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鉴赏硕士论文范文:迪庆藏族婚俗舞蹈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3505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迪庆藏族婚俗舞蹈概况


民俗文化深深扎根于民间,贯穿于民众的生活之中。中华民族地域辽阔,民族甚多,每个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都各具特色、底蕴丰厚。“民俗,即民间的风俗习惯,它是由民众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创造、延续并享用和传承的一种集合型文化形态,是人们思想感情、宗教信仰、传统文化、世俗风尚、道德伦理、审美意识、审美情趣、社会生活等方面人文精神因素的凝聚和社会生产劳动、生产力水平的展现。”①人的一生就犹如一本文化史诗,无论是细枝末节的生活琐事,还是生老病死的人生大事,都记载了最真实的民间生活,集结成最有价值的民俗文化。而婚俗文化即是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婚姻是人们一生必经的人生大事。因为它关系到人类繁衍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所以说婚俗文化被看成是人生礼仪中的重中之重。婚俗文化不仅仅是新婚的男女双方的结合礼仪,而它关系到两个家庭,甚至是两个家族。它不仅意味着家庭与家族的不断扩大与繁荣,也让人类的生命得到了延续和发展。在传统文化底蕴丰厚的中华民族,各民族都形成了各自不同并自成一体的婚俗文化。无论是哪个民族的婚俗文化其婚俗仪式都是不可或缺的。婚俗仪式是婚俗文化的重要部分,它一般都有特定的程序和套路。而在整个婚俗礼仪之中最为高潮的便是流传于各地独具特色的婚俗舞蹈,它通常是整个婚俗过程中的最高潮。在热闹的欢歌笑语之中,与众人同庆,让所有人一起见证两人的幸福。“各民族婚姻习俗中的民间舞蹈,严格来说,大部分属于广义上的婚礼习俗舞蹈范畴,因为这些舞蹈并不仅限于婚姻习俗传承。但是,也有专门为婚姻习俗而存在的婚礼舞,它直接表现婚姻的内容、形式和过程。”?而迪庆藏族自治州的婚俗仪式中流传的婚俗舞蹈则归之为广义的婚礼习俗舞蹈的范畴。因为流传于迪庆藏族自治州婚俗仪式中的舞蹈不仅仅是在婚礼中跳,而在重要的喜庆节日之中也会以此歌舞庆祝。


第一节迪庆藏族婚俗舞蹈的起源
迪庆藏族自治州下辖三个县,每个县的婚俗文化在整个大的迪庆藏族文化的背景下大至相同。但是流传于各地的婚俗舞蹈却各有特点。迪庆藏族自治州的婚俗舞蹈是流传于当地最为著名的中甸锅庄,其风格沉稳、厚实,蕴含了深厚的民族文化。而德钦县的婚俗舞蹈除了闻名当地滿洒、豪迈的锅庄以外,还会融入优美、轻柔的弦子。而无论是香格里拉县还是德钦县,婚俗文化的起源则是迪庆藏族自治州祖祖辈辈遗留、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经过历代的流传发展于此。无论是哪个县婚俗礼仪中的婚俗舞蹈都会以锅庄为礼仪舞蹈之重。清?徐河《清稗类钞》中已有关于这种舞蹈的记载:“跳锅庄为蛮民生而固有之惯技,故人人皆能为之。男所隔着乃戏谵之词。众女合跳,歌声悠扬可听。”②如今的锅m图二:参与婚礼的民众围坐吃饭庄大至也与清朝相同。而在民间还有这样一个说法:很久以前,在昌都、甘孜一带的交通要道上,幵设了许多设备简陋的旅店、马店,供来往的商客住宿。当时这些旅店和马店就称之为“锅庄”。之所以叫“锅庄”,据说是因为藏族民众做饭用的灶炉,是用砖瓦围成的矮火塘,火塘中置一个火架,可以炖砂锅(也就是说“锅”置在“庄”上),而这种三脚架上的壤砂锅的灶炉,在每个旅店、马店都有很多,所以旅店、马店就被称之为锅庄。每当円落时,成群结队的旅客和马锅头,赶着马,拖着疲惫的身子,来到这些锅庄前,卸下孰子后,大伙就围坐在火塘旁边吃喝边唱跳,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锅庄”这样一种歌舞形式。?在民间对于锅庄起源的流传甚多,而这种流传于当地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和当地民众的生活不无关系。它是当地藏族民众生活的一部分,来源于生活,传播于民间,是众人对生活热爱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他们精神文化的支撑。


