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效果评价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1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2109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为了缩小区域差距,加快中部地区发展,2006 年国务院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继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我国新阶段总体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部地区的战略定位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2]”。国家于 2012 年继续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中部崛起的目标。2016 年 12 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6—2025 年)》,规划根据新形势提出了中部地区“一中心、四区”的新战略定位,即把中部地区建设为“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中心、全国新型城镇化重点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核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方位开放重要支撑区[3]”。迄今为止,中部崛起战略已经正式实施了十周年。在过去的十年内,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但中部地区在崛起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新常态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经历从粗放到集约、从数量到质量深刻转变的过程[4]。宏观经济运行环境的变化对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也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对中部崛起战略进行政策评价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既能够肯定过去十年内实施中部战略取得的成绩,也能总结过去政策中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政策评价也能为“十三五”时期促进中部地区全方位崛起指明方向。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政策评价是保障政策顺利实施的重要部分。科学合理的政策评价不仅能够提高政策运行效率,也能够最大化政策实施效果进而实现政策目标。近年来,政策评价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Carol Cardno(1999)对新西兰的学校政策进行了评估,指出教育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学校改革,促进了教育发展[5]。Harvey HD、Fleming P、Patterson M(2001)对北爱尔兰大型机构中实施的禁烟政策进行了评估,主要通过与政策制定者和政策受众进行访问沟通的方法,分四个步骤评估该政策的实施效果[6]。Courtney Karen L(2005)选取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政策评估工具,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对地方护理人员分配制度进行评价,研究指出现有的护理人员分配政策无法达成既定目标[7]。S.Kalnins、D.Blumberga(2009)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拉脱维亚的出台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进行了评估[8]。Jose Maria ARRANZ、Carlos GARCIA SERRANO、VirginiaHERNANZ(2013)从宏观经济视角出发对西班牙所实施的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进行评价,结论表明:长期合同的就业补贴对永久或临时就业的总体水平没有显着影响,但是对从失业到就业、从临时到永久就业的过渡有微弱的积极影响[9]。Jarkko Harju(2015)将双重差分法引入到税制改革中,对不同税制设计下的收入进行了评析[10]。国内学者周黎安、陈烨(2005)采用量化分析方法估计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民收入增长所产生的政策影响,研究表明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税费改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该类关系有一定的持续性[11]。田园(2008)通过利用熵值法和模糊优选模型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进行评价,横向对比了江苏省和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实施效果越来越好,产业政策的效果稳步提高。但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实施效果仍落后于国内先进省份,有待进一步加强[12]。黄清(2009)采取双重差分方法对电力行业放松规制政策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13]。东梅、王桂芬(2010)利用双重差分方法分析了宁夏省生态移民以及非移民的收入受生态移民项目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搬迁增加了生态移民的收入,使其已接近非移民的收入水平[14]。王洁(2010)运用前后对比法、问卷调查法等定性分析方法对太原市保障性住房政策进行评价,认为太原性保障性住房政策中存在失控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15]。郑新业、王晗等(2011)借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省直管县”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指出 “省直管县”政策的实施提高了被直管县的经济增长率;此外是由于经济分权而不是财政分权带来了经济增长[16]。马才辉、张文斌等(2011)选取 12 个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法,采用 TOPSIS 法和RSR 法对 17 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医疗工作质量进行评价[17]。吕红(2012)首先界定了高校信息公开政策方案评价内涵并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随后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高校信息公开政策方案进行了评价[18]。朱道斋(2014)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系统评价体系,对我国建筑节能减排政策进行梳理及评价[19]。孙晓华、郭旭(2015)运用差分内差分方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的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20]。

............

