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R环境情绪测量的养老机构室内空间优化设计探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0097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建筑论文,本文通过资料搜集对国内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且具备代表性城市内的养老机构现状进行分析,实地调研观察了青岛市中心四区养老机构室内空间环境,发现养老机构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空间设计层面问题,并依据老年人的活动范围和行动轨迹将其居室空间和建筑空间进一步划分为四种行为发生空间:床位起居空间、居室休息空间、交通联系空间和公共活动空间。
第1章绪论
1.1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本论文所选课题来源于侯可明老师主持的国家自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于VR环境情绪测量的机构养老设施空间效能优化设计研究”(项目号:51908301)。
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老龄化时代且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8.1%,老龄人口达2.53亿人次;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也已达到1.76亿人,占总人口数的12.6%(如图1.1)。


建筑论文怎么写

而我国老龄化进程丝毫没有减速趋势,导致养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根据民政部发布数据预测,在“十四五”期间,即2025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大关,而在2035年前后老年人口将到达4亿。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将大约在2035年左右达到超老龄社会标准,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由轻度转变为中度(如图1.2)。
...............................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前期调研观察养老机构空间以及向相关人群发放调查问卷并统计分析结果等方式来发掘已建成养老机构室内空间环境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性提出空间优化设计方法及细项设计模式,并选用具备典型代表性的原始养老机构室内空间及加入优化设计方法后的养老机构空间来进行对照实验,实验基于VR技术构建的情绪诱发场景,采用客观生理指标与主观情绪量表相结合的情绪测量方法对提出的设计方法进行量化测评。最终,通过结合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室内优化设计空间下的主客观情绪测量结果及其建议反馈,判断所提出养老机构室内空间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进而总结出具备可行性的空间设计方法,通过基于VR环境情绪测量实验方法的闭环测试系统以期构建趋于完善的养老机构室内空间设计方法体系。
1.2.2研究意义
本研究根据笔者实地调研观察、采访目标人群及发放相应调查问卷来总结养老机构内部空间所存在问题,并通过查阅相关研究文献资料结合国内外先进的养老机构空间设计经验归纳出有效的养老机构空间设计方法,为我国养老机构内部空间设计研究提供了一些积极的思路,有助于提升、改善部分老人在养老机构中的生活品质和情绪健康,以期为缓解我国养老机构室内各个空间的耦合关系及改善内部空间环境品质提供一些助力,为优化提高我国养老机构室内空间设计的合理性做出积极尝试。并通过提升养老机构硬件标准,为我国养老机构乃至养老服务体系的成功建设提供有力抓手,对未来养老建筑产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
第2章养老机构现状及其空间环境调研
2.1国内部分城市养老机构现状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老龄化问题也已成为我国各大城市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更加直观地反映出我国城市老龄化的严重程度,本节将通过搜集材料、罗列数据来介绍我国部分城市中养老机构现状并选取其市域内几个具备典型代表性的养老机构进行分析。
在过去,老年人传统居家养老思想根深蒂固,导致其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不高,同时中国子女重孝的意识较为浓厚,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不愿让老年人离家养老。而持续上升的老年抚养比使下一代的养老压力日益加剧,固化思维下的单一传统养老模式将不能承受其重,我国老年人的实际养老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也导致国民养老观念开始发生转变。当前国家政府越来越重视养老问题,不仅在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同时也鼓励社会资本兴建养老机构。据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下半年,我国共建设各类养老机构超过4.23万个,养老床位数达到429.1万张,收住老年人已达214.6万人次(如表2.1),可见机构养老在近年来已逐步成为我国重要的养老方式之一。
根据2020年第二季度国家省市养老政策调研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建设的养老机构或其他养老设施已达近22万个,其涵盖养老床位总数合计791.9万张,比上年增长约7%。虽然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经过前一段时期的飞速发展,即便如此,我国养老机构的建设速度还远远追不上老年人口增长的速度(目前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将近达2.6亿人次),而且这种情况在未来也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但我国平均每千名老年人占有养老床位数(目前已超过30张)离国际标准规定的每千名老年人50—70张床位数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
2.2调研对象选取
通过分析国内部分城市养老机构的建设现状及了解选取养老机构的基本情况,可以发现我国老龄化态势不容乐观。因笔者生活在青岛市,对青岛市基本情况相对更为了解,最终选取近年来老龄化问题不断加重的青岛市作为本研究的主要目标城市。因为在青岛市中心四区内的养老机构数量所占市域中养老机构的比例更大、类型最为丰富、环境较为适宜,入住的老年人数量最多、年龄层分布最为平均、健康状况较为均衡,因此,青岛市中心四区建设的养老机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市域全体养老机构,中心四区养老机构所存在的各类问题也可以看做全市养老机构问题的缩影,故选取中心四区内为调研养老机构的主要区域,进而从中心四区已建成养老机构中选取具有代表性实例进行调研分析。但养老机构有相应的等级划分规定,通过对养老机构场地规划、空间环境、设施配备、服务管理、运营维护等众多方面的综合考察,在此基础上将养老机构评定分为一至五星这五种等级,若养老机构评定级别越高,则表示该养老机构在各方面的综合条件越好,由此依据进行对象选取才具备典型代表性。
依据GB/T37276-2018《养老机构等级划分及评定》国家标准,结合《青岛市养老服务机构等级管理办法》,将养老机构划分为五个等级,其中按机构入住率和床位数可以区分为:一星级:机构入住率不低于30%,床位数≥20张;二星级:机构入住率不低于35%,床位数≥50张;三级:机构入住率不低于40%,床位数≥100张;三星级:机构入住率不低于40%,床位数≥100张;四星级:机构入住率不低于45%,床位数≥200张;五星级:机构入住率不低于50%,床位数≥300张。
...................................
第3章养老机构室内空间现存问题探析…………………………62
3.1居室空间内部问题…………………………62
3.1.1床位起居空间缺乏个人私密性……………………65
3.1.2居室休息空间功能布局不合理……………67
第4章养老机构室内空间优化设计策略研究………………………88
4.1居室空间优化设计对策………………………………88
4.1.1床位起居空间优化设计策略……………………89
4.1.2居室休息空间优化设计策略……………………93
第5章基于VR环境情绪测量的养老机构室内空间设计策略有效性验证……134
5.1实验理论基础…………………………134
5.1.1 VR技术结合建筑设计概述……………………134
5.1.2 VR与建筑空间交互设计理念……………………135
第5章基于VR环境情绪测量的养老机构室内空间设计策略有效性验证
5.1实验理论基础
本研究涉及建筑学、心理学、社会学、认知神经科学等多门学科的融合运用。其中,为验证所提出空间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实验部分涵盖了VR技术、情绪测量方法以及VR与专业建模软件的交互设计应用,以下将分别对VR技术结合建设设计概述、交互设计理念、情绪诱发条件及诱发场景设计原则等实验理论基础进行简单介绍。
5.1.1 VR技术结合建筑设计概述
通过VR软件构建场景模拟在现实空间中的即时感官体验,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和真实体验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VR技术也逐步被运用到诸多行业、领域。
可视化作为重要技术手段,其发展一直被建筑业关注。随着现代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发展,建筑设计逐渐从二维草图绘制过渡到更加生动形象的三维模型,然而无论是SktechUp、revit或3DMax等建模软件,都只能在计算机中完成三维表达,仍无法实现用户在建筑建成前进入其内部空间模拟真实环境和建筑细部来进行沉浸式体验,更无法感受建筑空间的形式与尺度,其设计方案的优劣也只能通过使用后评估而不能预先进行实验判断。而伴随VR技术的运用,为建筑业带来了一场全新的建筑空间认知革命,对建筑行业未来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VR技术为建筑学的创作思维与设计表达提供了崭新手段,开拓了建筑三维创作的视野。VR技术可通过光学定位技术确定人在虚拟空间中的位置,通过确定人的位置来模拟虚拟空间中的坐标系,从而让人在虚拟环境中感知空间的尺度、围合关系、边界形状及空间序列,设计师可通过佩戴专业设备体验设计的建筑空间方案,使设计回归最初的创意层面。VR技术结合建筑设计将不再受建筑表达、空间认知、信息传递的限制,两者的结合应用为未来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探索方向(如图5.1)。


