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文物展示的当代需求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不同国家的文物分别承载着各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代表着国家文明的发展,具有极高的展示与教育价值。如何将文物以正确的方式理念展示,探索活化路径,通过文物展示唤起当代公众的内心感受,仍然是文物研究领域的重要命题。
2014 年 2 月 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博物馆考察工作时指出我国文物展示的关键:“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1。”同年中国文化遗产日的主题定为“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倡议激发文化遗产活力,为公众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因此,文物展示工作的初心与使命不仅是为了保护研究,更是为了发挥文物的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向世人展示历史智慧与启示。当文物发挥了现实作用,其保护研究工作才更有意义。
1.1.2 遗址展示的困境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2.1 黄山遗址展示的特殊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新的定义及内容概括,并且在前言中特别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之间存在内在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为文化遗产的双重性之间建立了联系。晋宏逵先生就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表示“在传统工艺技能、有关工具和某些文化场所与中国文物古迹之间也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2”。但遗址展示的重心往往在于其物质内容或属性,若想要充分阐释与展示遗址的整体价值,仅从已经部分损坏或尚未完全探明的遗址中很难体现。
黄山遗址是以大量独山玉制品出土、并存在完整的制玉遗存为主要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按其功能属性分类,属古代手工业遗址,对于研究新石器时代南阳盆地甚至中原仰韶文化分布区制玉文化十分重要。遗址存在物质与非物质的双重性,主要表现在以遗址本体及环境为主的物质形态与制玉文化为主的精神形态。若仅将遗址展示的视角放在黄山遗址本体及出土文物等上,那么会造成制玉文化展示的缺失。因此作者以黄山遗址保护与展示的角度出发,挖掘遗产地之间的文化关联,探寻史前黄山先民的制玉序列,以“现代”的视角观望“历史”,在现代地理因素上将其展现出来,从而探讨更契合于黄山遗址的保护展示方式,为这一类遗址展示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正确认识黄山遗址价值及相对比其他遗址的特殊性,是进行遗址展示工作的首要前提。
..........................
第 2 章 黄山遗址的现状
2.1 遗址概况
2.1.1 本体概况
黄山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黄山村北 100 米处,属新石器时代古遗址类别, 2013 年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本体呈现为高出周围地表约 30 米的山丘形态,山丘顶部呈平台状,山体南部、西部因农业耕种部分呈梯田状,北部、东北部较陡峭并暴露部分岩石。遗址核心区东西长 600 米,南北长 500 米,文化层厚度达 1 至 3 米,文化遗存分布范围较广、保存情况良好。
...........................
2.2 考古历程
1956 年,南阳县文化馆在黄山村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该遗址,收集到石斧、陶器等遗物,确定其为新石器时代遗址。
1959 年,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为配合焦枝铁路建设对黄山遗址北部与西南部进行了试掘,在试掘的千余平方米范围内发现了大批房基、墓葬和各种器物,因年代久远、考古发掘受时代局限,因此这批资料形成积压。但惊喜之处在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可以发现:“在河南南阳黄山,一千平方米范围内,有同时期的十间房屋。其中有一处屋群略呈方形,每边通长九、十米,六间房交错相连在一起,有的独成一室,自开门户和设置烧灶,有的两间互通而以隔墙分开,共设一个灶址。此外,这里还有单独的长方形套间房屋,如一座房子南北长六米多,东西宽四米多,大门在西南角,房屋中部有隔墙,辟为一大一小两间,隔墙的一端设置门房,两间中部都有灶坑。19”文字内容表明黄山遗址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聚落环境,并且已经存在建筑布局的迹象。同时,遗址出土了 5 件玉器,有铲、凿、璜等,经有关部门鉴定,全部为独山玉制品,其中一件玉铲被誉为“中华第一铲”,现展于河南省博物馆。
2003 年至 2006 年,南阳师范学院独山玉研究中心师生对遗址先后进行了27 次调查和地表文化遗物采集,获取石制品标本 216 件、玉制品标本 296 件,陶器标本 293 件,还有独山玉质标本数百件。根据此次采集成果,发表了十余篇期刊论文与著作,对史前黄山遗址的玉料来源、工艺流程、农耕方式、产业组织等重要信息初步认知20:
(1) 明确了黄山遗址采集的大规模玉制品的玉料来源为遗址西南 3 千米处的独山。(2) 黄山玉制品的制作,大体经过了选材、打剥、切割、琢磨等工艺流程。(3) 黄山遗址是一处以农业耕种为生产方式的史前聚落遗址,同时是一处区域性的玉器制作中心。(4) 在黄山遗址采集的石制品中,有各种各样的砺石 29 件,分别是砂岩和石英砂岩。经初步模拟制玉试验,采集到的砺石具有很强的“攻玉”作用。(5) 黄山玉铲作为遗址最有代表性的生产工具,反映了劳动工具的分化与专门化,并形成商品交换,形成了手工制造业的特征。
................................
