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树种光合和蒸腾特征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9707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1引言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该地区光照较强,降雨特征表现为干旱少雨且时空分布不均匀,常集中为夏季几场暴雨,而黄土物质疏松,具垂直节理,易遭受侵蚀,再加上长期以来人为破坏植被,在长期流水侵蚀下地面被分割得非常破碎,形成沟壑交错其间的塬、墚、峁,而这样的地貌又更容易被侵蚀,生态环境愈加脆弱,治理难度较大。为防治区内的水土流失,改善当地生态环境,长期以来开展了以植被恢复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而黄土高原特有的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等现实条件,要求生长在该地区的植物有较强的耐旱性、较高的光合能力以及较强的固持水土的能力。
光合作用是植物吸收阳光的能量,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是植物生长和物质累积的基础,光合作用除了为地球生命提供有机物质以外,还和环境生态问题密切相关,尤其是目前倍受关注的"温室效应";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植物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动力,但也会引起过分的水分消耗,在黄土区干旱缺水的背景下,针对植物本身展开植物用水有效性研宄,提高单位蒸腾水的生物产量,即提高植物本身的水分利用效率,这是半干旱区造林的核心问题(王会肖等,2003)。本文依托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黄土高原半湿润区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技术试验示范"项目,以刺槐、油松和侧柏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三种树种的光合、蒸腾等生理因子,比较三种树种在黄土高原的适应能力以及水土保持性能的优劣,并对其环境适应性进行评价,以期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1.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植物光合作用研宄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源泉,被称之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对光合作用的研究始自1727年英国自然学家Stephen Hales首次提出植物生长与空气的关系(沈允钢,2000)。三百多年以来,学者们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反应过程、功能机理以及与影响因子的关系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对光合作用己经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殷宏章,1976)。晋西黄土区主要水土保持树种光合和蒸腾特性研究


1.2.1.1植物光合作用研究方法
光合速率W是能反映出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特征,是目前植物生理叶片尺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光合速率可以包括反应物的反应速率和生成物的生成速率,不同光合速率的测定方法也不同:叶片吸收C02的速率,主要有PH法、同位素法和红外线气体分析法。有机物的积累速率,主要有半叶法、植物生长分析法;释放的速率,主要有瓦氏呼吸、吉尔森呼吸和化学滴定法、氧电极法等(李少昆,2000),下面介绍几种应用广泛的方法。


2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1研究区概况
区位于吕梁山南端山西省吉县蔡家川流域,属于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和梁峁丘陵沟壑区,该流域是黄河的三级支流,地理坐标为110°39'45"?110°47'45"E,36。14'27"?36°18'23"N。流域面积37.57km2,主沟全长12.15km,南北最大宽度约7km,海拔为904m~1592m之间,最大相对高差688m。


2.1.2地形地貌
该区域位于吕梁山西侧,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以后的陆积沉积,基岩为古生界的红色砂岩。露头地层形成较晚,没有煤炭和其它矿藏露头,表面是第四系上更新纪风积黄土,在风积黄土下部为第三纪红土地,黄、红土厚共达数十至百米。流域地势东高西低,沟谷广泛发育,东西狭长,支沟从南北两侧汇入主沟。整个地面向黄河倾斜,南北剖面呈凹形,分水岭与沟底高差达100m — 150m,起伏剧烈坡度很大。主沟为常流水河道,但水量不大。流域冲沟发育,沟道总长度为32km,沟壑密度达0.8km,km—2。从地形部位讲,残源、沟坡、沟谷和沟谷地的比例为18:46:22:14。流域地貌发育典型,残源源面开阔平坦,形如手掌,边缘源面渐呈破碎,如同手指,且切割成平梁、圆峁、沟谷,沟坡陡峭。


2.1.3气候条件
蔡家川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89.1rn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723.9mm,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至8月,蒸发主要集中在4月至7月,各月蒸发量均大于降水量。本地区光照充足,日照时数2538小时。年均气温10.2°C,极端最高温为38.rC,极端最低温为-20.4°C,大于lO'C的有效积温为3357.9°C,无霜期172天。多年观测结果显示:本地区多东北风,冬季多西北风,一年之中以东北风最多,西北风最大,年均风速为2.0m.s—1。


2.1.4 土壤
本流域内母质为黄土, 土壤为碳酸盐褐土,呈微碱性,PH值在7.9左右,土层深厚,土质均匀。山地的斜坡、梁顶、源面等地形部位为第四纪马兰黄土覆盖,厚度十数米至数十米,沟坡坡脚为塌积黄土母质,底层常混有红胶土母质,沟底为淤积黄土母质。


3 水土保持树种光合特性研究 ................................26-46
3.1 水土保持树种光合响应曲线................................26-28
3.2 水土保持树种光合速率变化规律................................ 28-31
3.2.1 刺槐光合日、月变化规律................................ 28-29
3.2.2 油松光合日、月变化规律................................ 29-30
3.2.3 辽东栎光合日、月变化规律................................30-31
3.3 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31-43
3.4 小结................................43-46
4 水土保持树种蒸腾特性研究................................46-64
4.1 蒸腾耗水变化规律................................ 46-52
4.2 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规律................................ 52-54
4.3 树干液流速率的的影响因素分析................................ 54-60
4.4 树木蒸腾耗水量的计算................................ 60-61
4.5 小结................................61-64
5 结论与讨论................................ 64-68
5.1 主要结论................................ 64-65
5.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65-68


结论


1.三种水土保持树种中,剌槐的同化能力和消耗能力是三种树种中最强的,辽东栎次之,油松最小。刺槐光饱和点最大,能利用较强的光,在高光强条件下能生存,但利用弱光能力一般;辽东栎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较小,利用弱光能力强,利用强光能力差,是三者中最适合在阴生环境下生长的树种;而油松利用强光能力一般,利用弱光能力弱,是最不适合阴生的树种,也不适合太强的光照,对光照条件要求比较苛刻。
2.刺槐在生长旺盛期(5月、6月、7月、8月)光合速率日进程均呈双峰型,光合"午休"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6月>8月>7月>5月,这几个月份中,日均光合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5月>7月>8月>6月;油松6月、7月、9月光合日变化呈双峰型,光合"午休"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9月>6月>7月,这三个月的日均光合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7月>6月>9月。可见:在双峰型的日变化中,光合"午休"现象越严重,其日均光合速率越小,同化量越少。
3.Gs和C,是影响刺槐、油松和辽东栎叶片光合的两个主要生理因子,外界Ta、 VpdL C。等环境因子的变化都综合作用在和C,上,从而引起树木光合的变化,光合"午休''现象是这种影响最典型的表现。刺槐在光照强烈的6月一8月的光合"午休"现象较为严重,光合"午休"是由气孔关闭和叶肉同化能力下降共同引起的,且均是先气孔关闭引起光合速率下降,之后叶肉同化能力下降导致光合速率下降;刺槐(5月),油松(6月、7月、9月)、辽东栎(8月)均有较轻的光合"午休"现象,均是叶肉细胞同化能力下降引起的。树木光合"午休"现象是避免自身遭受高光强高温胁迫的结果,当外界环境极端恶劣时,光合"午休"现象便十分严重,不利于同化物的积累。
4.除了刺槐在6月、9月呈单(窄)峰型,油松在5月、6月、7月树干液流日变化呈双峰型,其它月份中刺槐、油松、辽东栎树干液流日变化呈单(宽)峰型。而蒸腾速率一般呈单窄峰或受光合"午休"影响呈双窄窄峰型。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