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异地求学学生日常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马斯洛层次理论
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他是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曾今提出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代表作品有《动机和人格》、《存在心理学探索》、《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等。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于 1943 年由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1 需要层次分别是:(如图一:)
(图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图)
(二)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
班杜拉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也是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提出了自我效能的概念,“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1他认为自我效能概念涉及到结果期望和效能期望这两个方面。结果期望,属于传统期望的概念范畴,是人们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结果的推测;而效能期望则是个体对自己实施某一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即对自身行为能力的推测。2 班杜拉的研究证明,人类的行为不光是受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通过人的认知形成的、对自我行为能力与行为结果的期望的影响。即便是个体知道某种行为会导致何种结果,但也不一定去从事这种行为或开展某项活动,而会首先要推测一下自己行不行或者有没有实施这一行为的信心与能力。这样的推测和估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我效能的表现。人的行为既受结果期望的影响,更受自我效能期望的左右。通过区别效能期望和结果期望,班杜拉创造了自我效能概念,并且在其后逐步发展成一个体系。自我效能感被人们广泛接受,并且应用在了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领域。
自我效能的作用主要是调节以及控制行为,之后通过行为调控影响行为的结果,这在老师进行教育教学上有很大的帮助。自我调控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果:
1.影响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与行为坚持性
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会决定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任务,通常,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反之相反。同时,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自我效能感如果越强,他能够预测到的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又使他更愿意努力去做这方面的事情,这样的活动所持续的时间也就越长;相反,那些自我效能感比较低的人,就会逃避自己认为自己不能够完成的活动,行为的坚持性也会更差。本文研究的是异地求学的中学生,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表现,就是因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差别,从这个方面来分析学生,就会更深入的理解他们的行为,也能够做出合理的引导。中学生在到达一个新环境的第一反应就是较为内敛的,学生本身的不安导致学生不敢做出选择,害怕做错事情,以至于做事坚持不到最后,害怕看到结果半途而废。
..........................
二、中学异地求学学生的现状调查--以绵阳市 M 学校为例
(一)调查设计
1.调查对象
本文以绵阳市教育园区 M 学校所有在校学生中的 172 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两种方式,调查异地求学学生在校被管理的情况,并且以此为依据,分析异地求学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所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了针对中学异地求学学生管理方面的措施和建议。 此次调查的对象是从高一到高三三个年级中随机选择的,一共有 172 名同学,其中,高一 62 名学生;高二 53 名学生;高三 57 名学生。这 172 个学生当中,有100 名男生,72 名女生。这些学生是该校上千名学生的缩影,这些学生来自于四川不同的地方,来自各年级不同层次的班级,他们能够从某种程度上折射整个学校的情况。
另外,笔者还对 15 位家长和该中学的 10 位老师进行了访谈,最后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家长和老师的访谈记录进行分析,并且作为该调查的补充内容,希望从更多角度去解读异地中学生在就读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从多方探究,以便对异地中学生的管理提出更为有用和合理的建议。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
(1)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发放
问卷调查是不记名的方式,孩子们能够在调查的过程中把自己真是的想法表达出来。该调查没有记录学生的真实姓名和班级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这样能够更好的更可观的反映异地求学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由此提出更为有效的管理方式。
