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成都平原农村聚落形态演变探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0214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笔者认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热潮如火如荼,成都平原农村聚落要借鉴其他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启示和经验教训。在未来的研究中,成都平原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农村聚落的形态的演变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加强对成都平原农村聚落形态演变进程中的内在规律的理解,才能为成都平原农村聚落自身以及国内其它地区村落的未来发展道路提供指导和参考。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缘起
1.1.1 研究背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农业生产一直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命脉。农村聚落则是最早出现的聚落形式,是我国社会结构的基本构成单位,也是当地农业生产者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和意识形态的空间物质载体,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其形态的演变是农村发展的直接表现方式,记录着当地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的变迁,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三十年以来,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农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农村聚落的功能与形态开始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生活以及农民自身的要求。农村聚落的改建和新建现象此起彼伏,改造或重建之后的新农村单体建筑质量得到了提升,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但另一方面,农村聚落形态丧失了原有的风貌特征,聚落整体结构遭到外力破坏,远离了其自身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原生规律,传统地域文化的传承面临困境,聚落形态同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2003 年,成都结合“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区域实际,在全市部署城乡一体化的工作,转年发布了《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2007 年,国务院批准成都设立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此,成都市开始大规模开展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城乡统筹的推进将城市化与农村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相结合,农村聚落形态也随之快速演变,农村聚落的功能与现代产业的发展需求不能协同,农宅被随意改建或重建,传统民俗文化受到冲击,具有典型地域性特征的农村聚落形态的延续和发展前景堪忧。2013 年后,为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小组生微”作为升级版的土地整治原则,使传统农村聚落形态的延续与新型村落形态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得以解决。
在这种背景下,探讨成都平原上农村聚落形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研究成都平原农村聚落形态的历史演变进程,分析当代城乡统筹背景下成都平原农村聚落更新的现状,结合当前建设的已有经验,探究其演变的规律和动力机制,希望能为未来成都平原的新型农村聚落营建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资料。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阶段,在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同时,农村聚落形态的延续和传承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千村一貌”、聚落“空心化”等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传统聚落形态发展面临的窘境。在城乡统筹的时代背景下,成都平原上的农村聚落的保护和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探讨成都平原农村聚落的形态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理论意义:农村聚落是具有地域特色的重要物质文化,也是体现本土风情的精神文化之一。成都平原农村聚落是其传统农耕文化的物质载体,研究成都平原农村聚落形态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认知度,弘扬地域精神;
2. 实践意义:成都平原农村聚落起源很早,是在成都平原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长期磨合与影响下的必然性选择,表现在其选址、空间布局和建筑形态等方面。了解了成都平原农村聚落形态的形成演变,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村落进行调研,分析当代农村聚落形态的现状及演变过程,总结发展规律及其驱动机制,对于成都平原农村聚落未来的规划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结合上述问题,本论文尝试通过分析成都平原农村聚落形态的现阶段特征,梳理其近三十年的演变规律及其驱动机制,结合人类聚居学、农村聚落地理学、农村社会学和形态学的相关知识,探索一条既符合城乡一体化要求,又可传承成都平原传统农村聚落地域性风貌的保护与发展之路,同时也为成都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资料。


图 2-2 人类聚居学的运用

.........................

第二章 农村聚落形态演变研究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聚落及农村聚落
1. 聚落
早在古代,“聚落”一词就被广泛使用。《汉书·沟恤志》中记载“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在中国古代,这一概念特指村落48。现在谈到的聚落,也大多是指农村聚落。在地理学范畴内,聚落可分为城市聚落和农村聚落两大类型,其规模大小各不相同。聚落是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
在本文中,聚落被视为一个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类聚居场所,它不仅是一种空间物质载体,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背景中,受到生产力和经济水平发展、历史变革的影响,也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2. 农村聚落
农村聚落是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长期生活、劳作、居住、繁衍在一个边界清楚、具有的固定区域范围的空间单元,是相对于城市聚落的特定名词,是指普通农业地区的自然聚落。它是中国农村历史进程中,坐落于广袤大地上的一种最为稳定并客观存在的时空坐标,由数量众多、紧密联系的小群体构成,也是一个具有活力的发挥功能并传承文化的社会有机体。金其铭在《农村聚落地理》中指出,“很难准确地定义城市聚落和农村聚落的概念”,农村聚落是“农业人口活动的中心,是农民生产、生活和进行政治、文化活动的场所。”
2.1.2 形态及聚落形态
1. 形态
“形态”一词对应于一定的物质空间表现形式和内在的结构特征。20 世纪初,“文化景观形态学”的概念由德国近代地理学家施吕特尔首次提出,他认为聚落、交通线、土地和地表上的建筑等众多要素共同构成了景观形态。49“形态”在《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是客观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内部构成和表象特征。可见,“形态”一词涵盖甚广,不仅包括外在的表达方式,也包括其深层次的结构及其演化和变迁过程等。
2. 聚落形态
1940 年代,人文地理学领域的研究中,“聚落形态”(Settlement Pattern)一词被首次提出。美国考古学家指出,聚落形态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系统相互作用的反馈,并认识到聚居形态对于研究古代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的演变具有较强的效果。他对聚落形态的定义是:“人类处理他们所居住的场所的特定方式。它包括住宅本身、住宅的组合方式,以及其他与聚居行为相关的建筑物的特征和构成方式。”
...........................

