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笔者认为作为青岛新文学的开拓者,学界往往忽略了王统照在30年代的文学活动,而主要关注到他的《山雨》。在时代的大潮下,他创办《青潮》,积极投稿《青岛民报》,培植文学青年,而我们通过《临别赠话》这篇佚文也明确了他在30年代的文学思想。
第一章王统照与青岛新文学
第一节王统照对青岛新文学的开拓
王统照对青岛新文学的开拓主要体现在他创办、支持青岛的文学刊物。20年代,冯至、顾随、陈翔鹤等人来到青岛并没有使青岛新文学发展起来,而直到王统照在1929年创办《青潮》才使青岛拥有了第一个新文学性质的期刊,而后,《青岛民报》、《青岛时报》等报纸的文艺副刊逐渐发展起来,王统照也多次给报刊提供稿件以示支持。1935年他参与的《避暑录话》更是远销香港、四川等地。不得不说,《青潮》是青岛新文学的开端,王统照也成为青岛的文化符号。
文学论文怎么写
一、创办青岛第一个新文学刊物《青潮》
母亲的逝去给予王统照的打击是巨大的,他不止一次地写到丧母之痛所产生的巨大悲伤,“自从春初母亲病故了,半年来所有的只是悲哀和忧虑”①,“不过我的亲爱的母亲于民国十五年初春病故,给了我一个重大的打击”②,又写下《读<易>》重温母爱。一直以来伴随着王统照整个青年时代的是一种“迷茫感”。1926年,母亲病重期间他写到:“同时一种悲壮的感怀涌上心头,觉得这破碎的出河,苦闷的人生,忧郁的自己的心情,不可知的未来的命运,难以分解处理的种种问题,全个儿纵横纷乱向他那思域中积压,扩展”③。而初到青岛时这种“迷茫感”所带来的伤痛更加深刻:“苦痛像一把铁铗,把心灵铗起来,对于未来也不存什么希望,摒绝一切,与朋友断绝通讯,因母病,早把在北平教书的职务辞掉”④。在时代的动乱、丧母之痛以及个人生活巨变的多重夹击下,王统照更加陷入到对未来人生的迷茫中。
大革命失败后,“苦闷”几乎是那个时期的普遍情绪。例如茅盾回首那段苦闷时说到:“一九二七年大革命的失败,使我痛心,也使我悲观,它迫使我停下来思索:革命究竟往何处去?”⑤;而早在北伐途中,郭沫若就已经感到“好象从革命的怒潮中已被抛撇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⑥;毛泽东在《菩萨蛮·黄鹤楼》的自注中同样表达了这种“迷茫感”:“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不知如何是好”⑦;叶紫在父亲与二姐牺牲后,“……想着父亲和姊姊临难时的悲惨底情形,我不知道如何是好!……而且尤其是——自己的路途呢?交岔着在我的面前的,应该走哪一条路呢?……”①苦闷像一道屏障,看不清未来的路在哪里。然而经过时间的沉淀与自我的疗伤,“苦闷”也很快成为遥远的过去,“能够振作,不再颓唐”②,作家也重新获得未来的希望,激发文学的创作力,继续向前走去。
.......................................
第二节王统照对青岛文艺青年的培植
王统照在青定居使其本身成为青岛的文化地标,尤其对于在青岛的年轻人来说,他们自觉地将其视为导师,王立鹏说到:“在这心情极为郁闷的时期,给王统照带来生机的是他和青年文学爱好者的交往”①。于黑丁、李同愈、杜宇、姜宏、臧克家、吴伯箫、王亚平、周浩然、徐中玉等都受过他的关照。很多年后,臧克家对青岛时期的王统照还留有深刻的印象:“剑三为人热情、敦厚、谦逊、诚挚”②,在他的指点下,这些年轻人或者开始走上文学道路,或者文学水平得到提高,而其中很多人成为青岛“左联”的骨干,甚至走向全国并参加全国“左翼”文学运动。辛玉俊的论文《本土作家王统照在青岛期间文学活动述评》已经对王统照扶持臧克家、于黑丁、吴伯箫等文学青年有了一定的论述,所以本文对其论述不足或没有涉及的部分进行一定的补充,选取于黑丁、李同愈、杜宇、姜宏等为例。
一、王统照与于黑丁
围绕在王统照身边的青年中,于黑丁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于黑丁,原名于敏道,1914年出生于山东省即墨县,后由东北来青岛求学。在跟随一个本家侄子读小学时,老师介绍他看《小说月报》、《东方杂志》、《新青年》等,以及鲁迅、郭沫若、王统照等作家的著作,受到五四新文学的熏陶。在高小阶段,于黑丁和同班同学杨春荣、杨青山、白景文等,十分爱看小说类的文学书籍。来青岛后,于黑丁考取胶东中学二年级免费插班生,一边勤奋学习,一边利用星期日和假期到工地打工,打工时就把鲁迅、茅盾、叶圣陶、王统照等人的书带到工地去看。在《青岛民报》工作的姜宏是于黑丁的老乡,他是作家,又是翻译,“我们相识后,他说,你写点东西吧。于是我写东西交给他看。我写东西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慢慢地对文学发生了兴趣。但只是兴趣,不像现在对文学的理解,那时对文学的理解是朦朦胧胧的”③,于黑丁由此开始文学创作。
由于敬慕王统照的大名,在王统照任教青岛市立中学后,于黑丁又考入该校文科班二年级,在王统照的关怀下,读了不少中外文学作品,不久又参加了王统照扶持成立的“无名文学小组”。参加“无名文学小组”的不仅有学生,还有王统照的同事王卓、王枚两兄弟①。王统照不仅介绍书籍给他们看,还介绍他们认识《青岛民报》社的编辑。“无名小组”陆续有人给报社文艺副刊投稿,在王统照的帮助下,于黑丁开始走出青岛,逐渐在全国文艺刊物上发表文章。他回忆到当时他的第一篇描写乡情的短篇,就是经王统照指点和修改后发表在上海叶圣陶编的《中学生》杂志上②。
.................................
