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本研究在定量统计的基础上结合定性分析,以便让论文中对相关问题的分析显得更严谨,同时把国内时评存在的相关问题和国外一些报纸评论的状况加以比较,旨在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我国都市报的发展状况。同时传播学的相关理论也让本研究对问题的分析能更深入,更理性,也从一个侧面让我们在实践和理论间作出比较和思考。
1.时评和新闻评论
1.1时评的渊源
谈及时评,首先不得不将它和新闻评论之间的关系厘清,而要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追溯时评的渊源是必须的。时评这一名称究竟何时提出,有多种说法。认为属《时报》所创:据一士很早就在1928年写的《报纸评论析类》中这样写道:“‘时评’,在今日为报纸上短评最普通之名称。吾国报纸,首设此栏者为时报,‘时评’之时,盖义取双关也。自时报以‘时评’受人欢迎,各报遂踵为之。亦有另标‘新评’‘时事小言’‘暮鼓晨钟’‘随感录’等,要之,皆短评也。”川戈公振在1927年出版的《中国报学史》中亦把“时评”概念的提出归功于《时报》。从此狄氏灰心武力运动,乃创时报,为文字上之鼓吹。延陈冷为主笔,独创体载,不随流俗,如首立时评一栏,分版论断,扼其机枢而戈公振先生认为“时评”乃《时报》独创是有原因的。因为在下面的文字中,戈公振先生直接搬出了胡适先生的书《十七年的回顾》,并称该书对此所言“颇详”。现摘录胡适先生在《十七年的回顾》一书之话如下:《时报》的短评,在当日是一种创体,做的人也会聚精会神地大胆说话,故能引起许多人注意,故能在读者脑筋里发生有力的影响。我记得《时报》产生的第一年里,有几件大案子。一件是周有生案;一件是大闹会审公堂案。《时报》对于这几件事,都有很明决的主张。每日不但有‘冷’的短评,有时还有几个人签名的短评,同时登出。这种短评,在现在已成了日报的长套了,在当时却是一种文体的革新。我们试看这种短评,在这十七年来,逐渐变成了中国报界的公用文体。这就可见他们的用处与他们的魔力了。”’其他说法:中国人民大学马少华教授认为,“时评”无论从文体形态还是栏目名称来说都非《时报》先创。从文体上来说,早在《时报》之先的《新民从报》上就有“国闻短评”一栏。而丛栏目名称来看,1904年3月5日的《中国日报》早就有“时评”一栏。
1.2时评和新闻评论的界定
要界定时评和新闻评论,首先得弄清楚时评的概念,而时评的概念是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于“时评”有着不同的认识,“时评”的内涵和外延在这个过程中都是发展变化的,所以,要界定现在的“时评”,首先还得弄清楚“时评”经过了哪些发展变化。
1.2.1第一次“时评热”—“时评”的两大特征
时效性和短小性时评的界定应该从早期媒体对于时评概念的认知开始追溯,从现有的研究资料来看,对于时评这一概念开始有比较清晰认识的时期应该追溯到20世纪初叶。曾建雄教授在其著作中写道:“时评走上中国报刊论坛,固然是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和读者需求的变化使然,但首先应当记上梁启超倡导之功。继《清议报》之后,他又坚持在《新民丛报》上设置了‘国闻短评’专栏,使时评这一文体能够为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而后来以时评名闻中国报坛的《时报》,也正是根据梁启超的设想,一创刊就重视运用这种言论体裁,专门设置‘批评’一栏,大量发表时事政治性短评,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时评因而风靡报坛。”“由此可见,曾建雄教授认为从时评固有的文体特征上来看,梁启超明显把时评这一文体在报纸上强化了,尽管之前也零星出现过一些短评性的新闻评论,可是真正自觉把它作为报纸言论中的一种常态文体,还是梁启超第一个做到了这点。而中国人民大学胡文龙教授也认为“时评性短评文体”是梁启超首创的,“梁启超对报刊评论文体改革的重要贡献,还表现在敢于突破品种单一的局面,即冗长的‘论说’独占报刊评论篇幅的状况,首创短评和时评这类评论的新型文体。多则三五百字,少则几十个字,针对性强,一事一议,简短明快,读者爱读。”6对于时评性文体是否是梁启超首创,我们无需过多追究,但可以确定的是,自梁启超开始,时评性文体已经被作为报纸评论文体的一种重要形式,之后,大家比较公认的一个事实就是:《时报》又将时评从文体和栏目设置上更清晰和具体化了,也就是说,报人时评意识自《时报》的“时评”之后更自觉了。当时各报纷纷设置时评性栏目,从《清议报》“国闻短评”开始短短不到几年,《中国日报》、《时报》、《神州日报》均先后开辟“时评”或“时事小言”专栏。有的学者称此次时评专栏的大量涌现为“第一次时评热”。