2.2 人类聚居学理论
在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学科的相关研究中,道萨迪亚斯(希腊)深入研究了古希腊城市宜人的生活环境,指出当代城市生活环境逐渐恶化的趋势。对此,特别是二战后许多国家在大规模重建过程中对居住环境的“建设性破坏”的一系列行为,他首次运用了“聚居”(settlement)的概念来研究人类的居住环境,并创立了人类聚居学。 对聚落形态发展演变过程的研究,是人类聚居学研究内容的重要分支,道萨迪亚斯认为研究人类聚居应从时间和空间两个侧重点进行,并且指出人类聚居是人类活动的结果,是人类在所处的自然环境中为自身打造出的合理地域场所。
2.2.1 人类聚居学理论概述
1970 年道萨迪亚斯指出人类聚居学是从整体的视角对人类聚居进行研究并将其组成形象地描述为“内容”和“容器”,他认为“人类聚居的整体范围是由自然、人类、社会、遮蔽物(建筑)和支撑网络(图 2-1)这五种元素构成的整体系统,可以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多角度进行研究。51正因为如此,只有从最广泛的视角出发才能使我们对它的了解更加完备”。上述五种要素互相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人类聚居的整体单元。道萨迪亚斯还运用了交叉学科的观点,较早地引入多学科的理论方法。


图 2-1 自然、人、社会、遮挡物(建筑)和网络的关系

...........................

第三章 成都平原农村聚落形态特征分析 ...................................... 27
3.1 传统时期成都平原农村聚落形态的阶段性特征 ............................... 27
3.2 传统时农村聚落形态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 32
第四章 近三十年成都平原农村聚落形态演变规律研究 ............................... 73
4.1 技术平台选取的意义 ........................................ 73
4.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73
第五章 成都平原农村聚落形态发展优化建议 ................................ 107
5.1 农村聚落形态优化的原则 ............................................ 107
5.1.1 与农村居民的发展意愿相符 ................................. 107
5.1.2 与农村聚落原生景观系统相融合 .......................... 107

第五章 成都平原农村聚落形态发展优化建议

5.1 农村聚落形态优化的原则
5.1.1 与农村居民的发展意愿相符
农村聚落是农村居民进行生产生活行为的场所,农村居民是农村聚落的使用主体,因此在对农村聚落形态进行优化时,首先要尊重农村居民的发展意愿,满足他们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在方便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的前提下,合理引导聚落营建。
目前成都平原农村聚落建设多采取城市小区模式,在节省建造时间与建设用地的同时,降低了农村居民的居住质量,也忽视了农村居民的真实感受,给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根据实地调研和调查问卷发现许多迁入新型社区的农村居民往往会进行自行搭建。这是因为尽管他们迁入了楼房,但由于失去了院坝空间,务农工具及杂物只好在存放在自家楼房附近搭建棚屋里。
在新型农村聚落设计理念提出后,可鼓励有建房意愿的农村居民按照新理念的各项刚性和弹性指标进行营建活动,再带动其他人,最终使新村的聚落形成一种有序、符合自组织规律的形态。
5.1.2 与农村聚落原生景观系统相融合
与城市聚落相比,农村聚落中人与自然的相处更为紧密。自然生态系统是农村聚落的发展之源、是农村居民的生存之本。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成都平原的农村聚落多以拆院并院的模式进行,在拆除重建原有聚落内原有建筑的同时,自然生态景观也被完全破坏,陷入人地关系不可持续发展的恶性循环中。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本质就找到农村聚落形态发展更新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平衡关系。
..........................

结语


本研究针对成都平原农村聚落形态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在对农村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在 GIS 平台的技术支撑下,对农村聚落形态的演变过程进行量化研究,对农村聚落形态的演进规律和重构模式进行梳理,并对其驱动机制做了理论剖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1. 概述了成都平原农村聚落形态的既有特征。
梳理了成都平原传统农村聚落形态的阶段性特征:由先秦时期依附自然、广泛零散的形态到秦汉时期的庄园模式,又由于宋代移民大量涌入后形成的小范围集中而整体分散的布局,再到清朝战争平息后“湖广填四川”后逐渐成型的小规模聚居的林盘雏形,最终形成了完整的、极具地域特色的传统川西林盘的散居形态,分析了影响其演进的自然地理和社会人文因素。分别从宏观层面的成都平原农村整体分布情况、中观层面的具体案例情况及微观层面农村居民的居住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了新时期农村居民的家庭结构、经济结构、传统观念和聚居空间模式均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将农村聚落形态的基本类型进行分类,通过对现状特征进行解析,发现一些现存的现象及问题。
2. 梳理了近三十年成都平原农村聚落形态的演变规律。
采用 ArcGIS10.2 软件,对成都平原农村典型案例近三十年的聚落演变特征进行量化分析。指出成都平原农村聚落在近三十年历经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早期的缓慢渐进发展模式、中期的快速增长发展模式和近期的平稳扩张发展模式;根据量化分析及可视化分析,梳理成都平原农村聚落形态演变在聚落体系、用地规模、空间结构及扩张模式四个方面的基本规律。
3. 总结了近三十年成都平原农村聚落形态演变的驱动机制。
在近三十年成都平原农村聚落形态的发展演变的驱动机制中,作用较大的分别为人口规模的内在驱动作用、社会经济的决定性驱动作用、政策导向的外在驱动作用以及交通设施对空间自组织的驱动作用。各驱动要素在共同对农村聚落形态研究产生推动作用的同时,彼此之间也会相影响,构成错综复杂的农村聚落形态演进机制,发现现阶段的驱动机制还存在一些缺陷,对其进行总结概述。由于不同时期的不同村落受到各种驱动力的影响程度及主要动力主体各不相同,聚落形态的发展演变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农村聚落形态的演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区域性。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