第二章青岛“左联”的分期及运作
第一节上海与青岛:“左联”成立的两种文化语境
近代以来,上海逐渐成为经济文化中心,各种文化事业已经有相当规模,而“海派”的文化品格使其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开放性,能够迅速接受外来新生事物。而且上海的出版事业发达,到1933年,全国杂志248种,上海占70%以上,达到178种,它“不仅拥有全国最重要的出版社、最先进的印刷设备和最健全的发行网络,而且汇聚着大批出版、印刷和发行方面的优秀人才,由上海出版、发行的图书和期刊,占全国出版总量的半数以上”①。加之20年代末,大批文人聚集到上海,使其具有庞大的作家队伍。例如,郭沫若从战场上退下来来到上海;洪灵菲1927年流亡香港、新加坡、暹罗等地,辗转来到上海;成仿吾等从欧洲回国;茅盾、夏衍、李初梨、冯乃超、沈起予、彭康等也从日本回国,等等。对此,周扬在纪念“左联”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说:“‘四·一二’以后,一大批革命的宣传文化工作者,从北伐前线,从武装起义的战场,从‘革命策源地’,从海外,带着满身尘烟,陆陆续续聚集到上海”②,这批文人的聚集为成立联合文化团体奠定了基础。正当鲁迅与创造社合作时,从日本回国的冯乃超、李初梨、朱镜我等却将矛头对准鲁迅,发表一系列文章,如李初梨的《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等,太阳社也参与其中,例如钱杏邨发表《死去了的阿Q时代》,他们认为鲁迅已经过时,应该被抛弃。面对攻击,鲁迅写《“醉眼”中的“朦胧”》进行反击,论战升级,冯雪峰、台静农等也写文章反驳创造社、太阳社的观点。在发生“革命文学论争”的时间里,江苏省委宣传部建立文化工作党团,后文化工作党团归中宣部直接领导。1929年4月,文化党团被改为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文委”)。“革命文学论争”破坏了文化战线的团结,中央要求停止争论,并决定成立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对此,冯雪峰回忆到:“在1929年大概十月十一月间,我在鲁迅帮助下正在筹办《萌芽月刊》,记得是潘汉年来找我,他说党中央希望创造社、太阳社和鲁迅及鲁迅影响下的人们联合起来,以这三方面的人为基础,成立一个革命文学团体。潘汉年要我去同鲁迅商量……”①吴黎平等也回忆曾受到指示,准备“团结左翼文艺界、文化界的同志,准备成立革命的群众组织”②。他们在“左联”成立前组织了“筹备委员会”,召开筹备会议,在经过一系列的酝酿准备之后,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终于在中华艺术大学底楼一间大教室里成立。
......................................
第二节青岛“左联”的分期、运作及组织模式
青岛“左联”的成立没有确切的时间,也在“无形”中解散,但根据成员活动情况,青岛“左联”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最活跃。青岛“左联”与上海“左联”类似,也以小组的形式运作,并在学生中发展进步团体,各小组之间也保持一定的交流。目前的研究成果对青岛“左联”各个阶段的活动,及其运作、组织模式等都没有明确的认知,因此,本文对青岛“左联”进行分期,考察其组织模式和运作,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青岛左翼文化运动”的空白。
一、青岛“左联”的分期
青岛“左联”可分为前、中、后期。前期活动时间大致为1932年春-1932年夏,中期大致为1932年10月-1934年10月,后期为1934年10月-1936年,而青岛左联活动主要集中在“中期”。
前期“左联”成员主要有王林、李林、俞启威,具体由王林负责,他们当时都是国立青岛大学的学生。1932年夏教育部决定解散国立青岛大学,这时时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的李春亭被捕,王林、俞启威等留在学校继续工作。一天国民党特务包围学校,指明逮捕王林,幸运地是,王林从后窗逃走未被捕,俞启威等闻风也在6月离开青岛,初期“左联”就这样被破坏。国立青岛大学改组为国立山东大学后,俞启威因为家庭的关系重回学校。这一时期的青岛“左联”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活动,主要组织“读书会”。
中期主要由乔天华负责,他来到青岛后与俞启威一起恢复了“左联”。乔天华1932年10月由烟台来青岛,在他的学生王涛的安排下找到民报馆的姜宏,由姜宏与刚从上海派来的负责山东党的工作的老王取得联系,找到了党组织。老王召集乔天华、俞启威开会,会议宣布老王任青岛市委书记兼组织委员,乔天华担任中共青岛市委青年委员兼“左联”党代表,俞启威任宣传委员也负责“左联”,并部署、研究了当前的工作。1932年12月上旬,中共中央派李大章来青岛恢复党组织,筹建青岛新市委。
.......................................
