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博士论文怎么写[精选推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999 日期:2023-06-27 来源:论文网

古代文学博士论文怎么写?本文根据热门论文范例数据,为大家列举了3篇古代文学博士论文范文,可以多参考学习,希望对你的论文写作有帮助。

古代文学博士论文范文参考一: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技术观研究

自工业革命开始,近代技术就开始向世人彰显其巨大威力。技术的迅速发展造成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冲击。如何协调现代技术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成为当前技术哲学研究中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早在工业革命之前,维柯就提出了“诗性智慧”、“诗性思维”、“诗性逻辑”的观念。在现代技术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之后,海德格尔认为古希腊早期的“技艺”一词本身就具有美和道德的含义,而柏拉图之后这种含义逐渐脱落,造成后世技术与艺术逐渐分离。现代技术对物质世界的“限定”和“强求”,使得技术的“真”与“善”和“美”相冲突,“诗意地栖居”被破坏。维柯和海德格尔都在呼唤一种作为技术发展理想范式的诗意的技术,这种诗意的技术本质上是一种真善美相统一的技术。维柯和海德格尔的观点引发了诸多深刻思考,但对现代技术本身的发展缺乏实际触动。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技术观的挖掘,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技术恰恰提供了一个诗意的技术曾经存在过的范例。这并不是说中国传统技术的所有过程和成果都符合诗意的技术的标准,而是说中国传统技术的基本理念和规范符合诗意的技术的本质特征。中国古代技术典籍大多记载具体的技术操作规则和应用,较少涉及对技术观的阐释,而对技术观的阐释往往是通过古代文学作品体现出来的。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一定程度的再现,也是作者运用自身的观念影响社会生活,塑造诗意的技术的有效载体。古代文学作品折射出的技术观,可能要比技术典籍更丰富,更生动。从中国古代文学中挖掘技术观不仅具有可行性,也是研究中国古代诗意的技术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通过古代神话、诸子寓言、两汉辞赋、明清小说等文学作品,发掘其中所蕴含的技术观。中国古代神话中蕴含着诗意的技术的起源。在与古埃及和希伯来神话的比较研究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在技术起源的认识上具有有机自然主义特征,具体表现在技术与世界的起源、技术与人类的诞生、技术对自然的改造、技术发明中的制器尚象、技术发明主体的神圣化、技术活动中的天人交感等方面。诗意的技术作为中国古代技术的本质特征,在先秦诸子寓言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无论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还是在技术系统内部,都强调技术诸要素之间的和谐,表现出由“技”入“道”的追求。“技”只是技术活动的表层体现,“道”才是技术的理想状态。中国古人常常通过外在的技术活动,反身而求内在的精神诉求——得道。而“道”正是技术活动中真善美有机统一的高度概括。中国古代技术“由技入道”的本质属性,使得技术在其社会功能上自然地被赋予了“经世致用”的特点。通过对大量汉赋作品的挖掘,不难看出,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受实用理性影响表现出强烈的经世致用的社会功能。技术只有在与其他社会要素和谐共存的状态中,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进入古代社会生活的主流。在对待技术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古代强调“以道驭术”,这一点在明清小说中有比较突出的体现。中国古代技术的发展深受技术伦理的影响和制约。无论是以善为本的职业伦理意识,还是“民胞物与”的生态伦理意识,抑或是重义轻利、强调“抑奢”的社会伦理意识,都在很大程度上规范着中国古代技术的发展。文学作品中传达出的诗意的技术必然会影响具体的技术实践。文学与现实技术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式的交汇,从而也使得诗意的技术对传统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当然,诗意的技术有其内在弱点,比如缺乏对技术原理的探索,技术标准不够精细,技术创新缺少市场经济的推动。但它的存在足以表明,诗意的技术并不是只能在远古时代寻觅的历史回声,而是可以真切推动社会进步的实践活动。这就为现代技术向诗意的技术转化提供了重要借鉴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选题意义

1.1.1 考察中国古代技术观的新路径

1.1.2 有关"诗意的技术"的哲学思考

1.1.3 对当代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启示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有关技术观的研究综述

1.2.2 中国古代文学跨学科研究综述

1.2.3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技术观研究状况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1 技术解释学的视角与方法

1.3.2 技术文化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1.3.3 跨学科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1.4.1 本文的研究思路

