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网络媒体医患报道的现状——以“新浪新闻”为例
第一节 样本选择与研究类目
一、样本选择
之所以选择新浪网作为网络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的样本来源,与新浪网在网络媒体中的重要地位有关。新浪网作为四大门户网站之一,用户数量庞大,虽然新浪网上的新闻资讯并非原创报道,但新浪网在新闻资讯方面与各大主流或网络媒体都形成了良好的合作,网站所呈现的新闻资讯较为丰富。新浪新闻对国内外资讯的全面、及时的报道,使网民能迅速获取新鲜资讯,并且新浪新闻中心的搜索引擎功能齐全,信息搜集方便。新浪网的新闻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特征,笔者希望通过以新浪网为研究样本,来探讨网络媒体对医患关系的平衡报道。
笔者使用新浪网“新浪新闻”栏目中的高级搜索功能对新浪网中关于医患关系的报道进行了检索。使用单一关键词进行检索可能难以检索到足够数量的报道作为研究样本,笔者采用了标题中“包含以下任意一个的关键词”的方法对新闻进行了检索。以“医患”、“医患关系”、“医患纠纷”、“伤医”和“杀医”为关键词,检索出了新浪网中标题包括以上其中任意一个词的新闻报道,共计 6600 篇左右。考虑到是对近几年的报道进行研究,本文选取了 2014 年 5 月——2017 年5 月这三年的报道作为样本。人工剔除与本研究相关不大的报道之后,样本数量共计 513 篇。
......................
第二节 “新浪新闻”医患报道的现状分析
一、报道形态分析
1. 报道数量
从媒体对某类事件的报道数量可以看出媒体对于此类事件的关注程度,所搜索到的新闻数量越多,则该媒体对于这类事件的关注度则越高。以与医患关系相关的关键词,在新浪网的“新浪新闻”栏目里进行高级检索,对新闻的标题、文本内容、报道时间、报道来源、报道体裁形式等各方面进行了整理归纳。其中搜索到与医患相关的报道总量有 6600 篇上下,新闻的时间跨度从 2017 年到 2010年。将时间限定在 2014 年 5 月至 2017 年 5 月这三年内,根据本研究的需要对这些新闻报道进行筛选以后,总共剩余医患关系相关的报道 513 篇。这也就是说,
在这三年间,平均每 2-3 天新浪网便会对医患关系相关的新闻进行转载报道。新浪网作为用户群广而不专的综合型网络媒体,对医患关系这类社会问题的关注度比较高,同时这也和当前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的社会环境是紧密相关的。新浪网对于医患关系的报道就报道数量而言,保持了相对的“平衡”。
2. 报道体裁
笔者经过筛选,最终选定了 513 则新闻作为本文研究的样本。在对这些样本内容进行大致浏览和初步的判断分析之后,本文把新浪网“新浪新闻”栏目中与医患关系相关的报道根据其体裁形式分为了以下几个类别:消息、通讯及深度报道、评论以及视频。准确地来说,视频应当是新闻报道形式而非体裁,当与文本新闻区分开来,但介于网络媒体的特殊性且视频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报道形式,
笔者将其纳入研究范围内。这几个类别的占比情况如下图:
........................
第二章 网络媒体医患报道失衡的表现
第一节 表现形式的失衡
在传播效果的研究成果中,议程设置理论属于其中比较经典的理论之一。所谓的议程设置,就是通过反复地对某一议题进行报道,以此加强这一主题对公众的影响。相关学者将大众传播的议题区分为强制性接触议题和非强制性接触议题,前者指的是和受众的生活、工作等关系紧密,受众能够直接体验的议题;而后者则指的是受众无法直接接触、体验的议题。毋庸置疑,医患关系属于强制性接触议题。因为社会公众的所有成员都在一定时间内扮演过患者这一角色,且一部分从事着医疗卫生工作,医患关系是公众能够亲身体验的议题。社会公众出于自己的亲身体验,对医患关系形成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缺乏相对系统和专业的医疗卫生知识,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医患纠纷事件、医患关系的认知。
同时,由于与具体医患事件中的当事者存在着时间、空间以及心理等各方面的距离,也容易形成公众对于该事件的认知障碍。人们对于医患关系事件中涉及到的医疗卫生知识一知半解,对当事人的了解也基本依赖于媒体的报道。媒体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为了满足受众对于了解医疗卫生知识和医患关系事件的需求,将医患关系报道作为新闻传播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虽然媒体对于强制性接触议题来说,其设置效果不如非强制性接触议题,但医患关系这一议题与公众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网络媒体对医患关系的报道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认识。
以新浪网为例,网络媒体不具有直接的新闻采访权,但在选择转载新闻时,仍然是议程设置的过程。很大一部分受众,尤其是文化水平、综合素质不高的受众,在关注医患关系报道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寻求一种导向。总信息量的多少,各种报道内容、篇幅、形式的多少及对同一事件的报道体现着该媒体对于该事件的关注程度及态度倾向,更对公众的理解具有导向性。
.........................
