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更新的理念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度”逐渐向“高质量”转化,城市经济的发展与空间利用对城市功能提出新要求。在“减量建设”与“产业升级”并存时代,城市更新对现有建筑的升级改造与创新利用,成为下一轮城市发展的新增长点。因此,城市中的老旧小区、老旧工业区以及棚户区等存量建筑作为改造开发重点。
1.1.2 工业遗产改造
工信部 2018 年印发的《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指出,鼓励以工业遗产为基础和依托,建设工业博物馆,对于工业遗产中的各类历史遗产进行梳理和总结,以遗产保护与开发为核心,建立工业博物馆,完善工业遗产相关容的收藏、研究、展示和教育功能[1]。
历史文化遗产大多为遗址,需要财政支持来维护。但“活态”工业遗产的所有权一般归企业,大多数工业遗产有自身的生命力。通过企业的合理运营,按照要求,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创收来反哺保护[1]。这种做法既能让所有权人积极活化利用工业遗产,向社会大众传播遗产价值,又能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1.1.3 “活态”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现状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产业架构调整等多方原因导致城市内工业区搬迁或关闭,城市中传统工业区再利用的问题得到关注,绝大多数研究主要是针对城市中闲置或衰落的老旧工业区的转型再利用,其工业区遗产价值的挖掘和开发模式的探索。如表 1-1 所示 ,国家工信部发布的国家工业遗产名录中,一部分被收入其中的就是被废弃的工业遗产,另一部分是在执行原有生产职能或位于正在进行生产的工厂之中的“活态”工业遗产。
而目前关于这类“活态”的工业遗产的保护以及工业文明可持续传承的问题,相关部门、所属企业和学术界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针对性的保护与更新策略,已有的研究成果不够充分和全面。处于正在使用中的工业遗产,具有独特的工业价值和需要保护的工业技艺,也是城市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活态”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更新策略的研究势在必行。
.................................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1.2.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活态”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更新问题,包括“活态”工业遗产的工业遗存、工业技艺和工业文化的保护,以及企业生产、生活方面的更新。针对现有的“活态”工业遗产的进行实地调研和分析,总结正在使用中的工业遗产与已经废弃有待改造的工业遗产相比,这类工业遗产的工业价值的独特之处,包括处于使用之中的特点、工业价值构成的特点、遗产保护与更新的特殊要求。同时,对于被划定为我国工业遗产的企业进行分析和考察,主要包含“活态”工业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企业的生产情况、发展需求、发展的目标、企业职工对于厂区建筑功能和空间环境的需求。针对“活态”工业遗产中物质与非物质提出保护策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充分挖掘“活态”工业遗产物质与非物质价值,提升厂区的展示、教育功能。
1.2.2 相关概念
(1)“活态”工业遗产:
“活态”的概念在建筑遗产保护领域中现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 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3]该指南中阐述了历史遗迹与活态传统之间的积极联系,关注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仍然保有积极作用并依然在演变中的文化遗迹。
“活态”遗产这个概念源自《佛罗伦萨宪章》中的“活态古迹”的概念,强调文化遗产在本区的动态使用和传承,强调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活态”工业遗产是将“活态”遗产的概念延伸至工业遗产保护的领域,指企业发展历史悠久,对于我国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且正在执行其生产职能,工厂经营状态良好的工业遗产。“活态”工业遗产与废弃的工业遗产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原有职能继续保留,企业正常运转。
(2)“活态”工业遗产的保护:一方面指保护“活态”工业遗产中的物质遗存,包括厂房、车间、作坊、生产设备、生产流线、厂区内的机械等与工业有关的社会活动场,对其实施维护与修缮。另一方面是指保护工业遗产的非物质价值,其所蕴含的重要工业记忆与工业历史。对于活态工业遗产来说遗产保护的内涵更加丰富与深刻,其承载的企业历史、生产技术、工业精神与文化、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只有在处于正常运转之中,才能够更好的传承下去。
