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河北雄安新区设立于 2017 年 4 月 1 日,位于中国河北省保定市境内,包括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以期能够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河北雄安新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太行山东麓、南拒马河下游南岸、冀中平原中部。这里四季分明,属于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雄安新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同时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具有充裕的发展空间,适合进行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
雄安新区主要包括雄县、安新和容城三县,其中雄县在古代为宋辽边界,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安新经济发展较好,地域面积最大,自然风光较多,湖泊河流占据较大地理面积。而容城,虽为雄安新区三县之中面积最小的县城,但历史最为悠久,贤者能人层出不穷,人杰地灵,文风盛行,留下众多文学著作。且容城位于其余两县之间,自古以来便是避难之所,膏腴之地。所以,本文选取容城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以容城方志营造载文以及典型建筑复原研究作为研究题目,对文中的概念界定如下:
1 时间 远在 7000 余年前,容城的这片土地上已有稳定的居民居住,是雄安新区三县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城市。容城之地自五帝起便有,唐尧称冀州,虞舜称幽州,夏商时曾在晾马台一带封诸侯国易,春秋战国时为燕国的上谷郡,周召公[2]封燕国的容于上谷郡南部。秦始皇时,容城为上谷郡,县名“宜家”,治地在三台村。容城在秦代及以前,从未有建制,一直到汉景帝中元三年(公元前 147)时,匈奴降王徐卢容城侯,始赐容城国,治今县城北城子村,后国改为城,属涿郡。“漢封降王有容氏於此,置容城县,属涿郡。”[3]城市建设自此开始。直至抗日战争前,县内尚有孔庙、静修祠、公署、木质牌楼等建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后,由于累遭战火,房屋大部垮塌,满城残垣。“破四旧”后,白塔也被拆毁。此间,容城分分合合,或拆或建,皆有史可查。故本文研究年代定位为西汉至民国。
2 地理范围 频繁的封侯建国,使得容城之名迭次变更,区划也随之经历了大大小小四次变化。汉时县志记载,容城不仅有现在的乡镇,还包括定兴、安新、雄县、新城县的部分乡镇。宋朝与辽以白沟河为界,容城北部归入辽国,为北容城,更有“金容”一说,南部属宋,称南容城。此时南北容城并存,其它州界并无变化。明朝全县编户六里,县域缩小,划出定兴、安新的乡镇。清乾隆时县志记载:“重行揆步里至狭隘,户六里,广四十里,袤三十里,……北抵京师二百六十里。”[1]明清时期区划并无变化。民国时期隶属保定府,地域未变。疆界从汉时即可查,但具体的范围至清才相对详细。综上所述,本文对于地理范围的研究,是在各个朝代时期,对于容城的行政划分区域。营造活动为容城内的建筑营造。
........................
第二章 容城营造历史
2.1 历史沿革
容城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对上坡遗址的初步发掘得知,该遗址有磁山、龙山、二里头和商代文化层。其中,最下部的磁山文化层,已有 7000 多年的历史。故而,容城这片土地,早在 7000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居民。“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1]那时的居民为容成氏,且与伏羲氏、神农氏在一个同时期存在。4000 年前的黄帝时代,容成子成为黄帝的老师,“唯黄帝与容成子,居空峒山之上,同斋三月,心死形废。”[2]容成子与黄帝在崆峒山上入定三月,这种说法加强了容城历史由来的真实性。
“五帝时,唐冀州,虞幽州,夏商冀州,春秋为北燕,战国属燕国上谷郡,周召公封燕容其南陲地也。”据清代《容城县志》记载,春秋时,容城为北燕,战国时期,容城为燕国的上谷郡,地处燕国南陲,即燕南赵北之地。《史记集解》引《世本》云:“桓侯徙临易。”[3]周庄王三年(公元前 694 年),燕桓公曾另移都城至容城境内,将此都命名临易,即古贤村,因古易水流经其城南,故称临易。《正义》引《括地志》:“易县故城在幽州归义县南十五里,燕桓侯所徙都临易是也。”[4]据当地村民介绍,盖因古贤村曾名为古城,即故城。故城在归义县南十五里,便是燕桓公迁都临易之地。
“秦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为上谷郡。”[5]秦朝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 年),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容城始置县,属上谷郡。高帝六年(公元前 201 年),封董渫(匈奴人)为成侯于深泽地,其县治在今城子村一带,连袭两代。高帝十二年(公元前 195 年),在今昝村一带建易县。“汉封降王有容氏于此,置容城县,属涿郡。汉省入遒县,魏文帝更名范阳郡,晋武帝置国封宣帝弟子为王,而容城县之属幽州郡范国,北齐并入范阳。”[6]景帝中元三年(公元前 154 年),在容城地区封匈奴降王徐卢,为容城侯,这便是容城侯国开始建立的标志。王莽立新朝后,重新在容城地区设深泽县。黄初五年(公元 224 年),魏文帝废容城,并入范阳郡。
.......................
