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现代化——乡土型企业与中国乡村社会的变革
中文摘要
改革开放的路径,是全局不可逆的,是集合了资本、劳动与社会各方面因素的整合过程。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乡土关联型企业异军突起,引致了乡村经济、政治、人文与社会形成的“关联性”特征演化。中国特色的乡村发展之路,有许多可供研究的对象与发展特征,如,“未曾与过往决裂就拥抱新形态”的“叠加式”改革特征;但同时“新形态之间的分离与合作”的“挤出”特征;无论空间分布如何,组织精英总是倾向于把自身利益捆绑渗透权力结构的组织之中;精英与群众在经济增长指导下,呈现出高度的目标一致性,即政治权力和民众为了不同的目的凝聚在增长这一核心下。应该看出,生产要素的集中着力于经济增长,并以乡村企业为核心构造与其相“关联”的网状要素结构,为人们提供中国乡村变革的线索。
借助亨利•列斐弗尔关于空间生产的理论,我们将以乡村企业为政治与经济核心的网状式权力与资本结构,通过引起中国乡村发生深刻变革的企业“空间政治”予以归纳总结。并将乡村空间政治立足的农村空间生产,通过劳动要素分布、经济增长以及乡土关联型企业管理等方面,予以一一呈现,构造而成本文以乡土关联型企业为研究对象的,对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支柱型增长作用,并最终形成的中国农村现代化发展路径,做出探讨式描述。即随着企业角度的制度演化,通过经济的发展,追逐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范式与路径。
具体而言,我们借助生产方式、生产要素详细描述了乡土关联型企业在中国乡村形成的与空间政治的动态关联,并将这些描述与要素动态演进分布在各个章节之中,主要通过劳动要素与收入增长的变动趋势,印证出中国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增长。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中国的乡村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乡土关联型企业形成的“空间政治”动态演化,代表了“另一种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基于生产方式的、生产和政治相互作用的、政治样态的挤出与融合。这一演化过程中,冲突与包容时空共存性,为未来的中国式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关键词: 挤出与融合 空间政治 空间生产 生产要素 企业
Abstract
The path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overall is irreversible, is a collection of integrated process of labor and capital, the social various factor. Local related enterprises of township and village enterprises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A new force suddenly rises, caused the rural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and social formation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levance".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development, there are many for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never break away from the past and embrace new form" and "stacked" reform;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new form of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separation and the "crowding out"; no matter how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organization of elite always tend to put their own interests tied penetration power structure in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elite and the masses; the economic growth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arget, showing a high degree of consistency, the political power and the people for different purposes in the growth of the core cohesion. Should see, concentration of production factors to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rural industry structure mesh elements of the core structure of "relation" and provide clues for the people of China rural reform.
With the help of the theory about the Henry column at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we will take the rural enterprises as the core of the network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ower and capital structure, caused by China village has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enterprise "the politics of space" to be summarized. And rural space based on the rural political space production, the labor factor distribution,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local association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to be one one present,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local association of enterpri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role of pillar of the rural economy and society, China growth, Chinese rural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path and the final the formation, on the type description. With the evolution of the enterprise angle, the research chased the throug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and path of China's rural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Specifically, we use the mode of production, production elements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dynamics associated with the politics of space local connected enterprises formed in the rural areas of China, and the description of dynamic evolution and elements distribution in each chapter, mainly through the changing trend of labor and income growth, reflect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ese Rural modernization of economy growth. Therefore, we can think of, Chinese country is experiencing a profound social change and the local association of enterprises to form a "political" evolution ", re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another kind of modernization": extrusion and integration of political state interaction mode of production, production and politics, based on. This evolution process, conflict and contain temporal coexistence, provides another possibility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ype.
