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公司生产率及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筛选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425 日期:2023-06-27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导论

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和以赫克歇尔和俄林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家先后对早期的资本主义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基础、贸易模式和利益分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涉及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不多。因为在这个历史时期,国家是贸易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国与国之间的界限比较“明显”,经济体之间非常松散,绝大部分贸易活动是建立在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与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之间的产业间贸易,参与贸易的国家均能获得收益,真正的大规模企业国际化活动还没有正式开始。所以,这个时期的贸易理论在市场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需求偏好相似和要素国内流动等假设条件下,以不同国家产业间贸易为研究对象,以各个国家比较优势为研究重点,以各国比较优势开展贸易能够增加社会福祉为研究结论。一般均衡模型应用于企业所在国家或产业,企业边界局限于国内,企业规模模糊不清。由此可见,这个时期的理论假定国家内所有企业都是同质的,彼此之间不存在差异,基本上既不研究企业规模,又不研究企业边界。
...........

第二章相关理论与研究成果综述

2.1企业国际化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企业国际化的模式选择是一种制度安排。通过这种制度安排,企业可以将产品、技术、人力等资源转移到其它国家。乔立、金占明认为,企业决策者的个人关系促使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不足之处是这种模式给企业带来了较高的风险,而企业关系则不会影响其国际市场进入模式。赵曙明等依据企业的内生和外生条件及国际化路径将企业国际化的主要进入模式归纳为契约进入模式、贸易进入模式、投资进入模式和战略联盟进入模式。契约进入模式是企业将其幵发的专有技术或诀穷转让给国外合作伙伴,允许其在某些条件和期限内使用的一种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包括特许生产、特许经营和外包;贸易进入模式是企业直接或间接地将产品或服务运输到国外,在国外市场上进行销售,包括直接贸易模式和间接贸易模式;投资进入模式包括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第四种是战略联盟进入模式,适用于实力强大、竞争优势明显的企业,包括研发联盟、生产联盟、销售联盟和合资企业模式联盟。许阵、余娟认为,不同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所体现的具体形式、经营特点以及面临的风险特征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

2.2异质性、企业生产率与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
进入新世纪,国际贸易领域又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一些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蓬勃发展,与此相对照,还有一些跨国公司只专注自身核心竞争力业务,不断将部分业务按照全球价值链的组织规模、地理分布与生产性主体发包给其他公司。然而,着眼于产业层面的新贸易理论无法解释来自于微观数据揭示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现象,因此,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又一次面临着拓展、突破和创新。新新贸易理论突破了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产业层面,将研究聚焦于异质性企业,构建异质性企业理论模型,研究企业的贸易行为、投资选择与全球生产组织模式选择。

第三章企业异质性与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17
3.1企业异质性的内涵..............17
3.2企业异质性:国际贸易中的一个普遍现象..........18
第四章创新、企业生产率与出口模式选择...........28
4.1异质性、企业生产率与出口模式选择.....................28
4.2异质性、出口模式选择与企业创新........34
第五章创新、企业生产率与投资模式选择.......52
5.1企业异质性与不同类型对外直接投资选择...........52
5.2创新、企业生产率与出口平台型选择.........58

第六章创新、企业生产率与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实证分析

6.1创新、企业生产率影响出口模式选择的实证分析
在理论层面,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深入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全球优化配置和价值链条的世界战略布局,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版图。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规避贸易壁垒、获取战略资源、吸收互补技术、优化产品结构、扩大经营收益、重塑市场格局等,纷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市场,开展国际化经营,在符合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同时,成为当代中国企业国际化舞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从小到大稳步增加,质量由低到高逐渐增强,领域由商品到服务不断拓展,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伟大历史转折。不过,由于全球经济危机扑朔迷离、国际贸易壁垄层出不穷、产品技术含量层次不齐等原因,我国对外贸易仍然呈现出波动性较大、技术水平较低和贸易增长乏力等特征。

6.2创新、出口模式选择影响企业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企业年龄对企业生产率并不存在显著的二次型关系。这一结论出乎了意料,与已有成果并不一致。不过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在生命周期中每个阶段的竞争意识、发展策略、战略重点均不同。在发展、成长和成熟期,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和扩大市场规模,企业会采取有创意的、革新的发展战略。此时,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良好的创新能力,生产率水平会不断提高,年龄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较为明显。在衰弱期,为了维持市场地位和保持持续经营,企业会选择保守的、稳健的发展战略。此时,企业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逐步减弱甚至保持在很低的水平上,企业生产率则会不断下降,年龄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则不太明显。
..........

第七章结论

第一,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必须选择与其生产率水平相适宜的模式。静态分析结果显示,生产率最低的企业被迫退出国内市场;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只能服务国内市场;生产率处于中间的企业或者选择间接出口模式或者选择直接出口模式进入国际市场;生产率最高的企业选择投资模式进入国际市场。第二,创新、企业生产率与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之间存在良性互动关系。本文基于新新贸易理论,将创新、企业生产率与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三者联系起来,系统研究了三者之间内在机理。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创新、企业生产率与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之间存在良性互动关系。创新在企业选择出口模式进入国际市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前文所述,当运输成本为零时,处于阀值的企业生产率与创新因子之间存在一种负相关关系。当创新因子越来越大时,达到均衡的企业生产率越小,也就是说,在相同条件下,通过创新活动,企业能够更快实现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转换,能够更加容易获得较高的期望利润。反之,当创新因子越来越小时,达到均衡的企业生产率越大,也就是说,在相同条件下,企业获取的期望利润就越来越少。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