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为挽救深重的民族危机,十九世纪六十到九十年代,一场标榜“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洋务派人重视经济发展,主张开设军事工厂,开办公司;重视发展教育,设立同文馆,教授外国语言,并派遣留学生到欧洲留学,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理念和文化知识,凯旋后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客观上来说,这剌激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并且对外国经济资本在中国的扩张起到了抵制作用。伴随洋务运动的展开,陕西一些思想开通的官绅也逐渐体会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重要性,1896年4月,陕西布政使司樊增祥,购回铅字印刷机后,在今天仍保留的西安市青年路第二印刷厂址内开设秦中书局,隶属于陕西省布政使司衙门,为期刊的连续出版发行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地理条件。1897年11月1日,时任陕西布政使的江西萍乡名士李有棄主持、抚猿文案吴廷锡主编,由陕西布政使衙门主办、秦中书局出版,《秦中书局汇报》在西安顺利创刊。自《汇报》创刊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笔者统计出陕西共创办期刊661份,其种类繁多,内容涵盖广泛,其中晚清时期共统计出14份期刊,大多以官办性质为主,传达皇帝诏令,传播官场消息,而《汇报》是陕西近代最早的期刊之一,对我们了解晚清时期的历史和晚清时期的陕西非常具有代表性。
..........
第一章晚清陕西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概貌
1.1晚清陕西报刊产生的历史背景
期刊在陕西创办伊始,皆由官方出资,传达政府命令,传播官场消息,属官办性质。《秦中书局汇报》,1897年在西安创办,是由陕西地方官员布政使李有棻主持的,《秦中官报》于1904年由课吏馆姚才波主办,两者均设有“谕旨恭录”的固定栏目,传播清廷消息,赞誉清廷政府。陕西布政使李有棻,在京做官时,即广交名人贤士,探讨治国救民良策,议论宏达,名播京师,且任陕西按察使时,为开启民智,创办《秦报》馆。这说明在陕西,开明的官绅阶级是期刊得以产生的重要人才条件。1894年4月,官任陕西布政使的清代文学家樊增祥,从上海购买了一台铅字印刷机,这也是西安的第一台铅字印刷机,机器的购买为期刊的出版和持续发行创造了物质条件。陕西出版发行期刊,从它的出版方式和传播内容上来说,与中国社会及陕西社会环境密切相关,陕西“每有新生事物出现,每逢革命活动举办,创办进步报刊即随之起步” [2],这说明每一次新的革命、新的思潮的出现,都为期刊的创办提供契机。据统计,晚清时期,即从1897年《汇报》创刊始,至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灭亡,陕西共创办期刊14种(见表1)。
1.2《汇报》出版概况
据笔者统计,在陕西早期出版的报刊中,《秦中官报》由陕西课吏馆创办于1903年,《关中学报》由高等宏道学堂创办于1907年,《秦晚报》、《关陳》由留日学生于1908年创刊于东京,皆晚于《汇报》,据目前资料,《时务斋随录》创刊于1896年,早于《汇报》一年,《广通报》与《汇报》创刊于同一年,可证明《汇报》为陕西最早出版的期刊之一;而其由官方出版机构印刷发行,由陕西布政使主办、藩司文案(布政使文案)主编,传递官方消息的、传达皇帝谕旨的内容,决定了其官方性质,《时务斋随录》与《广通报》皆非官办,因而《汇报》被称为是“陕西地方第一份正式的官报” [5]。综上而言,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汇报》是陕西第一份具有官办性质的期刊。
第三章《汇报》先进思想的传播.........17
3.1科学思想的传播.........17
3.2经济思想的传播..........23
第四章《汇报》对陕西地方新闻的报道..........30
4.1地方治学报道..........30
4.2地方人才培养...........31
4.3地方建设报道.........32
4.4地方财税报道.........32
结论/////////34
第四章《汇报》对陕西地方新闻的报道
4.1地方治学报道
除在第一章中提及李有菜请旨在陕西学律馆设置时务课程以推广洋务、培养新式人才之外,陕西地方上还并存着旧式招揽人才的方法,即武举科考,在当时称为“武闱”。武举的设置,“肇于唐盛于宋备于明,我朝因之造士,则文武同学选士,则文武分科得人之盛,固已卓越前古矣” [45],可以看出,魏光秦认为武举的设置非常明智,这是选拔人才的方法,并且反驳了有人认为应该用火器代替骑射的办法。魏认为,火器只需熟练使用即可,但骑射考验的是人的及时反映能力,大难当头,无法冷静使用武器,只能乖乖就范,但会骑射等能力的武将,遇事冷静,能更好的处理。陕西游艺学塾为地方设立、官方掌管的新式学堂,在陕西教育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陕西新式学堂教育成长的分水岭,1902年与陕西中学堂归并,是陕西历史上的一个高等学府,也是晚清时期较为典型的新式学堂。
4.2地方人才培养
首先就是国子监需要整饬,国子监作为国家最高学府,要以身作则,选取优秀者学习;第二是各学校在选取学生时严防考生作弊;第三,对考生的年纪严格考查,不足年龄者严禁其参加考试;第四是停止捐款买官的做法;第五是各部院官员也必须学习政事;第六是旗兵应该破除旧习,改善自身,以固根本;第七是禁止吸食鸦片;第八要分设算学、艺学等科目,以利于时务,课程的实用性必须增强;第九是必须培养水军陆军中文武兼备的人才,不能只做一介武夫;第十是各省在培养人才时,必须学会变通,这主要指的是军事人才,由于军事人才,如武备学堂、水师学堂等,非三四年即能见效,不能只学攻而忘记守;十一,工艺的考查,要作为根本,实用性才是重中之重;十二,官员必须学会严于律己,禁止自欺欺人。“以上十二条略知时务者类能言之......劲敌环海列国,以中华为鱼肉,皆由我之痼疾久” [50],日本在败给英美等国后,励精图治,日新又新,“默宪理乱之本源,矿览宇宙之大势” [51],中国若想如日本般不受敌国侵略,必须学会自强,而自强的根本就在于培养人才。
...........
结论
笔者在之前对《汇报》性质的论述中,证明了它是由官方出资、官方主办的性质,但对于《汇报》是否是陕西第一份官方期刊,还需要加以证明。首先,在目前已了解到的陕西出版的报刊中,早于《汇报》的,包含陕西著名的教育家刘古愚先生在味经书院出版的《时务斋随录》以及肖培堂与毛昌杰出资在西安创办的《广通报》。为讲求实学、培养人才,1873年,陕甘督学奏请设立味经书院,刘古愚等先后任书院山长,他革新课程内容,传播科学知识,把书院建设成传播实学的新式学院。1885年,刘与人创办求学斋,推行新学,并创设刊书处,这是目前陕西近代最早的出版机构,刊书处发展至1891年并入味经书院刊书局,值得一提的是,《汇报》的出版机构秦中书局也于1907年并入味经官书局,后来发展成为一个整体机构。1896年,味经刊书局在刘古愚的主持下创办《时务斋随录》,这是目前发现的陕西最早的出版物,为小16开线装书册行刊物。味经刊书局是依附于味经书院的专业出版机构,因而尽管《时务斋随录》是陕西最早的刊物,但它的性质可以定义为由教育出版机构最早创办的期刊,不是官办性质。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