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节目类型、栏目特色、个人风格来评价电视新闻节目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9621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于具体的电视节目来说,“个性化”就是节目的风格;而对于具体的电视从业者来说,“个性化”就是个人的创作风格———编辑有编辑的风格,导演有导演的风格,而播音员尤其是新闻播音员亦有着各不相同的风格(或叫特色)。硕士论文本文仅就电视新闻节目的播音风格(特色)进行一些探讨。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的基础上发生发展起来的,这些基础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但是,由于电视新闻是一个多兵种协同作战的工作,它同时要涉及诸多因素,其中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但客观因素或主观因素单独在起作用的却很少,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在同时起作用。所以我们就从整体上对它进行一个分析。


1•节目类型

电视节目系统是一个空前复杂的信息传播系统。因此,其载体,我们称之为“符号”(包括语言、画面、声音等),也是空前复杂多样的,电视节目中的符号既传达艺术信息,也传达非艺术信息。所谓艺术信息,指的是表达电视艺术家对于生活的情感与哲理的“发现”;而非艺术信息,则更多的是指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一些有价值的诸如社会的、商品的信息。可见,信息传达性质的差异导致了其载体性质的区别,传达艺术信息的符号我们称之为艺术符号,传达非艺术信息的符号我们称之为非艺术符号,电视节目的构成实际上就是电视艺术符号与非艺术符号的构成。

在电视新闻、实况转播等新闻性的节目中,节目的创作者只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即电视荧屏上的节目内容主要是被转播对象的未经改造的原貌的投射;而在其他各类节目中,如电视文艺节目、电视艺术片、电视剧中,创作者以“表现者”的身份出现,将他们对于生活的态度、评价、理 想、情感等的要求投射在“再造”的“第二重现实空间”中。这两类节目所夹杂的各种符号,于是就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和价值。有些符号只单纯地传播一些非艺术(非表现)的信息———比如新闻节目中对新闻事件的叙述,电视体育解说中对比赛现场的描述……还有些符号则传播了一些超越生活原生形态的艺术(表现)的信息———如电视艺术片中绘声绘色的解说、经过艺术加工了的画面以及配上的音乐音响等,还有电视剧中大幅度的夸张与假定。

在确定自己的播音风格时,首先应明确自己的节目类型———是新闻类节目,或是文艺类节目。对于新闻类的节目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播音员传达的是非艺术类的信息,我们应当引导观众注意被转播对象的未经改造的原貌,而不是我们“再造”的“艺术空间”。这是最基本的一个准则。

在我们新闻播音工作中,有一些播音员没有明确分清新闻类和文艺类节目的本质区别,过分注意自己在镜头前的表现,表现欲太强,表演的成分太强,使观众对我们的新闻事件及新闻节目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你的播音风格再鲜明,也是事倍功半。


2•栏目特色

明确了节目的性质,就好像给我们的播音定下了方向和基调。但即使是同一类节目,在各方面也会有极大的差别。为适应这方方面面的差别,栏目就应运而生。“电视节目的栏目,是电视节目构成的一个重要方式,她是体现电视节目符号的多重性质……的独特形式。将电视节目进行栏目划分,就可以在相对固定而规范的栏目中传播和吸取各种不同性质的信息,同时栏目自身也可以充分调动创造者、创造手段与观众的多方参与,将信息传播得更生动、更清晰、更有力。”

如果具体来考量新闻节目,我们会发现,每一档新闻栏目的风格特色都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播出时间段不同、受众不同、栏目的侧重不同等等。而每一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到我们播音风格的确定。同样是新闻,早间节目和晚间节目播音风格就截然不同。为什么?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早上有哪些人看早新闻呢?绝大多数都是必须早起、赶时间上班、上学的“上班族”和学生们。早上的时间其实是很紧张的,家长要一边做早饭,一边不停地催孩子起床,间或还要给孩子收拾书包,给自己收拾上班用的东西,或抓紧时间打扫一下卫生……这时打开电视,其实没有人能坐下来心平气和、安安静静地看电视,观众打开电视的目的,实际就是把它当个收音机用。

