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大幅经济增长,中国民间社会领域也相应地发育、成长以致日趋成熟,处在经济场域与政府权力之外的多元社会力量开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像社会组织、民间组织、草根组织、公益组织、第三部门、基金会、公民社会组织 (CSO)、非政府组织(NGO)、非营利组织 (NPO)等代表各种社会力量的专门词汇频频见诸各大媒体报道、政府工作报告与学术研究论著之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以 2008 年汶川大地震和北京承办奥运会为契机,中国志愿者群体向世人展现出了巨大的社会正能量,中国志愿者的微笑难忘于国人、也震撼了世界。2008 年以前的志愿服务主要是以各级政府部门、准政府团体等官方组织为主导,没有形成社会广泛参与的局面,但自2008 年以来大量民间志愿者的广泛参与,改变了以往仅靠官方力量的单一状况而使得志愿服务的形式变得更加多元化。因此,官方与学者都将 2008 年作为中国志愿服务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2008 年也因此被称作“中国志愿服务元年”。自此又经历了十年发展,中国社会经历了从以前那种“学习雷锋好榜样”式的自发零散的、专业化程度较低的民间助人行为,发展为如今的“公益有我,为爱助力”式的有组织、按计划、推愿景、靠专业的大规模民间公益慈善事业。如今,中国民间公益慈善事业蒸蒸日上、形势喜人。无论是社区治理、乡村建设、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残障康复、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等常态事项,还是抗震救灾、扶弱济贫、扫黑除恶、禁毒戒毒、应急处置等危难状况,总是有大量各类民间公益组织参与其中并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长沙市 A 组织就是其中一例。社会学学科对“组织”定义为:“组织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于联系起来形成的社会团体。”①该组织秉持着“每一个生命都是需要被呵护的,所以我们不分析、不评判、不下定义,就是爱与陪伴”的核心价值观,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孝道精神并借鉴现代科学管理思想长期致力于为义工免费培训、为老人免费服务的公益事业。经过该组织培训后的义工开展针对临终重症老人的心灵呵护服务以期改变因恐惧、失落、孤独等负面情绪造成老人们的身心困扰,使得他们的病痛趋于缓解、生命享有尊严、心灵感受抚慰、意义得以重建,最终实现让老人们在祥和喜乐中走完人生最后阶段的美好愿景。
.............................
二、文献综述
(一)已有的仪式理论研究
仪式现象一直为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民族学、政治学和文化学等众多学科所重视,尤其是在人类学与社会学这两个学科视阈内,仪式研究(ritual study)更是经典的研究主题。近年来,各门学科中涌现了大量以仪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论著,国际上甚至诞生了专研仪式的学术刊物⑤。但正如很多研究领域一样,整个仪式研究领域就连最基础的“仪式”定义也依然众说纷纭,远未达成共识。目前学界关于仪式的概念界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前者泛指那些日常生活中具有象征含义的各种行为,如道别、拥抱、握手、接吻、宴请等;后者则仅指特定场合下的某种宗教仪式。
在仪式研究方面能够形成前后相继、相互对话的不同理论流派的科学当属人类学学科。从人类学发展早期的“神话—仪式”学派,到后来的功能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学派,再到象征主义学派,几乎所有主要的人类学理论流派都对仪式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且对仪式有着迥异的独特认知。
1.“神话—仪式”学派
人类学对于仪式的研究无法抛开原始神话,与仪式一样,神话也是人类学知识谱系中的重要内容,仪式与神话紧密相关。“神话—仪式”学派认为,神话与仪式相互印证,两者缺一不可。神话是一种社会结构的符号表述形式,与仪式发生互动。在人类学早期的仪式研究中,仪式的实践与神话的叙事往往兼容在一起。“神话—仪式”这样一对关联,犹如“鸡—蛋”的关系,而关于两者究竟孰先孰后、孰因孰果这一难题为早期人类学仪式研究者们长期争论不休。⑦但争论和辩驳的背后,人类学家仍存有一点共识,那就是神话和仪式这两者是一个相互交融的体系。
..............................
第二章 A 组织义工互动仪式的启动
一、共同的行动或事件
养老与敬老是中国从古至今经久不衰的一个经典主题,也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大会时曾针对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作出过明确指示,他指出中国成为了老龄化人口增速较快的国家之一,人口老龄化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如何有效解决这道难题成为时下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也需要集全党与全国人民的智慧与勇气。在中国的老龄化总人口中,“临终重症老人”50这一特殊群体占据较高的比重,他们一般并不缺乏物质保障、不短缺医学治疗,也不缺少生活照料,但他们最缺乏的是针对他们心理与精神层面的专业心灵呵护与人文关怀,因为他们无一例外地因处于高龄、重症甚至濒死状态下而不得不独自面对孤独、恐惧、虚无的威胁。而 A 组织正是专注于为老人(包括临终重症老人)提供免费心灵呵护服务的民间公益机构。“养老与敬老”的宏大主题在 A 组织这里落实为“爱与陪伴”的理念与实践。对老人开展心灵呵护服务,即对老人进行“爱与陪伴”,也就是用心灵来关爱老人与陪伴老人。对于新义工来说,每个人家里都有老人,他们也都关心过老人、陪伴过老人,但未必会有意识地采取某种理念与技术来关心与陪伴老人。而 A 组织所倡导的“爱与陪伴”就是一种新理念、新技术。所以,“爱与陪伴”就是在 A 组织主导下形成于新义工们之间的“共同的行动或事件”,这当然也是A 组织所期待达成一个目标:让普天下所有人都能运用“爱与陪伴”理念与技术来关爱所有老人。
...............................
