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经济及民营经济社会福利贡献比对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2235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 1 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2007 年 4 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逐渐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中央政府出台了 4 万亿投资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等反危机经济计划。在反危机期间,一些行业、一些地区出现的国有企业兼并重组、非公有制企业进行股权收购等行为,如国企主导山西煤炭业重组、吉林通钢事件、东星航空事件、中粮集团控股蒙牛乳业等,加之国内房地产、金融、公交等行业相继出现的国企兼并、整合的例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议,“国进民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除了“国进民退”的争议,社会上普遍有一种对国有企业的看法,即同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天生就是低效率的,国有企业的经营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如所有者缺位、代理链过长、政策性负担、管理者缺乏激励和预算软约束等问题,人们质疑国有经济在我国的发展中是否能够起到其应该有的责任。刚刚改革开放的那段时期,特别是上个世纪末,国有企业曾经经历了经营效益的低谷,很多国有企业生产出现问题,造成员工纷纷下岗,甚至一部分国有企业转卖给个人经营,以至于改变了国有的属性。除此以外,对于国有经济比较流行的另一种观点是国有经济不应该从事竞争性行业,而应该只在私有企业不愿意或者无法经营的公共产品领域,通过国有经济改革使国有企业从竞争性领域全面退出,对于竞争性领域只由私有或民营企业来经营。两会期间,“国退民进”问题被再次提了出来,呼吁国有企业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来,给民营企业更多的扶持和发展空间。
面对社会上种种对国有经济的争议,相反的看法也一直存在。从世界范围来看,每一个国家在任何时期和阶段都有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存在,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作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是发展中大国,一定规模的国有经济和一定数量的国有企业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在体制转轨,实施赶超型国家发展战略的国家尤其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同时,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也要求我们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环境中,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实力,发挥国有经济的功能和作用。改革开放30年以来,民营经济从无到有,发展越来越壮大,加上国有中小型企业大批改制为民营企业,国有经济在全国工业领域所占的比例已经大大下降,从这个角度来说总体上是一种“国退民进”的局面。无论是“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都成为热议的话题,如何评判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对我国发展的贡献成为非常重要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国民财富持续增长,也产生了许多有损于福利的问题,如环境恶化,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等。人们开始对增长和发展进行反思,在全面衡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上,对增长和发展进行了重新定义。具有代表性的提法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戴利认为“增长是指物质上的、数量上的增长。而发展是指一个社会的制度、管理、生活品质、财富分配等上的进步”。“十一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很快,取得了有史以来的最好表现,从中央到地方的社会福利体系建设都明显加快了步伐。“十二五”规划再一次把社会福利问题提出来,指出坚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当前阶段,党的奋斗任务是社会建设,加快推进改善民生是关键,这标志着以福利为发展目标是我国这一阶段的重点。在这种大背景下,以社会福利为出发点,通过建立社会福利贡献评价体系,科学分析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对发展的贡献意义重大。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有经济与社会福利的相关研究
郭凌晨(2009)指出国有企业没有实现增进全民福利的目标,国有企业的实际功能是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这种控制功能与增进全民福利是矛盾的,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的控制地位与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矛盾,国有企业的控制地位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和全民福利的提高之间的矛盾,国有企业的控制地位形成的特殊利益集团剥夺了其他社会成员的权利。谢思全,席艳玲(2011)认为竞争性市场国有企业自身利润目标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而垄断性市场国有企业可以利用其垄断地位优势,为了获取超额利润,使用控制价格、限制产量的手段,并对社会福利产生负面影响,主要通过以下三种形式:一是造成无谓的社会福利损失,二是在把消费者剩余转化为企业利润的过程中,产生转移成本,三是把效率更高的民营企业的利润挤出市场造成的损失。周小柯等(2011)观点相似,认为国有企业在竞争性市场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符合社会福利最大化,因为国有企业面临的是“价格——成本硬约束”,同民营企业一样。而在垄断市场中,国有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不符合社会福利最大化,而是与其相悖,因为国有企业此时面临的是“价格——成本软约束”。阿玛蒂亚• 森建立了社会福利与收入水平、收入分配差距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式,袁易明(2006)基于该式推导出我国所有制改革的边际社会福利公式,从改进社会总福利的视角出发,研究了如何选择我国所有制改革的路径,发现以下几个问题:不同时期国有经济的社会福利效应不相等;相对扩大国有经济规模,总体社会福利会随之下降;在集体经济比重不变的情况下,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之间发生结构变动能够带来社会福利的增长。研究各种路径的福利,通过比较得到结论:所有制改革的基本路径是公有向非公有的转变;缩减集体经济和国有经济比重是合理的,当前阶段,选择集体经济向非公有制经济调整不如国有经济向非公有经济调整的改革。


