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且随着大量工业化建筑的急剧增加,生态系统被破坏,环境恶化,能源短缺,城市公共空间缺失等问题随之出现,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在此背景下,人们把追求生态环境效益作为城市设计的主要目标,巧妙的利用和顺应自然环境、与大自然密切联系着的覆土建筑逐渐成为推动生态建设的一股中坚力量。
当代覆土建筑不再是被土覆盖着的建筑,也不只是地下的建筑,而是一种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建筑。而且近些年在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国家都默默地在建筑的“高度”上争第一,这样的“竞争心理”使得地上空间不断缩小,城市密度不断增加。然而城市扩展空间的方式除了“向上”发展之外还有“向下”突破[1]。因此覆土建筑的出现可以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问题,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将更多的城市公共空间归还给市民。覆土建筑从古代的穴居到近代的窑洞,再到当代的公共建筑,其适用范围越来越大。这门古老学科的兴起与复兴在于它呼应了生态城市的建设理念、可持续发展的人性化追求。因此,研究覆土建筑对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结构积极作用的研究极具有理论意义。
1.1.2 研究目的
早期的覆土建筑具有节能舒适的优点,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只有局部符合条件的地域才能建造覆土建筑。因此古代的覆土建筑有很大的局限性,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以至于没有形成一种建设流行趋势。直到“建筑生态学”1的出现,覆土建筑的建造形式又一次回到建筑师的考虑范畴。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的弊端。地面空间的有限性阻碍了人们对空间的深度需求,因此人们开始了向地下空间的探索。将建筑置于地下,将地面归还市民的空间处理需求使得覆土建筑的优势得以重现。
现在,覆土建筑的绿色生态特性、可持续发展的建造技术、节约用地以及保护和改善地域自然环境的优势逐渐凸显,覆土建筑逐渐渗透到不同功能的建筑中,结合景观设计最终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百花齐放的空间形态。同时覆土建筑的绿色生态特性使其逐渐成为生态建筑类型中广受欢迎的一种,而研究其建筑艺术中尚未被完全认知的价值是今后覆土建筑艺术努力的方向[2]。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是从城市设计方向入手,对当代覆土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联及相互影响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献,对现有的当代覆土建筑进行系统地梳理、总结和归纳,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进而整理出一套关于覆土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相互作用的设计原则与方法,为未来的城市建设以及覆土建筑的发展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和框架,以及讨论了本论文所研究的覆土建筑的概念界定、既往研究和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与分类,最后明确出本论文所研究的覆土建筑和城市公共空间的范围。
第二章详细分析了国外优秀的覆土建筑实例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整合策略,探讨了城市“客厅”和城市“花园”这两种不同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下覆土建筑对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结构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第三章主要探析了国内城市“花园”中的覆土建筑实例,在此环境下主要从游客中心类和观览类建筑两种类型出发,分类探讨覆土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之间的融合关系与发展策略。
第四章则是研究国内城市“客厅”中的覆土建筑实例,在此城市环境下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公共建筑类型。论文分别从交通类、办公类、观览类、文教类、商业类和其他类等多种建筑类型出发,最后归纳总结这多种不同的建筑类型与所在场所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筑对城市公共空间所起到的联动作用等。
第五章是在前面几章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建成的覆土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相互作用来探讨当代覆土建筑在未来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形态。并且通过对一些开放性竞赛作品与一些未建成方案的分析来总结和归纳出覆土建筑与未来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
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成果,讨论覆土建筑对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结构影响和意义,分析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
第二章 覆土建筑与国外当代城市公共空间整合策略探析
2.1 覆土建筑与城市“花园”整合策略探析
覆土建筑与城市“花园”这种自然型公共空间环境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交融与共生。“交融”主要是指建筑顺应地形依势而生,其所创造出的人工环境与所处地域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在不打破自然生态环境平衡的基础上使得建筑隐匿在自然之中。“共生”则主要是指环境的发展特性,利用其因借1手法使得建筑与环境相互衬托,这种发展指的是环境整体的一个平衡和提高[13]。覆土建筑与城市“花园”的交融与共生体现在建筑与景观的交互和建筑设计的景观化这两方面[14]。
城市“花园”多数都处在一些生态性、自然性极强的地域环境中,比如大型公园、景区、乡村景观等一些周边建筑稀少的自然区域,且这些区域往往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条件以及远离喧嚣的静谧氛围,因此这些地区往往充斥着文化的气息,大部分的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等一些观览类的建筑会出现在这种环境中,还有少部分酒店、别墅等居住性建筑会选择在这种风景好且安静的地方。
2.1.1 融入城市环境
覆土建筑在城市“花园”中最多的存在形态就是建筑融入城市环境。由于覆土建筑在不改变地形、植被等自然生态环境下,使建筑融入到城市景观,达到了建筑与环境的完美融合以及建筑和景观的交流与互动。这类建筑选择的自然环境以坡地居多,比如山丘、丘陵等一些有高差的天然地段更能发挥覆土建筑的优势,既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又不打破景观视觉美感。