第二章迪庆藏族婚俗舞蹈的文化成因


马胜德在其著作《中国民舞》中指出,作为民间文化表现形式的民间舞蹈与民俗是密切联系的,两者都是随着人类的繁衍、发展而流传和承袭下来的;但民俗活动又是民间舞蹈的载体,令民间舞蹈充满生机、活力和民族特征。然而,迪庆藏族的婚俗舞蹈并不是一蹴而就。它是迪庆藏族由古至今,经过漫长的岁月洗礼形成的一种民间风俗活动。婚俗礼仪之中的舞蹈是整个婚俗活动的重要部分,也是整个婚俗活动的高潮。此舞蹈套路大多是流传于当地的传统古老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其舞蹈中积淀了深厚的民间舞蹈艺术文化。所以,迪庆藏族婚俗舞蹈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相互融合集结而成。“民间舞蹈是一种‘活化石’。它年年在跳,年年在自我成长和发展。最为重要的事,它们不是外在于民间生活的附属物,而是和民间衣食住行的功能和观念信仰一样,实际上是一种生活方式,是民间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如果要深入剖析迪庆藏族的婚俗舞蹈,就要透彻的去了解迪庆藏族的人文历史背景、地理、宗教信仰以及民俗文化等一切与之相关的文化因素,来全面分析迪庆藏族婚俗舞蹈形成的缘由。


第一节迪庆藏族的历史人文背景
据考古证明,远在旧石器时代,迪庆境内就已经有了人类的活动。其中建塘草原、小中甸草原的西部,北起尼西的页卡,南至小中甸三碧海的古高原上面分布有19个旧石器点。在尼西的页卡、小中甸的曲桂顶、建堂镇的达里觉以及金江镇的吾竹也有发现新石器时期文物器具。由此说明在新石器时期,迪庆境内人类的活动就已经更加的频繁了。迪庆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居住区。除汉、回、苗族之外,基本都属于氏宪文化系统。每个民族迁入的时间有所不一,各不相同。个民族之间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状态。但是在生存发展的格局之上,各个民族都有相对集中的区域,有自己共同的语言、文化和习俗,也有着自己的文化系统。然而各个民族的迁徙与交融形成了迪庆地区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关键。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迪庆地区就有了信奉苯教的土著先民的生活。据《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志》中记载,二千年前他们与外界早已有了密切的交往,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在公元七世纪,吐蕃经营迪庆地区,大批的吐蕃人迁居于迪庆并且融入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之中。此后,随着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与发展,许多民族人口迁移到迪庆,与当地的藏族自然融合,发展成相互依存的血缘关系。千百年来,也正是通过这种异源同流或者同源异流的不同途径,逐步形成了以藏族文化为主体,又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迪庆藏族。


第三章迪庆藏族婚俗舞蹈的社会功能........27
第一节舞蹈的传承功能.......27
第二节族群的凝聚功能.......30
第三节群体的自娱功能.......34
第四章迪庆藏族婚俗舞蹈的文化价值.......35
第一节传承迪庆藏族民间舞蹈文化.......35
第二节丰富学院派藏族民间舞蹈素材.......37


结论


云南迪庆香格里拉是一个以藏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自治州,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且祥和、宁静的世外桃源,更是世人皆向往的圣地。在现代文化的侵润和冲击下,它却仍然保持着它独有的古朴而神秘的气质。迪庆香格里拉文化让人的心灵震撼,它独特的婚俗舞蹈形式更是感人至深。据考古证实,早在距今七、八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迪庆境内就有着土著先民生存和繁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发展过程中,又由于其他民族的侵略占领、或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亦或是其他民族迁居此地等等使得这个地区的居民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且相互交往和影响。尽管迪庆各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但其周围民族的甘青草原文化、中原文化以及甸域文化及土著民族文化都在它身上打下了鲜明的烙印。因而,迪庆藏族自治州的文化具有多元文化的特点。在迪庆藏族自治州这片土地上,无论是七著民族还是外来民族都能平等相待、团结互助和友好相处,他们都是迪庆藏族自治州积极的建设者与幵发者。他们对迪庆历史的进步,以及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都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一夫一妻制为主体的迪庆藏族家庭婚姻传承了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从中可以窥见迪庆藏族民众古朴的婚俗习惯,及象征当地人生命迹象的婚俗舞蹈。迪庆藏族自治州婚姻习俗严禁父系血亲之间通婚,并遵守老大在家制度。建国前,实行父母包办的阶级内婚制。贵族和贵族通婚,平民、流浪艺人、乞丐等相互通婚。然而,有少数家庭为了便于财产继承,男子出家当喇嘛终身不娶,也有为了减轻门户摊派和乌拉差役而采取一夫多妻或者一妻多夫的。当时妇女社会地位虽然卑贱,但掌握经济实权,主持家务,抚育儿女,母亲深受家庭的尊重。男子除农忙季节之外,大多数从事外部的活动。藏族家庭招婿的较多,上门女婿是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并得到长者的关切。所以迪庆藏族自治州有着女婚如于的美谈。如此特别的婚俗习惯以及沉稳质朴的婚俗舞蹈形式是迪庆藏族民俗文化与民间舞蹈文化的巨大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吴光范.迪庆地名词典[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2]《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中华舞蹈志.云南卷[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7.
[3]迪庆藏族自治州文化馆.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集萃.第一卷[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
[4]迪庆藏族自治州文化馆.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第一卷[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
[5]迪庆藏族自治州文化馆.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迪庆锅庄[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
[6]迪庆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迪庆藏族自治州概况[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
[7]李燕兰.茶马古道要地奔子栏[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
[8]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云南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3
[9]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志[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1.
[10]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迪庆藏族自治州.宗教志[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