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我国各个领域不断突破,向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其中教育作为民生的重要环节之一,也迎来了长足的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从 2009 年的 2468.1 万人增至 2018 年的 2831.03 万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从 2013 年的 2435.9 万人略降至 2018 年的 2375.4 万人;初中在校学生数从 2013 年的 4440.1 万人增至 2018年的 4652.6 万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从 2013 年的 9360.5 万人增至 2018 年的10339.25 万人;可以看出我国的教育规模总体上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与此同时,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我国居民对教育的需求以及对教育质量的要求都在提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 7.8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 11.21%,这两项比重比 2013 年时分别增长了 3.95%和 6.05%。另外,通过对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简称 CFPS)数据的计算发现,在剔除价格因素后,全国中小学阶段的家庭子女人均教育支出均值从2009年的1634.49元增长到2013年的2779.12元,增长率约为 70%;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中小学生的课外补习教育支出增长情况越来越明显,根据 CFPS 数据的计算发现,剔除价格因素后的中小学阶段家庭子女人均补习教育支出均值从 2009 年的 1328.03 元增长到 2013 年的 2638.78元,增长率约为 98.7%。补习教育支出增加引发了诸多问题,包括给家庭带来过重的经济负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甚至影响了教育公平,等等。因此,家庭教育支出不断增长的现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学界对教育支出增加的问题亦有相关研究,其从公共教育支出、家长幸福感、家庭财富等等的角度给予了一定的考察。诚然,影响家庭教育支出增长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近些年高校扩招导致的大学文凭贬值、经济增速放缓导致的就业压力大、高学历的教育回报率较高(例如,笔者通过对 CFPS 成人库数据进行整理后发现,本科以下、本科以及本科以上学历的成人收入均值分别是 15539.28 元、40982.89 元和 67440.07 元,这就表明,总体上学历越高的个人收入也越高)以及文化因素(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历来重视教育),等等。但除上述因素外,还有一个极关键的因素却尚未得到国内研究的高度重视,即居民收入差距。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的基尼系数 2008 年达到高峰 0.491,2009 年至2013 年则分别为 0.490、0.481、0.477、0.474、0.473;《中国民生发展报告 2016》指出,按照家庭纯收入计算的全国基尼系数 2014 年为 0.51,其中农村为 0.52,城镇为 0.47;笔者利用 CFPS2016 数据进行计算发现,2015 年的全国基尼系数约为 0.45,可见近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处于高位。
............................
1.2 理论分析框架
根据1.1.2 节中关于理论研究意义的阐述,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如图 1.1 所示。
(1)家庭教育投资的最终目的在于将来能获得教育回报,从而实现长期效用的最大化,因此其符合生命周期假说。为了便于进一步说明,不妨将家庭的生命期分为两期:一部分是??0至??1期,在此期间家庭对子女进行教育投入;一部分是??1至??2期,在此期间家庭获得??0至??1期的教育投入所产生的回报,这些未来期的回报形式包括体面的工作、较高的生活水平(包括消费水平)以及较高的社会地位。在??0至??1期,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在收入阶梯上从高到低逐级传递着家庭教育支出的“示范效应”,反过来,较低收入家庭又对较高收入家庭进行逐级“向上比较”,因此教育支出的攀比满足非独立偏好假设。
.............................