第 3 章 黄山遗址的价值与特征.........................26
3.1 时代背景 ................................ 26
3.1.1 史前制玉文化研究 ....................... 26
3.1.2 史前遗址保护与展示的矛盾 ....................... 27
第 4 章 黄山遗址地理架构及特点..........................41
4.1 地理架构 ...................... 41
4.1.1 与河流水系的关系 ...................... 41
4.1.2 与玉料产地的关系 ......................... 43
第 5 章 黄山遗址展示线路研究.......................52
5.1 展示线路依据 ....................... 52
5.1.1 真实完整地反映制玉序列................... 52
5.1.2 有利于遗址的阐释与展示......................... 52
第 7 章 “玉出山石”——黄山遗址博物馆设计方案
7.1 前期思考
新建建筑受周边环境影响,而环境影响因素往往是多元构成。博物馆处于展示线路与黄山遗址保护的双重环境下,在设计前期需要进行对周边环境进行整体思考,且要求更为严格,不仅需要满足博物馆展示设计要求,更需要在整体环境中思考与展示线路、黄山遗址的重要关系。因此,前期对于博物馆与展示线路、黄山遗址、城市道路等主要因素的关系需综合思考,从而更好地判断线路衔接、遗址保护、建筑选址及交通组织等重要问题。
7.1.1 与展示线路的关系
(1)室内展示场所
前文对于展示点进行梳理发现,室外露天展示居多而且大部分为实物展示,在较长的展示线路中,会使公众产生单调乏味的体验过程,而博物馆作为室内展示场所利用多媒体、VR 多种体验展示方式,补充展示线路中的方式。
(2)重要展示节点
遗址博物馆作为展示线路行进中的重要展示节点,最大的特点为建筑物形象区别于遗址、山体等景观性质,会形成标志节点作用。博物馆的建筑配套的功能也可以作为展示线路中间一环起到线路中的过渡作用,提供服务站、休憩、盥洗、乘车等功能需求。
(3)加强格局关系
博物馆的选址应加强展示线路格局关系“一轴一廊两片区”,并衔接路径形成连续的展示线路。博物馆作为新建建筑物,可以起到轴线节点作用,从而加强线路轴线关系,丰富线路空间,形成室内外空间过渡效果。
......................
结论
综上所述,黄山遗址作为史前制玉遗址,代表着历史阶段手工业的发展,为研究当时社会背景、生产生活等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与研究价值。诸如此类手工业遗址,其重要价值并不仅限于出土的器物的规模、大小、材质甚至等级象征,应该要去探索器物所蕴含的生产流程、方式与历史文化。因此,以黄山遗址为例,探索手工业遗址以展示线路方式去展现史前生产链条,将周边存在关联的地理环境整合展示,从而形成区域遗产,共同向公众阐释当时社会背景下手工业的概况。
针对于黄山遗址展示线路及博物馆的具体设计内容:
(1)首先,对于黄山遗址的本体分析要基于考古资料,应确保文化信息的真实性与科学性,进而再进行下一步骤的研究设计工作;对于黄山遗址的周边环境,要将遗址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根据现存的山川水域、神话传说、考古发掘等,将当时遗址的空间格局尽可能地凸显出来,通过一系列的对话方式进行联系。
(2)针对黄山遗址与独山之间联系需要进行一定的研究,不仅在文化层面的制玉序列的联系,同时在技术手段上运用遗产廊道的方式,对于两者之间进行规划设计,为展示线路的研究提供了文化依据与理论指导。
(3)对于展示线路的展示点的确定,前期通过遗址概况与考古历程对遗址构成要素进行整理,为之后的展示内容的确定提供了更全面的认识,进而通过要素评估进行展示点的选取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展示方式分析。
(4)对于展示线路的规划设计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研究,既要考虑与遗产地、展示点的关系,又要在线路空间层面把握片区规划、空间设计、景观结构等,而线路设计又需要把握更细节的要素,如宽度、断面设计、解说系统、公共设施等。
(5)遗址博物馆设计处于展示线路与遗址环境的双重角色下,既要兼顾建筑的重要节点作用,有需要考虑遗址保护的关系,避免对遗址产生过大影响。因此,博物馆设计以一种积极的态势,面向城市与展示线路起到文化标识性,又相对远离遗址,形成视线上的对话。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