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演唱之京剧唱腔之借鉴与应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3491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概述


传统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现代音乐文化根植的土壤。京剧是传统戏曲中最具代表性并且是成就最高的剧种,因其独特的唱腔、韵味、造型和表演,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我国著名的的民族歌唱家如郭兰英、王秉锐、吴雁泽、李谷一、彭丽媛、吴碧霞等等,都曾经从京剧艺术中吸取精萃,融合到自己的声乐演唱当中,而孙丽英、刘斌等都有曾经当过京剧演员的经历,他们的表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京剧的影响。人民艺术家郭兰英自幼就投身梨园,唱过晋剧、京剧,这为她演唱民族歌曲打下了厚实的基础,造就了其扎实的功底。她在歌剧《小二黑结婚》里面饰演了小芹这一角色,唱、演、舞俱佳,特别是在演唱《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这一唱段之前那手、眼、身、法、步的大段表演,将一个天真、纯洁、活泼、可爱的农村姑娘,展现在观众面前,她在歌剧里面的表演,也成为了时代的经典。那时并没有多少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这些演唱和表演很多都是得益于她早年学习传统戏曲的深厚功底;彭丽媛从小就开始学习京剧、山东梆子,后来还曾经向郭兰英学习京剧里面的“莲花步”,这对她后来的演唱和塑造歌剧人物都有很大帮助;著名歌唱家吴雁泽、王秉锐在中央音乐学院求学时,曾经由专业京剧教师教授过京剧的老生唱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基本上形成了真假声混合的出色的男高音,音域接近三个八度,这使得他们在演唱民歌时有着游刃有余的技术能力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吴碧霞被誉为中西合璧的夜莺,她演唱的戏歌《卜算子.咏梅》可谓字正腔圆、韵味十足,并且她演唱每一首作品时咬字、吐字时都有的放矢,将字音衔接的轻滑圆润,犹如吐珠,将京剧中的“珠走玉盘、晶莹丸珠”巧妙的结合到了声乐作品中。我作为一名民族声乐的学习者,同时又是一位京剧爱好者,要力求把京剧中的一些演唱技巧和方法加以揣摩和实践,运用到所学的民族声乐中去,从而提高自己的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在我最近的两场艺术硕士汇报音乐会中分别演唱了两首戏歌:第一场是《梅兰芳》,第二场是《春来沙家浜》。在准备这两首歌曲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是简单学唱这两首歌曲,同时还浏览了很多京剧资料,学习了有关京剧的基础知识。按照导师提出的要求,向专业京剧老师学习,并得到了他们的悉心指导。通过学习和实践,真真切切的领悟到京剧唱腔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别具特色的艺术感染力,丰富了演唱曲目,提升自己整体的艺术素质。


