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3种养老模式下居民养老相关知识认知及利用调查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8732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通过分析发现,影响满意度最大因素的是“社区卫生机构的服务利用便捷性”,这是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般建立在社区居民聚集地,通常居家养老居民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它的便捷性,这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优势所在,因此,借助这种便捷条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开展更多的便民服务,例如定期的健康体检,以此对辖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宣讲活动,更有效的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使社区居民在服务方便性和服务效果上都能更容易接受社区提供的各项服务。第二位影响因素是“服务配置及质量因子”,卫生服务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居民对卫生机构的认可程度,同时也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吸引患者接受服务,提升产品竞争力意义重大,与丁方然[78]等学者研究结果一致。第三位影响因素是“服务效果及费用因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效果是居民对社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也体现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水平的层次,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机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才能更好的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的效果,以此来满足居民的医疗需求。

1 研究对象

1.1 养老模式的界定

以3种养老模式下的居民为调查对象,随机抽查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及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居民,调查了解居民对养老及健康相关知识、行为及意愿的认知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了解居民养老服务利用及养老服务满意度情况,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居民对养老服务及健康生活的认知能力,提升居民养老服务管理效果,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1.1.1 居家养老模式居民的日常生活在家中进行,独居或与子女一起居住,以及选择社区居家养老的模式统称为居家养老模式。
1.1.2 机构养老模式
居民日常生活在由社会团体或个人经营的机构中进行,在日常生活、起居环境、生活照护上基本可以满足大多数老年人的生活需要,此类养老机构统称为机构养老模式。
1.1.3 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
居民日常生活在由医院举办或与医院联合承办的养老机构中进行,在满足居民日常基本生活照护的基础上增加对居民的医疗护理需求,保障居民身心健康的机构统称为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
.........................

1.2 抽样方法
以居民个人为单位,随机抽取乌鲁木齐市新市区、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水磨沟区的居民,共抽取 6 个社区及社区卫生机构,抽取 7 个普通养老机构和 5 个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于 2019 年 3 月-2019 年 9 月对 3 种养老模式下的居民采用随机抽查的方法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 929 份,回收 915 份,回收率为98.49%;其中有效问卷 905 份,有效率为 98.90%。
对所有调查居民纳入标准为:①年龄≥50 岁,②对本次调查知情同意,③对本次调查有一定的认知及反应能力;其中对养老机构及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入住居民纳入标准还有:在养老机构入住≥3 个月。
对所有调查居民排除标准为:①年龄<50 岁,②拒绝接受本次调查的居民;其中对养老机构及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入住居民排除标准还有:①在养老机构入住<3个月。②无法真实表达自己想法的居民,例如精神障碍、严重认知障碍等。
...........................

2 研究内容

2.1 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及医养结合型养老居民基本情况调查
本研究以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及医养结合型养老 3 种养老模式为基础,分别对 3种养老模式下居民的基本情况、对养老及健康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养老意愿、对目前养老服务利用情况、养老服务满意度等情况进行了解。分析影响居民养老及健康相关认知、选择养老模式的相关因素,对不同养老模式下的养老服务利用、养老服务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收集乌鲁木齐市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及医养结合型养老居民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子女数、家庭月人均收入及参保等情况。
对乌鲁木齐市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及医养结合型养老居民养老生活现状进项调查,包括居民自评健康状况、患有慢性病种类、数量、所选择养老方式的经济花费等情况。

............................