覆土建筑融入坡地景观有很多种形式,主要就是采取减法的原则,使建筑尽可能的“消失”,如图 2-1 所示,A-F 分别展现了建筑从横向渗透到纵向贯通的不同形态的融入之姿。A-D 是建筑横向融入场地的四种最常见的基本形态示意图,基本涵盖了侧面、中部、顶部以及多方位的融合形态。E-F 则是建筑在横向的基础上进行纵向嵌入的形态示意图,主要以台地跌落形态和断崖垂直嵌入两种形式。无论覆土建筑以哪种形态融入与场地中,从远处不但不会发现建筑主体,而且基本都看不到建筑存在的迹象,这就是覆土建筑的优势。
图 2-1 覆土建筑融入坡地景观的几种形态示意图(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2.2 覆土建筑与城市“客厅”整合策略探析
覆土建筑与城市“客厅”这种人工型公共空间环境的关系主要也体现在交融与共生,只不过这里的“交融”不是指建筑依地势而生完全消失在自然环境中,而指的是建筑与环境的结合。协调是一种结合,对比也是一种结合。“协调”意指建筑通过覆土的形式引入或者衔接城市环境,达到整合城市空间的作用;“对比”指的是建筑通过覆土的形式冲击或者重构城市环境,到达激发城市活力的作用。因此,覆土建筑与城市“客厅”的交融与共生体现在建筑引入城市环境、衔接城市环境、冲击城市环境和重构城市环境四个方面。
城市“客厅”多处于建筑林立的混凝土森林等一些人工性极强的地域环境中,比如城市广场、街道、校园等一些人工建造的场所,且这些区域往往面临着用地紧张、交通复杂或承载力不够等问题,主要有商业类、观览类、交通类、文教类以及一些公共性质的综合体建筑出现在这种频繁发生交流活动的场所。
2.2.1 引入城市环境
覆土建筑协调城市“客厅”空间结构的形式之一就是建筑引入城市环境。“引入”具体指的是建筑通过覆土的形式,使其屋顶和城市地面产生交集、发生关系,从而将城市环境引入到建筑之上,建筑融入到环境之中,达到协调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之间的冲突以及整合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以“梨花深谷”项目1和“TURF”项目2为例来进行阐述说明覆土建筑对城市公共空间结构的积极影响。
图 2-15 梨花深谷实景图(资料来源:ArchDaily)TURF 实景图(资料来源:mooool)
第三章 覆土建筑在国内当代城市“花园”中的空间探析..............35
3.1 游客中心类建筑与城市“花园”的空间解析............................35
3.1.1 契合城市地形.................................35
3.1.2 界面营造表达....................................36
第四章 覆土建筑在国内当代城市“客厅”中的空间探析..............46
4.1 编织城市肌理......................................46
4.1.1 交通类建筑.................................46
4.1.2 办公类建筑............................................48
第五章 覆土建筑在未来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形态探析...................... 61
5.1 由点及线.....................................61
5.2 由线及面...................................62
第五章 覆土建筑在未来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形态探析
5.1 由点及线
在城市设计中,建筑单体扮演着“点”的角色,而覆土建筑的形式可以让建筑由点及线的发生转变,让建筑起到更多的连接作用,使整个空间环境更加的连续与完整,以法国蒙彼利埃人体博物馆的设计为例。
图 5-1 博物馆的平面、模型、效果图及形体生成图解(资料来源:筑龙
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博物馆整体的设计实现了建筑由点及线的角色转变,建筑不再是一个个“点”状的孤立单体,它还可以是由点串联起来的线性空间形态,而覆土的形式又可以将建筑很好的融合进城市环境中,使得建筑真正的属于城市。覆土建筑由点及线的设计是功能与形式的复合创新,是场所与活动的辩证统一,在未来的城市空间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仅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公共空间,这种线性的连接还使得城市空间环境更加的完整。因此,覆土建筑的设计是对城市公共空间结构的组构与加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现代覆土建筑以其独特的自然生态优势、超强的形态适应性以及浓烈的场所精神使其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建筑师以及大众的喜爱并使其在城市的公共空间结构中被广泛使用。论文以覆土建筑为研究对象,从城市设计入手,将覆土建筑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去分析,并归纳总结出覆土建筑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可能的存在形态以及覆土建筑对城市公共空间结构的积极作用,主要取得了以下的研究成果:
首先,论文研究了覆土建筑与国外城市公共空间的整合策略。通过对不同空间不同类型的覆土建筑实例分析,归纳出覆土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关系:融入、共构、引入、衔接、冲击、重构,并总结出了覆土建筑对完善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结构起到的积极作用:覆土建筑的设计是对城市的回应,它不仅可以很好地解决建筑、自然、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城市公共空间自然属性上增加功能性和人文性,横向发展维度上增加纵向拓展空间,还可以缓解城市化进程中带来的用地紧张、公共空间缺失、区域承载力弱等各种问题与矛盾,使城市轴线更加的突出与完整,城市发展更加的自然与生态,起到了缝补城市肌理、引导城市能量、整合城市空间等作用,对城市公共空间结构是一种联动、拓展、深入与激活。
其次,论文研究了覆土建筑与国内城市公共空间的整合策略。通过建筑的基本公共性质特征,将覆土建筑主分成了五类:交通、办公、观览、文教、商业,并总结出了覆土建筑对城市公共空间结构起到的积极作用:覆土建筑编织城市肌理、衔接城市文脉、联动城市活力,弥补了城市生活文脉、精神文脉、自然文脉的缺失,是自然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双重保护,是生态传承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同时,观览类覆土建筑在我国的城市公共空间中被设计引用的次数最多,主要通过契合城市地形、界面营造表达、形态模拟地势、尊重城市景观、回应自然肌理和协调人文环境的形式来实现建筑、自然和人的联动与交融,对城市公共空间结构是一种整合、协调、加强与保护。
最后,论文研究了覆土建筑在未来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形态可能性。通过对覆土建筑在城市设计中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由面及体的形态转变分析,归纳出覆土建筑在未来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可能形态:“点”、“线”、“面”、“体”,并总结了覆土建筑对未来城市公共空间结构起到的积极作用:覆土建筑的设计是功能与形式的复合创新,是建筑与场地的融合创新,是场所与活力、封闭与开放、表皮与地表的辩证统一,是未来城市建设中强化场所精神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城市公共空间多元化、一体化、开放化、活力化的表现,对城市公共空间结构是一种交融、织补、修复与活化。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