目的工资;乡村则实行公社化运动,大家统一参与劳动,在收获季节统一上缴,一切归集体所有,生产积极性和创新性严重缺乏,经济矛盾在主流阶级矛盾的掩盖下尚未显现出来。改革开放的实行打破了这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曾经毫无生产压力的工厂在外国产品大肆涌入的现实竞争中面临倒闭的困境,习惯了以“共产”为借口浑水摸鱼的工人难以接受新的工资制度,在政治斗争中如鱼得水的领导人拍着毫无实干才能的脑袋不知所措,仍然以过去那套阶级斗争的办法应对新的现实矛盾,厂内效应低,经济发展缓慢,内部民怨四起……相反的是,随着党内清算了文革期间的冤假错案,曾经被错批的一批有真才实学的领导人重返政治舞台,在工业化改革中大放异彩,严重刺痛了“门外汉”领导人们的心。
...............................
(二)烘云托月:形象对比
“对照(对比)是把两种相反的事物并列起来,互相衬托,使之黑白分明。光明美好,愈见其善,黑暗丑恶,愈见其劣;或者把一事物的正反两面并列起来,更加鲜明、全面地表现事物的本质。”①改革小说创作的最初目的就是引导社会发展,于是塑造了一系列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英雄改革者形象,为了使其更好地发挥榜样带头作用,小说不仅从正面对改革者予以刻画,同时从侧面落笔,“描写与主体形象有关的人、事、物、景,或通过描写其他人对主体形象的印象、感受,从所营造的环境气氛以及活动背景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突出主体形象的特征与情态。”②时代落伍者形象与之伴随产生,在二者的对比中,将谋取个人私利、重利轻义、守旧僵化与无私为民、坚守道德、积极进取等两种截然不同且相互对立的观念并置,在时代落伍者形象的反向塑造中引导民众在新旧、正反的比较中形成正确的发展观念,作出选择。伴随着形象塑造的不断深入,作者也开始着眼于时代落伍者本身,为了更深入地展现他们在面对社会转型、风气转变的社会现实时内心深处的矛盾、纠结与艰难抉择,作家潜入人物性格和思想深处,于时代落伍者内部展开多角度对比,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和全知叙述视角,再现了社会变革中小人物的真实性格和心理变迁,将一系列兼具典型性和时代性的独特人物画像呈现在大众眼前。


文学论文参考

..........................
三、伴生与观照:转型时代与时代落伍者的内在联系...........................29
(一)转型视域下时代落伍者的生成.................................29
1.历史根源:社会变革的产物.......................29
2.现实背景:时代转型的矛盾................................31
四、过去与未来:时代落伍者形象的价值、缺陷与思考............................39
(一)时代落伍者形象的现实价值..................................39
1.丰富文学画廊,呈现改革全景....................................39
2.延续并拓宽国民性思考的内容........................................40
结语......................45
四、过去与未来:时代落伍者形象的价值、缺陷与思考

(一)时代落伍者形象的现实价值
时代落伍者形象具有多样性,在这些形象背后集中展现了社会转型过程中具有典型性的普通民众的心理变迁,真实再现了八十年代的转型阵痛期,虽然这些时代落伍者大都以一种落后于时代主流的面貌出现,但在其形象背后承载着深厚的价值意义,成为当代文学画廊中独一无二的存在。
1.丰富文学画廊,呈现改革全景
时代落伍者是文学史中一类较为特殊的形象,它不是凭空产生又突然消失,只要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车轮永不停歇地向前行驶,时代落伍者形象就会无止境地生成与更新,因而此类形象的生成必然具有历史与社会的双重影响,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即使无法断言会否有人永远是时代的落伍者,但可以确定的是,每个时代都有人是落伍者。
就本文论述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小说中的时代落伍者形象而言,对于自身属性问题,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被简单置于反面人物的位置,这与其形象性格的丰富性不相符合。改革小说作家所塑造的时代落伍者并非传统意义上道德败坏、无恶不作的反派,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形象个体,呈现八十年代改革过程中国民心理文化结构的隐秘变化。相较于改革者,时代落伍者的表现更具有广泛性,更能代表普通群众在面对社会大变革所引发的一系列物质生活、思想文化、道德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变化时产生的矛盾、焦虑与无所适从。“任何人物形象都不是自我表现、自我完成的。不论改革者形象还是阻碍改革的人物形象,只有在性格冲突中,在彼此交锋中,才能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①改革者与时代落伍者从发展与守旧两个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社会变革全貌。同时,在时代落伍者形象背后,也深刻体现出了民族精神之殇。
...........................
结语
新时期以来,各种文学思潮不断涌现,八十年代曾红极一时的改革小说也在逐渐退潮后被认为是一种过去时封存在昨日的文学史之中,时代落伍者形象也随时间的流逝被置于历史一角,偶尔提及,也是作为时代发展的反面教材被鞭挞,忽略了其内在价值。
首先,时代落伍者与改革者具有同样的资格作为八十年代社会变革的代表。他们在面对社会大变革时所产生的恐惧与不安、不知所措与庸碌保守,是转型期普通大众的真实写照。与浑身散发着理想光芒和英雄气概的改革者相比,这些时代落伍者形象反而更接地气,他们有小农经济在民族心理结构中积淀形成的保守、盲目、乐天安命,有长期被封建压迫造成的奴性卑琐,却也不乏民族传统道德中保留的善良天性,多方面性格的刻画使得这些落伍者有血有肉,他们的僵化保守、自私愚昧的确令人憎恶,然而,憎恶的同时又难免为他们性格中的“纯”感到惋惜,甚至于透视这些丧失了精神独立性的灵魂,又不禁对其无法自主选择的悲剧命运心生怜悯。
其次,时代落伍者眼中的转型时代与站在上帝视角的我们不大相同。对于落伍者来说,转型犹如魔鬼,打破了他们长期以来稳定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颠覆了他们原有的思维定式以及奉为圭臬的思想价值体系,甚至严重挤压着他们的生存空间,一步步将他们推向死亡,所以他们拒绝、憎恶改革。在我们眼中,改革者是不畏荆棘推动社会艰难转型的大英雄,那么,同样有一个无法否定的事实,那就是在落伍者心中,他们自己也是以一己之力对抗社会“失序”的英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时代与时代中的人处于一种相互观照的状态,而处于时代之外的未来者则以观照古今的格局来评判过往,一个时代颠覆另一个时代,必然会导致新与旧的变化,却忽视了有些“旧”也曾是某一个时代的“新”,没有永恒的“新”,只有永恒的变化,正因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时代落伍者的价值也在时间的更迭中被重新发现。在八十年代迅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种种对于民族优秀传统的否定与背弃,直接造成了文化传统与民间技艺的失落、道德体系的崩塌,间接影响了此后数年整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回首那段历史,部分时代落伍者能以缓慢而坚定的抉择于浮躁动荡的转型中谱写出一曲曲对已逝传统的挽歌,更显其珍贵。当下,国家积极弘扬民族精神、传统美德,鼓励优秀传统文化与民间技艺的传承,挖掘几千年来民族智慧的结晶,延续本民族的精神传统根基,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稳住步伐,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现代化,何尝不是对改革初期太过重视经济而忽视了国民精神文化心理这一发展方式的一种历史性纠正。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