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视角下东北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机制探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998 日期:2023-06-27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博士论文,本文基于东北地区经济环境发展的异质性特征,围绕东北地区如何长期提升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这一关键问题展开研究,其研究结论能够一定程度为东北地区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绿色转型提供借鉴。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研究背景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环境质量是发展经济学永恒的议题[1]。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频繁对自然环境造成损害,在农业、能源、食品等领域,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等全球化气候问题已对这些产业安全造成影响,直接威胁到区域的福祉和发展。因此,区域的绿色发展,即如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降低污染排放、提升环境质量成为当今发展经济学迫在眉睫需解决的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中国一直致力于推进绿色经济,积极履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责任。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宣布的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彰显了其作为一个大国的环境责任,也展示了中国对绿色经济的规划愿景[2]。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双重压力下,区域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在于持续提升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3-4]。学界共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来源于全要素生产率,是考虑能源投入与环境污染排放的投入产出效率,能够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同时考虑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影响,是检验绿色经济发展的核心指标[5]。因此,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压力下,中国区域实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提升是推进绿色经济、实现碳中和环境承诺的必经之路,也是当前发展经济学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推进中国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是中国履行环境承诺、促进区域绿色经济转型的重要工作。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区域在减排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按照“十三五”规划以来对中国经济区域的划分(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国各区域近年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获得一定程度提升,污染排放降低、环境质量提升[6]。然而,如发展经济学对区域发展不均衡的论断,中国各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也存在区域不均衡问题。东北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相比其他区域较为滞后,近年来出现经济发展停滞、环境污染严重的“新东北现象”[7]。
............................
1.2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第一,对于东北地区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学界虽对其进行了关注,关于东北地区地域发展特征也进行了一定研究。然而当前东北地区呈现出如人力资本流失、制度固化、产业结构固化、进出口结构变化等异质特征,当前研究对于东北地区近年来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情境还需进行进一步科学系统的归纳。因此本文的第一个研究目的在于科学识别东北地区经济环境发展特征和阶段。具体地,本文结合区域经济与环境的特征数据对东北地区当前经济与环境发展特征进行识别,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东北地区经济与环境动态协调度进行测算,根据协调度的实证测算结果分析东北地区经济与环境发展程度,为东北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研究奠定基础。
第二,对于东北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科学测算与增长源泉动力问题,以往研究从技术效率视角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长期增长展开了研究,然而东北地区具有资源型地区发展共性特征的同时还具有一定异质性特征,因此如何充分结合东北地区发展的地域特征科学测算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基于结构性视角对其长期增长的源泉动力进行合理判断是本文研究的另一目的。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异质性特征的识别,充分考虑东北地区不同要素的部门投入偏向和技术前沿,运用随机前沿分析(SFA)科学测算了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而后运用条件收敛分析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长期收敛分析验证结构性调整和制度环境保障(环境规制)对东北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的核心推动作用,为进一步研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机制提供可行性支撑。
第三,对于东北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机制,大量研究从技术赶超视角对通过提升发展中地区的技术前沿进而提升其技术水平的生产率提升机制进行研究。然而对于以东北地区为代表,技术赶超效果甚微的资源型地区,如何进一步有效提升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成为有待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另一目的,即从结构性视角探究东北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机制。根据收敛分析的实证研究结果及前期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探讨,在结构性视角下,作用于内部生产系统的要素配置能够作为主要动力推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此,本文进一步研究要素配置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具体地,通过要素错配-要素价格扭曲-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传导机制,构建了生产函数模型系统下东北地区要素错配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经济数理模型,通过要素错配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的梳理归纳东北地区如何从结构性要素配置视角调整要素投入配置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提出东北地区要素错配视角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机制。
.............................
第2章 东北地区绿色发展特征与现状识别
2.1东北地区绿色发展特征分析
2.1.1 东北地区发展概况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按照“十四五”规划对全国经济区的划分,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组成了东北地区,其被称为“老工业基地”,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与资源禀赋。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较早,20世纪初期就已形成了以能源、食品产业为代表的基础工业。随着国内与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东北地区在20世纪30-40年代饱受战火摧残,经济发展陷入停滞,但工业基础得以保留。建国后,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对各区域进行了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依据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指导,东北地区的工业实现了大幅发展。在第一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中,东北地区更是以占全国三分之一重点项目的事实彰显了国家对其工业发展的重视程度。经过前期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有效改造,东北地区形成了服务于国家军工与战略行业的重化工业体系。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发展重心的南下偏移及发展战略上对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东北地区在计划经济时期的发展惯性已不适合现代产业经济发展模式,近年来出现了经济增长放缓、资源濒临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的“新东北问题”。下面分别从经济增长、能源资源禀赋和环境污染方面对东北地区发展概况进行阐述。
(1)经济增长概况
如表2-1所示,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状况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2-2004年,这一阶段东北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得到了持续增长,在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后,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活力得到了一定释放,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2005-2019年,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陷入颓势,经济增速放缓,尤其在2016年以来出现了经济倒退,且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持续下降,由1992年11.13%降至2019年5.1%,经济增长形势不容乐观。


