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银行是经济中最为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是以风险运作为主的企业,属于高风险行业,风险管理一直是所有银行都要面临的永久性课题。美国花旗银行主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银行家从事的事实上是风险管理行业”,这话其实说出了银行的本质,其实就是对风险的经营和管理,通过对风险的管控,银行才能创造出价值,银行对于风险的管理能力甚至成为了能够决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加速,商业银行必须要越来越重视对风险的全面性管理,这意味着要将各类风险视为一个整体,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全面管理。在经济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双重要求下,银行风险的控制商业银行的经营中就更加重要,近期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频繁出现更是给本就竞争压力巨大的商业银行带来了严重的冲击。2007 年美国毫无征兆的爆发了大规模的次贷危机,并在一年内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也暴露了金融机构经营中存在过于关注利润,对风险管理类重视不够的问题,很多大型金融机构也遭受了巨大的冲击;2009 年席卷欧洲的债务危机的爆发,令欧洲银行业持有的大量国家债权面临不可计量的跌价准备,欧洲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在短时间内迅速的恶化,对欧洲银行带来了极大的影响;2016 年英国脱欧的举动也给全球的金融市场带来了冲击,股票市场、汇率都受到了巨大影响,给欧美大型银行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从 2018 年开始至今的中美贸易战,这种对抗的范围以及民族主义情绪的强烈程度,已经被揭示得更大,风险也更高,而且这种影响也可能持续很长时间。
在我国的金融体系结构中,商业银行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性,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与此同时,在风险管理意识上,我国的商业银行相对薄弱,对风险的控制措施等也不完善,在这样的前提下啊,会使得现有的风险慢慢积累起来,进而演变成为较严重的问题,对我国金融领域的安全造成危害,对国民经济发展甚至国家体制稳定都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商业银行若是想在充满风险的市场中稳定的发展,必须要有对市场中各类风险进行分析的能力,也就是说必须要完善现有的风险管理系统,同时借鉴其他银行的风险管理案例和经验,
以达到规避风险,完善体制的目的,保障银行的高速发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988 年《巴塞尔协议Ⅰ》的出台,强调任何银行的国外机构也不能逃避监管和母国、东道国需共同承担监管的责任,这对国际性银行监管主体缺位的事实进行了约束。巴塞尔委员会于 1999 年对巴塞尔协议进行了重大修改,提出了《巴塞尔协议Ⅱ》,该协议提出以资本充足率、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为主要特点的三大支柱这一观点,同时也提出新协议应适用于全球范围内所有银行。2010 年,《巴塞尔协议 III》出台,调整了一些风险比率,使其更适应当时的风险管理情况,同时还引入了流动杠杆比率等概念,用来降低银行系统的流动性风险。
美国 COSO 委员会于 2004 年发布《全面风险管理框架》,认为全面风险是受到损失的可能性,定义了全面风险,认为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并认为这是全面风险最基本的问题。
丁格尔(2009)指出,银行的资产可以通过创新更完善的产品、拓展服务来变得多元化,这样可以降低银行的风险。
汤姆斯(2014)通过研究发现,当风险发生的时候,银行可以通过与其他机构共享部分信息来减少风险的发生,或对已发生风险进行应对,但是,这样需要有足够的监管措施才能够实现。
1.2.2 国内研究现状
马崇明、唐国储(2003)基于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改革的现状,对如何科学的进行风险度量、如何选择合适的风险管理模式、如何有效的组织风险管理、如何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中国商业银行现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
第二章 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风险管理的含义
风险管理是在商业银行的日常运营中把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这对商业银行而言十分重要,一个良好的风险管理环境能够帮助商业银行降低决策错误的几率、避免风险爆发造成的损失、最终能够达到提高商业银行价值的目的。风险管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风险的识别和度量、二是风险的分析与评价、三是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较为有效的风险管理有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决策、能够保护企业资产的完整和安全、最终提高企业的经营利润、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COSO 委员会主席 John·J·Flasherty 发现,虽然目前对于风险管理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但是人们对于风险的认识依然处于表面阶段,大部分人对于风险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很少有人能够对风险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与理解。而随着全球一体化和经济的迅猛发展,我们非常迫切的需要对风险管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并能够让金融机构据此进行严格的风险管理,可以在商业银行遇到风险问题时能够有更好的、更加及时的风险应对措施。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想要在国内众多的银行中脱颖而出,需要不断地进行业务创新,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商业银行所经营业务性质的特殊性,更容易遇到不同种类的风险形式,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每家商业银行都必须面对的首要风险,因为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活动就是发放贷款,在贷款发放的过程中,会根据借款人的整体信用水平和各项指标来判断是否给予贷款的发放和贷款发放金额,然而借款人信用水平的影响因素非常多,也很难量化,信用水平也极易发生变化。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的时候,为了能够尽可能保证所放贷款的安全性,会更加倾向于向资产信用好的大型企业发放贷款,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从整体上看,由于基础设施行业中的企业正属于资产信用好的大型企业,所以银行贷款大部分发放给了这一行业,这些行业中国有性质的大企业非常多。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态势总体上呈现一个并不平衡的状态,属于东强西弱的局面,所以商业银行相比较于内陆城市更愿意将贷款发放给沿海企业。除此之外,商业银行的中长期贷款发放越来越多,这与银行自身和政府的指导都有关系。
........................
