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过肾阳虚证的研究,由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逐步推寻到垂体,目前已初步认为其发病主要环节在下丘脑(或更高中枢)。现代医学认为下丘脑是整合中枢,具有调节功能,但并不是都清楚了。
若通过肾阴肾阳的进一步研究,可能对人体的物质代谢调节增添新的内容。
内科病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的现状大都是采用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然后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观察疗效,在有效的基础上,再进行疗愈机制的研究;这种形式的中西医结合,似为现在的主流。还有一种方式是以“证”为主,如脾虚、肾虚、血痕等,凡符合其辨证标准,无论何病,均可异病同治,并采用各种生理、病理、生化、免疫学等方法,研究其各方面的改变,以探索其本质。这两种方法殊途同归,最后都能找出各种疾病的治疗规律和作用机制,达到中西医结合。还有一种形式,就是以研究某一药物为主进行中西医结合。例如我们在研究消化系统疾病过程中,由于运用了“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补”原则,不少疾病应用以大黄为主的复方,达到了异病同治的目的。我们曾同大黄白岌粉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取得较好疗效,改用单味大黄也有效。后以大黄试用于治疗急性胰腺更(配吴黄、健、公丁香)、胆囊炎(配木香、柴胡、权壳)、慢性浅表性胃炎(配蒲公英、铁树叶、左金丸)、幽门水肿引起的梗阻(配干姜、吴英、川连)、单纯性部分肠梗阻(配玄明粉、萝卜子)等,都取得较好效果。我院五官科医院推广运用大黄治疗鼻出血,皮肤科用大黄治疗尊麻疹、紫癫也都有效。我认为其中一定有规律可循。我院药理教研组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大黄有明显的血管收缩作用,这对理解止血机理有一定帮助,但对其它疾病的作用原理,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又如雷公藤,对类风我认为其中一定有规律可循。我院药理教研组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大黄有明显的血管收缩作用,这对理解止血机理有一定帮助,但对其它疾病的作用原理,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又如雷公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原发性肾小球肾病等一些自家免疫性疾病有较好的疗效。我们用于免疫球蛋白增高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亚急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也有效。最近又用于治疗一例变应性亚败血症,亦有一定疗效,说明此药可能对涉及B淋巴细胞的体液免疫有抑制作用。但对T淋巴细胞(尤其是抑制性T淋巴细胞)有无促进作用,尚待研究。
在临床上,关键问题是疗效。
关于疗效,有三个问题:
1.如何认识疗效或判断疗效。这是中西医之间之长争执不下的问题。例如肾炎病人,中医说浮肿消退,一般情况好转就算有效,而西医则说尿蛋白没有消退就算无效。如何对待改善症状的估计?
2.验证疗效。要通过严格的随机分组对照观察,排除一切自愈倾向的可能性,使疗效确实可靠。
3.提高疗效。其途径有四:
(1)是“勒求古训,博采众方”。青蔺素就是对古代文献进行细致研究。对古代文献进行细致研究,从中得到启发而发现的。
(2)是加强有效中药的药理药化研究。如茵陈一向有“治黄疽专药”之称,从茵陈中分离出几种成份:绿原酸,咖啡酸,对经基苯乙酮,都证明有明显的利胆作用,从而阐明了茵陈治黄疽的机制之一,搞清了这一点,就可设法加强利胆作用,从而提高其退黄的效果。
五味子的降酶作用也值得深入研究。
(3)是加强复方的研究。这是当前薄弱环节,应当引起重视。
(4)是加强“证”的实质研究。“证”的实质搞清楚了,消除“证”的有效治疗措施就有可能找到。同时,在研究中设法搞出模拟某“证”的功能模型也是很有好处,的。
祖国医学对疾病的诊断较为笼统,以“血虚”或“虚劳”为例,在血液病范围内包括了各种白血病、各种贫血性疾病等,内科其他系统内也有不少病属于“血虚”或“虚劳”范畴。这些病的治疗方法、疗效和予后都不相同,所以需要和西医的诊断结合,才能加深祖国医学对病证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在中医辨证方面,目前客观标准不多,应从现代医学检查方法中寻找一些客观指标作为辨证依据,甚至可以用电子计算机来进行辨证。在治疗方面,中西医结合取得不少成就,找到一些有效方药。仅就血液病领域而言,如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采用的青黄散,以及从当归芦荟丸中所找出的有效药育黛。并由青黛里提取的有效成分分靛玉红等。中药对急性病也有效,储加强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有以下几种:
1.单用中医中药治疗。这种方式最能看出中药的疗效。
2.中药加西药。虽能提高疗效,但不利于总结。
3.中西药并用,有主次、有分工。如有的急性白血病可用化疗、西药祛邪,用中药扶正。
4.中西医分阶段治疗,对某些病发作期用西药控制,缓解期用中药巩固。但中西医结合研究要注意计划性,避免盲目性,应做到有机地结合。如能结合实验室工作,则可减少临床用药的盲目性。同样,临床发现有效药,也可以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作用机制,找出有效成分,弄清化学结构,进行人工合成。另外,中药的剂型改革,更利于发挥中药的作用,为临床研究提供方便。
西医诊断包括病因、病理、病理生理等方面的内容。中医诊断则主要是辨证分型,证候归类。中医辨证分型类型较多,证型随病情变化而转变。因此辨病与辨症相结合,有助于全面了解疾病的全过程,有利于诊断和治疗。但不宜以证型作为疾病分类学固定下来。在治疗方面,最初是简单地中药加西药或西药加中药。现在则强调二者应有机地结合,取长补短。如肾病型肾炎,激素治疗有效但有副作用,中药可减轻副作用帮助撤激素。在肿瘤方面亦是这样,西医靠放射、北疗、手术三大手段消灭癌灶。
中医辨证施治主要通过扶正祛邪的治则,调整机体功能来抗癌,中药直接杀死癌细胞作用并不强,但临床应用对控制肿瘤,改善症状,减轻痛苦、增进食欲有效。通过调整机体功能抑制肿瘤发展,使病人带癌延年。如宫项癌,放疗中加中医辨证用药较单纯放疗好,II, III期病人五年远期生存率提高,副作用、后遗症减少。化疗加中医辨证用药亦可减轻副作用,保护血象,延长化疗间期。因此,我国对晚期肿瘤在治疗方面上较国外为多,疗效亦较好。
总之;对药的研究我们可以复方和单味药并举,二者相辅相成,以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