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在中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的基础建设也得到了提升,城市风貌也随之有了显著的变化。但许多问题也接踵而至,历史文化街区的消亡是当今最为普遍的问题,这是城市化进程中巨大的损失。虽然城市化水平快速增长,但增量规划的发展形势已经无法适应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需求,城市发展由增量规划转变为存量规划。由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愈发意识到提升城市空间质量的重要性,而存量规划就是立足城市的现有资源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自赵燕菁教授提出“存量规划”1以来,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重新被提及和挖掘,历史街区在现代城市中的独特魅力也再次被重视。于是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开始大规模进行,而“大拆大建”、“千城一面”等问题也随之而来。所以如何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合理的更新改造,并且让人们生活品质得到提升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历史文化街区最原汁原味的文化韵味,是一个持久的问题。
北京城,作为拥有千年文化的世界著名历史名城,是中国传统建筑文物以及传统文化最为集中的城市。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要求下,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北京城,还承载着传承中国千年历史文化的使命,在此背景下,北京城该如何平衡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这根杠杆,是社会各界长久以来饱受争议与探讨的话题。
1982 年,我国相继提出了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街区”、“历史文化保护区”等概念。2000 年以来,北京市先后颁布了《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北京旧城 25 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以及《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直到后来北京旧城内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范围也从 25 片逐渐增至 33 片2,可见北京历史文化街区得到了重视且出台了相应的保护方案,逐步明确了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具体范围。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空间面积大且类型繁多,对于不同街区的保护与发展策略也存在很大差别。但多数保护措施着眼于街区风貌,而忽略了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的策略研究。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其公共空间是重要的文化记忆载体,因此历史文化街区的公共空间品质,直接影响到街区的活力塑造以及人们的文化体验。如何通过历史文化街区功能与空间的协调共生,来满足现代生活需求,从而重新焕发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是历史文化街区复兴改造中的一个焦点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历史文化街区,是最能够体现城市本土民情风貌的地方,而历史文化街区的公共空间,作为人们频繁进行娱乐交往的场所,更是承载着历史文化的传承。近年来,随着各界学者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深入研究,研究的重点从建筑单体的保护扩大到对于街区整体风貌的整治,研究切入点也由物质本体转向文化内涵,整体看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公共空间研究相对不足,且缺乏系统的改造策略。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文化内涵的缩影,对其的保护策略不能过度着眼于经济效益层面,重新焕发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活力,是街区复兴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历史文化街区活力的体现方式之一,就在于街区公共空间功能与人们现代生活方式的匹配度,人们置身于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场所感受,能够直接反应出历史街区活力营造的效果。因此,本文以活力营造为视角,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公共空间展开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及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的活力营造策略,为更好的进行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并实现历史街区活力复兴,寻求一条可行之路。
北京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雄厚,在我国城市化发展飞速的进程中身经百战,在经历过“大拆大建”的错误旧改模式后,各界学者依旧在积极提出针对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保护方案。对于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复兴,我们在研究摸索的道路上不断修正,对于更新改造完的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效果进行更新评价研究,总结前人的更新策略中总结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并对还需改善的地方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新的更新策略,从而使得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改造策略不断完善。
本论文选择已被纳入北京市 33 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鲜鱼口片区为例,该片区是至今仍保留较为完整,胡同肌理清晰的北京传统胡同居民区之一。同时该地区也是体现市井文化的传统街区,因此鲜鱼口历史文化街区是包括传统商业、会馆、娱乐、居住的综合居住区。该片区因自身的特殊区位及地理条件,而形成了独特的倾斜街巷胡同肌理,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沉淀。对于北京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的活力研究,鲜鱼口历史文化街区具有研究的普遍性,又拥有自身的独特之处。随着近年来对于北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重视,鲜鱼口片区也先后进行了多次更新改造,诚然,鲜鱼口历史文化街区的面貌已焕然一新,街区的新面貌似乎也适应了现代的生活方式。但在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的探索道路上,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对已改造完成的区域进行反馈式研究。所以,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对鲜鱼口历史文化街区已改造完成的公共空间部分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归纳其改造后得到显著活力营造效果的部分,并对其需要改善的地方进行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
第二章 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相关理论概述及概念解读
2.1 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相关理论
2.1.1 场所理论
