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农绿色生产行为响应及路径选择探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1669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经济管理论文,笔者认为加强农业学习是促进棉农绿色生产行为转化的重要手段,随着棉花产业向绿色发展方向转型,生产方式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越来越多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应运而生,棉农不仅要注重棉花产量攀升,更要注重环境可持续发展。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自党的十七大倡导我国农业由传统种植方式向生态友好型转变,农业绿色发展受到政府广泛关注。2018年农业农村部明确提出坚持“质量兴农”和“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鼓励农户进行绿色生产。2019年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两山”理念的重要性,农业农村部细化了对“绿色兴农”的要求,提出以绿色技术体系为核心体系突出农业投入品减量化、清洁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将农业绿色生产纳入了“三农”领域的重点工作,同年6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19》中,用定量的方法明确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和水平。由此可见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正不断被重视,绿色发展和生态振兴已成为我国新时代农业发展方向,化肥农药保持负增长趋势,秸秆还田和农膜回收都使农业正重新回归绿色本色。


经济管理论文怎么写

作为农业大国,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关系到国民生计、国防,是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棉花绿色发展有助于质量和产量双重提升,能减小环境压力,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我国三大主要棉区在黄河、长江中下游、新疆。2005年全国棉花总产量为571万吨,黄河棉区产量为266万吨,占全国的41%;新疆棉区次之,产量为187万吨,占比33%;长江棉区产量最少,占全国24%。十五年来棉花产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新疆棉花产量不断上升,增长率为6.67%,2020年全国棉花总产量为591万吨,新疆棉区产量以516万吨位居第一。
新疆因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成为棉花主产区,年产量高达全国的83.7%。为落实农业绿色发展加强污染保护和治理工作,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印发的《2020年自治区种植业工作要点》中,提出棉花种植依然是重点工作,要求持续巩固棉花生产强化棉田高标准建设,促进地膜回收和棉花秸秆利用,持续推进化肥农药提质增效。在自治区发布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改革》等相关文件也对棉花产业提出过腹还田、残膜回收等要求。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绿色农业相关概念研究
1.2.1.1 绿色农业概念
绿色农业不仅是世界农业发展主流,还是“十四五”时期农业发展的主旋律[30],其本质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31]。学术界对绿色农业有三种界定,第一种概念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32],第二种概念是以生产、加工、销售绿色农产品的农业生产行为模式,第三种概念是对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在不损害环境的基础上以生产绿色农产品的新方式[33]。绿色农业具有政策性、协同性、系统性、传承性和创新性五大特征[34],即农业绿色发展要注重农业投入品节约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35],要根据不同区域有针对性地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从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转为提高质量的集约经营[36-37]。
1.2.1.2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概述
农业污染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构成重大挑战,随着人口不断增加,粮食安全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冲突正逐渐加剧[1]。农田化肥施用、畜禽粪便、水产养殖垃圾、农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污染构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五大污染源[38]。有学者利用2002~2016年中国26个省份面板数据,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基础,采用固定效应及工具变量法分析出农户为实现增产增收会选择增加播种面积或提高化肥农药施用强度等方法,而这一行为又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39-42]。
化肥农药施用方面:农户对农药施用的看法、对环境的危害以及农药施用导致其他影响的认知十分重要。在进一步研究中,有学者比较了5-15年前小麦—玉米轮作和小麦—玉米轮作的温室蔬菜系统中过量施肥和粪肥施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过度使用化肥会造成的大量矿物质氮和有效磷和钾在土壤中积累,在温室土壤剖面中发生淋溶,加速土壤质量恶化,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和测土配方很有必要[43]。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棉农
棉农是指以种植棉花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户,他们长期居住在农村,拥有农村户籍和土地经营权,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棉花种植。棉农以亲缘关系作为纽带,依靠家庭成员作为基本劳动力,借助家庭生产和棉花种植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共同促进农村棉花产业的发展。毋庸讳言,本文对棉农的界定为拥有一定棉花种植经验且具有土地经营权的棉农,不包括曾经种植棉花但现在从事其他种植活动或外出务工的农村住户。
2.1.2 绿色农业
绿色农业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其相关概念界定也主要集中在中国学者,但大家众说纷纭很难找到全面的定义。绿色农业不仅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用先进技术和思想管理农业,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它是在生态经济学的基础上,以绿色技术为依托结合绿色科技,既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又能使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绿色农业要满足可持续发展、保持生物多样性、减小环境压力等多重属性,实现作物高产、农产品质量向好向优发展,提高农业投入品使用效率等目标,提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外关于绿色农业的内涵持两种观点,一种强调自然资源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另一批学者认为绿色农业生产要合理利用资源,遵循物质循环利用实现绿色转变。不同学者侧重不同,学术界对绿色农业的概念很难有明确的界定。狭义的绿色农业指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方式,认为绿色农业仅指传统种植业。广义的绿色农业是指以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产品,促使其全面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
..........................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理论
农户行为是指农户在面临生产活动和生活中产生的一系列决策,例如种子购买和选择、在生产过程中是采纳传统生产技术还是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等。以舒尔茨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农户都是理性的,他们追求利润最大化,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将资源配置合理,作出符合帕累托最优的决策。以恰亚·诺夫为代表的“生存小农学派”认为,农户在生产过程中不仅是要追求利益最大化,更要满足家庭需要。农户行为遵循劳动——消费均衡模式,由于在农业生产中主要劳动力来自家庭成员而并非雇佣工人,当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辛苦不能满足自身消费需求或者不能与喜悦相抵消,农户就不会增加投入,因此会抑制农业发展。我国著名社会历史学家黄宗智综合了“理性小农”和“生存小农”学派提出了新观点,认为农户在满足家庭需要的同时会尽可能地追求利润最大化,农户行为呈现出理性和非理性并存的情况。在小规模经营时,农户行为趋近于非理性,更倾向于满足家庭需要;随着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农户行为趋近理性,根据农业种植成本和收益选择将自己利润最大化的决策。
本文将以农户理论作为研究的逻辑主线,基于棉农的个人特征和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棉农的行为选择。种植棉花不仅仅只是为了满足棉农家庭的消费需求,更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改善家庭条件提升边际效益。本文认为,棉农无论是选择传统种植方式还是绿色种植方式,首要考虑的仍是利润最大化。例如棉农在选择地膜的处理方式上,还是会优先考虑政府有无补贴政策;在处理秸秆时会更加注重当地有无管控措施,如果棉农了解到相应处罚措施,他们会为了规避财产损失而将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
........................
第三章 新疆棉花生产绿色发展状况 ...................... 23
3.1 新疆棉花种植概况 .................................. 23
3.1.1 棉花播种面积情况 ............................... 23
3.1.2 棉花单位面积产量情况 .................... 25
第四章 新疆棉农绿色生产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39
4.1 调研方案设计 ........................ 39
4.1.1 问卷设计 ................................... 39
4.1.2 抽样原则及过程 ....................... 39
第五章 新疆棉农绿色生产行为路径选择分析 ....................... 48
5.1 研究假设 .......................... 48
5.2 指标选取及说明 ............................. 50
第五章 新疆棉农绿色生产行为路径选择分析
5.1 研究假设
Ajzen在1985年首次提出了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21],研究表明计划行为理论在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方面有较强解释力。基于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新疆棉区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近年来农业政策变化,本文提出以下理论假设:
5.1.1 绿色生产的行为态度(ATT)对棉农意愿产生正向影响。
行为态度是人们对从事某种行为的量度,态度主要表现对这一行为持有的积极或消极的情感。如果喜欢某个事物或某种服务就会产生正向态度,如果不喜欢则会产生消极态度。对于某项事物总有喜欢和不喜欢的群体,如果某人持有积极态度那他们总能发现并提出其优点;而本身持消极态度的人群更容易在意事物缺点,导致他们不会再选择。棉农绿色生产积极的行为态度会正向影响其行为[135]。对环境的认识越清晰,越容易改变棉农观念,生产方式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当农户以植棉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并依靠土地保障就业和养老时,棉农不仅会考虑当前种植条件,还会更注重地力保持,走长远发展之路。另外棉农在短期内无法准确评判一项新技术带来的利弊,只能根据自身对价值的感知进行初步认定,自身对价值的感知越强烈,越容易改变棉农观念,促进绿色生产行为转化。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H1:棉农绿色生产的积极态度对其绿色生产行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