Keywords: Extrusion and Fusion, Space Politics, Land politics,Enterprises
目录
中文摘要 1
Abstract 2
导论 4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意义 4
一、问题提出 4
二、研究意义 5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6
一、研究对象 6
二、研究方法 7
第三节 文章逻辑结构 7
本章小结 8
第一章 文献综述 9
第一节 中国农村发展路径与现状的国内研究 9
第二节 经典理论中的社会发展路径 12
一、布罗代尔路径 12
二、马克思路径 13
第三节 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空间政治演化 14
本章小结 16
第二章 乡镇企业与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17
第一节 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乡土关联型企业的发展 17
一、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乡土关联型企业的发展 17
二、乡镇企业发展历程的评述 19
第二节 乡镇企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 19
本章小结 21
第三章 M县乡镇私营企业家群体特征研究 23
第一节 M县乡镇民营企业家的群体特征分析 23
一、M县乡镇民营企业家的性别分析 23
二、M县民营企业家的年龄分析 23
三、M县民营企业家的学历分析 24
第二节 乡土关联型企业家的个人特征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25
一、M县乡土关联型企业家的资本实力 25
二、M县乡土关联型企业家专业技术实力 26
三、S县乡土关联型企业家家庭环境实力 27
四、M县乡土关联型企业家信用水平 27
本章小结 28
第四章 乡土关联型企业与企业关联的社会、政治 29
第一节 乡镇私企与地方政府关联格局的演变 29
一、乡土关联型企业政治关联的发展基础 30
二、乡土关联型企业的政治需求 31
三、乡土关联型企业成为地方精英的集中地 32
第二节 乡镇私营企业的政治关联 33
一、熟人社会与家族企业的政治关联 34
二、行会或商会组织的政治关联 34
第三节 乡镇私营企业组织与社会关联 35
一、商会、行会强化了乡镇私营企业的社会关联 35
二、非赢利性第三方机构成为降低政府规范企业行为信息成本的关键 36
三、中间组织有利于改善市场竞争的过度与无效 36
第五章 结论 37
参考文献: 37
附录一 39
附录二 40
附录三 40
附录四:企业家调查问卷 41
附录五:员工调查问卷 42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意义
一、问题提出
我国改革开放之后,乡土关联型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波浪式前进的高低起伏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乡土关联型企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成为农民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先头军,具体表现为其经济总量占国民经济增加的较大比重;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上半期,乡土关联型企业发展无论是增速还是总量达到了其发展周期中的最高水平;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由于地方经济规模的制约,乡土关联型企业的发展到了瓶颈阶段,无论是乡土关联型企业总量还是从业人数都逐年递减,乡土关联型企业经济规模增速放缓。关于乡土关联型企业的研究,学术界首先着重研究了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认为乡土关联型企业是中国亿万农民作为历史主体的伟大创造,是中国改革开放在农村领域的巨大突破,乡土关联型企业的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支持农业发展,逐步实现农村工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和支持农村社会事业,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次是研究乡土关联型企业的发展模式,认为乡土关联型企业与其根植的乡镇土壤之间存在联动互生的关系,特别是乡镇治理为适应乡镇民营企业发展的主动性变革。本文的研究重点也是放在乡土关联型企业与其产生发展的地方社会之间的关联,乡土关联型企业的发展对支持其发展的外生政策实施主体---地方政府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乡土关联型企业促使地方政府职能的适应性转型,这都是基于深层的政治学研究背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也为乡土关联型企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这实际上也提出了我国基层政府从职能到模式的适应性转型需求,即随着乡土关联型企业的发展,针对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变革现状的历史问题、制度问题、现实问题,乡土关联型企业亟需企业自身不断发展,另外其所根植的地方社会尤其是乡镇等基层政府机构也需要作出对应的治理改革或创新。应该看到,乡土关联型企业自身的发展对于城乡一体化与城镇化改革过程中的作用明显,乡土关联型企业在我国农村社会所带动的工业化、现代化变革需要其乡土关联型企业突破现有瓶颈,而保证乡土关联型企业进一步发展需要制度保障、政策支持与内在动力与之相适应。
第五章 结论