这次调查总共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编制调查问卷,笔者结合了绵阳市 M 学校异地求学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第二阶段,笔者发放了调查问卷,于 2019 年 10 月-11 月,对 M 学校来自高一到高三的 172 名学生进行了异地求学情况的问卷调查,12 月份做了初级阶段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调查的第三个阶段,笔者对问卷调查进行了整理统计,从回收来的问卷中提取大量的原始信息和数据,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
(二)异地求学学生日常管理的调查分析
从调查问卷的反馈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总共调研的 172 个学生当中,有男生 100 人,女生 72 人,他们对于异地求学过程中学校日常管理的现状认知没有差异,对待学校日常管理的态度有些许差异,但并不影响本次调查对日常管理现状的分析结果。除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还对 15 位家长和 10 位老师进行了访谈。根据笔者所设计的问卷调查,我们收集统计了如下数据(表一):
表一:问卷调研所收集的数据及比例
三、异地求学中学学生日常管理存在问题之原因分析 ............................... 32
(一)饮食方面 ....................................... 32
(二)物品保管方面 ................................. 32
(三)心理方面 ..................... 33
四、异地求学学生日常管理的优化策略 .................................. 36
(一)增强食堂饮食管理,保证异地求学学生的就餐质量和秩序 ..................... 36
(二)完善物件管理制度,为异地求学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 ..................... 37
(三)完善异地求学学生的心理辅导管理,保证异地求学学生的心理健康 ..... 39
三、异地求学中学学生日常管理存在问题之原因分析
(一)饮食方面
异地求学生因为来自外的原因,所以他们在口音和饮食习惯等方面会不同当地学生。从调查的数据来看,目前本校的异地学生来自全省高达 20 多个不同县、市,还有一些来自川西的少数民族。在调查的过程中,部分异地求学学生表示,学校的饭菜口味方面很不符合自己吃饭的习惯,刚开始吃食堂饭的时候,就是因为适应不了,自己会连续几天肚子不舒服,为了解决自己的饮食,自己会在外面买一些零食,但是因为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这些东西没有营养,也不能常吃,吃都吃不好,学习方面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还有异地学生表示,学校的厨师和食堂管理人员都是绵阳本地人,所以食堂的口味也都是绵阳口味。而且学校并没有开设异地学生家长口味的橱窗,因此,出来绵阳的异地求学学生感到非常的不适应,而且因为学生人数过多的问题,吃饭时间绝大部分都花费在了等待上面,因为长时间的打饭问题,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去吃饭,而且这种浪费时间的打饭行为会让自己生出一种厌烦的心理,感觉自己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学习状态方面也不好,有种想要逃离这种生活和学习的心理。
...............................
四、异地求学学生日常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增强食堂饮食管理,保证异地求学学生的就餐质量和秩序
饮食问题是调查过程中异地求学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目前学校在饮食管理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切实保证异地求学学生的学习,完善食堂中的饮食种类,规范学生的吃饭制度是目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了能够有效的保证异地求学生的饮食问题,在进行学校食堂饮食管理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开始执行:
1.明确异地求学生的饮食习惯和人数比例。
在进行食堂饭菜的种类设置过程中,学校需要对在校生中的异地求学生进行调查,明确异地求学生的家庭住址,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了解异地求学生对于饭菜口味、种类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在和学生的调查和交谈中,确定目前学校饭菜对于异地求学生来说存在的一些难以接受的问题,在对饮食问题明确的情况下,学校方面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去进行问题的解决。通过掌握不同地区异地求学生的人数,学校方面可以按照相应的比例去进行就餐窗口数量的设置,在确保异地求学生就餐得到保证的情况下,也让当地学生的就餐问题得到确保,提高窗口开设的合理性。
2.明确学生的就餐情况,规范就餐秩序
在饮食种类得以保证的情况下,为了能够保证异地求学生之间的就餐秩序,学校方面可以指定相关的策略。例如,可以按照年级段进行就餐时间方面的安排,调整不同年级学生的吃饭时间,岔开吃饭的时间,另外,M 学校一共有两个食堂可以采用分流的办法,进行食堂就餐方面的分类,这样能够有效的确保学生能够减少就餐时的等待时间,提高异地求学生的就餐速度。
3.定期进行意见咨询,完善就餐问题
为了持续的保证学生的就餐质量,学校方面需要加强对于异地求学生就餐方面的监督,对于异地求学生的就餐问题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切实的做好监督工作。在监督方面,学校可以号召异地求学生组建学生监督团队,对于异地求学生在饮食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收集,并做好及时的上报,其他异地求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建议告诉异地求学生监督团队进行上报,学校方面也需要定时的去对食堂的做饭质量和做饭卫生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广大学生的就餐安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