2.2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及医养结合型养老居民养老及健康相关因素认知和养老意愿情况调查
调查乌鲁木齐市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及医养结合型养老居民对养老及健康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包括 5 个方面:1.对养老模式的认知;2.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知;3.对日常生活自我保健的认知;4.对慢性病的认知;5.对养老医疗服务意愿的认知及现阶段居民养老意愿。
针对居民认知情况,将影响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型养老居民对常见养老类型的认知情况分为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倾向因素、促成因素 4 类,其中 1.自身因素主要为居民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婚姻状况、户籍所在地、学历、个人月均收入等;2,家庭因素包括:子女数、子女探望频率等;3.倾向因素包括:医保类型、居民健康状况、身体检查频率、是否患有慢性疾病、是否注重自我保健、是否了解慢性病管理等;4.促成因素包括:居民了解养老知识的渠道、是否建立医患关系责任等。
调查 3 种养老模式居民养老服务利用情况:包括基本医疗护理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养老环境安全利用、日常生活服务利用、精神心理服务利用等情况。基本医疗护理利用情况指标包括:常见疾病的诊治、疾病监测、住院转诊急救服务、长期护理康复保健等情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包括:健康档案的建立、健康指导、定期随访、宣传教育等情况;养老环境安全服务包括:居住环境的温馨舒适、健身器材娱乐设施的供应、居住区域的防滑防摔设施等情况;日常生活服务包括:日常卫生的打扫、衣物的清洗、日常生活协助服务等情况;精神心理服务包括:心理健康的疏导及监测、开展互动活动、陪伴聊天等活动情况。

...............................

3 研究方法.............................10
3.1 文献研究法.......................................10
3.2 调查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10
3.3 问卷调查法....................................................10
3.4 统计分析.................................10
4 质量控制......................................10
5 技术路线...............................12

4 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型养老居民养老服务利用情况分析

4.1 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型养老居民养老服务总利用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发现,3 种养老模式下,居民对环境安全服务利用情况最高,标化得分为 64.51%,说明居民在养老生活中对环境安全的需求度较高,多数居民认为好的环境和安全的保证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其次是社会参与类服务利用较高,标化得分为 52.88%,社会参与多数以社区或养老机构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或举办文体活动等,这说明,居民对社会参与类服务的认可度较高,这可以成为今后为提高居民养老认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经济补助及社会福利服务的利用相对较高,标化得分分别为 50.14%和 50.36%,这说明,居民养老生活质量的高低与居民经济补助及社会福利有一定联系,经济补助高的居民,对养老生活期望也随之升高。对患有慢性病的居民,经济补助和社会福利的服务有助于减轻居民经济负担,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反映了居民对养老认知及自我保健方面的认知水平,健康教育的宣传能力、慢性病管理监测和诊断反映出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程度高低。调查数据表明,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程度较好,但在未来发展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程度,从健康教育和健康生活方式入手,为进一步提高居民老年生活质量,生命质量打好基础,从而为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在法律维权服务中,居民利用情况较差,一方面说明我国法律制度健全,居民在养老生活中遇见麻烦不能自我解决的事较少,另一方面反映出居民可能对法律维权途径和方法的不了解,遇到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情况也时常出现。因此在加强居民健康教育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居民法律自我保护意识,以便在未来养老生活中能更清楚明白维护自我权益,享受养老服务。

...........................


5 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型养老居民对养老服务满意度分析

5.1 居家养老居民对养老服务满意度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为 60.7%。研究结果将 20 个与满意度有关指标归为:服务利用便捷性因子、服务配置及质量因子、服务效果及费用因子三个维度。通过分析发现,影响满意度最大因素的是“社区卫生机构的服务利用便捷性”,这是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般建立在社区居民聚集地,通常居家养老居民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它的便捷性,这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优势所在,因此,借助这种便捷条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开展更多的便民服务,例如定期的健康体检,以此对辖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宣讲活动,更有效的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使社区居民在服务方便性和服务效果上都能更容易接受社区提供的各项服务。第二位影响因素是“服务配置及质量因子”,卫生服务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居民对卫生机构的认可程度,同时也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吸引患者接受服务,提升产品竞争力意义重大,与丁方然[78]等学者研究结果一致。第三位影响因素是“服务效果及费用因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效果是居民对社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也体现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水平的层次,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机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才能更好的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的效果,以此来满足居民的医疗需求。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