第三章外地作家对青岛新文坛的建构..................................52
第一节作家、作品的流动与文学的发展..................................52
第二节洪深、孟超对青岛话剧发展的促进及其影响...........................56
第三节连接青岛与上海:西蒙、孟超与《青岛民报》副刊.......................65
第四章学校和学生文艺的发生............................78
第一节国立青岛/山东大学新文艺概况............................79
第二节大学不同群体的文学选择............................82
第三节教育对中学文艺的影响...........................90
结语........................105
第四章学校和学生文艺的发生
第一节国立青岛/山东大学新文艺概况
“但正和其他各地一样,除了学生和少数年青人,新兴艺术是极少人注意的”②,青岛新文学的兴起与发展离不开校园,校园文学又往往基于“结社”与“办刊”两种方式。考察大学校园内各文学团体的情况,不能离开大学校园给这些文艺青年带来的精神空间。
文学论文参考
国立山东大学的学术氛围是比较自由的,这从学校聘请梁实秋、闻一多、沈从文、洪深、老舍等教授就可看出来。刘香在《边缘的自由——1930-1937:国立青岛/山东大学“教授作家”研究》中写到山大的这种“自由”的氛围:“与北大、清华处于文化中心的地位有所不同,国立青岛/山东大学由于处于边缘的地理位置,又实行相对自由理性的办学方针,形成的是自由独立的文化精神,这又极易与新文学中的纯文艺立场达成共存和信赖关系,因此这里能够成为纯文艺思想或自由派文人信赖的理想之地”①;而学生结社办刊又得到学校及教授们的支持,就其所编刊物来看,也秉持这种学术自由的思想;加之学校中文课程丰富,既有文章做法,也有文学史等,既有新文学也有旧文学;此外,外文系教育也促进了青大/山大校园内新文学的发展,校园内很多刊物是由中文系和外文系同学一同创办的。因此,这种丰富的精神空间给予学生更多发展个性的条件,大学校园内各院系出现诸多社团与刊物。
国立青岛/山东大学学生先后编过《青大海鸥社公演特刊》、《征程》、《文刊》、《刁斗》、《山大剧社第一次公演特刊》、《中庸》、《山大年刊》、《鲁迅先生追悼会特刊》、《新地》、《海风》等。《青大海鸥社公演特刊》、《山大剧社第一次公演特刊》、《鲁迅先生追悼会特刊》因为有时间性只出一到二期,出版时间较长的有《文刊》、《刁斗》、《中庸》、《新地》、《海风》等,时间跨度为1933年-1937年。总的来看,山大的新文学社团及文学活动并不多。
..................................
结语
1930年代的青岛新文学发展呈现出与上海、北京等城市新文学发展不同的一面。对青岛新文坛的文学活动进行研究,不仅能够发现青岛自身的文学发展路径,也可以对新文学的传播情况进行考察。
作为青岛新文学的开拓者,学界往往忽略了王统照在30年代的文学活动,而主要关注到他的《山雨》。在时代的大潮下,他创办《青潮》,积极投稿《青岛民报》,培植文学青年,而我们通过《临别赠话》这篇佚文也明确了他在30年代的文学思想。从组织层面来看,上海“左联”有着充分的前期准备以及严密的组织系统,在开放的文化土壤中,“左联”拥有更多发展的机会,而青岛“左联”在学生群体中产生,组织简单,活动也不多。同时,与上海“左联”在各联盟之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强大的创作队伍和在文坛的影响力相比,青岛“左联”是“失效”的,它无法有效组织起其他联盟如青岛“语联”、青岛“社联”进行革命活动,创作队伍的主体也是青年学生,其在全国文坛所产生的影响也微乎其微。但由于上海方面在全国巨大的影响,青岛“左联”的创作也不断向其靠拢,但其作品缺乏某种“革命性”。外地文人来青岛激发了青岛新文学的活力,文学意义上的边缘城市获得了更多发展的机会。洪深、孟超、西蒙、王亚平等作家来到青岛,打通了外地和青岛的交流,尤其是上海与青岛的联系,因此,青岛的话剧、刊物、诗歌等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青岛的学生文艺是青岛新文坛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学生文艺不仅可以看到新文学在青岛的传播情况,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青岛“左联”、教育等因素对学生文艺的影响。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