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1.1选题背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改革与开放的相互促进中我国日益紧密地融入全球化进程,经济增长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加入 WTO后借助自身丰富且较为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快速融入全球价值分工体系,国际贸易规模迅速增长,全球产业链价值链融入程度不断提升。2001-2020 年出口规模从 2.2 万亿元增长到 17.93 万亿元,进口规模从 2.02 万亿元增长到 14.23 万亿元。中国对外经贸联系紧密度不断提升,已成为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大国,2001-2020 年实际利用外资额从 496.72 亿美元提高到 1443.7 亿美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从 69 亿美元提高到 1329.4 亿美元。长期来看,我国对外贸易额增长率、出口增长率及吸收外资增长率等对外开放指标都高于经济增长率,对外开放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各地区经济对外开放在引进资金的同时,引进了国际要素、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等,快速平衡了国内生产要素的极度失衡,有力推动了国内体制机制改革。
1)全方位开放格局下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
随着中国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嵌入度的加深,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也是全球价值链向国家内部地区不断延伸的过程,地区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方式的差异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异质性影响(潘文卿和李跟强,2018; 盛斌等,2020)。入世后中国经济繁荣发展,各地区都表现出较快的经济增长率,但在对外开放进程中,由于地区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及体制机制等的不同,地区间差距在悄然拉大(见图 1-1),区域发展具有了明显的非均衡特征(李言和毛丰付,2019; 汪晨等,2019)。东部沿海地区占据优越的地理位置,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程度始终保持优势,且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在全球贸易中以装备制造、电子产品、重化工、纺织和加工贸易等为主,是出口企业的主要集聚地,高附加值产品较多,相对于中西部地区,出口贸易占比高,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占据更高位置(高敬峰和王彬,2020)。
经济管理论文参考
1.2研究意义
1)在国内外风险冲击下呈现中国区域间差异的时空特征
在全球不确定性风险冲击下,国家和地区面临着经济衰退、政策变化、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风险,区域经济很容易受到冲击和干扰的影响,这些都会打破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增长的发展路径。除了全球或国家的冲击,当地主导产业的衰退、主要企业的关闭或搬离等地区冲击,也是影响区域经济的重要因素。地区如何应对各种内外部冲击保持经济的稳定及区域非均衡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使用三种方法衡量了区域经济韧性,首先通过案例法呈现了地区受 2008 年金融危机和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重要经济变量的变动,对比地区间应对冲击的差异性表现;其次使用统计指标法及因果推断反事实法,衡量了地区的抵御和恢复力。同时,基于产品空间理论,通过构建产品空间网络衡量了各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本文综合性地刻画了抵御力、恢复力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动态演进,可视化呈现了各区域应对冲击的现实响应能力,这对于理解各地区在面对内外部冲击下,如何进行适应性调整以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提供了现实基础和新的分析视角。
2)以全球视野刻画各地区产品空间具体方位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动态演进过程
经济学理论关于经济增长的讨论,往往集中于生产要素、经济环境及体制机制等的影响。产品空间理论认为国家及地区经济增长依赖于生产能力的提升,而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能力能够通过所生产的产品表现,生产产品的不同体现出经济增 长 和 发 展 路 径 的 差 异 。 2006 年 产 品 空 间 理 论 提 出 后 (Hausmann and Klinger,2006),著名经济地理学者 Hidalgo,Hausmann 和 Rodrik 等对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产品空间及经济复杂度进行了衡量,发现中国经济复杂度远超过高于中国 GDP 水平数倍的其他国家,提出“中国出口为什么如此特殊”的疑问。一些学者通过刻画中国产品空间特征对该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本文在对产品空间理论进行深入梳理后,构建中国各省份产品空间网络,分析入世以来中国各地区出口产品的多样性和技术复杂性,通过计算产品空间密度、开放森林及比较优势等,从国家内部的产业迭代与转移,观察中国经济结构变迁与升级的动态演进。在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复杂互动中,尝试从全球视野提高中国问题的定量化程度和可操作性,继而在现实中解析中国出口的特殊性以及获得提升经济韧性的建议。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2.1核心概念