二、短暂的情感刺激
A 组织举办的“一星义工培训与服务活动”主要由这五类人群构成:培训讲师、培训助理、培训主持人、老义工和新义工。培训讲师、培训助理一般都是、但也不限于是 A 组织的正式员工,能够胜任培训讲师角色的却必然是对 A 组织文化非常熟悉并高度认同的资深义工,他们是组织的主要管理负责人与活动策划人,是组织文化的构建者之一,也有的是由 A 组织管理委员会正式聘任的具有社会工作、医学、心理学或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专业人士。培训讲师人数较少,在 A 组织内大约只有 5 人,他们对于义工培训的操作流程十分熟悉,负责 A组织公益文化的讲授。培训助理负责搭建义工线上网络、宣传组织文化、做好后勤服务。培训主持人负责培训活动的开场致辞、情况介绍、活动小结等工作。老义工则是指持续在 A 组织参与培训与服务活动至少达 6 次的人员。按照 A 组织的义工星级激励机制,所有义工按服务次数从少到多而被认定为由低至高的五个星级。老义工在“一星义工培训与服务活动”中主要起到协助、示范、带领等作用。新义工群体则是由该组织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报纸杂志等媒体宣传或者口耳相传方式被吸引首次接触 A 组织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依照 A 组织的规定,新义工必须先要全程参与一次“一星义工培训与服务活动”,之后方可持续参与 A 组织的服务老人活动。这则近乎苛刻的规定,不仅要保证新义工在理性上了解该组织的宗旨理念,而且还意在从情感上“俘获”他们。互动仪式的其中一个启动要素是参与者分享共同的情感状态。从踏进 A 组织伊始,新义工就会遭遇到强烈的情感冲击。
................................
一、群体聚集(身体共在) .......................... 34
二、局外人的屏障设置 .......................... 37
第四章 A 组织义工互动仪式的功能与互动仪式市场 ........................ 50
一、建构成员身份符号 .............................. 50
二、产生代表群体的符号(神圣物) ............................... 53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65
一、研究结论 ................................. 65
二、延伸讨论 .............................. 69
第四章 A 组织义工互动仪式的功能与互动仪式市场
一、建构成员身份符号
依照柯林斯的理论观点,任何处在某个社会际遇中的两个人“都拥有一定水平的情感能量和符号储备”。而“个体在际遇中所使用的符号储备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先前的互动仪式链”。而且更重要的是,一定的“符号储备”是建构成员身份符号的基础,因为“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符号储备,你不可能成为一个全身心的参与者,几乎无法获得娱乐仪式的情感共鸣,而正是它给予人们集体成员身份符号的感觉”。“符号储备”对于 A 组织的义工而言的确是真实存在的,而且类型丰富。例如,义工们都要对于组织的一些文化理念有所学习了解,诸如核心价值观、组织使命、义工星级文化等;还要比较娴熟地掌握爱与陪伴的“十大技术”、熟悉服务老人的基本流程、能够大致解读义工服务行为规范等,这些无疑均属于义工们的“符号储备”。另外,初次接触 A 组织的新义工会无一例外地发现其语言表达的新奇之处,因为义工们在交流中常常使用着一些既不常用于日常生活、也少见于其他公益组织的词语,如“家人”“感恩”“当下”“能量”“同频”“活法”接纳”“心灵”“滋养”“生命”“放空”““喜悦”“觉察力”“小伙伴”“爱与陪伴”“爱出爱返”等。这些特定词汇属于另一类“符号储备”。而其中“小伙伴”这个符号的使用频率颇高,甚至第一次参加活动的义工都很快学会了以“小伙伴”来指称身旁的义工。“小伙伴”这个名称怎么来的呢?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是一项个案研究。个案长沙 A 组织是一家为老年人特别是临终老人提供免费心灵呵护服务和为义工提供免费培训服务的民办非企业组织。该组织举行的义工培训与服务老人的公益活动带给人一种强烈的仪式感。尽管从 A 组织内部成员的角度来看,这些仪式以及其展现的仪式感并非刻意而为之,正如 A 组织的一位成员向笔者解释道:“其实中国是有礼仪,中国是礼仪之邦,仪轨就是说当时是自发形成的,没有说是谁一开始就规定,在服务实践中慢慢形成的,大家是自觉遵守,就感觉到我们要去这么做,于是呢,吃饭的时候大家就经常吃素而且不说话,然后有些读经班的人会读经班,去参加一些课程,去做支持义工,他们就感觉到他们每次吃饭的时候读感恩词,让大家会升起感恩的心,尤其是对孩子,当然对大人也要这么去循循善诱嘛,于是大家在后边儿就慢慢地引出去读感恩词,最后呢就是说把这个感恩词整理出来,成为爱与陪伴的一个特点,于是就总结出了一个饭前仪轨。说仪轨,其实也不是仪轨,就是有仪式让大家尊重我们每一个行为,所以你看我们每一个生命都是需要被呵护的,其实指的是每一刻、每一点然后每一件事物都需要被呵护,那么我们就在吃饭的时候就会要注重,我们在睡觉的时候也会要注重。如何用行动去鞭策大家、提醒大家的时候,大家就墨守成规按照规定去做,慢慢地就可以修身,所以就出现这一点。”(资料来源:Z JF20181205)但从兰德尔·柯林斯的理论视角观之,它们属于典型的社会微观层面的互动仪式。名目繁多、别具特色的互动仪式活动,营造出的庄严感、神圣感与温暖感吸引了大批义工参与该组织活动。但同时出现了一个有意识的吊诡现象:一方面,一些义工长期活跃在 A 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之中,他们不辞劳苦、趋之如骛、乐此不疲;另一方面,大部分义工参与一段时间之后便觉索然寡味或激情消退或不堪其负,便急流勇退、逐渐淡出;更有很多新义工第一次报名参加活动之后却再也不会出现。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