经济管理论文参考

...........................
第六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新疆棉区475户棉农进行调研,借助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棉农绿色生产行为受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环境因素和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影响,其中棉农个人特征中受教育程度、参加合作社情况对绿色生产方式选择有正向影响;家庭特征中家庭经营规模、棉花收入比例能显著促进棉农采纳绿色生产方式;外部环境中环保部门的监管力度和对环境的预期对棉农绿色生产行为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棉农为避免处罚或得到相应补贴均会选择环境友好型种植方式;在学习能力方面获取信息能力较强和交流频率越高的棉农在生产技术上遇到的困难越小,更倾向选择绿色生产方式。
第二,主观规范对棉农绿色生产意愿的影响最大,正向的环境规制、政府规范及社会规范等主观规范对绿色生产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亲戚朋友的建议等社会规范起到很大的影响;同时,政策补贴也会提高棉农的绿色生产行为。
第三,行为态度对棉农绿色生产意愿的影响次之,积极态度对行为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认识、依赖程度、价值感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棉农绿色生产的行为态度,从而改变其绿色生产行为意愿。棉农认识到残膜对土壤危害越严重,越会加深他们对环境的认识,从而促进对残膜捡拾。当棉农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棉花种植,并且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较高时,会更加注重保护环境和保持地力,棉农能够自发采用对土地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棉农感知到绿色生产技术能带来收益时,会增加他们采纳这种行为的意愿,并加深推荐给亲戚朋友采用的程度。绿色生产方式能够提高棉花质量和产量,棉花秸秆资源化处理不仅能使农增收,还能减少燃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带来正面的影响。因此棉农的积极态度对绿色生产的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