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笔者之所以选择以“精准扶贫视阈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调查研究”为论文的研究课题,与笔者之前的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有很大程度上的联系。三年的高中生活让笔者真正的接触到最基层教育的不均衡,对此有所感慨,而工作的那一年让笔者更加坚定想要研究的方向并表达自己的观点。中考成绩出来后笔者到了濉溪县的一所示范性高中读书开启了自己的高中学习生涯,由于高中学习生活的紧张性,音乐类活动很少,学生参与性最多的是合唱比赛,大部分学生不认识简谱和五线谱,必须一字一句的教学和指挥学习,甚至有的同学觉得合唱是在浪费他们学习的时间。而高二的生活更是两级分化最严重的一学年,学校为了不影响其升学率开始划分文科、理科、艺体班的教学。即使课程表中有音乐课程,也被主科挤占,艺术班成为了学生眼中最差的班级,他们宁愿待在普通班当最差的学生,也不想成为他人口中艺体班的学生。毕业后通过聊天中得知,他们对音乐充满热爱,因没有系统学习过音乐,不敢参与学校举办的音乐活动,艺术的学习又是一笔不菲的开销,所以只有拼命的学习文化课
本科毕业的那一年暑假,我考到了濉溪县农村的一所教学点学校带课,这是我真正接触乡下的基础音乐教育。刚到学校,学生看到课表上的音乐课,听到来了位音乐老师给他们上课,都非常地激动和兴奋。进入班里,学生们已经全部安静乖巧地等待着上课,看向我的目光里既有对这位新老师的好奇又有对课程学习的期待。带课的这一年,这所学校举办了第一次儿童节节日演出,也是学生首次穿着绚丽的演出服以登台表演形式欢庆属于他们的节日。后来,我考上了研究生,会时不时的回去看望学生们,他们叫的不是周老师好,周老师回来啦,而是“俺音乐老师回来啦”“俺英语老师回来啦”。(因为那学校没英语老师我也在村小带英语课)
........................
1.2 研究意义
论文从精准扶贫视阈下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揭示了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的本质,倡导在推进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的同时,关注中小学艺术课程的发展,尤其是中小学音乐课程教育的发展。从政治方面来说,我国从 2013 年“精准扶贫”的首次提出至今,国家发布的相关政策以及实施措施,受到社会各界对“精准扶贫”广泛关注,这是我国现实国情所需,民心所向。不仅要在物质生活上做到精准扶贫,在精神文化生活中也要有所体现,只有真正做到精准扶贫才可以做到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从而达成党和国家的“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从理论方面来说,我国近几年对“扶贫”工作密切关注并一直在深入的探索和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教育扶贫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教育扶贫,承担着扶贫工作中的重要角色。农村地区是教育普及的薄弱地区,音乐学科是农村学校里的紧缺学科,但不是可有可无的学科,农村的学生更应当受到严格而正规的教育,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思维、审美情趣等所产生的影响和感受是其他学科教育所替代不了的。通过对文献的搜集,借鉴他人的研究经验,针对精准扶贫视阈下濉溪县部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展开调查。利用社会精细化理论和参与式发展理论研究以及实地实践调查的方式,尝试用教育学、哲学、美学等思维角度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濉溪县农村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归纳。从实践的角度来看,通过对文献的搜集研究,本论文通过对不同学校教师学生展开问卷调查以及观摩和聆听不同教师音乐课堂教学,更深一层次的了解濉溪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在精准扶贫视阈下的诉求,收集并归纳出当前该地区音乐教育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相应的理论提出需要继续改进的建设性意见,更好地认识到音乐教育精准扶贫所要达到地标准,通过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精准扶贫为教育公平提供保障。
......................
第二章 濉溪县部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总体调查
2.1 调查问卷设计及调查方案
本次问卷主要分为教师和学生两种,采用抽样调查每所学校里的音乐教师,每人各填一份教师问卷,抽样调查的班级,全班每人各填一份学生问卷。调查模式将以离濉溪县城的远近距离顺序以及从县城学校到乡镇学校再到村小,学校等级划分形式采取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形式如下图所示:
调查问卷设计及调查方案
学生问卷在依据教师问卷的基础上,将部分相似问题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抽样调查。问卷分别以“学生的音乐学习的基本情况”为调查,了解其地方家庭对音乐教育重视情况,通过家庭及社会对学生音乐教育的熏陶,了解学生音乐学习的基本素养。再分别以“学生是否喜欢音乐和上音乐课”等问题,调查音乐课在学生心中的重要性。再以“学校一周上音乐课的次数”、“在哪里上音乐课”、“音乐课是否被其他课程占课”等问题调查学校对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最后再以“教师音乐课的上课方式”和“对音乐课的评价”“如何上音乐课比较感兴趣”等问题调查学生对音乐课教师教学的满意度。
................................