第二节 信息内容的失衡
一、信息的同质化
在当下的媒介环境中,媒体们尤其是网络媒体,针对传统媒体发布的新闻信息进行资源的整理和时效性的争夺,网络媒体中信息的同质化现象尤其严重。再加上网络媒体团队的专业性不强、迎合受众需求等原因,网络媒体对医患关系的报道出现了严重重复的情况。其中还存在的问题是,网络媒体提供的信息或许对一部分人来说已经满足了他们的需求,甚至出现了信息的冗余;但对另一部分来说,却远远没有满足他们的信息需要
在报道医患关系同一事件时,网络媒体出现了信息量重复的情况。2016 年10 月底,国家最高检宣称将暴力伤医列为重大敏感案件,新浪网对这一新闻进行转载报道,连续转载了 7 篇关于此事的新闻。但这 7 篇新闻内容大同小异,没有很大分别,都只是对该会议内容的简单传达,没有对该举措进一步解读的新闻报道。这就产生了信息严重重复的情况。医患关系相关信息的严重重复,对信息过剩的部分人群来说,形成了噪音的干扰;对信息不足的那部分人群来说,他们无法获取足够有效的信息。社会公众无法了解医患关系的全貌,也就无法形成对于医患关系的完整、正确的认知。
二、关键信息的缺失
2016 年 5 月 11 日左右,新浪网先后转载了 5 篇报道,都是关于国家卫计委督促地方严惩两起暴力伤医案的内容,而对于是哪两起暴力伤医案却少有提及,具体的伤医案的情况的报道只有一篇是关于其中一件伤医案,而这篇报道竟转载不完全,只有新闻开头的几百字,再没有下文。这种关键信息的缺失,也是网络媒体在医患关系的报道中出现失衡问题的表现之一。
.......................
第三章 网络媒体医患报道失衡的影响及根源······················· 30
一、无法满足受众信息需求················ 30
二、忽略患方意见声音······················ 30
第四章 网络媒体如何避免医患报道中的失衡·············· 40
第一节 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协调配合················· 41
一、构建合理的媒介生态环境····················41
二、建立并完善新闻法律法规··················42
第四章 网络媒体如何避免医患报道中的失衡
第一节 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协调配合
一、构建合理的媒介生态环境
在媒介生态环境的形成与变化中,政府的控制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新闻进行平衡性报道不但能够表现出政府对于人民的知情权的尊重,也是民主开放程度的体现。由于我国的国家制度及政策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媒体常常在遵循国家政策和追求新闻平衡报道之间难以做到两全。尤其是在报道与国家形象及政府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时,例如自然灾害及关系到社会安全的重大突发事件等,媒体的报道更是讳莫如深。一旦这样的事件发生后,媒体总是不敢在第一时间发声,而是等政府公文下达之后才作报道,以求与国家政府保持步调一致。有时甚至会出现完全消音的现象,即对某事件保持消息封锁的状态。
随着我国政府政策的日渐宽松,这样的情况有所减少,但我国媒体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仍然免不了束手束脚。对于医患关系这样的社会敏感问题,网络媒体的报道自然也受到国家政府的影响,因此其消息大部分来源于官方,这使得我国网络媒体实现新闻的平衡报道遭遇了严峻的现实困难。因此,网络媒体要想在医患关系的平衡报道上寻求进步,首先需要一个宽松合理的媒介生态环境,而这个环境应当由政府来提供。
........................
结语
近年来,医患纠纷类事件频发,严重的甚至出现暴力伤医、杀医的情况,医患关系的紧张也警示着媒体,媒体在报道医患关系时应当把握好分寸,对医患纠纷尽可能呈现公开、公平、公正的报道,以防止失当报道使原本就岌岌可危的医患关系雪上加霜。而在此背景下,本文对网络媒体医患关系的报道作出了研究。
根据研究发现,以新浪网为例,网络媒体在对医患关系的报道上出现了各方面失衡的现象:对于医患关系的整体报道数量充足,但报道体裁、篇幅上偏向于选择消息类报道、中短篇幅的报道;医患友好类事件的报道只有 5%-6%发布于事情结束之前,对于医患纠纷类事件的报道有三成到四成是事情尚未结束前就发布的;报道内容上偏向于国家政策、专家建议类新闻内容;消息主要来源于官方、专家、医方等权威群体,患方出现“失语”现象。这些失衡现象的发生,一方面对当事人中丧失话语权的患方来说是不公正的,不利于医患关系的缓解,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偏向于报道涉及暴力、血腥场面的医患纠纷事件而刺激受众的心理,因为信息的片面化而错误引导舆论,与此同时新闻的失衡报道也会影响媒体自身的公信力。
网络媒体医患报道出现失衡问题的原因,首先来源于客观条件的制约。国家政策制度的限制使媒体有话却不敢说,涉及重大敏感问题时更是要跟随官方脚步发声。而由于媒体必须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导致了为抢时间而出现事情尚未结束就抢先发布新闻的情况发生,同时网络媒体的素质普遍偏低的受众构成结构也直接决定了网络媒体的新闻深度不足。传播者可能因个人专业程度不够而在选择新闻时将个人偏见带入,或是医疗卫生知识缺乏而对高权势群体盲目依赖,形成报道内容、消息来源和整体立场的偏向性。此外经济利益的驱使,也极易造成网络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的失衡问题。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