“Resilience(韧性)”的词根“Resilire”最早来自于拉丁语为回弹性,是指实体或系统在受到某种干扰或破坏后能够弹性地恢复到之前形状和位置的能力。最早由生态学家 Holling 在 1973 年提出“工程韧性”(Holling,1973),指系统在冲击后能够恢复到未受冲击的状态或路径。作为最传统、应用最广的概念,工程韧性从均衡论角度进行了阐述,更加聚焦于系统恢复到原有状态和路径的速度和程度。随后,“生态韧性”被提出,指系统受到冲击后,为保持原有结构、定义和功能所吸收冲击的能力,聚焦于干扰和冲击可能会推动系统超越弹性阈值进入另一种状态或路径。该概念以多样均衡理念为核心,即当受到严重冲击时,致使系统突破其弹性阈值进入不同的领域或状态。如果冲击使系统进入比冲击前更低配置和功能的状态,则说明该系统的韧性较差。
随着韧性理念的深化发展,韧性理论的研究开始倾向于持续变化的非均衡系统,逐渐向演化的方向发展。学者们认为韧性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而不是恢复到旧的或发展新的稳定均衡状态,提出韧性是系统对冲击的适应性能力,即积极地适应性韧性(McGlade et al.,2006)。该概念主要应用于行为心理学研究,分析个人在压力、创伤或风险中保持或重构健康心理的一种适应性处理能力(Masten et al.,1990; Luthar et al.,2000; Wright et al.,2013)。同时也被应用于组织理论,定义为组织在面临冲击时,通过从新趋势中预测关键事件并适应性地快速转变以保持其核心功能的能力,其中包含了应对冲击的结构和功能适应性。该韧性的理念与复 杂 的 适 应 性 系 统 和 演 化 理 论 相 似 是 一 种 自 我 组 织 行 为 (Martin and Sunley,2007;2011; Bristow and Healy,2014; Martin and Sunley,2015a),由其组成部分和元素共同进化且相互作用所驱动。无论是来自外部的冲击还是内部紧急状况或自组织的危机性,韧性的适应性能力能够自发地重新组织自身内部结构。这种包含演化理论思想的韧性,不只是一种静态特征而是动态的演进过程。区域经济的适应性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区域的继承性,适应性可能是路径依赖的过程,由该区域原有产业、资源和技术所塑造,而转型韧性是根据冲击的规模和性质,经过经验判断冲击会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可行性产生巨大影响,因此要对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机制进行全面的转型。
经济管理论文怎么写
2.2文献综述
入世以来,我国各地区、各行业紧抓机遇,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2008 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外部需求的骤降冲击使中国遭受了严重影响,经济增长进入减速阶段。与此同时,伴随着国际经济与贸易环境的恶化,区域发展分化现象凸显。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是中国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现象,也是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现有区域非均衡发展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地区非均衡发展演化趋势的分析,二是区域非均衡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现有区域发展演化趋势的研究普遍认为,入世后中国区域差距出现两个阶段。入世以来到金融危机前,区域分异呈不断缩小的趋势;金融危机后,地区间分异特征凸显,中国区域间差异呈逐渐扩大趋势。许召元和李善同(2006)利用 1990-2004 年 30 个省份数据,使用基尼系数法分析中国区域差异,结果发现 2000-2004年区域差距的增速有所放缓,且在 2004 年出现了区域差距缩小的趋势。吴三忙和李善同(2010)利用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探讨了 2003-2008 年中国地区差距的演变,认为 2003 年后到金融危机前,中国地区差距呈现下降趋势。改革开放后,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政策让东部地区利用自身地理位置优势,并在入世后更加广泛深入的加入国际市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猛,发展速度快于其他地区。在向东部倾斜的梯度发展战略的实施下,技术、人才等要素不断向经济基础好、市场化程度高的东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发展逐渐与东部地区差距扩大。2000 年后,我国适时的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同时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逐步深化,外贸增长强劲,对外贸易比重不断提升,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提高(林毅夫和刘培林,2003; 许召元和李善同,2006)。与国际市场紧密联系的东部地区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外部需求下降,地区经济增长放缓,因此地区间差距的扩大速度有所缓和。2008 年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外部不确定性冲击不断上升,中国进入发展动能转换的“新常态”,地区间不平衡发展的矛盾愈加凸显。杨红丽等(2020)基于省份-行业-年份数据,发现 2008 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经历了 2009 年和 2011年两轮的增长减速,在两轮减速中都出现了明显的省份经济增长和行业经济增长分化现象,呈不断扩大趋势。地区间差距仍然是区域差距的主要特点,但各区域内部的分化也在不断拉大(梅冬州等,2012; 潘文卿等,2015)。近年,学界逐步聚集于南北经济分化的新特点。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趋势放缓,我国国内也进入结构转型时期,全国性投资增速放缓。南方经济始终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力量,保持着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北方经济高度依赖于投资拉动的重化工业,投资放缓对北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下行压力。同时北方经济的重化工业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使重化工业逐步进入增长的瓶劲期,北方经济转型压力较大,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且难以恢复,南北方差距不断扩大(盛来运等,2018; 张红梅,2019; 刘瑞翔等,2020; 吴楚豪和王恕立,2020)。
............................