场所的概念源于现象学,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在二十世纪 2、30 年代提出,现象学主张直觉体验,强调意识,反对单纯的物质研究。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也提出了“回归事物本身”的看法,并影响了挪威建筑学家诺伯格·舒尔茨,进一步探索了建筑的本质,场所理论并由此而产生。场所理论的定义中不只包含物质空间的内容,同时还考虑了社会、历史、文化及人的感知等因素,理论将传统的建筑空间有所扩展,其中加入了更多有关环境以及人的情感因素,并通过这些因素来决定空间的形态。同时,诺氏试图用现象学的理论来解读建筑空间,并由此产生了建筑现象学。他认为可以用具体的现象来形容建筑,建筑现象学则是在具体且真实存在的范畴中对建筑进行解读的理论。“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是该理论的核心概念12,在当时正处于物质及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中,诺氏对于场所感的追求,迎合了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由此得到了许多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学者们的共鸣,促进了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为其指明了方向。
(1) 场所与场所精神
诺氏在他的著作《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引入了场所精神的概念,场所精神是诺氏提出的建筑现象学的核心,意为“世上所有事物的存在都是具有精神的”。就是说场所能够将人们深埋心底的回忆唤醒,并给人们带来归属感和认同感,而每个不同场所的区别就在于他们的“场所精神”不同。诺氏认为,场所是真实而又具有特性的空间,空间只是“形式”,而场所即空间背后的“内容”。简言之,场所是一个由空间环境、人的活动以及其特定时间共同定义的整体,这一整体反映了在某一特定区域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环境自身的特征(地域文化、民族历史、传统习俗等)。所以在诺氏的建筑现象学理论中,场所是具有精神属性的真实存在。
场所精神是人的意识和行为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有意义的场所感,场所产生的氛围和精神能够与人的行为意识相契合,因此场所精神相比场所而言,有着具有更深层次的象征(如图 2-1)。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到的“人杰地灵”中的“地灵”,其实就可理解为场所精神。诺氏认为,建筑师的根本任务就是为人们创造供其栖居的有意义的场所。
图 2-1 场所与场所感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2 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现状
2.2.1 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类型
目前北京公布了 33 片历史文化街区,约为北京旧城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分布在皇城内 15 片及皇城外 18 片。北京旧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面积大且类型繁多,功能类型的不同导致其保护与发展的路径也尽不相同。北京历史文化街区应根据其街区相应的功能结构进行具有延续性的保护与发展,根据其保护区的功能特色及定位进行分类保护,挖掘各保护区独有的潜在资源,进而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街区的风貌完整性以及社会构成的稳定性。通过对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建筑特色以及人文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可将保护街区大致分为以下六个类型。
表 2-2 北京历史文化街区分类及功能定位和保护措施
.............................
第三章 鲜鱼口片区现状调研 .............................. 32
3.1 鲜鱼口片区概况 ................................ 32
3.1.1 历史沿革 .......................... 33
3.1.2 历史价值分析 ................................... 34
第四章 活力视角下鲜鱼口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研究 ............. 87
4.1 公共空间的活力塑造 .............................................. 87
4.1.1 鲜鱼口片区肌理及风貌保护 .................................... 87
4.1.2 公共空间界面及氛围营造 ............................................... 89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11
5.1 主要结论 ............................................... 111
5.2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112
第四章 活力视角下鲜鱼口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研究
4.1 公共空间的活力塑造
4.1.1 鲜鱼口片区肌理及风貌保护
(1)片区肌理的延续
宏观来看,鲜鱼口片区中最具特色且最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就是其独一无二的弧形街巷和南北向胡同肌理,这也是保留且延续了上百年历史的城市肌理,其沉淀着京城最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底蕴。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是激发鲜鱼口片区场所活力的前提与基础(如图 4-1)。
图 4-1 鲜鱼口片区图底肌理图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和其独特魅力的集中体现,其中蕴含着一座城市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以及其浓厚的历史文化精髓。而历史文化街区的公共空间,更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记忆载体,以及人们频繁进行公共行为活动交往的区域,其是街区活力氛围最集中的体现。目前,我国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的更新改造研究已全面展开,在经历过“大拆大建”毁灭性的旧改模式后,逐渐开始意识到小规模、渐进式、微更新原则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单纯对物质空间形态以及风貌的更新整治是不够的,其公共空间的活力营造才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本研究选取了集聚独特性和普遍性于一体的鲜鱼口片区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已完成更新改造的区域,以及还未完成更新整治的区域进行公共空间活力营造更新策略的研究。第一部分,本文研究了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的相关理论,以此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同时整理了北京历史文化街区所面临的现状问题,并以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改造作为研究案例,总结其更新改造手法及活力营造策略;并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构成要素及体现形式进行解读,对已有的活力营造策略方法进行梳理。第二部分,对本文研究对象鲜鱼口片区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首先对鲜鱼口片区的概况及其历史价值进行分析,并对街区的复合型功能进行定位,提出应对不同功能区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活力塑造研究;而后从宏观到微观的角度,对片区内不同类型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进行调研结果的归纳总结与分析;并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通过调查问卷及观察访问的方式,对不同公共空间类型中使用者的需求进行归纳分析;以及对片区内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及使用者需求进行调查。第三部分,根据调研结果以及相关理论知识的解读,从活力营造的角度,对鲜鱼口片区公共空间中的现状问题进行策略研究;并以此提出北京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更新改造的原则及策略要点。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