建筑论文参考

.................................
第6章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机构养老模式,各地均加速建设养老机构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的现状。而一味追求建设速度,导致我国养老机构总体建设状况并不理想,养老机构室内空间多为刻板、僵化的套用模具式的设计形式,室内空间环境建成品质良莠不齐,忽略了老年人实际使用感受,造成养老机构中人文关怀的缺失。本文以养老机构室内空间优化设计为研究主体,从各个居室和建筑空间两个层面入手,通过实地调研观察发现其室内空间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细化分析,进而基于先进设计经验及前人学者研究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地优化设计对策。最终,基于VR场景的情绪测量实验方法来对所选取文中提出有代表性优化设计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量化测评和检验。经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研究成果:
(1)通过资料搜集对国内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且具备代表性城市内的养老机构现状进行分析,实地调研观察了青岛市中心四区养老机构室内空间环境,发现养老机构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空间设计层面问题,并依据老年人的活动范围和行动轨迹将其居室空间和建筑空间进一步划分为四种行为发生空间:床位起居空间、居室休息空间、交通联系空间和公共活动空间。
(2)针对不同空间将其空间设计层面问题细化,发现床位起居空间存在缺乏私密性、功能性设施等问题;居室休息空间存在功能布局不合理、居室内入口缺少缓冲空间、缺乏储物空间、交往空间不足、结构形式缺乏变化等问题;交通联系空间存在格局刻板固化、空间形式单一、边界形态死板、入户门前缺少缓冲、空间识别性较差等问题;公共活动空间存在门厅入口、公共餐厅、休闲活动等公共空间设计及开水间、储物间、护理站等辅助空间因设计不合理导致的利用率低下、组织流线不科学等问题。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