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基本粒子物理简介
自从二十世纪以来,粒子物理一直处于我们探索自然界法则的中心位置,某种程度上这是源于物理学家对还原论的坚持和信仰。粒子物理学所关注的正是组成这个世界、宇宙的基本成分,我们称其为基本粒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简单的称其为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粒子物理学拥有了一个几乎包含自然中所有相互作用情况的理论,这就是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Standard Model,简称SM)。我们使用了“几乎”,这是因为标准模型中并不包含引力的相互作用。除此之外,标准模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对现有物理实验数据非常成功的描述。粒子物理标准模型认为,在微观尺度下,粒子之间的行为主要受三种相互作用的制约,形成束缚态介子、重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带电粒子之间产生的电磁相互作用,以及 β 衰变中的弱相互作用,而在微观尺度下,引力相互作用强度与这三种相比非常的微弱,我们在微观领域内可以完全忽略其影响。粒子间的所有相互作用都是通过交换中间传播子而实现,相互作用通过交换粒子来实现,这是现阶段物理学对相互作用的认识和描述,此时就不需要任何超距的神秘作用。组成我们这个全部世界的似乎仅仅只是几个基本粒子,当我们提到基本粒子的时候,需要谨慎一些,在不同的时代,它的含义往往是不同的。在图1-1中,我们总结了标准模型中的基本粒子,将其均以点粒子处理。为了直观起见,我们用圆球的体积表示粒子质量的相对大小。这些基本粒子依据其自旋,分为三类,一类是物质粒子,即自旋为12的费米子,服从费米-狄拉克统计,包括三代带1个电量的轻子 e, μ, τ 和与其相伴随的不带电中微子 νe, νμ, ντ,三代带23个电量的夸克 u, c, t 以及带 13个电量的夸克 d, s, b;第二类是传播相互作用的传播子,其自旋为1,属于玻色子,服从玻色-爱因斯坦统计,包括传播电磁相互作用的光子,一般以 γ 表示,传播弱相互作用的 W±, Z0,以及传播强相互作用的胶子,一般用 g 表示;还有一个自旋为 0 的标量不带电粒子,希格斯玻色子,一般以 H0表示。其中光子 γ 和胶子 g 的质量都严格为 0,而中微子的质量上限都大约在电子质量的10 6量级,因此在 图1-1中都是不可见的。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每一个费米子都有其反粒子,反粒子除了自旋和质量与原粒子完全相同外,其它属性都全部相反;而每一个夸克除了携带电荷外,还携带承载强互相作用的色荷,因而夸克还有色一个自由度,色数目共有三种,为红(R)蓝(B)绿(G);同时胶子也携带色荷,共有8种,从群论的角度看,构成一个SU(3)八重态,需要注意的是,自然界中并不存在色单态的胶子。
............
1.2高激发态重介子的实验和理论现状
在粒子物理中,重介子一般指含有粲夸克(c)或者底夸克(b)的介子。此外,顶夸克(t)由于质量非常大,mt= 173.2 GeV,几乎和钨原子一样重,也是目前为止标准模型中最重的基本粒子(见图1-1),寿命极其短,τt= 3.29 × 10 25s,大约为强相互作用时间尺度的1/20,因而它无法形成束缚态介子。重介子物理始于1974年 J/ψ 的发现,被称为粒子物理的“十一月革命”,这年11月,位于布鲁克海文实验室由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领导的E598[3]实验组,和由R. Richter领导在斯坦福线性加速器(SLAC)的SP-107实验组[4],同时公布发现了一个新的1 态重介子,前者将其命名为 J 粒子,而后者称之为 ψ,这就是后来的 J/ψ 粒子,J/ψ 的发现证实了夸克模型中第四种夸克。两年后,又一个新的更重的重介子 Υ[5]被发现,并根据实验领导者Leon Lederman命名为 Υ (‘oops-Leon’),Υ 是由 bˉb 组成的 1 态重介子,它的发现证实了第五种夸克的存在,夸克模型取得巨大的成功。在实验中,对介子的描述主要借助四个物理量,径向量子数 n,总角动量量子数 J,空间宇称 P,以及夸克偶素介子的电荷共轭宇称 C;而在非相对论性理论中,一般使用径向量子数 n,总角动量 J,轨道角动量 L,以及自旋角动量 S,通常标记为 n2S +1LJ的形式。并且根据轨道角动量量子数的不同,将其称之为 S, P, D, F, ··· 波,分别表示轨道角动量量子数 0, 1 , 2, 3, ··· 等。
..........