第 2 章 文献综述
2.1 社会地位寻求研究
2.1.1 理论研究
社会地位寻求的理论研究最早在国外展开并已取得了不少理论成果。下面分别从社会学研究方面和经济学研究方面进行介绍。
(1)社会学研究
社会地位寻求的本意即追求社会地位,这一行为从古至今一直存在,但是在近代,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消费品的极大丰富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的消费模式始终处在深度转变的进程中,西方经济学中的社会地位寻求理论就是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实际上,除经济学外,在社会学中有一些学者在研究其他方面的问题时都涉及到了对于社会地位的攀比及其过程特点,以及现代消费观念发展等方面的论述,这些研究成果富于参考价值,对于理解社会地位寻求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另外,从学科关系看,这些论述是从更宏观的消费观念发展史视角出发的,可视作对经济学领域的社会地位寻求理论的一个有力补充。也就是说,首先应当关注、吸取其他学科的研究角度和成果,对社会地位寻求所产生、发展的一个时代性“氛围”具备一定的认识,才能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理论中对社会地位寻求的研究。
从历史社会学的角度看,社会的文化展示总是依循着一个从“中心”向其他社会阶层示范的过程,这个“中心”可以因时代的发展条件变化而变化,即该“中心”的产生、持存的依据因社会属性的变化而变化。以欧洲为例,在 18 世纪,贵族充当着社会的统治阶层,其文化地位凌驾于其他社会阶层,因此其他社会阶层的人会参照、模仿其文化的方式。
德国社会学家埃利亚斯(2013)谈到:“人们清楚地看到,首先是一些较小的圈子形成变化的中心,然后这些变化又逐渐地在其他广大的阶层扩展。这一扩展本身便是以某种一定的人际关系,也就是说,是以一种特定的社会结构为前提的。如果形成这些模式的圈子和广大阶层没有产生出这样的生活条件,或者说没有产生出这样一种允许并要求情感和行为方式逐渐发生变化的、允许并要求难堪界限前移的社会状况,那么这种变化肯定是无法实现的。……某一社会阶层在社会发展的这个或那个阶段成为这一过程的中心,并为其他阶层形成模式,而这一模式又在其他阶层中传播开来,并在那儿被接受,这一切都是以整个社会所处的某种特殊情况和特殊的结构为前提的。
............................
2.2 教育与社会地位的关系研究
2.2.1 国外研究
首先就教育的性质而言,Schaafsma(1976)指出教育既是一种投资也是一种消费。从投资角度看待教育的,如 Schultz(1960)和 Becker(1964)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认为教育能提高受教育者的技能从而提升其生产力,在劳动力市场上将体现为获得更高的工资回报。Spence(1973)、Arrow(1973)和 Stiglitz(1975)则认为,教育对个人生产力的影响很小,他们主张教育水平是一种信号的观点:雇主从教育水平来推测不可观测到的雇员之间能力与生产力的差别,此时雇员能否得到工作不仅取决于自身教育水平,还取决于自己相对于他人的教育水平的高低。在人力资本理论中,教育的回报是基于教育的绝对水平,而在信号理论中教育投资是地位性的或基于相对的学校教育水平。当把教育看作消费品时,这意味着教育会对个体带来效用与满足。教育不仅对个体的现时产生效用,此时教育表现为愉快的来源,而且它是以其内在价值被消费的;另一方面教育还可通过增加个体在未来将享受到的商品的丰富性来塑造或引发个人偏好的变化,如Haveman 和 Wolfe(1984)就认为教育通常会增加人们那些值得赞扬的或文化的消费商品,包括阅读、音乐或艺术,而且对这些商品的消费活动对人的幸福的贡献在时间上要比对舒适性商品的消费更为持久的,从而类似于 Scitovsky(1976)所提出的刺激性活动,只要教育增加了创造性或刺激性活动的享受,那么教育的消费价值将延伸到人们未来在这些活动上得到的满足。以上对教育的投资成分的研究表明教育越来越表现出其地位性(Positionality)特点,而对教育的消费成分的研究则表明教育带给人的效用是跨期的,即既有现期效用又有长期效用。
除上述研究外,Hirsch(1976)和 Hollis(1982)也指出,教育可被视作部分的地位性商品,其价值依赖于绝对的和相对的消费水平。由于教育与其他消费产品有联系,从而教育会受到地位关切的影响。特别是 Hirsch(1976)为把教育从地位性的角度来思考奠定了重要基石,该书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概念上的思路。作者明确指出,教育就其本身能够享有无限的延伸,但作为获取最佳工作的工具而言却不是这样。在前一种情况下,私人利益等于社会利益;在第二种情况下,唯一的社会利益就是有助于找工作的人在求职排序中提升他们在最适合他们的工作上的排列位置。个人对于纯粹私人商品的需求,通过市场的额外供给就可以得到满足;但是对于地位性商品的需求却不能以这样的方式得到满足。
..................................
