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及重构:新农村发展环境下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需体制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061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第 1 章 绪论

本研究通过对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的分析从宏观层面上探讨现行制度安排的特点、实质及制度创新的动力所在;同时通过微观层面的实证分析探讨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影响因素及进行制度创新的可能;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决策机制、筹资机制、监管机制等三个层面探讨制度创新的可行性和现实性;最后,综合前面的论证分析,提出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构建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要求的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并围绕此模式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本研究将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解释和分析我国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迁与创新。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制度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一项制度安排的变动将使原有制度结构失衡,从而引发其他制度安排的变迁和创新。农村税费制度的改革直至农业税的取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对原有的分配制度的变革,直接引起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失衡必然要导致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迁与创新。
.............

第 2 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及述评

2.1国外研究成果回顾
针对如何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问题,西方学者开出了多剂解决药方。一是增强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显示。蒂鲍特提出了一种解决公共产品需求显示机制的方法,即假设以农村地方公共产品为特点。在这一社区中,消费者所消费的公共产品与该社区所定税率的高低是相对应的,即有着较高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社区一般对应的税率也较高。人们可以通过“以脚投票”的方式来表露自己的偏好。二是改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埃德尔曼提出,既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会受公共政策决策者的影响,因此应确定这一决策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即当地政府决策者能否确定农村是否拥有足够的资源来提供公共产品,以满足农民的公共产品需求;能否在各种公共产品可行性投资项目中进行选择;等等。

2.2国内研究成果回顾
林万龙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对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进行了讨论,认为家庭承包制的实施,本质上是产权结构的变革,是农村一系列改革中具有根本意义的基础性改革,不仅引发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变化,也使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发生了变迁,并表现出制度演进特征。②冯兴元认为,在公共资源分配上,我国一向实行公共产品城乡二元供给机制。政府主导的财政分配以城市和工业为主,而农村公共产品则尽可能少地列入财政支出范围,尽可能多地由农民自己进行成本分摊。③吴业苗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私人产品的供给,因为短期内激励制度的改革会刺激农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增加对土地耕作的劳动力和生产性资本的投入,从而产出增加。但是,这一制度的内在弊端在于缺乏农村公共产品投资能力,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第 3章 制度变迁理论与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 .............................. 23
3.1 制度变迁理论 ....................... 23
3.2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分析的理论假设 ........................... 29
第 4章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宏观分析 ...................... 31
4.1 税费改革前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安排 ....................... 31
4.2 税费改革后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安排 ....................... 39
4.3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的趋势 ................................... 60
第 5章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分析:微观研究 ...................... 62
5.1 供给效率现状分析 ........................................... 64
5.2 影响因素分析 ....................................... 67
5.3 存在问题分析 .................................... 81

第 8 章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监管制度的创新与重构

8.1多中心治理理论与监管制度的创新
对于那些属于纯公共产品性质的、无需竞争、也无法排他的产品或服务,如不收费的农村道路、路灯等,政府应是首选的供给者和管理者,应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提供和管理;对于那些属于“公共池塘资源”性质的、需要竞争、容易出现过度使用的准公共产品或服务,如水库、牧区、地下水流域等产品或服务,需要政府的强制规制,由地方政府和市场、社区共同提供和管理;而对于那些属于“俱乐部产品”性质的、存在能够收费的排他技术、无需竞争的准公共产品或服务,如有线电视、收费公路、农村供水、供电、供气设施等产品或服务,可由政府所有的公共企业收费提供和管理,也可由农民组织自愿供给和管理。

8.2路径选择:政府主导、农民自主、多方参与
正是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多中心治理”模式应运而生。多中心治理理论强调改变政府的行政性管理和控制职能,让乡村内部的自主性力量在公共事物领域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所以,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监管制度的创新应从提高整体供给效率出发,在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通过制度设计,充分调动各种基层自主组织如农村社区、农业合作组织的积极性,以弥补市场失灵和矫正政府失灵,实现公共部门、私营部门以及自主组织的相互协调、合作与发展。这种公共产品多中心监管体制的构建,一方面,能纠正农村公共产品监管“缺位”、“错位”的状况,理顺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能使管理模式灵活多样,通过自主管理,提高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效率;同时也能有机地将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与管理联结起来,为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平台。
........

第 9 章 结论

本研究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以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创新与重构为议题,系统分析了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迁轨迹和现实状况,揭示了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机理、现实影响,以及供给制度变迁的环境,并从决策制度、筹资制度和监管制度等层面对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和重构的理论依据、路径选择、实施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面临着来自宪法秩序层面上的家庭承包制和来自制度安排层面上的农业税取消的双重影响。一方面,作为外生变量的宪法秩序层面上的家庭承包制的实施,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破坏了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安排的供需均衡,引发了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在实践层面上的创新、改革,形塑了税费改革前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模式;另一方面,作为内生变量的制度安排层面上的农业税费制度的改革和农业税的取消,导致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和需求的再次失衡,引发了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又一次变革,形成了现行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创新和“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创新相结合的新模式。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