第2章Salpeter波函数的系统构造与求解
2.1 Salpeter波函数的分类
在相对论的情况下,粒子的自旋和轨道角动量量子数不再是一个好量子数。一般情况下,粒子不具有确定的自旋或轨道角动量,而是处于可能的叠加态上。比如在激发态的1 粒子 D s1(2700)[7],D s1(2860)[41]以及 ψ(3770)[7]等,这些粒子都具有确定的总角动量和空间宇称 JP= 1 ( ),但是单纯的23S1或者13D1都难以解释实验上观察的性质,而利用2S -1D混合机制则可以很好的解释。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1+态重轻介子中,实验观测到的两个物理态1+粒子 D1(2420)和 D1(2430)并不是具有确定自旋和轨道角动量的1P1和3P1,而是这两者的混合,且混合角较大,重夸克极限下(mQ→ ∞) ,给出的混合角约 35.3 [8, 98, 99]。所以对于这样的粒子,继续使用非相对论性的2S +1LJ量子数来表示显然是不合适的。而物理量 JP(C)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好的量子数。因此,我们将利用粒子的 JP(C)性质来直接构造其波函数。
.........
2.2对内部动量 q 的积分与极化张量
通过上述Salpeter波函数的形式可以看到,其含有自由的时空指标,在利用Salpeter波函数具体求解物理问题时,需要对这些内部相对动量 q 进行积分,这个积分是借助于待定系数法,分析积分末态形式而完成的。由于在本文的研究工作中,衰变末态都是两体,或者虽然是三体,但是其中两个是由一个 W±传播子生成,因而在对 q 的积分时,仍然可以看做是两体。下面我们给出在两体衰变中 q 的积分形式。在构造Salpeter波函数中,需要用到介子的总角动量直接决定了极化张量维数,也可以认为极化张量的阶体现着介子的总角动量量子数。在实际的物理过程计算中,一般我们只关心统计平均值,这时需要对初态极化求平均末态极化求和,因此极化张量的关系对于计算的化简和完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本章中,我们根据介子可能的自旋宇称属性,系统性的构造了包括3P0,1LL,3LL以及自然和非自然宇称态介子的Salpeter波函数,相应的正能波函数和归一化条件也被得到,并对其进行求解。同时介绍了含自由时空指标 q⊥的积分公式,以及本文中用到的极化张(矢)量所满足的条件和完全性关系。
............
第3章 Bc到 D 波粲偶素的半轻与非轻衰变 ...... 35
3.1 Bc介子半轻与非轻衰变公式..... 35
3.2利用BS方法求解强子矩阵元.... 40
3.3数值结果和讨论..... 44
3.3.1 Bc半轻衰变分支比和轻子谱........ 44
3.3.2非轻衰变结果及理论不确定度估计....... 46
3.4本章小结....... 49
第4章 D 波重轻介子在 Bd,s,c弱衰变中的产生............ 50
4.1 Bq到 D 波重轻介子的强子矩阵元计算......... 50
4.1.1利用Salpeter波函数求解强子跃迁矩阵元....... 51
4.1.2 2 态强子矩阵元的求解...... 53
4.2数值结果与讨论..... 56
4.3本章小结....... 63
第5章1 激发态粲介子强衰变研究....... 65
5.1两体强衰变的BS计算方法....... 66
5.2强衰变数值结果与讨论.... 70
5.3本章小结....... 79
第5章1 激发态粲介子强衰变研究