(3)“活态”工业遗产的更新:所谓更新,就是除旧布新。工业遗产的更新是指将原有不适宜工业生产与城市发展的部分剔除,再增添新的建筑或功能补充原有的空缺。在本文“活态”工业遗产中,更新是指在保护厂区内需要留存的厂房等物质遗产的基础之上,对厂区内的功能布局、生产流线进行优化调整、对可利用的工业建筑进行改造、利用模式的拓展,使其能够符合“活态”工业遗产保护与企业的发展的双重要求。
表 1-2 国外重要工业遗产保护组织
第二章 “活态”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理论探索
2.1 工业遗产的保护
对于处于废弃状态的,一般意义上的工业遗产侧重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基本按照遗产普查、遗产价值评估与认定、划定保护范围,确定保护方式方法,具体如下:
(1)工业遗产普查
对于废弃的工业遗产,进行全面系统的普查,保护工业遗产物质与非物质两个方面。物质方面包括工业遗产区内所有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生产设备等,非物质保留工业遗产的历史联络与沿革,工业遗产的作用、重要历史事件等,并做好相关的信息记录和整理。
(2)工业遗产认定
在对于工业遗产初步了解的基础之上,依照工业遗产所属地的相关规定和既定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和工业遗产的历史脉络特点,并结合工业遗产的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社会经济价值、艺术价值等,对工业遗产区中的工业建筑物、构筑物、相关生产设备和其他遗存进行价值评定和分类。
(3)确定保护方式
根据工业遗产的整体情况以及不同类别的工业遗产的分布情况,确定相应的保护方式,并划定相关的保护范围。在不同的保护范围内制定不同的保护原则和导则,例如原真性、可持续性、保护与开放结合等原则,对于不同的保护区域内的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提出明确要求。
(4)制定改造与再利用策略
深度剖析工业遗产所在地的经济、文化、特色以及发展整体规划,对工业遗产的功能进行精准定位,明确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主要方向和产业,根据具体的功能特点,对相应的建筑进行改造更新与功能置换,因地制宜的制定系统完善的再利用规划和工业建筑改造方案。
...............................
2.2 “活态”工业遗产的保护
2.2.1 相关理论
(1)可持续发展理论:“活态”工业遗产区别于其他废弃的工业遗产最突出的区别就是继续维持原有生产功能,除工业遗产建筑、设备本身具有一定艺术价值和纪念意义之外,“活态”工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历史文化、产品技术、工业精神等方面的价值,只有在生产过程中才能得以更好的保存和延续,所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采用适当的改造和更新策略使其可以适应现有生产需求,使工业遗产所属企业保持良好运作经验状态,才能满足物质与非物质价值保护的双重要求,也可以节约资源,使其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2)共生思想:处于使用中的工业遗产与周围的人文、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探索保护与更新的方法时重视遗产保护与工业生产的共生、周围环境的共生、与周边民众的共生关系,为活态工业遗产的存在提供可靠保证,为工业遗产健康存续建立适宜的前提条件[4]。
2.2.2 “活态”工业遗产的分类
工业遗产通常根据工业生产的行业以及环境的相关性、年代、所属区位、改造类别等进行分类。
在被认定的“活态”工业遗产中,除了上述分类方式,也可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两大类,轻工业主要生产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消耗品,生产周期短,生产规模和生产设备较为灵活,重工业主要生产的产品是原料、生产工具和技术装备,其生产规模大,建设周期长。从事轻工业的“活态”工业遗产包括酒品制造、纺织、皮革、造纸等相关产业,这两大类在工业生产的物质构成和非物质构成的特点不同,主要表现在公众对其的认知度、可参与度,以及文化精髓内涵等方面。因此,针对这两种类别的“活态”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更新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事重工业的“活态”工业遗产的对外开放、公众参与程度没有从事轻工业的高,轻工业的“活态”工业遗产可与旅游业等产业结合。
表 2-1“活态”工业遗产普查内容
第三章 “活态”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策略...................................... 28
3.1 保护与更新原则................................................28