第二章 京剧唱腔艺术与民族声乐艺术之比较


第一节京剧唱腔艺术简述
京剧演员能文能武能唱,声情并茂,引人入胜,令人惊叹。唱、做、念、打是京剧演员必备的基本功,手、眼、身、法、步对京剧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唱与念,是京剧表演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表情达意的基础,就唱念来说,主要是发声、咬字、行腔等几个方面。京剧艺术的发声以“嗓子”为根本,演员都有一个练嗓、用嗓的问题,好嗓子不仅仅是天生的,而且还要练好、保护好,练好了才能用,才会用。京剧演员非常讲究喊“嗓儿”,这种看起来比较原始的发声方法实际上也是具有科学性的。京剧演员一般都是天不亮就要起来吊嗓子,通过日积月累的吊嗓,从中找到发声的窍门,使咽部的肌肉变得有力,有弹性,从而改变音量,音质、音色。所有的京剧名家都是无一例外的常年坚持喊嗓、吊嗓,在嗓音训练方面是下了苦功夫的,通过这样的练习,才练就了坚实有力的好嗓子。也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副好嗓子,京剧演员才能在没有扩音设备的情况下,发出高亢嘹亮的好声音。京剧讲究“以字带声,字正腔圆”,是把“字”和“腔”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汉语的音节由声母和韵母组成,这种音节的特点使得汉字的发音有头、腹、尾之分,如果嘴里的功夫不到,字的头、腹、尾交代不清楚,不能把字音准确的控制住,观众就会听不清楚。京剧对咬字的要求很高,不论是一板里面好几个字,还是一个字占了好几板,都要字字入耳。京剧里面的咬字,一般都是用猫叼耗子作为形象的比喻,猫抓住老鼠以后要把它叼走,必须要“咬”的恰到好处,既不能让老鼠跑了,也不能咬死。京剧中的咬字就要达到这个标准,必须要“咬”的恰到好处,字音必须清楚,绝不能咬不住,更不能“吃字”(没有字音)和“嚼字”(字音混乱不清)。梅兰芳先生曾经说过:“有了好腔,并不等于万事大吉,还要看你嘴里咬字是否清楚了。唇、齿、舌、牙、喉的发音劲头没有找到,嘴角飘浮,使听众觉得模糊不真,非看字幕不能明了唱词内容。这样就无暇再欣赏你在唱工以外的手、眼、身、法、步,也是艺病之一。所以必须吐字准确,气口熨帖,而你还要保持形象的美,然后配合动作表情,唱出曲情。
京剧的声腔主要是“西皮”和“二黄”两种,“西皮”声腔简单说就是源自于山、陕一带的京剧唱腔,具有北方音乐挺拔、高昂、激越的特点;“二黄”声腔是主要发源于安徽、湖北等地,其音调是南方风格,曲调优美、流畅、抒情、节奏平稳。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其中旦角中的“青衣”(也叫“正旦”)是最值得现在民族声乐(民族声乐女高音)借鉴的。青衣的表演特点是以唱功为主,是用小嗓(假嗓)发音,比较注意位置居中,气息运用控制有度、沉着而流畅,音色纯正、圆润,体现人物端庄、含蓄的性格特征。这和我们现在的民族声乐女高音有很多类似之处。京剧演唱大都是通过师傅的口传相授,个人领悟其中真谛,主要是通过表演来感动人,表现出剧中人的思想感情,不但要音色美,而且要字音准确,让听众字字入耳才能引人入胜,引起共鸣。京剧演员自幼接受艰苦的训练,除了练身段功夫,还要进行长时间的发声训练,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梅葆玖先生从十一岁开始学戏,第一出《玉堂春》足足学了半年。京剧演员通常会因为某一个唱段中的某一句或者某一个字,反复推敲,反复加工,从而达到最好的演唱效果。


第二章 京剧唱腔艺术与民族声乐艺术之比较....4
第一节 京剧唱腔艺术简述.........4
第二节 民族声乐的基本特点.......5
第三章 京剧唱腔在《梅兰芳》声乐作品......8
第一节 京剧唱腔中呼吸的运用.......8
第二节京剧咬字在歌唱中的应用.......10
第三节第三节 手眼身法步在歌唱.........11


结论


在多元文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民族声乐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现代民族声乐作为中国传统民族声乐的继承和发扬,借鉴京剧的演唱、表演的技巧与方法是势在必行的。民族声乐来源于京剧、民歌等传统的民间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但向上的发展还是遇到了一些瓶颈,要想取得更高的成就,就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再次求得发展。而民族声乐的进一步发展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以京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艺术就是当代声乐艺术再次发展的丰厚土壤,我们要在这片沃土上深入发掘那些真正代表民族的东西,来丰富和提高我们民族声乐的演唱,使之成为具有独特的中华民族特征的演唱艺术,民族声乐的创新发展将有着无限的空间和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王飞.浅谈中国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运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8).
[2]王保荣.论传统戏曲在当代民族声乐创作中的运用[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03)
[3]王安祈.传统戏曲保存与创新的两项论证[J].艺术百家,2009,(01).
[4]张雪莲.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与成熟[J].文化心旅,2011,(02).
[5]田志平.京剧知识声腔艺术赏析[J].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01).
[6]欧阳中石,欧阳启名 京剧艺术漫谈[J],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01).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