2.2 濉溪县农村音乐教育现状
淮北市辖有三区一县,一县则指濉溪县,此地因古濉河和溪河交织交汇而著称,辖有 11 个镇,共 24 个社区。濉溪历史悠久,拥有多处国家级的保护旧址,并素有"酒乡煤城"、"中原粮仓"的美誉。随着城镇化节奏的加快,农耕劳作已经不能满足其家庭生存发展需要,许多家庭将孩子留在家中依托留守老人照看,而夫妻俩人为家庭生存选择去外地打工。学生受教育的环境及接受教育观念依旧比较传统落后,农村教育的发展一如既往滞后,发展困境依然存在。笔者通过走访调查部分镇上的农村学校的音乐教师和学生得知,农村镇上因经济物质等各方面原因没有音乐兴趣培训机构,想要学习声乐以及器乐还需要乘车到县城去学习。留守老人照顾留守儿童在农村是一普遍的现象,老人文化程度低,认为音乐学习开支大并且对学习无益。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流行及通俗音乐进入多媒体时代,更加扩宽了音乐的传播渠道,然而流行音乐的传播却阻碍了传统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学生和家长认为音乐不需要学习,电视电脑手机都是传播音乐的途径,反而出去上培训机构不仅花钱还浪费时间,购买乐器以及上课学习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学习中半途而废,纵然是对经济的损失。因此认为学生还是应以主课学习为主,只有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是改变其孩子今后生活环境的唯一途径。学生的大部分的时光是在学校中度过,如果说家庭的重视程度是限制农村音乐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影响教育发展的另一因素则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进程。流行音乐已经深入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给学校音乐教师的音乐教学带来挑战,更是为精准扶贫思想下改变农村的音乐教育发展增加难度。书本的知识与学生期望接纳的知识不对衡,教师教学目标与学生想要学习的目标不相符,流行音乐所带给学生的音乐学习影响着教师音乐教学的工作安排与上课热情。一些教师为了以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而摒弃规范的教学进程中的音乐学习。也有一些音乐教师完全排斥学生所接收的流行音乐,课堂教学以教师自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些对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教师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兴趣教学相脱节,流行音乐是否可以和传统音乐相结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矛盾主体将以怎样新的形式展现,这都是精准扶贫下农村音乐教育将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必须面临的挑战。
................................
第三章 濉溪县部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调查 ............. 15
3.1 教学设计的合理性调查........................................ 15
3.2 教学过程的呈现性调查........................................ 19
3.3 教学方法的科学性调查........................................ 21
第四章 濉溪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25
4.1 重视程度不足影响音乐教育均衡发展............................ 25
4.2 新媒体传播形式影响课堂音乐教学.............................. 28
4.3 教师思维意识差异影响教学发展的高度.......................... 29
第五章 对濉溪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建议 ................. 33
5.1 有关部门加强教育资源精准投放和精准实施力度.................. 33
5.2 学习优秀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 34
第五章 对濉溪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建议
5.1 有关部门加强教育资源精准投放和精准实施力度
教育的“精准扶贫”不是教育部门为完成扶贫任务,从而一味地加大财政的投入,过度地输血只是给人们造成完工的假象,但是地基则着实的不稳。一味的赶工完工,加大财政的输出,而没有从根基去找寻问题。教育的精准扶贫应当混合所有优秀农村中小学的教育体制,不能照搬模仿他人,一定要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找漏洞补短板,从而改革创新到政策的制定,再到精准的实施。通过对农村音乐教师基本情况的调查发现,许多市里举行的教学研讨活动,农村教师都接收不到消息,错过很多教学交流和研讨的机会。很多学校的领导觉得去市里参加教学研讨来回一趟就要一天的时间,许多音乐教师还要兼职带其他的课程,所以即使上级文件下来,学校领导也不同意去参加。此外,一些教师怕耽误考勤而选择放弃提升自己的机会。自 2001 年起,教育部门推行的“地方办学,分级管理”,农村的学校以中心校为中心,统筹管理乡下其他农村学校(包括教学点)。而教育资源的分配也是呈阶梯式的分布,教学管理制度的不同,重视程度也不相同。有的学校不仅有音乐教室还有舞蹈教室,而有的学校除了没有音乐教室外甚至音乐器材和书本教材也都没有。上面的资源到不了最底层,平时教育部门的抽查也是象征性的选择中等不错的学校进行检查,教育的精准扶贫与实际情况甚是不符。教育部门可以建立一个精准扶贫的网络动态监督,利用信息公开的形式,时刻更新每个学校各学科教育资源配置情况,针对每个学校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不同,为达到精准扶贫相关部门要根据不同情况的学校,应做到精准分发教育经费,资源共享达到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
濉溪县农村音乐教师基本信息情况
..............................
结语
素质教育扭转应试教育的弊端,新课程改革更是精准扶贫思想下的重要体现,音乐学科作为农村学校中的紧缺学科,学校的重视程度,社会的重视程度,学生的重视程度,教师自我的重视程度等一系列因素使得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停滞不前,阻碍义务教育学段的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实现。因学校教育的固化性和功利性,教育过程中把学生机械式的当成容器,被动的接收教师灌输进来的看起来枯燥乏味缺乏新鲜感的知识,过于强调知识的记忆。没有大地,就没有高楼,但高楼不是大地本身,音乐教育扩展的是个体生存意义,是人性与社会、历史、文化的一种交融,在充满创造力的想象过程中,实现由现实单调世界到审美丰富世界的升华。建议教育管理部门从理念上真正重视和理解音乐教育的内涵,集中资源和精力努力去改变“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不良现象以及“艺术是学生附加技能,可有可无”的错误思想。
作为一名农村一线教师,教书育人,兢兢业业一直是作为教师的职责,面对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教师的教学也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农村教师既要为学生负责又要为自己生活负责,长此以往教师的神圣使命感则被肩上的压力磨得精力殆尽。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教育的精准扶贫的实效性又有哪些突破,有没有实现精准扶贫这一提出的意义,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对自己的教学又应当有怎样的反思等这些问题。笔者通过问卷听课以及实地调查访谈的形式,对濉溪县农村教育的发展情况和农村音乐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分析问卷和整理访谈资料,发现目前该地区精准扶贫视阈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有显著的效果,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重视程度不足影响音乐教育均衡发展;信息技术发展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接受;教师思维意识差异影响教学发展的高度;福利待遇不合理导致教师资源短缺,并对此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微薄见解。对于濉溪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调查,可能是教育精准扶贫视阈下的一种集中体现或是一些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的缩影,希望本次调查研究可以为真正实现教育精准扶贫,促进教育公平起到推动性作用。当然由于自己能力有限,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在后期的工作学习中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会继续深入下去。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