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文学毕业论文,笔者通过对抗日战争史、台儿庄战役的历史的全面把握,对相关文学书写进行动态的研究,将文学书写和历史记忆结合起来,还原在文学审美上备受指责的抗战文学的历史风貌。
第一章 台儿庄大战的历史现场与文学记忆
第一节 台儿庄大战:一次血与火的洗礼
随着对抗战文学认识的不断更新,其研究领域已经开始翻墙越界,学者李怡提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需要有‘大文学’的视野”,也就是说研究的焦点除了文学本身,还有更多“文学之外”的丰富多彩的文学现象。从抗日救亡的主流中心转移到关注抗战期间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这种观念的转变进而扩充了研究“史料”的范围,因此就需要回到抗战文学发生的历史现场。翻看抗战史册,自全面抗战爆发以来,短短六个月,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相继失守,几乎三分之一的江山已沦入敌手。台儿庄战役是徐州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位置恰是运河的咽喉、徐州的门户,津浦路台枣支线和台潍公路从它身上交叉而过,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地位,台儿庄战役因此成为迟缓敌军进攻武汉脚步的重要一役。
由于中国军队战前低下的训练水平、简陋过时的兵器、脱离人民的片面抗战路线、消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再加上派系复杂、矛盾重重的国民党军,造成了抗战脚步的异常困难;而战斗持续时间之长久、战略资源补充之缓慢、人员伤亡之惨重、舆论效应之惶恐,似乎坐实了抗战初期日本大肆宣扬的中国“亡国论”,如临深渊的中国人民被敌人胜利的强光所遮蔽,看不到前途而感到苦闷彷徨,急需一支强心针鼓舞士气、鼓动国力。直到台儿庄大捷的电波划破“亡国”阴影,政府当局利用台儿庄胜利的战争效应进行大量的宣传、报道,以此想要改变国际对抗日战争的看法,作家们则从台儿庄大战中选取题材进行创作,推动文学抗战的进程。
......................
第二节 台儿庄火线中的文艺轻骑兵
随着国共两党再次实行合作,举国上下有生力量重新聚集在一起,形成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此背景下,天性敏感的作家们暂时抛却了标新立异的个性意识,他们“急战争之所急,写战争之所需”,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积极参与战斗。1938 年惊心动魄的台儿庄大战不仅凝聚了中国各式各样的军队,同样也吸引了数以百计的中外记者、作家、艺术家等。他们心怀抗日救亡的历史责任,跟随军队一同赴阵地、上战场,在枪林弹雨中,采访抗战英雄,会见高级将领,如实报道台儿庄战争的壮烈场景大捷之后,他们又赴前线慰劳抗战将士。未能达到战斗现场的作家们,同样以自己的方式支持着抗战。在文艺工作者的行动下,来自四面八方的文艺轻骑兵们汇成一支浩浩荡荡的抗日救亡大军慷慨淋漓地进行文艺创作。
一、文艺界的抗战行动
根植于“五四”时期新文学始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适应自己的思想,作家们则一直将改革社会的责任铭记于心。自鸦片战争的炮声叩开中国的大门,中国发生了一系列的战争与革命,直到 1919 年“五四”浪潮席卷而来的文学革命,“催生了近代到现代一个共同主题,那就是文化‘启蒙’及人的‘启蒙’。”⑨开化民智,反映社会现实的任务首先落在开一代之先河的文学革命先驱的身上。到了动荡的战争年代,战争赋予了文学民族救亡的使命,作家们无例外地被这种特殊的历史环境所影响,适时把自我个性归零,去适应战时的形势。虽然有一部分作家抵抗不住战争的巨大侵袭,或软弱投敌,或隐身度外,但大部分的作家还是秉持着自己的烽火文心,如老舍的《火葬·序》中那样吐露心声:“历史,在这阶段,便以战争为主旨。我们今天不写战争和战争的影响,便是闭着眼睛过日子,假充糊涂。”⑩中国作家们以他们高度敏感的内省与强烈的责任感呕心沥血的创作,甚至以置生死于度外的战地行动表现出了他们在此时的写作心理与变化——国家意识和血液里流传的民族情感愈见增强。
.......................