本文借助亨利•列斐弗尔关于空间生产的理论,以乡村企业为政治与经济核心的网状式权力与资本结构,通过引起中国乡村发生深刻变革的企业“空间政治”予以归纳总结。并将乡村空间政治立足的农村空间生产,通过劳动要素分布、经济增长以及乡土关联型企业管理等方面,予以一一呈现,构造而成本文以乡土关联型企业为研究对象的,对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支柱型增长作用,并最终形成的中国农村现代化发展路径,做出探讨式描述。即随着企业角度的制度演化,通过经济的发展,追逐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范式与路径。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有革命派基于战时农村经济与革命特征,根据农民与土地的生产关系决定了农村发展的土地生产与土地政治特征;应该说,相较于基于革命实践的毛泽东,梁漱溟对现代化的思辨是置于文化根源的思考,利用了中西文化比较得出了现代化不是“拿来主义”,扎根于文化的本土化才是长久之道,在看似冲突而实乃现代化思考中,已经逐渐形成“现代化与本土化”的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路径。经典路径中提及的路径演化与中国学者探讨中国发展方向,总体来看是并行不悖的,而且都将我们引向一个方向,一般规律与发展阶段性的问题。如果文化派提出的拿来主义正是经典路径的一般规律,中国特色也就是一般规律中的发展阶段。诚然,由于中国改革开放较晚,不仅仅是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即使是放眼于我国自改革开放后的政治与经济发展历程,俨然还未形成独立的演化路径,我们借用了空间理论为指导,期望从中国发展阶段中总结出处于世界现代化演化路径中的一般特征与个体特征,以此证实我国新型现代化实施过程的正在进行时,为我国农村的现代化历程梳理出对应的政策方向。
从经济关联的视角来看,我们能得出的是,资本与劳动要素的动态运动特征,以乡镇私营企业为载体的中国农村生产,出现了违反经典路径的“叠加与排斥”特征,这就进一步证实了我国农村社会以乡土关联型企业为载体的发展特征,即使中国化的阶段性特征。由此,可以预料出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空间生产挤出与叠加的过程将持续进行,这一进行过程融合空间资本势必形成新的空间政治,而由基于调研数据发现的乡土关联型企业,受制于有限的企业家技术实力论据也证实了乡土关联型企业对中国农村基层权力的政治诉求,乡土关联型企业的资本、信用等企业家个人能力现状则指明了乡土关联型企业的社会关联基础。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因改革实践晚而在当前虽未独立形成社会发展新路径的中国农村发展历程,已经由乡土关联型企业开始,加深了具有了中国阶段性特色的路径影响,并由其辐射广泛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关联,乡土关联型企业为载体的中国农村新型现代化发展将继续以量变的方式深入下去。
参考文献:
[1] [美]迈克尔•布洛维:《公共社会学》,沈原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89-290页。
又见: Burawoy Michael, The Politics of Production: Factory Regimes Under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 London: Verso ,1985.
[2]波兰尼 《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1944。
[3] Lefebvre,Henri.trans.by Gerald Moore,Neil Brenner,Stuart Elden.State,Space,World:Selected Essays,Londo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9:211.
[4] M. Gottdiener ” The Coming Crisis of Giant Cities”, Contemporary Sociology, Vol. 18, No. 2 (Mar., 1989), pp. 228-231, Published by: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Stable URL: http://www.jstor.org/stable/2074089 .
[5]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学习》,1938,10。
[6]逢先知主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71页。
[7]严既澄:《我们的总答复)书后》,载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76页。
[8] [美]艾恺:《一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0页。
[9]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579一580页。
[10]吴冷西:《十年论战》(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3、24页。
[11]吴冷西:《十年论战》(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4页。
[12]张熙若:《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见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450页。
[13]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一),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42页。
[14]梁漱溟:《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梁漱溟全集》(五),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2页。
[15] 蔡尚思主编:《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三),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63、766一767页。
[16]张君励:《人生观》,载张君,丁文江等:《科学与人生观》,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8页。
[17]冯友兰:《新事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72页。
[18]参见郑大华:《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历史考察》,《求索》2005年第1期。
[19] 周祝平. 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及其挑战[J]. 人口研究,2008,02:45-52.
[20] 刘鸿渊. 贫困地区农村“空心化”背景下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J]. 求实,2011,03:28-30.