第 3 章 教育的地位性检验 .................................... 54
3.1 变量选取及说明 ................................... 54
3.2 有序 Probit 模型 .................................. 56
第 4 章 收入差距对补习参与率的影响 ............................. 66
4.1 变量说明 .............................. 66
4.2 实证模型与估计 ................................... 67
第 5 章 “示范效应”对家庭补习参与的影响 ..................................... 73
5.1 变量选取及处理 .................................. 73
5.2 跨栏模型 ................................... 75
第 6 章 收入差距对家庭(补习)教育支出的影响
6.1 收入差距对家庭(补习)教育支出影响的宏观模型
6.1.1 变量选取
(1)省平均补习教育支出:对各省(直辖市)的所有 L1 类家庭子女人均补习教育支出计算其均值。本节章命名为 B。
(2)省平均教育支出:对各省(直辖市)所有 A 类家庭的子女人均教育①支出计算其均值。本节章命名为 A。
(3)收入差距:按 CFPS 数据以各个省(直辖市)的所有家庭计算对应的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本节命名为 G。
(4)各省家庭纯收入的中位数:按 CFPS 数据计算各个省(直辖市)所有家庭的纯收入的中位数,用以衡量地区居民家庭收入的一般水平。该变量本节命名为 Y。
(5)省内财政性教育经费占 GDP 的比重: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进行计算,反映各个省(直辖市)对教育的公共支出力度,并保持与教育支出的发生年份(2009、2011、2013、2015 年)一致。该变量本节命名为 E。
(6)研究生毕业人数: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获得各年各省(直辖市)的研究生毕业人数,用于反映文凭贬值。另外,研究生毕业人数所在年份与家庭教育支出的实际支出年份(2009、2011、2013、2015 年)保持一致。该变量本节命名为 S。
其中,对省平均补习教育支出、省平均教育支出、省家庭收入中位数和研究生毕业人数取对数处理,分别命名为 logB、logA、logY 和 logS。
............................
第7章 结论、建议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本文从理论分析框架出发,基于中国国情和 CFPS 数据,就收入差距对家庭补习参与、(补习)教育支出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理论分析框架是合理的:收入差距变量和参照组(补习)教育支出均值均显著,说明收入差距的确是造成家庭(补习)教育支出增加的重要原因,且收入差距是通过较高收入家庭对较低收入家庭的“示范效应”产生影响的;因此,教育支出满足生命周期假说和非独立偏好假设。全文的主要实证结论如下:
(1)通过面板有序 Probit 模型回归,发现:绝对教育水平对个人自我感知的社会地位具有正向影响,而周围人群的平均教育水平越高则对个人社会地位评价产生负向影响,这就说明,相对教育水平对个人社会地位产生了重要影响,教育具有地位性特征,教育支出是一种与社会地位紧密相关的支出。
(2)收入差距对整体补习参与率具有正向显著作用,且城镇家庭比农村家庭受收入差距的影响更大;其他家庭的补习参与率对家庭的补习参与状态存在正向影响,其他家庭补习参与率的提高意味着增加了家庭面临的“示范效应”压力,最终促使家庭在本期作出让其子女参加补习的决定;家庭的补习参与存在较强的惯性,前一期参加补习的家庭亦倾向于在本期继续参加补习,且城镇家庭比农村家庭的惯性更强。另外,最高 10%收入家庭对其余收入家庭存在补习参与的“示范效应”,归根结底,收入差距是参与补习家庭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
(3)收入差距对各省(直辖市)的(补习)教育支出均值以及家庭的(补习)教育支出均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因此收入差距是家庭(补习)教育支出增加的重要原因。
(4)对教育家庭进行收入分组,以最高收入 10%的家庭作为参照组时,其人均教育支出均值和人均补习教育支出均值对其余家庭均存在显著的“示范效应”;当将教育家庭分为低、中、高三个收入组后,发现高收入组对中等收入组、中等收入组对低收入组均存在家庭教育支出的显著“示范效应”,这就说明从高收入向低收入方向产生了“示范效应”的逐级传导,家庭教育支出呈现出类似于“支出瀑布”的特点;对补习教育支出而言,中高组教育家庭对中低组教育家庭亦存在显著的“示范效应”。另外,CFPS 数据显示,在 L1 类家庭中,低收入组的家庭人均补习教育支出在 2009 年至 2013 年期间的增长率最高,说明低收入家庭的教育期望并不比收入较高的家庭低,其攀比意愿较强,因此补习教育支出的增长并非受“羊群效应”的影响,而是受社会地位寻求动机的影响。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