3.2“活态”工业遗产的保护策略......................................28
第四章 山海关桥梁厂“活态”工业遗产现状与价值评估..............38
4.1 山海关桥梁厂基本概况........................................38
4.1.1 地理区位.....................................................38
4.1.2 历史沿革与主要成就..........................................38
第五章 山海关桥梁厂“活态”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策略................64
5.1 保护与更新原则.................................64
5.2 山海关桥梁厂“活态”工业遗产的保护策略.........................64
第五章 山海关桥梁厂“活态”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策略
5.1 保护与更新原则
(1)兼顾工业生产与遗产保护
在保护规划的制定之中,划分不同的分区,不同区域采取不同力度的管控策,兼顾山海关桥梁厂的生产和发展需求,达到“活态”工业遗产保护与山海关桥梁厂发展之间的平衡的目的,使山海关桥梁厂“活态”遗产的保护与企业的工业生产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保护并重保护包括工业建筑物、老旧生产设备、历史遗存、文史资料和工业产品的物质性遗产,也包括工业生产工艺、技术和工业文化精神等非物质的保护。
(3)特色恢复与延续
保护规划通过对山海关桥梁中主要遗存的建筑形态、空间形态和建筑风貌的梳理和分析,将厂存在现有局部空间重新规划和整合,使其符合原有的风貌特色,增加厂区内工业遗存的可读性,延续历史特色
(4)充分利用“活态”工业遗产
在充分了解山海关桥梁厂“活态”工业遗产的基础之上,拓展其利用模式,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展示规划,使厂区内主要工业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被公众熟悉和了解,充分发挥山海关桥梁厂“活态”工业遗产的价值,增加公众对于山海关桥梁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本文结合实际案例以及国内外研究,总结出了“活态”工业遗产的价值特点以及其保护的特点,包括:保护的同时兼顾生产、保护主体与侧重点、明确企业权责等。在已有的相关理论中进一步细化了“活态”工业遗产价值评定细则和调研内容等。提出了“活态”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要遵循科学规划、分类管控、物质与物质保护并重、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
同时,在第三章总结出“活态”工业遗产的一般性保护与更新策略,强调其核心在于“活态”工业遗产的保护应当与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更新之间应当达到一定的平衡,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在明确厂区内核心保护区的基础之上,采取分区管控、分期更新的策略。
在“活态”工业遗产保护的方面,根据厂区中优秀的和比较重要的工业遗产的分布情况划分保护区,在保护区内以保护“活态”工业遗产为主,其他区域根据厂区更新发展的需求,制定相对灵活的保护策略,以保证“活态”工业遗产遗产的可持续性,但要注意各个分区之间、厂区和城市之间的统一协调。并且要注重“活态”工业遗产中核心技术的保护,这要求既要完整的留存核心的技术、技艺和原料,也要求对已有的技术进行传承与创新,不断与时俱进。
在“活态”工业遗产更新的方面,主要是通过对于厂区进行整合与优化,包括生产流线的梳理、功能区的集约化调整、以及附属功能的完善,满足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并且通过对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修缮、改造,空间环境品质提升、建筑风貌改造等提高企业的厂容厂貌和企业形象。
在“活态”工业遗产利用模式拓展的方面,主要强调展览教育功能,通过设置展览馆、制定展览流线和展览方案,组织各类活动等,使公众能够参与其中,提高对于“活态”工业遗产的认同感,提升主动的保护意识,弘扬工业精神和文化。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山海关桥梁厂“活态”工业遗产的现状调研,总结了该类“活态”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的策略。通过该实践项目,进一步将“活态”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的对策进行细化和丰富。例如,提出了梳理生产流线要分清主次,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功能调整要优先考虑在厂房要求相近的生产线之间进行;明确了“活态”工业遗产展览路线的规划的要求,要遵循人车分流保证安全,生产流线与展览流线分开保证生产,以及流线要覆盖重要的“活态”工业遗产和代表性厂房等。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