博士论文怎么写

.........................
2.2 经济环境协调度视角下东北地区绿色发展现状识别
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在区域发展进程中,资源环境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承载,能够有效吸收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负外部性,然而其承载的限额也会反向影响经济增长,如何明晰经济与环境协调的机理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对于资源型地区,其高资源禀赋意味着经济增长更多依赖能源资源,历史经验证实多数资源型地区都经历了环境破坏与经济增长下行的衰退期,因此明晰资源型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程度及协调机理是识别以东北地区为代表的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现状的重要视角,也是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问题。本节以中国东北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协调度模型对中国东北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度进行测算,明晰东北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阶段及影响协调度的机理,从经济环境协调视角探究了东北地区绿色发展现状。
2.2.1 测算方法
协调度是对系统要素间耦合程度的度量,经济-环境协调度即为经济子系统与环境子系统相互依赖、相互匹配程度的量化衡量。根据协同理论,经济-环境协调度模型的建立步骤分为五步,按照测算顺序包括指标体系构建、数据标准化处理、经济与环境综合发展水平测算、协调度测算、协调发展度测算。
东北地区经济与环境静态、动态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的实证结果说明,近年来东北地区陷入经济环境中高水平不协调状态,未来如何促进经济环境协调,实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长期提升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结构主义视角下,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依赖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共同作用[256]。以环境规制为主要手段的政策规制能够创造推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保障机制,然而这种保障机制依赖于市场环境的有效运行。市场机制不起作用的情境下,价格传递了资源稀缺型而非资源运用成本的错误信息,造成了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失调。东北地区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与传统资源大省,在工业基础雄厚的基础上也由于既有机制问题如国企央企比重偏高使得自身发展受制。自2003年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提高市场化程度,发挥市场机制成为结构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因此对东北地区绿色发展特征的识别离不开对其市场环境的量化识别。本节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东北地区市场化程度进行量化测算,量化识别其市场环境现状,并进一步验证这种市场环境是否适合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进一步识别东北地区是否具有“有效市场”条件,发挥结构配置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推进机制奠定实证支撑。
...................................
第3章 东北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动力的收敛分析 ................. 64
3.1结构性视角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范式说明 .................... 64
3.2东北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 64
第4章 要素配置对东北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 89
4.1要素配置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的框架设计 ................. 89
4.2要素配置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模型构建 .................... 92
第5章 环境规制对东北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 105
5.1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理论机制 ...................... 106
5.1.1 结构性视角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 ............ 106
5.1.2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 .................... 111
第6章 东北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策略
6.1 要素配置层面东北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策略
基于第4章的实证结果,经济主体在生产过程中的投入要素价格扭曲与投入要素的配置效应将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对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施加负面影响,因此立足于生产系统内部要素配置的结构性调整视角,东北地区应在充分运用作为实践手段的环境规制的同时,注重对要素配置与要素扭曲这类结构性要素的优化,发挥要素合理配置效应,进而促进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综上,本节基于结构性视角从提出要素配置层面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为提升东北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供借鉴。
6.1.1 推进要素配置与要素价格扭曲纠偏


博士论文参考

推进要素配置并纠正要素价格扭曲是生产系统内部调整要素配置结构,促进东北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关键策略。本文在第3章与第4章中论证了优化要素配置推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实现机制,一方面,第3章对东北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长期收敛分析揭示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源泉动力,在不存在区域间俱乐部收敛的前提下,调整要素配置(要素投入偏向系数)能够通过技术前沿面的扩大与技术溢出效应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提升,因此以优化要素配置为杠杆,能够一定程度通过长期收敛的因果关系推进东北地区GTFP提升。另一方面,第4章在生产系统中建立了要素错配-要素价格扭曲-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模型,揭示了要素价格扭曲作为生产系统内部重要的传导变量,能够反映各要素的实际使用成本,进而影响生产系统的实际技术前沿面,造成GTFP指数的变化。因此,东北地区要在整体上推进要素配置,强化要素配置对东北地区GTFP的驱动能力,并在生产系统内部对存在大量要素价格扭曲的生产要素进行监控和管理。
............................
结论
推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提升是推进中国区域绿色经济发展、实现减排自主贡献的关键举措。按照“区域特征-提升动力-提升机制-提升路径”的逻辑思路设计,本文基于结构性视角,对东北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机制展开研究。综合全文研究,本文得到的研究结论如下:
(1)基于结构性视角,本文构建了东北地区情境下结构调整、要素配置、环境规制共同作用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模型体系。首先,本文归纳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固化、人口红利缺失的发展特征,区分其资本投入部门和劳动素质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东北地区资源配置的结构性特征。通过经济环境协调度的实证分析,东北地区存在“经济增长放缓、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问题,经济与环境水平处于中高水平不协调状态。其次,本文通过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收敛分析建立了结构调整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联系,回答了结构性视角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如何提升的关键问题。实证研究结论表明,东北地区当前还不存在俱乐部收敛,要素配置和环境规制被证明是驱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收敛条件。结构性视角下,改善生产系统内部的要素配置、优化生产系统外部的环境规制能够显著正向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2)结构性视角下,生产系统内部的要素配置是推进东北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因素。基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区域情境,本文考察了不同类型生产要素配置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揭示了生产要素存在的错配现象和生产要素错配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东北地区各项生产要素配置存在错配现象,建筑安装资本要素、设备购置资本要素和非技能型劳动要素错配程度更为严重。另一方面,东北地区情境下,要素错配能够通过要素价格扭曲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向影响,但改进不同要素的配置效应能够显著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东北地区其他部门资本要素、劳动力要素(包括技能型及非技能型)及环境污染的配置效应能够更明显地作用于GTFP,因此优化上述要素的要素配置能够一定程度改善东北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这部分结论能够为东北地区情境下从生产系统内部要素配置角度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供借鉴与指导。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