1.2.2第二次“时评热”—“时评”概念的大发展
自从辛亥革命前后《时报》等报纸对于“时评”概念的自觉清醒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时评”都未能达到兴盛,其中原因很多,但主要的原因还是“时评”这一新闻评论样式己经成为众多新闻评论样式中的一种,而不是像第一次“时评热”时期那样“时评”在报纸上唱主角。直至改革开放以后,“时评”这一新闻评论样式才又重新被认识并被发展。对“时评”的重新认识应该要追溯到本世纪初,其中让“时评”这一概念重新被人们接受应该数《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然而“冰点时评”只是第二次“时评热”的发端,真正让“时评”概念强化并得到进一步发展的要数《南方都市报》“时评版”的出现。《南方都市报》这一大胆的举动带动了全国其他报纸“时评版”和时评专栏的兴起,也由此引发了第二次“时评热”,这次“时评热”一直持续到现在。
2.我国都市报时评的发展现状
2.1都市报时评发展的推动力—第二次时评热
要谈及都市报时评的发展现状,首先得简略追溯国内时评“第二次时评热”的兴起。第一章已经粗略地涉及了“第二次时评热”,1998年n月在《冰点新闻》版推出一个全新的评论专栏—《冰点时评》,开全国时评之先河,大胆探索革新时评领域,其他媒体当时因小心谨慎而很少敢在这一领域有所创新。该栏目自推出以来,一改以往新闻评论少有读者问津的局面,从而发挥了新闻评论在反映和引导舆论方面应有的威力。读者纷纷投稿参加对一些社会问题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该栏目的文章也被频繁转载于全国许多媒体,并于2001年获得“第二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在新闻界,许多报纸纷纷效仿《冰点时评》,设置了以“时评”为名的评论专栏,并且在文章风格上也以它为模本。在创办初期,《冰点时评》的评论涉及面很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栏目的发展,《冰点时评》渐渐抛弃了“大而全”的路线,把栏目定位于“体现民主和法治精神”,逐渐确立了自己冷静、理性、开放的风格。“2002年3月4日,《南方都市报》开风气之先,首辟时评版,从而引爆了广州报纸的时评热潮并波及全国。当地其他报纸纷纷响应,2002年7月,素以言论见长并已有‘百姓茶坊’(后改为“众论")、‘视点’专版的《南方周末》又在头版增设‘方舟评论’专栏;2002年8月,《南方日报》全新改版,推出‘观点’专版,每周三次出版,并一度同时在头版开设‘时评’专栏;2002年9月,《羊城晚报》推出了每周星期一出版的‘七日时评’版;2003年初,《广州日报》新辟‘今日时评’、‘都市早茶’,将时评专栏化;2003年4月2日,《南方都市报》又向前迈进一步,增辟‘来论版’,将时评版由一个版增加到两个版;2003年9月,《羊城晚报》将原来的‘七日时评’改为‘时评,,版位前移,并将原来的半版改为整版。’51这样,时评在广州报业中蔚然成风。长江后浪推前浪,广州报界后来居上。与《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相比广州报界做得更好。首先体现在将新闻与时评分开,言论单独成版。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报纸新闻评论通常只是以专栏的形式存在,与新闻共处一版,如《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今日谈”,《光明日报》的“大家谈”,《文汇报》的“虚实谈”,《中国青年报》的“求实篇”等,都是如此。广州报纸这两年勃然而兴的时评,尽管有的还是以专栏的形式出现,但大多都是单独成版,独立于新闻版面。时评由专栏发展到专版,这在我国新闻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创新意义。长期以来,我国报纸的版面都是新闻与言论混合编排,这样的编排方式有利于充分地体现报社立场,强化舆论导向,却难以充分地体现新闻的客观性、宣传的艺术性。以《南方都市报》为代表的广州报纸将时评版独立编排,将新闻与言论区别开来,一方面有利于更好地体现新闻的客观性、宣传的艺术性,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凸现了报纸的言论空间,提升了言论在报纸中的地位。
