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230 日期:2023-06-27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博士论文研究,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内涵式发展遵循了高等教育的自身发展规律,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在内涵式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的立德树人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功能。“立德树人”是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内涵式发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会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推进新形势下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任务,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综合素质,健康人格塑造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和关键。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能够成为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教育就是使年轻人能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自己自身的需要将整个社会系统熟悉,能够在社会的各个环节都能应运自如,使他们能够摆脱之前在社会中的混沌的、茫然的境地”。

第一,以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任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教育的立德树人是当今世界的潮流,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关键时期,社会经济转型加快,各项事业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同时各种矛盾、思潮和文化价值观念也呈爆发式涌现,日益影响着内涵式教育的发展和大学生的价值观。中国必须以“创新”解决这些矛盾才能顺利完成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后备力量,因此内涵式教育要紧跟时代潮流,以立德树人为已任,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高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

第二,以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只是为经济的增长服务,高等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自身的幸福和自由全面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只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一个条件,还需要有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等方面的发展,所以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意识领域也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特点,使年青的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大学生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意识形态领域的严峻性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加强“德”的培养才能提高学生对形势的认识。以立德树人作为内涵式教育的核心,可以帮助大学生自觉地将个人奋斗与国家利益、社会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相融合,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中德育教育一直受到重视。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为政》提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用政令和刑法统治人民,人们就只求不要受到刑罚,却不追求道德,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和礼制引导和同化人们,人们就会有廉耻之心和归服之心,指出了道德的重要性。孔子讲“天地之行,人为贵”,孟子对此观点加以发挥,提出“良知”观念,进而阐述了道德意识和人格尊严。十八大以来,我党正式把立德树人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指明了新时期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学术界也开始对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展开了研究和探讨,掀起了一股新的浪潮。立德树人是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任务,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是新时期内涵式教育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核心所在。
(一)关于立德树人理论内涵的研究
立德树人内涵研究方面比较多,学者们分别从立德、树人及其二者的相互关系等角度进行了系统的阐释。有学者强调立德是树人的基础,树人是立德的根本目的。《立德树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中指出,“‘立德’指树立美德,就是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树人’指培养人才,我国教育事业要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等。”①明确阐述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立德树人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又体现了新形势下的教育理念和时代精神,是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有着崭新的科学内涵。《高校立德树人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一书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课堂教学、实践创新等方面,对高校的立德树人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和“三微一端”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第 2 章 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之路

2.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界定
2.1.1“内涵式发展”概念的词源学考察

从哲学上讲,内涵与外延是相对而言的,内涵所反映的是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强调事物质的内在规定性。而外延强调的是事物的量的规定性,指事物向外部的延伸。内涵式发展就是强调事物“质”的发展。内涵式发展是事物内在属性的发展,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如要素优化、结构协调、资源配置等,强调质量与效益的提高。外延式发展以事物的外部因素作为动力,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增长、规模和投资的扩大。内涵式发展是科学的发展观、价值观和质量观,本身具有着非常丰富和深刻的理念。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内涵式发展离不开外延式的支撑。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其价值取向是内涵的丰富和外延的扩展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全面协调地科学发展。通过改革现状、提高竞争,在量变过程中引发质变,实现质的飞跃式发展。

2.1.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的逻辑分析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同时也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人类自身再生产中智力和潜能等因素的开发要依靠教育来实现,所以要求教育也要与时俱进。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高等教育内部因素作为主要动力的发展。这个概念的提出是我国高等教育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高等教育领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的高等教育增长方式是“外延式”增长和“内涵式”增长为主的。1985 年 5 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和出好人才,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等先进的理念。1993 年 2 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努力提高办学效益等指导方针。表明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开始进入探索改革和加速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 “内涵发展”和“外延发展”的用词开始在高等教育中大量出现,但当时衡量高校发展的主要指标是以学校规模和师生比及生均成本为主的,所以当时普遍认为提高师生比和单位规模效益,从而降低生均成本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式。
......................

2.2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现实依据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立德树人”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增长方式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密不可分的。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是高等教育增长的直接动力,经济社会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规模和增长方式等要素,教育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不同的专业技术人才,促进其发展。

我国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在世界他国发展中共同遇到的难题。粗放型和外延型的发展导致可利用的土地减少、环境污染、劳动力和资源等生产要素和政府的财力支持也日益紧张,使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也受了制约,“外延式”增长空间已经不大。由于受经济条件制约,高校办学资源的不足也导致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质量下降,难以顺利进行。“产业结构和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的不断演进,推动着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诸社会因子上,劳动人口的比重,第三产业的比重与高等教育的相关性十分显著”。① 表明现代教育体系的发展也与产业结构和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进而影响到高等教育的拓展。现实调查表明,如果不顾实际经济发展状况,盲目发展与经济不适的高等教育,将达不到二者的良性互动,会导致负面效果,使高等教育质量下降。

由于国内外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加之当前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在某种程度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使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存在差异。教育质量的不高导致自主创新能力难以符合国际竞争的要求,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转型升级存在着不协调现象,同时,教育管理体制的僵化限制了创新和发展空间,例如,教育经费直接投入公办学校,没有引入市场机制。资源产权模糊,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现在的一些地方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广西,西藏等地高等教育的入学比例却很低。在市场经济的热潮下,高校过分强调择职教育导致了高校的低俗化和人文教育的缺失,使大学精神失落,造成学生缺少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出现了一些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相符的现象。① 以上消极因素深深地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可持继发展。

.............................


第 3 章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基本内涵................51
3.1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提出 ...................................51
3.1.1 市场经济道德困境对教育的冲击 ..........................................51
3.1.2 教育的工具理性局限 ....................................53
第 4 章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承担的重大使命........81
4.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才” .........................................81
4.1.1 高等教育服务社会需要“人才”............................81
4.1.2 科学技术是“人才”的内在规定...............................84
第 5 章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103
5.1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文精神...................103
5.1.1 人文精神概念的界定 ..........................104
5.1.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人文精神基础 ........................................ 111

第 5 章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

5.1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以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因素作为主要动力和资源。主要是通过优化教育结构、深化办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来塑造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推动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动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和教育的最本质精神力量。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依靠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有着独特的功能,同时还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新文明的关键。新时期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神圣使命。思政工作要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教育目标出发,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引导和帮助师生树立起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人才培养中要努力凸现人文精神的价值魅力以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造力,促进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人文素质相结合,使精神转化为物质,化为更强大的生产力,以促进内涵式教育的良性发展。

............................


结论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的同时也推进了哲学、意识及文化等领域的更新。在不断对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经验的反思与归纳过程中,对我国教育中原有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在新形势下走一条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着眼于未来发展的内涵式发展之路。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内涵式发展遵循了高等教育的自身发展规律,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在内涵式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的立德树人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功能。
“立德树人”是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内涵式发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会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推进新形势下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第一,培育人文精神会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形成优秀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和科学的审美价值观。对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适应国内外政治局势的复杂变化,保护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有着积极作用。人文精神教育还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民族教育,增强民族感情文化和价值领域的认同,崇尚民族气节,在全球文化的视域下进一步加深本民族优秀思想文化的反思。新时期培人文精神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它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价值的抉择。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教育等方面的危机,人文精神建设与人类拯救地球,建设自身美好家园等重要问题息息相关。转型期间的市场经济建设和人文建设相分立会导致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此,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中国特色的人文精神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立足于现实,以理性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吸收古今中外人文之精髓,才能把握新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构建起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人文精神。这对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构建和确立合理的、符合社会和谐发展和促进人自身完善的价值理想,从而逐步建立起符合马克思的“自由王国”的社会有着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