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2010年笔者在某电视台实习期间,所在的栏目为一档人物专题栏目,讲述百姓身边的故事,节目的对象就是一些老百姓中的“大人物”,例如民间绝活艺人、慈善办校的普通教师、提倡全民踢毽健身的退休老人等等。笔者在实习期间的工作每天艮着老师外出采访,接触各行各业的人,听他们讲各种各样的故事。那时没有一点实践釆访经验的我,在跟着老师采访了段时间之后就有了自己独立采访的机会,那时,提前一天晚上熬夜苦思冥想出一大堆的问题,写在笔记本上,但第二天的采访却大失所望,感觉迷茫混乱至极。后来在老师的推荐下,笔者开始去网上搜索柴静的釆访视频,开始关注这位身材痩小但却气场强大的女记者,她的采访、演讲以及博客中的理念和思想在很多时候给予了笔者一种力量、一种引导、一种启发。几年来,笔者甚至对柴静有一种“情怀”,因此在硕士论文选题时,她便成为了笔者的第一选择。柴静在《新闻调查》中的表现让人们在电视屏幕上认识了这位女记者,几年后在栏目《看见》中柴静再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她因这两个栏目成名,但笔者发现,她在两个栏目中的釆访行为有很大的区别。那么,在《新闻调查》中柴静的釆访会话有哪些特点?在《看见》中她的釆访会话又有哪些特征?从《新闻调查》到《看见》柴静究竟实现了哪些转变?又为何会有这种转变?本文试图利用会话分析相关理论围绕以上问题展幵研究。
.............
第二章柴静的两大阵地:《新闻调查》和《看见》
2.1《新闻调査》:探寻真相的新闻江湖
成熟阶段(2003年至今):这一时期栏目组全面提出了“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的宗旨。这时的《新闻调查》面对这巨大的压力,其他栏目的建立,节目形态和主持人的流失,新闻频道的推出也导致新闻资源的争夺白热化,以及央视一套改版后电视剧成了一套的主流等等。另外,栏目的内部环境比较成熟,在调查性报道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外部环境也比较有利,当时十六大的顺利闭幕,“三贴近”原则的提出,使得调查性报道应该掉卫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面对这压力和危机,在内外部比较成熟的时机,此时《新闻调查》决定将栏目精准地定位为调查性报道栏目,将做调查性报道做为《新闻调查》的唯一标志和竞争力。此后,《新闻调查》的一些优秀节目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例如《阿文的噩梦》、《非典突袭人民医院》、《命运的琴弦》、《双城的创伤》等等,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此时这些节目中的出镜记者柴静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2.2《看见》:静水沫流的人性平台
媒体往往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公众注意力,在当下这个网络时代中,同时也是媒体议题髙度集中、焦点急剧同化的时代,媒体究竟应该如何塑造公众的“注意力”?《看见》栏目在这个眼花绮乱的时代中,试图想要更加合理地看待公众事件、更加恰当地理解争议热点人物。王开玲说:“在某种意义上注意力反映着你的价值观,承载着你对时代的认知和理想诉求。”。在柴静专访药家鑫父母一期中,当大多媒体都把焦点对准药家鑫家庭是否有钱、药家鑫父母是否娇惯儿子、这是否又是一起“富二代”倚强凌弱的典型事件等这些问题上时,《看见》却在深入釆访、呈现事实的同时,试图将观众的目光引向另一个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层面上,那就是两家人的悔和爱,这期节目抛幵了网络上的众声喧哗,抛开了简单的非白即黑的善恶判断,试图观照那种难以名状的人性。
第三章《新闻调查》vs《看见》:柴静采访会话对比分析...........16
3.1话轮转换规律...................16
3.2柴静采访会话策略分析.......18
第四章“看见”柴静的转变..........36
4.1不是质疑,而是疑句....36
4.2不要对抗,而要理解............37
结语.........41
第四章“看见”柴静的转变
4.1不是质疑,而是疑问
她认为记者抱着决心想要改变世界的愿望确实有点虚妄,记者的本职工作应该是去呈现世界,在釆访的过程中让人们知道事件为何会发生、怎样发生,收看节目的观众可以从不同立场去认识去理解,记者个人无法真正把它说的明白透彻,唯一能做的是竭尽全力去接近那个目标。如今的柴静对新闻和真相的欲望依然强烈,但是在处理方式上,她早已认识到那种要人“项上人头”的“绝招“或许欠妥,而这样一种“笨重又锋利的力量”可能更容易接近真相。她不会再用凌厉的口吻去质疑对方,而是用发自内心的疑问去挖掘心灵,“你为什么这么想?”、“你怎么看?”、“你有什么想法?”,这样看似普通的问句却凝结了柴静多年来的成长与蜕变。
4.2不要对抗,而要理解
柴静曾经成功地完成了许多让观众拍手称快的对抗性采访,绵里藏针,见招拆招,接着给予还击,往往能够令对方或哑口无言,或尴尬收场,在《新闻调查》这个“打打杀杀”的新闻江湖,柴静也养成了对抗性采访的习惯。到了《看见》初期,在采访李阳家暴事件的时候,由于曾经本身也是一名女性,也做过女子监狱的暴力犯罪调查,对那些受到家庭暴力女性的心理也有所了解,所以面对这样一个对自己妻子实行暴力,但又巧舌如簧的采访对象,柴静自然就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判断。正是因为将这样的价值观带入了釆访中,在对方给出一个力时,柴静急于用另一个相反的价值观去反击,所以这期节目中多少有着一些“火药味”。
.............
结语
本文对柴静在两个时期的系统分析和比较呈现了她在央视十年的成长和蜕变,柴静在调查性采访中所培养出来的“回合感”会越来越熟练,会掌握一些采访的所谓的技巧。而如今的柴静似乎不大愿意在采访中使用“技巧”,那种自然笨拙却又不失力量的呈现方式,或许让她、让被访者和观众都感觉到舒适。从“打打杀杀”的调查性新闻到“静水深流”的人物专访,柴静的改变也并不是刻意或突然的,而是时间和经历所慢慢塑成的。虽然柴静的采访方式或是新闻理念曾经一度饱受争议,但是作为一个媒体人,并不是说我们要效仿她的做法,但柴静对新闻的热情、对真相的欲望、对人性的关怀以及对公众的责任感是我们每个人应当尊重的。本文运用会话分析理论来分析新闻传播领域的采访行为,将两个学科领域进行交叉研究,属于一种新的尝试,但是也有很多不足之处。由于《新闻调查》和《看见》两个栏目迄今为止所做的节目众多,无法将每期的采访内容都详细的转写下来,只能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节目进行转写分析,在研究样本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另外,笔者学疏才浅、水平有限,对会话分析相关理论也只是做了浅显的分析和运用,并没有做到十分的系统和全面,今后应当多加学习和钻研。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