1.4.2 本文的创新点

2 有机自然主义的技术发生论

2.1 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中的技术

2.1.1 技术与世界的起源

2.1.2 技术与人类的诞生

2.1.3 技术对自然面貌的塑造

2.2 中国古代造物神话中的技术

2.2.1 技术发明的制器尚象

2.2.2 技术发明主体的神圣化

2.2.3 造物活动的天人交感

2.3 中国古代诗意技术的滥觞

2.3.1 浑沌之死的意蕴

2.3.2 技术真善美的统一

2.3.3 从技能到技艺

3 "由技入道"的技术本质论

3.1 赞助天地化育的技术

3.1.1 取法自然

3.1.2 巧夺天工

3.1.3 制天命而用之

3.2 身心和谐的技术

3.2.1 意会而难言的技术知识

3.2.2 心领神会的技术操作

3.2.3 技术与养生

3.2.4 技术相关要素的和谐

3.3 推崇工巧的技术

3.3.1 能工巧匠形象的艺术加工

3.3.2 重技巧轻工具的技术观

3.3.3 对待工具的矛盾心态

4 "经世致用"的技术价值观

4.1 技术活动的实用导向

4.1.1 对实用技术的赞美

4.1.2 技术标准的实用倾向

4.1.3 实用理性导致的技术"异化"

4.2 技术活动的经世功能

4.2.1 维系社会稳定

4.2.2 体现"天人合一

4.2.3 技术与礼制

4.3 技术活动的文化内涵

4.3.1 技术产品的文化品位

4.3.2 技术的审美与教化

5 "以道驭术"的技术伦理观

5.1 技术活动的职业伦理意识

5.1.1 文学作品中的名医良工

5.1.2 技术产品的善恶之辨

5.1.3 品牌的培育与弘扬

5.2 技术活动的生态伦理意识

5.2.1 民胞物与的生态观

5.2.2 生态失衡的因果观

5.3 技术活动的社会伦理意识

5.3.1 技术活动中的"抑奢"

5.3.2 对"奇技淫巧"的批判

5.3.3 技术活动中的"重义轻利"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1]中西洪水神话比较刍议[J]. 邹明,李方军.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1(02)

[2]技术文化视野中的“道”“技”关系[J]. 王前.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0(06)

[3]文学与科技的根性情缘——以《诗经》的科技价值为例[J]. 王春. 湖北社会科学. 2010(06)

[4]试论《天工开物》的职业技术观[J]. 岳德虎,傅昌德. 贺州学院学报. 2009(02)

[5]媒介视角下古典小说的当代传播[J]. 韩霄. 新闻知识. 2009(03)

[6]安德瑞·高兹的“后马克思”技术观——资本主义技术和分工批判[J]. 汤建龙,张之沧.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9(01)

[7]技术概念与技术文化的建构[J]. 陈凡,陈玉林.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8(03)

[8]从《楚辞》看中国古代的婚嫁制度[J]. 杨蕾,许霁. 柳州师专学报. 2008(02)

[9]“技术是什么”?——信息时代的重新解读[J]. 肖峰.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01)

[10]古代神魔小说中的宝瓶崇拜及其佛道渊源[J]. 刘卫英.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古代文学博士论文怎么写

