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言人”到“对话者”政府新闻发言人体制进展中身份的变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8829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绪论

笔者在对中国政府新闻人制度30年的发展简单梳理之后,发现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不断完善,离不开政治体制发展、政府信息公开不断推进、互联网发展等因素的推进。因此,笔者旨在通过对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这30年纵向发展的历史性梳理来研究政府身份在其中发生的转变,政府身份的转变与政府执政理念和施政方针的关系,以及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什么样角色的政府在其中发挥作用。因此笔者认为探究政府身份转变在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建立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言献策,为政府新闻发言人身份做一个新的定位,以构建一个更加透明、和谐的社会环境。笔者主要是以历史发展的维度来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鉴于研究能力还研究范畴的限制,此次研究综述以国内研究成果为主要对象,在这样一个梳理的过程中也能够研究一下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发展对于学术界研究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层面的选择是否有深度的影响,把对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研究放在历史的纵向坐标里,对之后的研究发展亦更具借鉴参考意义。
............

第二章历史的嬗变: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30年

2.11983-2002: 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萌芽阶段
中国记协第一次给中外记者介绍了国务院各部委的新闻发言人,并正式宣布我国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而在此之前,虽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也利用记者招待会和政府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来积极开展宣传鼓动工作,但并不是常态化的行为,尚未形成新闻发布制度,政府进行新闻发布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宣传政府的执政思想,新闻发布会主要应用于外交政策的传播上,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做法。而国内传播主要是单向命令的形式,通过党报党刊和新华社统一公众的价值观和思维,在文革时尤甚,这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正是这种重“外宣”轻“内宣”的宣传模式给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局限性,政府在整个新闻发布的过程中主要扮演的是对外宣传者和信息占有者,公众则只是作为旁观者存在,这不符合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也不利于国内政治的发展。当时的地方政府在遇到突发状况时采用封锁的方式来“捂”,结果导致信息不通畅,严重影响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非典”初期的社会恐慌和信任危机就是极大的教训。同时,相关法律法规的欠缺也是这一时期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的一大弊病。这些弊端所带来的教训也有力的推动着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朝着另一个阶段迈进。

2.22003-2007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展阶段
自“非典”危机之后,中国政府从处理危机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逐渐意识到自身政府信息发布机制的欠缺。在“媒体管制”、“消息控制”的错误政治思维与只重“外宣”忽视“内宣”的片面传播思想引导之下,初期的危机处理能力遭到公众的质疑,引发政府的信任危机。而在后期的危机应对中,卫生部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多场新闻发布会,及时通报疫情,打消了公众的恐慌情绪,维护了社会稳定。这前后鲜明的对比,也让中国政府看到了在国内政治工作中,政府的新闻发布与信息公开是至关重要的,促使政府推进政府新闻发布工作,给予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政策上的支持,中央领导人连续几年在政府重要文件中提到要完善新闻发布机制,推进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设和发展。这一方面反映了政府对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的重视,另一方面从之后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不断发展,从一级到三级,也可以看出政府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不断发展中是最大的推动力,政府的执政理念和职能决定了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何去何从,在文章的第四部分会具体进行论述。

第三章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发展中政府身份的转变.........25
3.1从“发言人”到“对话者”转变的原因.....25
3.2从“发言人”到“对话者”的政府身份转变.........29
第四章信息社会呼唤政府新闻发言人成为“超级传播者”.........36
4.1信息社会发展对政府传播环境的影响............36
4.2信息社会需要阳光透明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37
结论.............41

第四章信息社会呼唤政府新闻发言人成为“超级传播者”

4.1信息社会发展对政府传播环境的影响
另一方面,信息社会也给政府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首先,信息社会不仅会使政府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多、速度变快。同样的,公众获取信息也会变得更加快速便捷。信息在信息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得公众对于信息的需求不断高涨,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迅速及时的主动向公众公布其掌握的信息,以达到最大化的透明,这也对政府传播的速度与方式技巧的选择提出了高要求。其次,在传统社会,信息传播需时比较长,但是到了信息社会之后,随着互联网、手机等信息传播手段的兴起,信息的传播往往在几秒钟就可以实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必须及时应对新状况,对于公众感兴趣的问题做出及时权威的回应,全面、准确、及时地与公众进行沟通和交流。

4.2信息社会需要阳光透明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
当然,鉴于政治治理活动的复杂性,完全的政治透明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但是,政府在行使权力、进行社会管理的过程中产生和收集处理的信息以公众的支持为基础,公众对于政府的行为有知晓权,对和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有知情权,这部分信息是政府必须透明的呈现在公众和社会面前的。信息社会带来了更加发达的信息传播环境和渠道,这也要求现代民主政府必须充分发挥信息传播优势,打造阳光透明的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增进政府与公众的联系,更好的执政为民,真正实现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对政府新闻发言人来说,就是作为政府的“代表者”,作为与公众和社会的“对话者”、作为整个政府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怎样在各种形式的新闻发布活动中尽量“透明化”,成为“超级传播者”,尽最大可能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需要继续努力。
..........


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三十年历程的梳理,分析政治转型、政府信息公开、信息时发表展等因素在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中所起的作用,并反过来探讨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不断完善对我国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从最初只注重对外宣传到之后逐步重视注重对内传播、向媒体、公众解读政府政策、应对突发类事件。其中,新闻发言人身份的角色定位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发言人”向“对话者”的转变,不断适应着时代的要求。笔者认为,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虽然经历了起步晚、发展快这样的过程,但之后如何更好发展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加以努力,研究是为了更好的实践,通过研究为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是落脚点。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当前我国学者对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研究尚存在不够深入、与中国国情结合不够、盲目引入西方新闻发言人制度理论与实践经验而未加以中国化、本土化,这无益于中国特色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构建,应予以反思。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