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基础研究绩效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新的“科学的社会契约”逐步形成,以及科研环境建设重要性更加凸显,科研环境如何以知识创造为中介影响基础研究的创新绩效,成为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
1.1.1基础研究投入与绩效表现
科技成果评价、科技计划项目以及科学资助机构绩效的评价,一直是科技界关注的热点。对基础研究而言,由于其产出的影响往往是潜在的、长远的或间接的,对其进行绩效评价比其他任务导向的科技计划更为复杂。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政府支持科学研究进行问责问效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普遍做法。以美国为例,1993年克林顿上台后,开启了大规模的“重塑政府运动”。同年,美国颁布了《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要求政府机构实行绩效管理,并对政府计划的运行结果进行评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是美国政府支持基础研究的最重要机构之一。对的战略规划、组织管理、项目资助等形成了直接、长期的影响和压力,此后的每一次战略规划制定都特别强调以为最重要的依据之一。新世纪以来,与相似,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的科学资助机构如德国科学基金会、英国研究理事会等都一致认为,科学研究的预算增长意味着管理问责问效的压力加大,基碰研究资助必须遵循对纳税人负责的理念,采取政策行动提高绩效,从而在更大范围更好地回应科技界和社会关切。
在投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我国近年来开始关注基础研究的产出绩效。通常认为,一个国家科技论文的被引用情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国基础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因此,人们往往以此角度来分析特定国家的基础研究绩效表现。
1.2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对象的特性,而对研究对象特性的认识是否全面、准确一定程度上又受研究方法的制约。基袖研究绩效评价涉及的因素很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认知因素、意志因素与组织因素等等都在发挥作用,这些因素构成基础研究发展的复杂的科研环境。可以说,基础研究就是在上述各种异质性因素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演进的。因此,从知识创造这一视角考察科研环境对基础研究绩效的影响就不能局限于某一维度或方面,而要多方位、多维度进行考察与分析。基于这种认识,论文力求针对不同的理论问题和实证问题,灵活、合理地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具体来讲,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1)文献分析法。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关于科研环境、基础研究绩效、知识创造的相关研究资料,包括对期刊文章、学术专著、政策报告、专题研究报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资料进行系统梳理、综述和分析。
(2)比较分析法。选取基础研究在世界上走在前列的美国、日本、德国、法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通过对这些国家的基她研究政策的纵向历史变革和这些国家在基础研究绩效方面的变化趋势,以及国家政策发展之间的横向比较,找出科研环境与基础研究绩效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关系,为进一步提出理论假设提供国际实践依据。
2文献综述
2.1科研环境研究
以“环境”或“科研环境”等为主要关键词,对各国创新政策进行扫描,发现在国家层面上,各国科研环境政策文献有三点值得关注的动向,一是注重从科研环境需求出发制定相关政策,二是注重从改善科研环境入手出台政策,三是注重科研环境状况的评估与监测。可以说,新世纪以来,各国政府与科研管理机构都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要旨,不断出台新的举措。从我国实际来看,加强有助于基础研究创新能力提升的科研环境建设也已经提上政府战略部署议事日程,在各方面综合施策中已有体现。施一公、饶毅提出,中国政府研究经费投入以每年超过20%的比例增加,大大超过科学家的预期。从理论上讲,这些巨额投入应该带来中国在科学和研究领域的真正进步,并对经济发展起支撑引领作用,但是由于体制和文化等环境方面的原因,研究经费分配问题严重减缓了中国潜在的创新步伐。科研环境既是人们可以表观感受、体会到的因素,也是各种制度实践和文化传承的集中体现。
2.1.1科研环境的内涵与特点
从分类解析科研环境内涵的角度出发,陈健提出,所谓科研环境,就是指科学研究过程中支撑和影响科研诸多环节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并将科研环境细分为硬环境与软环境、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等不同层面,强调这些因素之间的互相联系性与互相制约性。在陈健看来,科研硬环境是指经费支持、科研体制、固定资产与实验检测仪器设施等因素,而科研运行机制、研究机构内部的管理制度与文化氛围等因素则构成了科研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的宏观环境是指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战略、规划、政策与科技体制等,科研的微观环境则是指课题组的组成与内部关系、经费的内部分配与使用规则等。
2.2基础研究的发展与绩效评估
2.2.基础研究的内涵
对于基础研究这一概念,人们并不陌生,不过对它的真正涵义却很少被完整地分析。我们熟知的就有诸如“理论科学”、‘‘纯科学”、‘‘理论研究”、‘‘好奇心驱动的研究”等等。这表明基础研究就有明显的多义性。珍妮卡尔维特曾经指出,“基碰研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也正是由于它模糊的界限,才被各国政府以及学者通过政策文本、资助框架或是研究成果不断地重新界定”。
对于基础研究,人们在传统思维中有一种较固化的认识。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人类从事的研究活动根据其特性可以区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三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技术统计手册》对基础研究的解释是:主要是为了取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的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并不以任何特定的或具体的应用为目的而开展的实证性工作或理论性工作。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手册》同样釆用了上述分类方法,并将基础研究定义为:‘‘主要为了获得关于客观现象和可观察的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所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工作。它不以任何专门的或具体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各国对基础研究的认识基本上都是釆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2001年,英国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对科学工作者与政策制定者进行了相关访谈,根据访谈结果,从认识论、还原论、意图性、与应用的距离、机构、遵循的规范等方面给出了基础研究的不同定义(见表2.4)。
