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劳动从业情况的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319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绪 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达1820 亿元。十年之后的 2010 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吉林省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一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577亿元。吉林省在十年间的经济发展速度如此快速,但是劳动力就业的增长的势头却远不如经济增长的势头迅猛。2000 年失业人口为 8.20 万人,失业率为 2.40%,2010 年失业人口为 22.7 万人,失业率 3.8%,十年内失业率逐步提升,失业人口增加了近 2 倍,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就业为民生之本,也是百姓最切身的利益。制定基于吉林省省情的政策,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迅速扩大就业刻不容缓。

1.1.2 研究意义

我们在普遍意义上认为,经济的增长能拉动就业的增长,从而创造更多劳动力就业的机会,但是吉林省的经济增长却没有据此理论拉动就业增长,反之就业的形势愈加严峻,吉林省就业人群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非同步性是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我国在经济发展初级阶段时,科技水平十分落后,大规模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基数很大,农业本身依靠的就是劳动力,在大规模的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时,农业人口无法及时转移到二、三产业,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以及机械化使得剩余劳动力成为了待业人口,由此产生的就业问题亟待解决。现实中还存在另一种矛盾,一方面是新增劳动力不断增加,劳动力市场上供大于求的局面继续,普遍找工作难;另一方面是部分企业招工难,找不到合适的劳动力。

这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就业意愿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我们需要通过数据分析来明确究竟哪些产业、行业在十年间有效吸收了劳动力、促进了就业,又有哪些产业、行业在产值增长的同时就业人数反而在减少或停滞,未能促进就业,找到各产业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而为今后促进劳动就业提供一个比较准确的思路和方案,支持某些对劳动力就业有较大促进作用的产业扩大发展,鼓励劳动力积极向这些产业转移,并为此提供政策倾斜和相关的服务支撑,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扩大就业的问题。

1.2 研究方法

本文以人口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吉林省的现实情况,以统计数为基础,主要运用了以下研究方法对吉林省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的相互关系开展研究。第一,调查与观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 2000 年至 2010 年十年间吉林省经济数据的搜集,对于就业人口、失业人口、以及三大产业就业相关经济数据进行整理,通过观察对比和研究,选取有代表性的数据进行分析。第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把相关定义和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判定。通过对就业弹性数据的定量分析,研究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第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国外的相关文献,笔者明确掌握了劳动就业弹性的相关理论和概念,深入了解了国内外学者对就业弹性问题的研究方法和代表性研究成果。在比较系统地了解了有关学者提出的解决就业问题的解决方案基础上,笔者重点研究吉林省就业弹性及其发展趋势,基于吉林省的实际情况,有侧重地选择了一些适合吉林省现实发展的建议,并提出了笔者自己的建议,有助于为有关部门制定可行性措施提供参考。

1.3 研究内容

本文由五部分组成,具体构成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及方法。第二部分为相关研究综述。该部分主要阐述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的相关理论和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还有文章使用的数据来源。第三部分为吉林省劳动就业弹性的现状分析。该部分主要阐述了吉林省总就业弹性及其变动趋势、吉林省就业弹性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对比、还有吉林省各地区之间就业弹性的差异。第四部分吉林省产业劳动就业弹性的现状分析。该部分主要阐述了吉林省三大产业劳动就业弹性及其之间的差异,并对吉林省三大产业劳动就业弹性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了比较。将三大产业细分后,又研究了细分产业中,吉林省各个产业的就业弹性特点。第五部分为未来吉林省劳动就业容量预测。该部分主要以就业弹性系数为控制变量对未来吉林省就业容量进行了预测。第六部分为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该部分是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和依此对吉林省未来产业发展政策和劳动就业政策提出的建议。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4

2.1 西方关于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关系的经典理论............ 4

2.2 我国国内学者关于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的研究............ 6

2.3 概念界定............. 8

2.4 数据来源............. 8

第三章 吉林省就业弹性的现状分析 ................9

3.1 吉林省劳动就业弹性以及变动趋势...................... 9

3.2 吉林省劳动就业弹性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对比............. 10

3.3 吉林省各地区就业弹性的差异......................... 11

第四章 吉林省产业劳动就业弹性的现状分析 ...........13

4.1 吉林省各产业劳动就业弹性分析.............. 13

4.2 吉林省细分产业劳动就业弹性............... 16

4.3 吉林省内各地区分产业就业弹性差异................... 26

结论

吉林省每年都要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而我省近几年的经济增长,并没有给就业带来乐观的趋势。经济增长与就业发展的不一致性,使就业成为困扰我省发展的重要问题。吉林省整体的就业弹性发展趋势相比全国总体水平来讲,其整体吸纳劳动就业能力较低。而对吉林省未来就业形式的预测结果也不容乐观,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水平远远低于预期。

这说明,拓宽就业渠道是吉林省发展就业的首要任务,吉林省对未来就业结构的调整更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吉林省第一产业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就业弹性早在 2000-2003 年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到后期逐步回落到稳定水平。这说明吉林省的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就业的能力几近饱和状态,第一产业的 GDP 增长已经不能拉动就业的逐步增长了,虽然 2010 年 GDP 增长接近 2000 年的三倍,但是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数量比 2000 年的基期减少了 1 万人。农业产业科技化的普遍发展指使第一产业不再是吸纳劳动力的重要产业,剩余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富论[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

[2]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3] 约翰·斯图尔特·穆勒.政治经济学要义[M].商务印书馆.2010

[4]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5] 萨谬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6] 威廉·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1983

[7] 拉尼斯,费景汉.增长和发展演进观点[M].商务印书馆.2004

[8] 托达罗.发展经济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9] Colin Clark. The Conditions of http://sblunwen.com/ldgllw/Economic Progress [M]. The Productivity ofService Industry . Mcmillan,1957

[10]吴宏洛、姚锡琴.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