第 3 章 理论基础 .....................................33
3.1 新古典增长理论 .................................... 34
3.1.1 单一均衡的工程韧性——经济系统的自我调节与修复........................ 34
3.1.2 多样均衡的生态韧性——经济系统的磁滞效应.......................... 34
第 4 章 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42
4.1 既有能力禀赋优势下经济韧性提升的路径依赖式发展 ....................... 43
4.1.1 产品空间演进对抵御力和恢复力的影响..................................... 43
4.1.2 企业多重迭代模型下路径依赖式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路径分析........ 45
第 5 章 中国产品空间演进刻画 ..........................................51
5.1 全国的产品空间演进 ............................ 52
5.1.1 产品空间可视化............................... 52
5.1.2 产品比较优势....................................... 53
第8章 路径创新下产品空间适应度的区域经济韧性影响效应
8.1 适应度地形
基于演化理论的适应性模型最早是用来分析生物体遗传选择、分异和突变机制的工具。理论借鉴大自然物种的遗传概念,通过遗传算法使用计算机模拟每个基因序列,并组合序列形成种群,对种群进行自然遗传选择,促使其繁衍生息,进而达到最终优化目的。适应度(Fitness)即个体对当前环境的适应能力,是衡量个体是否能在当前环境下稳定生存的指标。在遗传算法中,通过测度个体的表现,决定是否将其基因遗传到下一代,如当前个体与局部最优的基因相差三个位置,那么该个体的适应度则为 3。由适应度构成的适应度地形是将基因型与基因的适应性相组合所形成的三维地形图(Fitness Landscape),来分析个体根据目标优化基因的繁衍能力,该方法在适应度模型中的应用较为普遍(Kauffman and Levin,1987)。
随后,适应性模型也不断被应用于其他研究领域。Holland and Miller(1991)提出用复杂适应性系统分析经济问题,该系统是基于主体组成的网络,这些主体通过自身行为及相互间作用产生了经济体的动态表现,但单个主体模块对经济体网络不构成整体影响,与经济韧性理论中提到的相关多样性、非相关多样性的模块化相似。越来越多的经济及管理领域学者将复杂适应性系统及适应度地形用来做经济主体的分析,March(1991)通过复杂适应性中经典的 NK 模型,使用适应度地形发现当员工认知环境发生变化时,拥有快速社交和高流动率的员工对企业有正向影响。Kauffman et al.(2000)尝试让企业在适应性地形中移动,通过计算移动成本确定企业提升技术的最佳距离,结果显示理性的公司首先将在更大范围内寻找提升机会(突破性创新),并随着企业不断壮大,将采用渐进性创新的局部提升。Chang and Harrington(2000;2004)尝试构建企业绩效的适应性地形,分析子公司和母公司集合的最优绩效问题,该研究更是为复杂适应性模型加入了经济学基础,特别是引入了消费者偏好和公司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适应性模型在经济学中的广泛应用,更加突显了适应度地形在分析经济学问题的多样和适用性。
...........................
第9章 结论与政策启示
9.1主要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均衡与演化视角,通过抵御力、恢复力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全方位地衡量地区应对冲击的经济韧性,探讨为何一些地区在冲击后更 快地恢复到冲击前的发展路径,甚至出现加速增长,实现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而另一些地区在冲击后一蹶不振,难以回到冲击前的发展路径甚至被锁入增长陷阱。由于地区应对冲击的差异性表现,致使地区发展路径分化,呈现出区域的非均衡发展特征。本文研究发现,2001-2020 年全国各省份抵御力和恢复力有明显提升,区域内部差异较大。东部沿海地区由于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紧密联系,更容易受到短期全球冲击的严重负面影响,而整体恢复力较强。北京市和上海市在金融危机中抵御力下降显著,受到短期的严重负向冲击。浙江省、广东省、江苏省等抵御力和恢复力整体较好。西部地区中贵州省的恢复力远大于甘肃、宁夏等地,与部分中部地区的恢复力在同一个水平。同时,抵御力和恢复力的“高-高”“低-低”集聚特征并不显著。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来看,具有五种模式,分别为基础良好逐渐增强型、基础良好但发展缓慢型、基础良好但逐渐衰退型、基础较差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型、基础较差但发展迅猛型。上海市、广东省等与全球经济联系更紧密的地区产业多样性较高,拥有更多的高技术复杂度、高附加值产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能力强。辽宁省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初始能力禀赋较高,但后期逐渐衰退,产业转型困难,恢复力也较低。山西省发展以煤炭资源为主,产品空间稀疏,缺乏技术密集型产品,环境问题严峻,地区生产能力提升困难。贵州省入市初期产品空间稀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困难,但不断努力解决发展中的基础设施问题,引进外来技术,紧抓产业发展机遇,提升地区生产能力,创新发展模式显著。可以发现,地区间经济韧性的差异远大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区域经济韧性研究能够动态展现地区发展过程,是分析区域非均衡发展的全新视角。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