3科研环境与基础研究绩效关系的国际比较........70
3.1科学研究的物质环境.......70
3.2科学研究的制度环境.......74
4科研环境对基础研究绩效的影响机制理论模型构建......98
4.1科研环境与基础研究绩效.......98
5科研环境对基础研究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105
5.1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105
5科研环境对基础研究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基于前一章所提出的科研环境通过影响知识创造过程进而正向作用于基础研究绩效的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本章将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进行验证,并对定量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分析。
5.1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基础研究以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为基本使命,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源头,影响并带动着科技进步与创新,推动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基础研究绩效产出过程中,离不开相应的环境条件支撑。科研环境是保障基础研究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为了更好地了解物质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与合作环境对基础研究绩效的影响,本研究设计了专门的问卷,用于验证科研环境与优秀科研成果产出的关联性分析结果。
5.1.1问卷调查基本信息说明
数据的真实有效是保证研究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基棚。为了获取高质量的样本数据,本研究在问卷调查时对发放对象、发放范围及发放渠道等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以尽量排除各种外部无关因素的影响。
调查对象的确定:在调查对象选取方面,本研究主要是针对在2000年以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励(一等奖或二等奖)的主要完成人员及其研究团队成员,要求其具备一定的基础科学研究经验和获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在调查范围选取方面,主要围绕基袖研究学科领域展开,即包括数学物理科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医学和其他领域等。
6结论与展望
经过前五章论述,本文已对科研环境、知识创造及基碰研究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本章将对前文的研究进行总结,阐明本文的主要结论、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本文研究存在的局限进行说明,对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明确方向。
6.1研究结论
在科技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基础研究成为主要创新型国家投资未来、储蓄长远发展后劲、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支点。各国更加重视以营造良好科研环境为基本着力点,强化投入保障,完善体制机制,以提高基础研究绩效,培育源头创新能力,保持和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和竞争力。本文以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研究方法,以科研环境、知识创造、基础研究绩效三个核心概念为基础,系统研究了科研环境通过知识创造中介对基础研究绩效的影响机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对发达国家基础研究管理政策进行了解读与比较。然后以2000年以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励(一等奖或二等奖)的主要完成人员及其研究团队成员为对象,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和问卷调查,并使用调查数据对科研环境对基础研究绩效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
通过全文的论证分析,形成以下主要研究结论:
(1)基础研究发展中新的“科学的社会契约”正在逐步形成,社会开始关注科研环境对基袖研究绩效的影响,基础研究绩效问题也逐渐得到关注。关于绩效问题的思考应考虑世界基础研究管理的客观趋势,坚持科学自身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双力驱动”的原则,尤其需要考虑如何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国家资源配置方式的新动向相适应的问题。世界各国对基础研究的态度,已经从传统的鼓励科学家自由探索,逐渐转向强调基械研究的知识转化和应用、资助应用目标驱动的基础研究。过去那种仅仅以科技论文数量及其被引用情况评价一国基袖研究质量的做法宜作改进。对于正在从‘‘追随者向‘‘并行者”或‘‘领跑者”转变的中国来说,基础研究的竞争力更多的体现在培育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原创成果和为产业创新提供从基础到应用的源头支撑。这就需要将知识构建、知识结合、知识转化等问题纳入到基础研究的绩效评价体系,以此衡量基础研究在‘‘卓越”与“影响”方面的发展状况与贡献。在此背景下,基袖研究产出也从传统意义上单纯公开发表的科学发现,逐渐发展到研究成果知识产权化、专利成果商业化与产业化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略)
科研环境对基础研究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科研,环境,对,基础,研究,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管理论文文章
- 全程物流服务谈谈铁路物流企业经营方式问题
- 风险排队与博弈模型分析及在物流瓶颈管理中
- 谈谈某市民意诉求影响政府公共管理效能问题
- 信息化基础上物流网络资源动态整合方法与流
- 考虑顾客转换行为的竞争选址问题研究
- 区域供应链协同效应及发展途径概述
- 基于资源优化配置之国内电力行业碳减排成本
- 高管团队异质性影响我国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
- 基于优化决策树的高分辫率遥感影像分类技术
- 基于开源软件的应用系统云化方法研究与实践
- 中国建筑节能潜力及政策体系研究
- 突发事件中应急物资供应链可靠性优化的研究
- 朔黄重载铁路列车运行调整的模型与方法研究
- 全程物流服务下的铁路快捷货运产品设计
- 上海黄金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机理及实证研究
- 开放式创新网络社区成员动态信任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