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本文运用美学、新闻学以及心理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来着重分析新闻摄影美学的历史追溯,新闻摄影的美学特征,新闻摄影美学在视觉信息传播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对进入视觉中心时代,新闻摄影的美学使命进行了论述,就新闻摄影工作者如何提高图片的视觉传播效力,应如何真实、可信、正确地发挥视觉信息的传播功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1.新闻摄影美学追溯
人类对美的热爱,追求与创造是来自于本身的原始信念,是人的本质天性。古人云:“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期盼美好的生活和渴望通过艺术作品得到美的滋润,是人的正常欲望。同时,美还能陶冶情操,净化人的灵魂,孔子在《论语》中写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美育具有和德育同样的作用,人们向往美,社会精神文明需要美。美作为人类生活实践创造的产物,是客观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东西。美学则是研究美和人的审美意识的本质特征和规律的一门科学。人类对美的探索可追溯到古希腊和我国的先秦时期。新闻摄影作为一种记录生活、表达观念的信息传播方式,也是人类在追求美好生活的活动中,产生的一种审美创造活动。新闻摄影美学遵循着美学的一般规律,它既属于现实美中的社会美范畴,也与艺术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自身特殊的审美价值和美感规律。
1.1新闻摄影美学与美学
美,是人的自觉(合目的)自由(合规律)活动的产物,是人的积极本质在实践对象(被认识和改造的事物)上的感性显现,人通过眼、耳等感官就能“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①感受到自己的性格、生活、力量和理想,从而“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②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心理上的满足。因此,正如食物、水是人不可缺少的物质一样,欣赏美则是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需要,它对于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品德,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学派在探求宇宙本原时最早谈到美的问题,提出了“美是和谐与比例”,③美作为一种宇宙的和谐,是衡量存在的和谐性与真实性的尺度。整个希腊早期美学思想史上,苏格拉底(Socrates)是一位承上启下的人物,他将希腊早期美学的自然哲学基础转变为心灵状态。
1.2新闻摄影的审美意识体现了人类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据考证,大约在三四万年前,人类就在寻找一种能够一记录生活、表达观念的信息传播方式。古人刻画在山崖、岩石上的图案,无疑是人类最早的视觉传播形式,他们用这种既苍凉稚拙又简练传神的笔画,描绘出动物、人物、战争、狩猎、祭祀、舞蹈等。正如著名学者、文艺理论家孟伟哉所指出的:“在山岩和石头上刻或画,事实上是流传至今的一种反映生活、记载史实、表现观念、寄托审美情趣的方式。”①从西方的泥板书、羊皮纸到我国的甲骨文、青铜器,生存状态的改变、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类记录形象、保存思想的不懈追求始终联系在一起。审美作为一种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和不涉及实际利害的精神活动,往往带给人最大的和谐感和自由感。因此,席勒认为,“美是自由的象征。”审美活动可以复归人类所失去的人性,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康德把审美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归为“人是最后的目的”,②也是这个意思。黑格尔也认为,审美具有解放人的性质。这是美感的最大价值,也是我们审美活动的最高追求。正是由于美感的这一特征,使得审美在我们的生活中异常重要。人们不但喜爱美感,而且追求审美的生存方式。人类在改变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自身。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种改造表现为“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方式固定下来。”这种“逻辑”就是社会实践的“内化”和“积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动力机制。心理学上一般把人的心理机制分为智力、意志和情感三部分,分别行使认识、行为和感受的功能,并分别对应着真、善、美三种观念。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心理过程都是人的智力、意志和情感在实践活动中不可割裂地协同进行着的过程。智力机制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主体将客体的规律内化于心灵的结构形态。也就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认识自然的发展规律,把多种多样的自然规律性的结构和形式,转化为语一言、符号和文化信息体系,最终内化为人的智力机制。由此获得知识,达到对“真”的把握。在一般的审美感知中,必须以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生活经验为前提,具有深刻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智力建构,才能使人的审美感受更为强烈。比如在欣赏悲剧时,或许会潜然泪下,但是真正领悟到它的悲壮或凄惨的深刻社会内涵后,往往是更为深刻的回味与沉思,只有这种经过理解和思考后的“痛”感,才能真正体会到悲剧美的真味。
2.新闻摄影的美学特征