2.2 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 20 世纪 30 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提出的,伯利和米恩斯在对当时的企业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后发现,在一家企业内,所有者兼具经营者的做法存在极大的弊端。他们所提出的委托代理理论倡导的是在经营过程中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开来,该理论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和企业自身的扩张需求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与此同时和资本持有者本身的专业能力等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般来说,经营者是无法同时兼顾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的运营两个方面的,此时委托代理人员应运而生,委托代理人主要负责对企业进行整体的监督与控制,这一理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现在所说的委托代理理论,这一理论已经成为了现代公司治理的最根本的起点。
在我国,现行商业银行体系基本上都是总行-省分行、省分行-二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这四级实行授权与被授权经营,这就是一种从总行到支行的委托代理关系,一般来说商业银行委托代理的层次较多。在这个代理关系里,作为商业银行的代理者,需要根据其自身的信息优势与委托者进行沟通,尽可能的使自己所代理的机构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一目标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与此同时,若是委托者减少盈利这方面的动力,又容易导致减少代理者的激励措施,减少其工作积极性。虽然商业银行的各机构关系十分紧密,但由于总分行对下属机构的期望更多的在希望其能够发展壮大从而给银行创造更多的价值,与此同时,分支机构更为关心的却是如何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这样一来,总分行与分支机构的目标就不一致,甚至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方向,这必然会导致商业银行内部的寻租行为,也就是会增加商业银行的营运成本,降低商业银行员工工作积极性,这也会使商业行的内部风险慢慢的累积,甚至进一步扩大风险,然后在一个时间点爆发出来。
.........................
第三章 B 银行镇江分行的风险现状及问题 .................................... 15
3.1 B 银行镇江分行整体情况概述 .................................... 15
3.2 B 银行镇江分行的风险管理现状 ................................... 15
3.3 B 银行镇江分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19
第四章 B 银行镇江分行的风险识别 ...................................... 23
4.1 B 银行镇江分行风险的特征 .................................... 23
4.1.1 风险具有可变性 ................................... 23
4.1.2 风险具有普遍性 .............................. 23
第五章 B 银行镇江分行风险的评估 ....................................... 29
5.1 B 银行镇江分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29
5.1.1 构建原则 .................................... 29
5.1.2 指标构成 ........................... 29
第六章 B 银行镇江分行风险的应对策略
6.1 加强借款人风险防范,化解贷款风险
B 银行镇江分行预防风险的“三道防线”是比较完善的,但是在实际的业务经办中,多少存在形式大于实质的情况,这就需要在每个环节都加强风险的审理,尽量做到详尽,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可以预防客户的贷款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中的运营部门需要对客户的资格进行全面系统的审查,包括对客户的经营状况、财务报表进行认真分析,还要审核客户资料是否齐全,是否有相关资信备案等等,核查客户所提供的担保是否具有足够的担保价值。这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需要对客户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查验,这是第一道防线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在第一道防线的时候,才能够相比较而言容易获得信息真实性的情况,如果在这一阶段发现有问题应当及时终止该笔贷款;第二道防线中的风险管理部门在审批贷款的过程中是有一票否决权的,但是在审批贷款的过程中,由于镇江分行需要顾及自身的发展,要扩大经营,所以在风险审批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一些影响,此时可以将贷款审批权限上收到上级机构,即南京分行,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当地管理层对授信审批的影响;第三道防线是内部审计部门对贷款进行贷后管理,这一道防线直接关系到客户能否按时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因为客户的风险水平是时刻变化的,可以通过实地访问查询客户的实际动态等信息中了解到客户目前的风险水平,对客户能否按时还款做出判断,若是在这一部分发现了问题,那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资金的安全。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还尚未成熟,在风险管理方面也较为稚嫩,在具体的经营过程中,风险管理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想要做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仅仅只有理论支撑就行,还要在一次次的实践中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在发展中总结经验,不断前进。
本文通过对 B 银行镇江分行的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了 B 银行镇江分行目前的风险管理问题依然较为突出,目前的风险类型主要有四个方面: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对于风险的管理存在形式重于实质、不良预警机制有所欠缺、风险化解能力不足、资产结构分配较为不合理、风险管理人才较为缺乏和激励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本文利用风险识别、评价、和应对等方面,对 B 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一定的研究思路,利用风险评估模型对每个风险的指标权重系数进行了确定,具体系数为: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对于银行的风险影响分别为 25.7%、51.5%、14.9%、7.9%。开发了较为合理的风险防控体系,排名前几名的要素分别是贷款要素、资产结构要素、资金稳定性要素、员工风险防控意识薄弱,并基于理论基础对该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相应的建议,对于完善 B 银行的风险管理制度、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提供了参考意见,为风险管理的实施提供实质性的建议:
第一,需要做好 B 银行镇江分行的风险防范。对 B 银行镇江分行的现有机制有一个合理的运用,并且完善对于不良贷款的预警,好提前对其进行防范,还需要提高自身的风险化解能力。
第二,需要提高 B 银行镇江分行的资产结构分配。不能仅仅将资源集中在少数借款人手中,要利用分散的资产将风险也相应的分散开来。
第三,需要加强对 B 银行镇江分行的流动性管理。努力通过增加自身的流动性来提高稳定性,从而增强 B 银行镇江分行对于风险的防范能力。
第四,需要制定健全合理的风险考核机制。B 银行镇江分行可以利用对平衡计分卡的引用,对业绩和内控进行双向考核,对于违反相关指标的人员进行问责,并研究是否需要重新调整考核机制。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