古代文学博士论文模板范例二:中国古代文学松柏题材与意象研究

松柏分布广泛,应用普遍,与古人生活关系密切,因而很早就进入文学表现的领域。松柏的品性也得到各个时代文人的推崇,获得了丰富的比德内涵,成为我们民族理想人格的符号。松柏题材和意象的作品数量繁多,在同类题材创作中有着显著的优势。在不同历史时期,松柏题材都有一些有影响的代表作品,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也大都参与了松柏题材和意象的创作。相关作品数量上蔚为大观,质量上不乏名家名篇,而且体裁广泛,诗词文赋皆有佳作。伴随中国文学发展的进程,松柏在审美欣赏、比德内涵、文化意蕴等方面都获得了丰富积累。本论文主要以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松柏题材和意象为研究对象,对松柏比德的内涵、松柏意象的审美特色和文化意蕴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探讨。论文共十一章:第一章论述了松柏题材和意象创作的繁盛及其原因。这是松柏审美特征逐渐丰富、比德内涵深入发展和文化意蕴获得丰厚积淀的基础。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对松柏比德的形成及演变、松柏比德的内涵、松柏君子人格象征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先秦儒家关于松柏“岁寒后凋”、“松柏有心”的命题开了松柏比德的先声,松柏成为有道君子人格的象征。魏晋六朝时松柏比德有了新的变化,松常被用来表现名士的清朗仪表、风骨节操,成为风度和品德的象征。唐代松柏比德进一步丰富,唐人笔下的松柏常常是文人感物咏怀、托物自喻的媒介,松柏意象中既寄寓了唐人建功立业的抱负心、兼济天下的责任感,又体现了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宋代松柏比德趋于成熟,松柏意象融合了儒家之气节操守、道家之旷达洒脱和释家之超逸风神,发展出新的比德内涵:宋人由松柏在春夏荣滋之时不争芳于时,生发出青青自若、不随流俗的含义;在松柏栋梁之才的惯常比附外,又演绎出安分随时、不求材用的新理念;在“松柏有心”的传统寓意之外,又生发出“无心”、“无情”之义;于松柏贞刚品性外,又打造出刚柔相济、高下得宜、清贞兼备的理想人格。松柏比德经过长期的发展,先后形成了岁寒后凋、坚贞有心、孤直不倚、劲挺有节、风雨历练等内涵。君子人格象征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既有穷且益坚、耿介孤傲的气节操守,又蕴含了高蹈越俗、淡泊超然的内在精神,其人格拟喻多样,曾被比为仁人义士、贤臣能人、隐者高人等。与其他植物意象如竹、莲相比较,松柏的人格象征有着自己的独特性,显示出特殊的文化意义。第六至第十章对古典文学中重要的松柏意象进行了论述。墓地松柏是坟墓的表识和亡灵的护佑神,又成为祭祀、追悼、怀古类文学中的重要意象,用以表达生死之叹、怀亲吊友、历史思索等复杂的情感。左思《咏史》其二首创涧底松意象,以典型的形象、浓缩的笔墨概括出西晋门阀制度下寒士的境遇及其不平与抗争,涧底松成为才秀人微者的象征。此后吟咏涧底松的作品层出不穷,涧底松意象在比德和情感方面又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和格调,由贞刚到超逸,由愤世到乐观。涧底松的象征意义鲜明独特,在意象的发展过程中,曾被比拟为寒门俊才蛰伏之士、迁客逐臣和烈女贞妇等,人格拟喻的变化,带来了象征意义的逐步丰富和深化。老、枯、病、怪松柏意象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突破了松柏常青、繁茂的审美传统,将沧桑、雄奇、丑怪、狞疠等也纳入松柏审美的范畴。这类意象还有着特定的象征寓义,如老松是古雅君子人格的象征,丑怪类松柏意象用以比喻那些才不得伸而出以惊世之举、骇俗之文的奇士狂生。不老松意象是长寿的象征,人们借助这一意象表达出对生命永恒的期盼。连理松柏既是祥瑞之兆,又是爱情忠贞的象征,文人赋予这一意象“岁寒同心”的道德比附以及“随俗婵娟”的禅理寓意。复生松柏是对人事兴衰、世道治乱的感应,这一意象被赋予“法身常住”的佛学寓意,有时又寄托着文人怀人思古的意绪。松风意象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清逸、古雅、劲健,而且有着丰富的意趣寄托,文人高雅脱俗的精神、隐逸游仙的理想、生命的体验和历史的感悟等都可以借助这一意象传达出来。松林具有阴翳、深邃的景观效果和“清”、“冷”的审美感觉,诗文中的松林常被描写成具有隐逸、佛禅内涵的景象,而小说中的松林往往有着阴森可怖的氛围或神秘奇幻的情境。第十一章论述了松与文人的生活情趣。松与文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常与清谈、禅思、诗酒琴弈等一起,构成文人的文化生态,从而使得平淡的日常生活变得雅致与从容。文人以“松”为别号、为室名、为诗文集名者甚多,其中不乏借松标榜高洁操守之意;文人亲手种松者亦多,在某种程度上,种松即是“种德”,松成为文人情志的寄托。松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契机,文人之间以松为题材的唱和之作更是难以计数,文人生活中的种种风雅情事,文人之间深厚的友情,都在这些作品中得以再现。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松柏题材和意象的繁盛及其原因