任何事物作为一种物象存在于世界上都有其特定基因组成,其物质之间在基因方面有着千变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物质形成特定状态,这便是物质特征。新闻摄影是一种视觉传播的媒介,它所产生的图像之所以能够引人入胜,与其美学特征密不可分。认识新闻摄影的美学特征,将有助于认识新闻摄影的个性魅力,有助于透过其特定表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2.1形象特征
新闻摄影是诉诸于形象的新闻传播手段,在新闻摄影所包含的全部内容中,形象具有核心价值,有了它才能全面体现出新闻摄影的视觉、瞬间、现场、真实的鲜明个性与魅力。新闻摄影的形象性是指新闻照片要用形象说话,用视觉形象表现新闻事件的情节、主要内容和新闻的意义,新闻信息量应蕴含于新闻形象之中。①形象性因素,使新闻摄影与美学和造型艺术紧密挂起勾来,并成为人们的一种审美对象。形象性是艺术性的基本特性,亦是美的基本特性。“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黑格尔)。美不是抽象的公式或定理,而是可视的、可感的。新闻摄影同其它摄影门类一样,都是以二维平面再现三度空间,以画面的可视形象再现现实生活内容。离开了形象性,新闻摄影便失去了存在的依据,亦就无审美价值可言。一张好的新闻照片,能够胜过千言万语,固然是由于它的纪实性、真实性,同时也由于它的形象性。有些事物,通过摄影来报导,不仅能传播信息,给人以认识和教育作用,还能赋予人们生动的可视形象,使人如闻其事,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满足人们的“视欲”,给人以审美享受。“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的照片,全世界的人们都争先抢阅,为什么它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除了它所报道的事实本身具有很大的新闻价值外,它所再现的月球表面形态和飞船在月球上登陆的形象,是人们无法亲眼目睹,但又梦寐以求的。新闻摄影形象是摄影记者在新闻事件同步发展过程中所抓取的现场视觉形象,与其它新闻传播手段相比,新闻摄影形象具有独特的价值。
2.2瞬间特征
瞬间性可以说是摄影的时间特性。一方面,瞬间性是指摄影不能全过程地记录事物的发生、发展,只能通过对时间片段的选择,对事物进行记录;另一方面,通过对典型瞬间(“决定性瞬间”)的选择,又可以让受众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①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新闻摄影就是利用摄影的瞬间记录特征把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种种事实“定格”为一个瞬间画面,通过这一瞬间形成的艺术造型,使读者联想到前前后后的时间,从中领略、欣赏、理解新闻的内涵,达到一种升华、一种享受。狄德罗在《绘画论》中曾经说过,一个画家要善于抓住一瞬间,这个瞬间要能表现前前后后的许多时间。新闻摄影作为新闻报道工具,只有静态的、瞬间的反映新闻事实才是它的本质特征。它追求的就是生活中含有情节、隐有故事的一个个瞬间,用这个瞬间形象去说明事件,这种静止的瞬间形象既凝聚着事件的过去,又预示着事物的将来,虽然是刹那之间的情境或动作,但是表现了新闻事实的整体和精华。蒋齐生先生也曾经指出:“通过瞬间的形象表现新闻主题、情节、新闻的内容和意义,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为人物传神,这个瞬间形象就必须是有概括意义的典型瞬间形象。”“抓不住对象的形象表现的典型瞬间,照片就平淡无味,就不耐看,就没有美,就失去受众。无论怎么说你报道的题材内容多么重要,你没有吸引人的典型瞬间,就一切成为空话。”乌新闻照片如何引起读者的好奇和关注,这就需要选取最有典型意义的瞬间形象。所谓典型瞬间,就是要抓取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最高潮的瞬间场面。这种场面,往往是承上启下,起关键作用的时刻,最具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使人看了回味无穷。所以,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总是善于捕捉新闻事实内部矛盾中最尖锐、最饱和的瞬间状态,鲜明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一幅好的照片能使读者看到比自己亲眼所见的内容更为丰富。
2新闻摄影的美学特征..........12
2.1形象特征..........12
2.2瞬间特征..........12
2.3新鲜特征..........16
3新闻摄影美学在新闻传播中的效应..........26
3.1新闻摄影美感对受众产生吸引力..........26
3.2新闻摄影美学帮人推开认识世界的窗口..........28
4读图时代新闻摄影的美学使命..........35
4.1拓展新闻摄影的审美空间..........35
4.2监守真实性,保持新闻摄影的可信度..........38
结论
新闻摄影照片应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反映客观现实情况,决不允许用虚假的东西去欺骗受众。假新闻、假照片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商品,其危害性并不逊于物质商品。新闻摄影作品如果缺乏真实性,不但失去了存在的理由,还会给新闻事业带来不良后果和损失。
参考文献:
1.(英)兰福德(Langford·M)著,谢汉俊译《世界摄影史话》,中国摄影出版社,1986年版
2.(法)吉泽尔·弗伦德著,盛继润、黄少华译《摄影与社会》,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年版
3.康大签著《摄影美学原理一一新世纪高等学校摄影及其相关专业通用教材》,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8月
4.李文芳著《摄影美学—21世纪高等院校摄影艺术专业教材》,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年7月
5.石少华著《摄影理论与实践》,新华出版社,1982年7月
6.盛希贵著《新闻摄影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盛希贵、任悦、周邓燕著《新闻摄影理论与实务》,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8.许林著《读图时代的新闻摄影论说》,中国摄影出版社,2002年8月
9.邵培仁主编《艺术传播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延百亮著《现代新闻摄影》,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