2.2国内都市报时评现状
经过第二次时评热的冲击和洗礼,国内都市报时评发展很快,在地域分布上更加广泛,都市报人的时评意识显然已经觉醒。本研究以2006年4月13日之前的发展状况为依据对各个地区有代表性的都市报时评发展状况来一个全貌性探视。我们国内都市报发展整个状况表现为某一地区某一城市的都市报时评突出发展,其他地区往往因为都市报不够集中或者说经济不够发达,报业发展迟缓,所以时评就更显得相对冷清。一般公认的广州三大有影响力的都市报为《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新快报》,这三大都市报中,《南方都市报》现在的时评版分为两个板块,一般位置为第二、三版,如果第三版为广告,则时评放第四版,不过也有很多情况下,舍弃专栏评论和来论中的一块,只留一个版的评论,其一般设置如下:第二版为社论/来论,第三版为专栏评论/个论;而《新快报》在2005年开始设置评论版以后,2006年3月30日《新快报》大改版,时评版也跟着变化,《新快报》从大报改为小报之后,时评版也改为了和《南方都市报》时评版同样的对开形式,时评内容大大增加。《信息时报》在时评方面没有很大发展,一直是在第二版安置一个时评专栏。东部主要是南京和上海都市报时评发展比较快,有代表性的是江苏南京的《现代快报》、上海的《东方早报》。《现代快报》第二版有“快评天下”版,《东方早报》有和《南方都市报》一样为对开页的两版时评,一般为A叠后两版,位置不固定。前一版为社论/来论,后一版为观察/分析。北京主要是《新京报》和《京华时报》,《新京报》在第二版和第三版设置社论/来论版,第四版为时事评论版。《京华时报》叠第二版为“声音”版,不过主要是选摘了其他报纸的时评文章,如2006年3月6日的“声音”版选登了新华社3月3日的评论《垄断为啥总绊民生的腿》,《大河报》3月1日的《两会博客推动民意畅达》,《潇湘晨报》3月3日的护官员办公标准”对公众监督的遗忘》,《潇湘晨报》3月4日《博客参政蕴涵的民意价值》。很显然,这三大地区称之为时评热还不是很恰当,其热主要体现在几大主要城市上,而这几大城市时评热又主要体现在几大强势都市报上。而这三大地区的其他都市报发展并不稳定。上海的《新闻午报》,南京的《南京晨报》都没有设置固定的时评专栏或者时评版,广州《信息时报》也还没有时评版,其时评专栏出现的频率也不多,《新快报》的评论还是近两年开始出现,时评版的出现还是最近才出现的,而北京其他的一些都市报如《北京晨报》也并没有时评版和时评专栏。
2.我国都市报时评的发展现状..............12
2.1都市报时评发展的推动力..............12
2.2国内都市报时评现状..............14
3.都市报时评三大核心问题研究....................16
3.1都市报时评作者群分析..............16
3.2都市报时评议题分析..............34
4.都市报时评改革和发展的几点建议..............62
结语...............66
结论
时评缺少观点的交锋,这的确是一种缺陷,然而,当时评版空间本来就比较小,发展还不够充分的情况下,我们要求其能很好地操作时评议题,以实现经常性的观点的交锋,这是不现实的,相比较《纽约时报》每天大量的新闻评论而言,就算是我国发展最好的《南方都市报》的时评数量也远远不及。有时候,和媒体有倾向性的议程设置一般,媒体也是有倾向性地选择有观点倾向性的时评,这点不难理解。
参考文献:
【1】马少华《早期的时评-----论我国近代新闻评论发生发展的时代规律》,载《国际新闻界》,2003年5月
【2】马少华《早期的时评》,国际新闻界,2003年5月
【3】马少华《早期的时评》,国际新闻界,2003年5月
【4】柳俊伟《都市报新闻时评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
【5】董天策谭梦玲《时评:广州报业的亮丽风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3月第3期
【6】《冲突与宽容的言论生态》,马少华,国际新闻界2002年3月
【7】《京华时报》,2006年3月6日,AZ
【 8】《新京报》,2005年4月24日,A3
【9】《新京报》,2005年4月26日,A3
【10】《南方都市报》,2005年4月23日,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