第二章 区域政策评价理论基础

第一节 区域发展政策理论基础

从东部率先发展到西部大开发再到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我国区域发展过程的主要特点是非均衡发展,即集中力量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让东部地区优先发展起来;在区域发展差距逐渐拉大时,支持和帮助中西部、东北地区发展,以此改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局面。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于 20 世纪 40 年代提出了累积循环因果理论,该理论主要观点如下:⑴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呈现扩大趋势,在经济发展初期,一些地区由于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储备等优势条件,经济增速高于其他地区,这类地区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将在既有的优势基础上发展得更快,而相对落后的地区发展速度则会越来越慢,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⑵区域经济发展受回流效应、扩散效应两种效应的影响,回流效应是指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由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的现象;扩散效应是指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要素资源从发达区域流入不发达地区的现象;回流效应会加剧区域不平衡发展,而扩散效应则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42]。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初期,为了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可以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那些资源禀赋高、区位优势好的地区,大量投资和高的投资回报率会带来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使这类地区较快发展起来。随后,为了改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一方面可以发挥优先发展地区的辐射作用来带动那些相对落后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出台有效政策支援相对落后地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

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概述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因此,区域发展不均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随着经济建设的需要处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总体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计划经济时期区域平衡发展(1953—1978 年)、改革开放初期效率优先(1979—1998 年)、区域协调发展时期(1999—2013 年)和区域融合发展阶段(2014 年之后)。出于对当时国家安全的考虑和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国家实行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运用行政手段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工业生产力布局,使工业接近原料、燃料生产地区或产品消费地区,在资源丰富的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布局了大量的工业项目,受到当时的台海局势的深刻影响,没有在沿海地区布局大型项目。随之,国家提出了“三线建设”,提倡各大区和省市区内部相互配套、相互平衡。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我国工业生产力得到了大幅提高,为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未来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过多地强调平衡发展,忽视了发展效率,造成部分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益低下,产生了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问题,阻碍经济发展[44]。

............

第三章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效果规范分析........17

第一节 中部崛起战略发展历程.........17

第二节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成效.........19

一 经济实力不断提高..........19

二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21

三 经济结构持续升级..........23

四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25

五 三基地一枢纽地位巩固.......... 26

第三节 中部崛起面临的主要问题.....27

一 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大.......... 27

二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28

三 产业结构失衡.........28

四 区域发展不协调.....29

第四章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效果实证分析........32

第一节 实证模型与变量选择....32

一 双重差分方法.........32

二 模型构建及变量说明..... 33

三 数据来源及描述统计..... 35

第二节 回归结果......35

第三节 控制双重差分结果........38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40

第五章 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建议...........42

第一节 提高政策扶持力度........42

第二节 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42

第三节 优化产业结构.......43

第四节 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44

第五节 优化空间开发格局........45

第五章 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建议

经过十年的发展,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进入了全面崛起的新时期。但是中部地区发展面临着政策支持力度小、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失衡、区域发展不协调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中部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为了加快“十三五”时期中部地区崛起步伐,基于以上章节的研究结论,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第一节 提高政策扶持力度

中部地区的全面崛起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但是在过去的十年里,中部地区所享受到的国家政策十分有限,这严重制约了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在新十年内,推动中部地区实现全面崛起一方面要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坚定不移地推进中部崛起战略,另一方面要提高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从政策层次上看,就是要完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相关配套财政、金融、产业、环保等政策,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从政策内容上看,提高国家政策的针对性。中部六省经济发展水平有高有低,各省省情不同,因此在制定政策时必须要因地制宜,考虑到各省的实际情况,细化政策的目标对象;从政策范围上看,提高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的对接程度。加强中部地区内部以及中部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之间的合作与联系,推动中部崛起融入到国家区域发展的新格局中。过去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廉价要素成本优势和大量的物质资源投入,粗放式的增长方式虽然带来了经济总量的增加,但同时也引起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日益受到资源环境的制约,为了破解发展困境,必须推动中部经济增长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所谓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就是让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动力,创新不仅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也包括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创新能够推动经济实现向高级形态、精细分工和合理结构的转变[56]。

...........

结论

为了推动中部地区在“十三五”时期实现全面崛起,本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十年的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价。规范分析表明:自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得到迅速发展,中部地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中部地区在全国所占份额稳步上升,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人民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三基地一枢纽的地位得到巩固,但是中部地区也面临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失衡、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探讨中部崛起战略是否缩小了中部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本文采用双重差分分析方法对中部崛起战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使中部地区 GDP 增长率提高了 10.2 个百分点,促进中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资本投入的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还有政府干预程度的下降,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对此,中部崛起战略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从以下方面完善:一是提高政策扶持力度;二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四是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五是优化空间开发格局。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