2.2 县城选址
如今容城县位于北纬 38°10′~40°00′,东经 113°40′~116°20′之间。现属保定市管辖,同时由雄安新区托管。全县共 314 平方公里,辖五镇三乡 127 个行政村。容城县在大清河水系冲积扇上,位于冀中平原中部、太行山东麓、南拒马河下游南岸,此地四季分明,温度适宜。容城县境内河流众多,三面环河,一面临淀。
容城自古以来便是避世之所,膏腴之地,因地处新安、雄县之间,如同牡蛎中的珍珠一般,藏于其间,故而自战国时期,便成为了文人墨客的世外桃源,也成就了容城于乱世之中文风盛行的景象。《后汉书·公孙墩传》便生动的形容了容城古代的地理位置关系:“燕南陲,赵北际,中间不合大如蛎,唯有此间可避世。”北宋时期,南北容城并立,以白沟河为界,金收复容城后,元代定都北京,容城由“燕南赵北”的边陲之地变为了京畿南口,不再具有战略防御功能。
2.2.1 河流
......................
第三章 影响城市营造活动的因素........................................ 39
3.1 地理环境............................. 39
3.2 政治因素.....................41
第四章 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48
4.1 文物保护单位..................... 48
4.1.1 南阳遗址......................48
4.1.2 黑龙口长城......................50
第五章 清代容城县衙推测性复原研究....................... 63
5.1 史料文献梳理...........................63
5.1.1 图像资料...............................63
5.1.2 文字资料........... 63
第五章 清代容城县衙推测性复原研究
5.1 史料文献梳理
5.1.1 图像资料
5.1.2 文字资料
清康熙十年《容城县志》、清乾隆二十六年《容城县志》、清咸丰七年《容城县志》、清光绪二十二年《容城县志》、民国九年《容城县志》、现代《容城县志》中均有对县衙建造时间及建筑布局的描述。这些史料记载将成为本次研究的重要依据。
清乾隆二十六年《容城县志》中对容城县衙的建筑形制记载如下:
“县治城内偏西,明初隶雄州,洪武七年改雄州为县,骈其地,治倾圮,洪武十四年复设容城县,大尹唐益因旧修正厅三间,轩堂一间,后堂三间,嘉靖九年,大尹祁鲸修耳房二间,幕厅三间,正德七年,大尹吕锡重修东西司房,左吏户礼房,乘发科,架阁库,右兵刑工,马科。仪门内有官箴牌楼。县宅在正厅后,典史宅在仪门东。正德六年,贼兵焚县治,俱废,大尹刘相重修。嘉靖四十四年,大尹张国贤重修正厅,隆庆三年,大尹李蓁春重修后厅。万历十二年大尹刘羽国建东厅三间,书舍三间,筑更垣一圈,万历三十年,大尹蒋如苹重修,建西厅三间,康熙八年,大尹赵士麟重修后厅,琴堂三间,厢房四间,书办房十四间,增建楼一座,大堂抱厦三间,快手房一间,民壮房一间。库楼在县后厅至西,嘉靖三年,大尹华张建,今废,库房在县正堂之东,嘉靖三年,大尹华张建,今废。仪仗库三间在县厅西北,今废。寅宾官在大门内东,万历十五年建,今废。典史宅在仪门内东。鼓楼在县大门上,圮后未修。钟楼在县治大门东南,乾隆十三年,大尹程愫建。申明亭在县东南,洪武年建,今废。旌善亭在县门东,顺治年建,今废。瘅恶亭在县门西,嘉靖年建,今废。察院在县治东,今废。府厅在县治西,今废。阴阳学在县治东北,今废。”
.........................
结论
容城自 7000 年前便有人类居住,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贤者在这片土地留下壮丽篇章。容城城市建设自明景泰二年,县治由城子村移至今址,便已有记载。明清时期前后历经十次大修,容城城池形制也稳定下来。主要特点为:1.城池方正规整,城墙四面,城门三辟。2.城墙上辅跑马道,四周开挖壕池,城墙高筑,使用三合土砌筑,防御力大大提升。3.城内街道横平竖直,正南正北,呈“十字街”状,商业区、居民区、公共建筑区、教育文化区功能明确。4.城内公共建筑有县衙、文庙、城隍庙、静修祠等重要建筑,城外祠庙众多,八景分布于城内外,点缀其间。
影响容城营造的因素以政治因素为主,因容城自唐代始,便有与北方游牧民族战斗的记载,也因此得名“全忠县”,城池防御成为历任大尹修建城池时的重点。后五代时期,因“燕云十六州”落入敌手,容城暴露在北方铁骑之下,战事不断,北宋时期,地处宋辽边界,出现“南北容城”并立的现象,此地成为两国之间的“缓冲地带”,人口增长较快,军事地位日益上升,建造活动也密集起来。金灭辽后,南北容城归一,县治也随之扩大,史称“金容”。经过元代不推崇筑城时期,明代时的城池已破败不堪,这也造成了明代前后八次大规模修城的结果,容城的城墙加高加厚,壕池加宽加深,城楼飞檐彩绘,更胜从前。清代便保持原样,只是小规模的修补或更改门名。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