[21] 林孟清. 推动乡村建设运动:治理农村空心化的正确选择[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05:83-87.
[22] 陈家喜,刘王裔. 我国农村空心化的生成形态与治理路径[J]. 中州学刊,2012,05:103-106.
[23] 王介勇,刘彦随,陈秧分. 农村空心化程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山东省村庄调查数据[J]. 自然资源学报,2013,01:10-18.
[24] 杨忍,刘彦随,郭丽英,李玉恒. 环渤海地区农村空心化程度与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时空变化及其耦合关系[J]. 地理科学进展,2013,02:181-190.
[25] 丛松刚. 乡村治理模式初探[D].山东大学,2013.
[26] 杨雅彬:《梁激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载邹平县第一中学网站:www.zpyz.net/Ismjng/ShowArticle.asp?ArticIelD=9。
[27]姜长云:《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逻辑》,载《经济研究》,2000年第10期。
[28]张静:《基政权:乡村制度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9]罗党论,黄琼宇.民营企业的政治关系与企业价值.[J]管理科学,2008,06:21-28.
[30]谭秋成:《转根时期乡村纽织行为与乡镇企业发展》,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31]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6.
Adam Smith,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London, Methuen, 1961), vol.II, pp.279-82.
周祝平. 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及其挑战[J]. 人口研究,2008,02:45-52.
刘鸿渊. 贫困地区农村“空心化”背景下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J]. 求实,2011,03:28-30.
林孟清. 推动乡村建设运动:治理农村空心化的正确选择[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05:83-87
陈家喜,刘王裔. 我国农村空心化的生成形态与治理路径[J]. 中州学刊,2012,05:103-106.
王介勇,刘彦随,陈秧分. 农村空心化程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山东省村庄调查数据[J]. 自然资源学报,2013,01:10-18.
杨忍,刘彦随,郭丽英,李玉恒. 环渤海地区农村空心化程度与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时空变化及其耦合关系[J]. 地理科学进展,2013,02:181-190.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4版,第940页。
布洛维:《制造同意: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迁》,李荣荣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序第12页。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4版,第540-541页。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4,第539页。
[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Lefebvre, H.,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 Oxford (UK),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P227.
[法]雷米•埃斯(Remi Hess)为亨利•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所作序言,李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9页。
[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刚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3,70页。
[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第139页。
[美]爱德华.W.苏贾:《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像地方的旅程》,陆场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第7页。
[美]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 2007年版,第42页。
[美]詹姆逊:《詹姆逊文集》,第三卷,王逢振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1-362页.
Alberto F.Ades,Edward L.Glaeser. Trade and Circuses: Explaining Urban Giant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5, 110, (1).
Greta R. Krippner, ”The Financialization of the American Economy,” social-Economic Review,3 (2005).
[意]乔万尼•阿里吉(Giovanni Arrighi):《亚当•斯密在北京》[M],路爱国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序,第21页。
Robent Brenner and Christopher Isett, “England’s pergence from China’s Yangzi Delta: Property Relations, Microeconomics, and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61,2(2002),p.613.
[法]马太•杜甘:《国家的比较》,文强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8页。
[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79页。
[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2页。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76-177页。
[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3页。
哈罗德•D.拉斯韦尔:《权力与社会》,王菲易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年版,第83页。
[美]查尔斯•蒂利:《强制、资本与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魏洪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Anonymous, An Essay on Trade and Commerce, Lodon,1770, pp.47,153;又见: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0页,注释38。
桑德拉•哈尔珀琳:《现代欧洲的战争与社会变迁——大转型再探》,唐皇凤等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0年版,第92-138页。
桑德拉•哈尔珀琳:《现代欧洲的战争与社会变迁——大转型再探》,唐皇凤等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0年版,第29页
[美]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7,21,26,28,29页。
[意]乔万尼•阿里吉(Giovanni Arrighi):《亚当•斯密在北京》,路爱国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48页。
Adam Smith,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London, Methuen, 1961) ,vol.I,pp.141-2,410-19.
Gilpin, Robert , U.S. Power and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1975,pp.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