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韩“外”与“밖”的语义、句法功能对比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1667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语言学论文,本文多角度考察了汉语“外”和韩国语“밖”在空间表达时方位词的选择倾向性及其在语义和句法功能上的共性和差异,并从类型学、认知理论的角度做了相应的阐释。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意义
空间关系在语言学界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而最基本的意象图式即“里外”关系图式。生活中人们时常从一个空间进出于另一个空间,正是这种互动和体验形成了人与空间的里外关系,进而在头脑中有了容器概念的意识。
无论是在汉语学界还是韩国语学界对于“里类”方位词关注度更高,研究成果相对更多。而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的外部空间方位词来说,一般散见于“里类”方位词的研究之中。无论是针对汉语方位词“外”还是韩国语方位词“밖”系统的、专门的研究却寥寥可数。
方位词根据表达手段的运用情况,汉语和韩国语空间关系表达都采用两套形式手段——介词/格助词和方位词,即采用兼顾宏观和微观的表达策略。但是表达手段相同,并不表示功能也一定相同。
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对汉韩外部空间方位词做了系统、全方位的考察。汉语表示外部空间的方位词主要有“外”,而韩国语表示外部空间的形式有四种,分别是“밖”、“외”、“겉”以及“바깥”。由此可以看出,韩国语对空间外部的表达比汉语细致,且方位词的使用条件并不完全一样。可见,对应关系只能说明功能相通,但未必相同。“相通”和“相同”只有一字之差,但不可忽视。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类型学相关理论为依据,对汉韩外部空间方位词进行系统的、多方位的对比分析。冀望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翻译实践、对比研究以及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有效参考。
.......................
1.2研究对象及范围
我们发现汉语“外”不仅对应韩国语“밖”,在不同情况下还能对应与其相同语义的“외”、“겉”以及“바깥”。其中,韩国语“밖”和“외”在句中常常和助词“에”组合使用。
反观,韩国语“밖”也不仅对应于汉语单音节方位词“外”。在不同情况下还可以对应其合成方位词,由后缀“~边、~面、~头”和前缀“之~、以~”构成的。分别为“外边”、“外面”、“外头”、“之外”以及“以外”。
因此,本文主要以汉语“外”和韩国语“밖”为切入点,其他汉韩外部空间表达形式为辅。对汉韩外部空间方位词的各成员进行交叉比较,洞察相互对应表现,试析两种语言在空间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本文将从汉韩外部空间方位词的基本义出发找出它们在空间拓展义上的异同及其原因。分别从四个方面来展开讨论:(一)实体的物理属性在不同空间维度上汉韩外部空间方位词的选择倾向;(二)实体的功能属性在不同空间维度上汉韩外部空间方位词的选择倾向;(三)汉韩外部空间方位词在隐喻理论下,拓展出的数量域、排除域以及社会关系域;(四)汉语“外”与韩国语“밖(外)”在功能游移上的异同。
............................
第二章“外”与“밖”的空间方位表达
2.1汉韩“外”与“밖”的词典释义
《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外”的释义为“超出一定的界限”。《汉语大词典》对“外”的释义为(1)外面,与“里”或“内”相对;(2)外表;(3)越出,超出;(4)疏远,排斥;(5)指男子;(6)以外等。《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外”的释义为(1)方位词,外边;(2)指不是自己所在地或所属单位的;(3)外国;(4)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属);(5)关系疏远的;(6)另外;(7)方位词,以外;(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综合三部权威的词典对“外”的解释可以得出其基本义为“在某个界限之外”。结合莱考夫的“射体—界标”理论[2]和容器图示理论分析可以看出“外”具有三种原型语义:(1)物体静止地处于容器外;(2)凸显出物体在一定的运动轨迹中移动到容器外的整个动态过程;(3)凸显出物体从一定的运动轨迹下到达容器外的最终结果。如图1所示:


语言学论文怎么写

韩国语表达实体外部时分为表外部空间“밖”和表外部表面“겉”,它们之间分工明确。依据《우리말큰사전》、《연세한국어사전》、《표준국어대사전》以上三部权威的韩国语词典分别对“밖”和“겉”的释义,可总结归纳为:
“밖”:(1)超过任何线或折痕的一方;(2)可以成为某物体的外表或那样的部分;(3)不进入一定限度或范围的其他部分或事情;(4)不被什么东西包围的空间或那边;(5)四面八方遮不住的地方,即整幢房屋的外部;(6)抬高家里男主人或亲密的称呼。
...........................
2.2实体的物理属性与汉韩外部空间方位词的选择倾向
实体的物理属性,言外之意就是纯客观地去把握实体。空间实体是可以看见的、有一定空间体积且具有几何特征的物体。(储泽祥2010:53)。如课桌、暖瓶、草原、海水、月亮、细菌等等。从物理学来看,所有实体不管其多大或多小都有内部、外部、边界等三种要素。
从几何学来看,维度是由长、宽、高三种因素构成的空间范畴,如一维的“线”,二维的“面”,三维的“体”。本节将从物理属性出发,分析参照物为不同维度时汉韩外部空间方位词的选择倾向,并找出二者在表达上的异同点。
2.2.1参照物为一维
参照物为一维的线或凸显实体的边界时,汉语用“外”对应韩国语用“밖”。具体如下:
(4)寒假班报名的第一天,小吕早晨7点赶去帮同学报名,报名的队伍就已经排到院子的铁栅栏外了。(新华社2001年8月23日)
(5)空气中飘散着刺鼻的煤气味,几名工作人员守在警戒线外,远远看见有抽烟或打手机的路人走来,立即上前阻止。(都市快讯2003年12月5日)
(6)昨天下午4点多钟,天目山路一辆宁波牌照的黑色尼桑车开得很疯,左右穿行,啪的一下蹿到别的车前面去了,很多车都给逼到双黄线外。(都市快讯2003年9月6日)
(7)이선밖으로나가시오.(请退到线外)
(8)공이이선밖으로나가면점수를내주는것이다.(球过了这条线就算输分。)
(9)김선수의손에맞고선밖으로떨어진공은터치아웃이되었다.
(碰到金选手的手后掉到线外的球触地失分。)
................................
第三章“外”与“밖”的语义拓展................................21
3.1数量域......................................21
3.1.1汉语“外”与数量..................................21
3.1.2韩国语“밖”与数量................................22
第四章“外”与“밖”的功能游移............................31
4.1汉韩“外”与“밖”作方位名词...........................32
4.1.1汉语“外”作方位名词..............................32
4.1.2韩国语“밖”作方位名词............................33
第五章结论.......................42
第四章“外”与“밖”的功能游移
4.1汉韩“外”与“밖”作方位名词
4.1.1汉语“外”作方位名词


语言学论文参考

“外”在古代汉语中常以方位名词的身份独立出现在句中,而现代汉语中常与介词结合连用。具体如下:
(102)经云:内有一飞一伏,外有一佐一助。(龙虎还丹诀道藏《正统道藏太玄部》
(103)法聚寺内有僧,先在房,至夜,忽谓门人曰:“外有数万人,头戴帽,向贫道乞救命。”(《太平广记》)现代汉语“外”作方位名词时,一般与“向、往、朝”等介词连用,在句中充当宾语。具体如下:
(104)紫色衣服对这张脸没有仇恨,他恨的是另一张脸,所以,立即就想转身向外。(阿来《尘埃落定》)
(105)幕开时,董志英坐,李巡长立,管一飞则正往外送贺客。(老舍《谁先到了重庆》)
(106)他站立在卧室敞开的西窗旁,呆呆地朝外张望。(王火《战争和人》)
...........................
第五章结论
本文多角度考察了汉语“外”和韩国语“밖”在空间表达时方位词的选择倾向性及其在语义和句法功能上的共性和差异,并从类型学、认知理论的角度做了相应的阐释。
(一)汉韩外部空间标记词分工与差异。
汉语表示外部空间的方位词主要有“外”,而韩国语表示外部空间的形式有四种,分别是“밖”、“외”、“겉”以及“바깥”。汉语“外”凸显“外、边界、表面”。韩国语中凸显外部空间时用“밖”,凸显外部表面时用“겉”。
(二)汉韩外部空间标记词的物理属性和功能属性分别对容器标记的选择问题。
从实体的物理属性来看,参照物为一维时汉语用“外”与其对应韩国语的“밖(外)”。凸显二维实体的外表面时汉语用“上”与其对应韩国语的“위(上)”。
汉韩在表达外部空间时三维实体都应满足[+人]、[+空间]、[+出入]三个语义特征,此时汉语用“外”,韩国语用“밖”。若三维实体中即使又一种[+实心]语义且满足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时韩国语也可以用“밖”来表达,汉语则不能。参照物为三维实体表面时汉语用“外”与其对应韩国语的“겉”,若当实体表面另有名称时就不再使用“겉”。
从实体的功能属性来看,若参照物激活出其实体的显著功能时,那么外部空间方位词选择倾向会发生改变。汉语和韩国语都将实体功能属性作为选择标记时优先考虑的因素。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