第一节 繁盛的表现

第二节 繁盛的原因

第二章 松柏比德的形成及演变

第一节 先秦松柏比德的形成

第二节 魏晋六朝松柏比德的新变

第三节 唐代松柏比德的丰富

第四节 宋代松柏比德的成熟

第五节 明清松柏比德的承续

第三章 松柏比德的内涵

第一节 岁寒后凋

第二节 坚贞有心

第三节 劲挺有节

第四节 孤直不倚

第五节 风雨历练

第四章 松柏君子人格象征

第一节 松柏君子人格象征的形成及其原闪

第二节 松柏君子人格象征的表现形态

第三节 松柏与其它植物意象君子人格象征的比较

第五章 墓地松柏意象的文化意蕴和文学表现

第一节 墓地松柏的源流考述

第二节 墓地松柏的文化意蕴

第三节 墓地松柏的文学表现

第六章 涧底松意象的形成、发展和人格拟喻

第一节 涧底松意象的形成

第二节 涧底松意象的发展

第三节 涧底松意象的人格拟喻

第四节 涧底松与类似文学意象的比较

第七章 老、枯、病、怪松柏意象的审美特征与象征意蕴

第一节 老松意象

第二节 枯、病、怪松柏意象

第八章 不老、复生、连理松柏意象的文化意蕴和文学情韵

第一节 不老松意象

第二节 复生松柏意象

第三节 连理松柏意象

第九章 松风意象的文化意蕴和艺术表现

第一节 松风的文学呈现

第二节 松风意象的审美内涵

第三节 松风意象的意趣寄托

第四节 松风意象的艺术表现

第五节 松风意象的文化衍生

第十章 松林的文学表现和文化内涵

第一节 古代的松林资源

第二节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松林

第三节 中外文学中的松林比较

第十一章 松与文人生活情趣

第一节 文人雅趣的体现

第二节 文人情志的寄托

第三节 诗文酬和的题材

结语

附录

征引书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1]悼亡诗史[M]. 东方出版中心 , 胡旭, 2010

[2]清閟阁集[M]. 西泠印社出版社 , (元) 倪瓒, 2010

[3]陶弘景集校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南朝梁) 陶弘景, 2009

[4]苏轼词集[M].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宋) 苏轼, 2009

[5]居易堂集[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清) 徐枋, 2009

[6]陶庵梦忆[M]. 中华书局 , (明)张岱撰, 2008

[7]宋代经济谱录[M]. 甘肃人民出版社 , 黄纯艳, 2008

[8]戴复古全集校注[M].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吴茂云, 2008

[9]小窗幽记[M]. 中州古籍出版社 , (明) 陈继儒, 2008

[10]宋代辞赋全编[M]. 四川大学出版社 , 曾枣庄, 2008


古代文学博士论文范文参考

古代文学博士论文范文模板三:中国古代文学杨柳题材与意象研究

本文主要论述了杨柳题材的历史发展进程和杨柳意象的审美表现,分为上下两编,共十一章。上编六章主要论述了咏柳文学的繁盛和杨柳题材创作的历史进程:杨柳是中国文学中重要的意象和题材。杨柳题材历史悠久,形态丰富,作品繁多。汉代杨柳赋、晋朝乐府《折杨柳》和中唐《杨柳枝》的兴起,构成了杨柳题材创作的重要方面。杨柳在先秦典籍中多有反映,但只是作为比兴的媒介。先秦主要关注杨柳的实用价值,对其审美价值很少关注。由于重视实用价值,先民主要从整体上关注杨柳发芽早、长势旺、生命力强的种性特征。汉代,杨柳开始作为独立的表现对象出现在杨柳赋中。杨柳赋对杨柳的枝、叶、干进行了详尽的描摹,彰显了杨柳旺盛的生命力,促进了咏柳诗的出现,拓展了杨柳题材。杨柳赋分为三个时期:汉晋是发生繁荣期,唐宋是沉寂新变期,明清是复兴繁盛期。《折杨柳》主要分为三种:横吹曲《折杨柳》、相和大曲《折杨柳行》和清商曲《月节折杨柳歌》。横吹曲辞《折杨柳》与杨柳的关系最密切,多是柳之早芳触动闺人念远、征人怀乡的触景生情之作,它加强了杨柳和相思之间联系。《杨柳枝》是由《折杨柳》演变而来。《杨柳枝》词多是赋题之作,是咏柳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杨柳赋侧重于体物,《折杨柳》侧重于抒情的话,那么《杨柳枝》词则是二者完美的结合。从先秦到唐宋,人们对杨柳的认识不断改变,杨柳经历了一个由北方意象向江南意象转变的过程。这一历史转变与北方地区生态环境的整体衰退,社会经济、文化重心的南北转移,杨柳自身的品种结构变化密切相关。作为江南意象的杨柳,包含着物华饶美、水乡清柔、风俗奢乐等多重象征意蕴。下编五章主要论述了杨柳的物色特征及审美作用:咏柳作品的繁盛,深化了对杨柳审美形象的认识。杨柳的自然物色之美不仅是咏柳作品中最重要的一个主题,而且还是杨柳意象情感意蕴和人格象征的基础。从先秦到唐宋,人们对杨柳形象物色之美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整体到局部、由“求形”到“求神”逐步深入的过程,杨柳在人们心目中也由一个挺拔茂盛的形象转变为柔弱易衰的形象。杨柳也逐渐成为相思、思乡、离别的符号,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蕴。魏晋时期,杨柳多用以比拟名士的秀爽风姿,自陶渊明后,杨柳又成了隐士的象征,时至唐代,杨柳越来越倾向于以青春女子拟之,渐至中晚唐,杨柳又多用来象征娼妓和小人。柳絮也是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和题材,人们对柳絮的审美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求形”到“求神”的过程。在咏柳文学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经典意象,如章台柳、宫墙柳、隋堤柳、灞桥柳等。章台柳是娼妓的代名词,隋堤柳是亡国的象征,灞桥柳是离别的专用语,宫墙柳往往用来象征受到君王的赏识。宫墙柳和隋堤柳文人吟咏比较多,已经发展为专门的题材,形成一定的创作模式。杨柳的普遍分布和广泛应用是杨柳题材和意象产生的现实基础。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上编