第二章 纪实与宣传:台儿庄战役的即时性书写
第一节 亲临沙场传战讯:文艺通讯中的台儿庄血战
“回到文学本身”曾是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的一个美丽和正义的号召,但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却是随着 20 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性剧变而产生的。中国现代文学,或者说如今冠以“民国文学”之称的文学不可能独善其身,脱离所属时代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在复杂和强硬的战争时代,文艺的风向标只能随着政治风暴轨迹而转动。首先,作家的创作轨迹从个人空间转向了更为宏大的战场硝烟中,他们奔走在战场的各个角落,追踪和报道战斗的进展。其次战争的巨大破坏力导致出版条件相对恶劣,出版工作的暂停、物资的匮乏、发行的困难都影响作家们创作长篇作品。另外,民众急需知道前线的状况,了解抗战的进展。作家必须采取一种短小轻捷的形式来书写战争中剧变的现实碎片。一般来说,通讯是依靠调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法,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系统而充分的描述,具有较强的形象性与感染力,具有很强文学性的体裁,在抗战时代常被作家们拿来使用。在台儿庄战役期间,一方面国民党政府当局需要利用文艺手段鼓舞抗战士气,影响国际视听,另一方面便于后方民众需要及时了解大战的进展和结果。台儿庄战役的文艺通讯不仅记录了那个伟大时代的风云剧变,更是以雄浑悲壮的风格,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斗志。
......................
第二节 浩然正气写历史:台儿庄战役与报告文学的真实呈现
抗战初期,一种名为报告文学的年轻文学体裁抢占先机,一时间几乎占领了整个文坛。为了实现“文学救国”的目的,作家们的创作必须及时直接地反映当时的社会问题和时代风貌,让广大的普通民众所接受。报告文学作为一种以文学手段呈现出来的,以某种新闻主题为内容的“边际文学”,没有哪一种文体写作比它更接近时代的真相。在特殊的年代,作家们清楚的意识到,再去反复纠结文学的审美性或沉溺于咬文嚼字中,无疑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曾经从事小说、诗歌、散文等文艺创作的作家,甚至各行业工作者的加入,为报告文学的队伍不断“扩容”;各大文学发表园地腾出位置支持报告文学的发表;在读者方面,他们都以“最大的热情期待着每一篇新的报告文学的发布”①,这种种创作热潮是绝无仅有的。报告文学性质决定了它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相对其他文体来说,它更加重视题材的选择。在报告文学高潮翻涌的抗战初期,台儿庄大战的爆发无疑为其写作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奔走在台儿庄前线的作家们,借以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手段,巧妙地安排从大战中采集的素材,还原事件发生的现场,并通过事件表层的勾勒和形象的塑造赞扬去台儿庄战斗中运筹帷幄的高级将领,歌颂浴血奋战的抗战士兵和那些战场上可歌可泣的事迹。
......................
第三章 诗歌与戏剧:台儿庄战役的审美呈现.....................50
第一节 诗歌:台儿庄战役中的战歌与赞歌..................50
一、台儿庄战役诗歌的“同声歌唱”.....................51
二、醒狮之吼:台儿庄大战诗词中的战歌.............................53
三、龙战于野:台儿庄大战诗词中的赞歌.............................57
第三章 诗歌与戏剧:台儿庄战役的审美呈现
第一节 诗歌:台儿庄战役中的战歌与赞歌
台儿庄大战催生了大量积蓄着血与火的诗歌,这些诗歌怒吼出铁蹄下惨痛的呼声、炮烟里民众的抗争以及求取民族解放的声音,均属于“国家话语”和“民族话语”层面,实际上是阐释一种国家意愿或民族精神。如《民族国家概念与民国文学》一书中所说:“西方民族国家理论的引入,给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②。“民族国家”理论诞生于 19 世纪的欧洲帝国,梁启超在《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首次把“民族”一词作为一个现代政治学概念引入汉语,而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又将“民族”和“国族”联系在一起。几千年以来,中国的传统是完全依靠文化来立国,因此“借用传统文化认同来达至政治认同是事半功倍的捷径”①。这就意味着中国在政治上兴起一股“民族主义”思潮的同时,相应的文化民族主义也会随之兴起。近代中国随着列强的步步紧逼,民族国家意识觉醒的速度也不断加快,尤其在抗战时代,作家们在“国家至上”、“一切以国家为重”的民族观念面前,把政治、战争、军事、外交等宏大主题的书写成为民族主义文学的重要表达。在创作方面,民族主义也在“政治与文学、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点,使中国传统文学精神在民族危亡之际得以创造性转化,以激发国人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
结语
抗战文学研究至今已走过了七十余年的路程,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被遗忘或被忽略的地方,台儿庄战役的文学书写就是其中之一。翻阅布满历史尘埃的书卷,我们不难从台儿庄战役相关的文学作品中发现此役对中国抗日战争之重要,也不难发现这一些相关的文学作品在战时语境里发射出的光芒。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