我们将主要集中利用23S1 13D1混合来讨论这些激发态粒子,而BaBar测量到的比率式(1-1)和(1-3)被用来限制混合角。一般来讲,物理态粒子都具有确定的自旋宇称 JP,或者对于夸克偶素具有确定的 JPC。在相对论情形下,自旋 S 和轨道角动量量子数 L 不再是一个好的量子数,物理态粒子通常并不处于确定的2S +1LJ态上。这种情形对于在1+和1 态介子中显现出来,对于1+态非等质量介子,我们总是需要通过1P1 3P1混合来拟合实验数据[98, 116],而对于1 态,同样需要2S 1D 混合来和实验数据一致[14]。因此,在一个更有效和合适的方法来描述束缚态介子中,我们应该注重于量子数 JP(C),JP(C)在任何情形下都是好的量子数。原则上讲,如果我们使用一个完整的相对论性方法来解决具有确定 JP(C)量子数的束缚态介子,我并不需要混合的方法来拟合实验。在之前的研究中[117],Wang等人利用从量子数1 构造的BS波函数计算过D s1(2700)的相应强衰变性质。1 态Salpeter波函数被给出,通过求解完整的Salpeter方程,得到 csˉ 的本征态,并且发现这样的本征态自动包含着 S 和 D 波分量。第一个态是1S主导的,而 D 波可以忽略;第二个态是 2S 主导,对应着第一个径向激发态;第三个态,对应着1D分量主导的激发态。然而相应的结果,包括质量谱和衰变属性,都不能非常好的拟合实验。原因在于,BS方法同时也做了一些近似,第一个是瞬时近似,由于一个具有非静态势的四维BS方程求解非常困难,而在含有重夸克的束缚态介子中,静态相互作用势是一个比较好的近似。第二个近似是相互作用核,选择的是类库伦势加标量禁闭势。库伦势源于仅保留一阶QCD相互作用的单胶子交换,而线性标量禁闭势是通过唯象分析而引入。由于BS方程是一个积分方程,积分核包含梯形图贡献而不包括交叉图和湮灭图贡献。这些近似在本征矩阵对角化中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BS方法并不是一个完全的相对论理论模型,并不能精确的拟合实验测量。为了克服这个不一致,在本文中,我们将会做一个进一步的混合以拟合实验。
..........
结 论
本文基于瞬时近似下的三维Bethe-Salpeter方程,以及Cornell相互作用势的夸克模型,研究了高激发态的 D 波重轻和粲偶素在 Bq(q = d, s, c) 弱衰变中的产生问题。我们得到了相应的半轻衰变分支比,和基于因子化假设下的非轻衰变宽度和分支比,同时给出了几个实验中所关心的物理量,如前后不对称度AFB,角度分布,带电轻子谱等。此外,我们通过BS方程和PCAC关系相结合计算了激发态的1 D(s)介子的OZI允许强衰变,并依据我们的结果对这些实验中近年来发现的一批可能的激发态1 D(s)介子进行分类。我们所取得主要创新点和结果如下:
(1)系统性地研究并求解得到包含所有可能自旋宇称态的Salpeter波函数。根据粒子的自旋、空间宇称和电荷共轭宇称,我们将可能的Salpeter波函数分为三种形式,标量0+态,总角动量 J 1 的自然宇称态,和非自然宇称态。我们得到的非自然宇称态波函数,可以直接处理1+, 2 , 3+, · · · 态重轻介子二重态而不必借助人为的混合,从而直接减少一个自由浮动的混合角参数。在束缚态介子由等质量正反夸克组成的夸克偶素情况下,会自然退化成具有确定 C宇称的1LL和3LL态。为了计算及使用方便,我们也单独给出并求解了这两类Salpeter波函数。
(2)首次系统性的计算了 D 波粲偶素 ηc2(11D2), ψ2(13D2)以及 ψ3(13D3)在Bc介子半轻与非轻衰变中的产率。得到的结果为,到上述三个态的半电子型衰变分支比可以分别达到5.9 × 10 4, 1.5 × 10 4以及5.5 × 10 4。同时利用因子化假设计算的末态为 ρ 的非轻衰变分支比也处于同样的量级。
(3)系统性的研究了 ˉB(s)和 Bc到 D 波重轻介子的弱衰变,衰变末态包括JP= 2 [D(s)2, D′(s)2, B(s)2, B′(s)2]以及3 [D (s)3, B (s)3]。得到 ˉB 到 D2, D′2以及 D 3的半电子型衰变分支比分别1.1 × 10 3,4.1 × 10 4,以及1.0 × 10 3。而 Bs到 Ds介子的结果与相应的上述 ˉB 到 D 分支比大致相同,同时我们得到 Bc到 D 波 D 介子的半电子型衰变分支比在10 5量级。另外,我们给出2 态的 D2和 D′2半电子型衰变宽度随混合角变化的分布。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