这个时候,观众的心理状态是忙而不乱,急而不烦,她关注的焦点是事件,对播音员外在形象的注意几乎是零,只有当听到什么重大的事件发生时,她才会围在电视机前看看画面。因此早间新闻节目的播音也必须适应早晨观众的收视习惯和心理,使你的节奏和上她的律动,这样才能营造一种和谐的早间氛围。具体说来,早间新闻的播音,应该是亲切的、干净利索的、节奏稍快但不赶落(否则观众会觉得闹腾得慌,一会儿没准儿就把电视关了),描述性语气少,叙述性语气多,副语言尽可能少……
而晚间节目就完全不同了。观众人群、收视心态、家庭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此不详述。因此新闻的播音风格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同样,中午、下午、傍晚、夜间的新闻节目都存在相同的问题。


3•个人条件

据介绍,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政府花了很大代价来研制一种机器翻译系统,希望能用它来取代翻译家。但是,他们失望地发现,从根本上来说,惟一可靠而且最快的翻译机还是既精通语言又熟知相关学科知识的人。这一计划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霍尔指出:“问题不是出在语言代码上,而是出在语境上,因为语境所承载的意义是有变化的。”

同样,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虚拟世界已经越来越多地走入我们的生活。一些电视台、网站也相继推出了虚拟主持人,希望以他们来代替至少是部分代替播音员。在这些虚拟的主持人身上,集中了最优秀的人的最出色的地方,女性美丽而智慧,男性潇洒又感性,他们的声音和表情都是经过最高级的仪器处理过的,充满了迷人的魅力。这些电视台和网站都以为,推出这样的主持人,一定会大受欢迎,他们一定会成为“万人迷”,创造新一轮的收视热潮。

但是,让这些电视台和网站大失所望的是,“虚拟主持人”只是昙花一现,引起的轰动转瞬即逝。人们都认为:尽管虚拟主持人播报的新闻事件都是真实的,但是人们没有办法相信;尽管它们发音正确,吐字清楚,表情也算自然,但是无论如何人们无法被它吸引。人们依然还是喜欢看有着这样那样缺点毛病的真正的播音员、主持人的节目。事实再一次证明:再高级的人工智能还是比不上人类自身!

人不可能像机器那样把自己设计成十全十美,但正是每个人身上不同的优点和缺点才使大家各不相同,正因为每个播音员自身的条件———声音条件、形象条件、性格都不相同,所以才使得我们的新闻播音各有千秋。
播音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要受个人先天生理条件的限制,这一点是谁都不能否认的。这里所说的生理条件,一方面是指声音、形象、身高等外在的生理因素;另一方面是指个人的性格、个性等内在因素。因此在确定自己风格和特点的时候,不仅要考虑个人的外在客观条件,还要考虑自己的性格特征。不能看谁的播音风格鲜明,或是喜欢谁的风格,就不管自己的先天条件如何,硬要去学习别人的路子。明明自己的嗓音条件属于宽音大嗓,却非要学别人莺莺燕燕;明明自己适合“小桥流水人家”,却拼了命地去找“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感觉;明明自己是个慢性子,却偏要学别人的果断干练,把自己赶得一路小跑;明明自己的形象条件不适合太丰富的表情,却使劲地挑眉毛、眨眼睛,弄出一脑门子的“抬头纹 ……这些看起来滑稽可笑的事情其实在我们身边时时发生。新闻播音员,最重要的是给观众真实自然的感觉。这种感觉一方面建立在人格的真诚上,另一方面建立在播音状态的真实上。

我们并不反对模仿,模仿是通向独特风格的必由之路。但我们不能停留在模仿的阶段,而应该在找到别人长处的同时,努力发现自己的长处,将别人的长项融进自己的特色中,才能创造出富有“个性化”的“这一个”。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