第 2 章 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及区别
2.1.1 国有经济的概念
我国宪法第七条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2按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国有经济”包括“国有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联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国有成分。包含国有成分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区分为国有控股企业和非国有控股企业,在统计上为了简便和限于数据来源,把“国有控股企业”数据划入“国有经济”数据,这样做符合党的十五大对国有经济控制力的阐释。国有经济是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经济的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是国家,是我国公有制经济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体现。


2.1.2 民营经济的概念
经常所说民营经济也就是非公有制经济,是除了公有制经济形式以外的所有经济结构形式。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私有经济和外资经济,狭义的非公有制经济等同于私有经济。本文所指的民营经济是狭义的非公有制经济,即私有经济,目的是衡量内资中私有成分的比重,与内资中公有成分相比较。在计划经济时期,所有制形式主要就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也就是全民所有制和非全民所有的公有制,所有制形式非常简单,私有制基本不存在。民营经济的概念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出现的,特别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我国不再只有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两种成分,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第 3 章 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社会福利贡献的评价体系 ........13
3.1 现有社会福利评价体系............................... 13
3.2 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社会福利贡献评价体系原则 ........ 16
3.3 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社会福利贡献评价体系的框架 ...... 17
3.4 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社会福利贡献评价体系设计 ........ 21
第 4 章 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社会福利贡献的比较 ............25
4.1 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社会福利贡献指标评分标准 ........ 25
4.2 中国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社会福利贡献评价结果及分析 .. 26
第 5 章 结论及进一步推动社会福利发展的建议 ..............28
5.1 收入分配角度的建议 ............................... 28
5.2 技术进步角度的建议 ............................... 29
5.3 环境保护角度的建议 ............................... 29


结论


技术进步方面,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提高:首先,为了能够给吸收更先进的技术做好准备,要进一步加大自身角度的 R&D 投入力度,保持对基础研究进行稳定的和持续的投入;其次,过去企业对技术重引进、轻吸收,要改变这种弊病,要注重消化吸收已经引进的技术;再次,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加快改善收入水平的步伐关键要靠技术进步这条路,一定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在我国当前及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民营企业中的中小企业作为满足就业需求的主力军,在考虑中国国情的情况下,应采取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从而保证为社会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从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资金利用安全性来考虑,资本节约优先的原则是广大中小企业应遵循的以推进技术进步,无论是对金融体系还是中小企业都是有利的。
企业要把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一项重点,不仅要针对环境保护设置一定的责任目标、方针和方案,还要切实把环保行动真正落实到平时的管理经营当中。企业要把环境污染治理提上日程,通过技术革新或其他方式降低企业排污的总量,并通过权力、金钱、物质激励调动企业人员参与到环境污染治理中来。企业要在内部设置专门负责环保方面的管理人员,并提高其权力,职位待遇应能够达到总经理的相应级别。在环保管理过程中,要对每段时间规定相应的污染治理任务,把权力和任务下发到相应部门甚至个人,要求必须在时间内完成,按时完成任务的部门或个人给以一定的奖励,没有按时完成的要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另外,除了使用激励惩罚措施以外,还要做到真正的将环保理念渗透给每个员工,让大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减少污染的责任意识。企业自身要配备专门的环保工作人员在企业内部对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进行宣传,同时也要与同行业多多进行沟通交流,与其他企业信息共享,并对合作者也提出一定的环保减污的要求,通过行业间的自律和对合作企业以及自己提出的要求督促保护环境责任的履行。


参考文献
[1] 黄有光著,唐翔译.社会福社与经济政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汪丁丁.经济学思想史讲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 边沁. 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 张夏准.富国的伪善——自由贸易的迷思与资本主义秘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 刘国光.共同理想的基石:国有企业若干重大问题评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6] 郑功成. 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辩[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 尼古拉斯•巴尔,大卫•怀恩斯.福利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8] 熊彼特等著. 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9] A. C. Pigou. The Economics http://sblunwen.com/jjgllw/ of Welfare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0] P. Dasgupta. Human Well-Being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