第一章 咏柳文学的繁盛及其原因

第一节 创作盛况

第二节 题材发展

第三节 繁盛意义

第四节 繁盛原因

第二章 先秦杨柳意象的起源

第一节 杨柳的分布和利用

第二节 先秦典籍有关杨柳的材料

第三节 先秦杨柳审美认识

第三章 杨柳赋及其杨柳的审美认识与表现

第一节 汉晋:发生繁荣期

第二节 唐宋:沉寂新变期

第三节 明清:复兴繁盛期

第四节 杨柳赋对咏柳诗词的影响

第四章 乐府《折杨柳》及其杨柳的审美认识与表现

第一节 横吹曲辞《折杨柳》

第二节 相和歌辞《折杨柳行》

第三节 清商曲辞《月节折杨柳歌》

第五章 乐府《杨柳枝》及其杨柳的审美认识与表现

第一节 《杨柳枝》的起源

第二节 《杨柳枝》的演变与传播

第三节 《杨柳枝》的创作与模式

第六章 杨柳意象区域文化意义的南北转换

第一节 由北方意象向江南意象的转变

第二节 转变的原因

第三节 杨柳作为江南意象的审美文化意义

下编

第七章 杨柳的物色之美

第一节 从茂盛到柔弱——杨柳整体审美认识

第二节 柳枝和柳叶——杨柳形象的核心元素

第三节 春柳、夏柳、秋柳、冬柳——四季杨柳

第四节 风中、雨中、水边、月下——不同环境氛围中的杨柳

第五节 杨柳与其它意象的组合表现

第八章 杨柳意象的情感意蕴

第一节 相思的载体

第二节 思乡的触媒

第三节 离别的象征

第九章 杨柳意象的人格象征

第一节 从名士到隐士

第二节 从男士到美女

第三节 从美女到娼妓和小人

第十章 柳絮意象及其审美意蕴

第一节 柳絮题材的发展

第二节 自然物色之美

第三节 情感与人格意蕴

第十一章 杨柳典型意象考述

第一节 章台柳

第二节 宫墙柳

第三节 隋堤柳

第四节 灞桥柳

结语

征引书目

致谢

参考文献

[1]三辅黄图校释[M]. 中华书局 , 何清谷撰, 2005

[2]唐代乐舞新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沈冬著, 2004

[3]周礼译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杨天宇撰, 2004

[4]雍录[M]. 中华书局 , (宋)程大昌, 2002

[5]花间集[M].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后蜀)赵崇祚编, 2002

[6]色彩感觉[M].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 2002

[7]敦煌曲子词欣赏[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高国藩编著, 2001

[8]北史[M]. 中华书局 , (唐)李延寿撰, 2000

[9]周书[M]. 中华书局 , (唐)令狐德棻等撰, 2000

[10]梁书[M]. 中华书局 , (唐)姚思廉撰, 2000

以上是古代文学博士论文范文样本,如果你了解更多关于论文写作的资料或者注意事项,可以在本网站查阅;如果需要论文写作的帮助,可以在线咨询。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