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时代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概述
(一)新时代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的相关概念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推进,时代的潮流奔涌不息,我国发展又有了新的突破,实现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进入到新时代。新时代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家庭这一教育环境为核心,开展感恩教育,培养青少年感恩品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为全面系统的了解新时代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内容,须先从概念处着手,对感恩教育、家庭感恩教育以及新时代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的内涵有所把握,以期该研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1.感恩及感恩教育
(1)感恩的基本内涵
理解感恩的内涵是研究新时代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的起点,首先应对“感恩”这一概念有所阐释。在我国,“感恩”作为一个完整的词语被运用,最早可追溯到晋朝陈寿编写的《三国志·吴志·骆统传》里,指出 :“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①此处即有感恩戴德之意。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也对“感”、“恩”二字分别进行了阐释,指出:“感,动人心也,从心,咸声;恩,惠也,从心,因声。”对于“恩”字,又进一步解释道:“恩:从心、从因,因从口大,乃就其口而扩大之意,亦含有相赖相亲之意,心之所赖所亲者,彼此必有厚德至谊,故恩之本义作‘惠’解,即他人给我或我给他人之情谊、利益,称之曰恩。”②由此可知,恩的本义就是惠,是他人给予自己或者是自己给予他人的一种好处、帮助。因为这一善意之举,才会使人发自内心的感动,心存感激之情。透过“感恩”二字的字形,可发现都由“心”字做基底,说明无论是施恩之举还是感动之后的报恩之举,都应遵从自己的内心,由心而发,如此才可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感恩。除此之外,在《现代汉语词典》以及西方《牛津简明英语词典》中关于“感恩”一词的解释都体现出了受惠者在接纳施惠者所施予的恩惠之后,以行动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恩激情,对他人带来一种积极的回馈。总之,从词源学角度分析,感恩可以简单概括为对他人给予的好处以及帮助怀有感激之情并予以回报。
...........................
(二)新时代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的鲜明特征
家庭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群体形式,是基于婚姻、血缘以及收养关系,并通过情感这一纽带,在亲人之间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基于此,在家庭中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也是基于血缘关系展开的,教育者通常为父母或者是青少年的其他监护者。由于家庭这一特殊的组成方式以及教育环境,使得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呈现出不同于学校以及社会感恩教育的鲜明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的针对性与影响的终身性
家庭感恩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感恩教育模式,对青少年感恩品质的培养起着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其教育者为青少年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青少年子女施加一定的教育影响,从而逐渐培养其良好的感恩品质。由此可看出,家庭感恩教育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是一对一的进行教育指导。家长与子女长期共同生活,基于一定的血缘关系,子女对家长具有一种天然的依赖感、信任感和安全感,能够切实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真实感受与想法,表现出自身独特的个性,家长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与了解,能够及时掌握子女的各方面动态,把握其个性特点,进而根据子女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正如古语所言:“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家庭感恩教育所具有的教育针对性优势是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所不可比拟的,因此,要充分利用家庭感恩教育这一优势,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提高教育效能,促进青少年养成良好的感恩品质。
家庭感恩教育不仅能够依据青少年子女的个性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地教育和指导,同时这一教育和指导也会对青少年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也就是教育影响的终身性特征。家庭是孩子成长发展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胎儿期,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胎教”,也就是说青少年自出生之日起(甚至是在胎儿期)就已经在无形中接受父母的教育影响,可见青少年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最先接受的是家庭教育,并对青少年一生的发展起着奠基性的作用。
...........................
二、新时代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调查设计及调查样本情况
调查研究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对于问题的分析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即采用了“设计—调查—分析—总结”的思路,通过问卷调查以及个别家庭访谈的形式获取相关信息,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1.调查设计
本次调查问卷是在相关理论分析以及借鉴现有问卷基础上编制的,分为家长问卷和青少年问卷两个版本,在这两份问卷中都分别包含样本基本情况以及基本问题作答部分,问题的设置主要围绕家长对感恩教育的认知、家长在家庭中开展感恩教育情况以及对青少年感恩品质培育效果等几个方面,主要目的是了解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的开展情况以及开展效果。依据“青少年”年龄界定的相关研究,本次调查将青少年年龄界定在 13 周岁至 19周岁这一范围内,主要调查对象为初高中阶段的学生及其家长。两份调查问卷均采用匿名的方式填写,以确保答案的真实性,从而了解青少年以及家长的真实想法。除此之外,再随机选取个别家庭按照事前准备的访谈提纲进行访谈。
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主要采用“线上”模式,即通过网络上的问卷星平台进行发放,涉及省内部分地市。其中,家长卷共收回 755 份,有效问卷为 734 份,有效率为 97%;青少年卷共收回 749 份,有效问卷为 724 份,有效率为 96.6%。两份调查问卷的可信度比较高,所有有效数据均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
2.样本的基本情况
样本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详见“表 2-1”、“表 2-2”)
在青少年调查问卷中,主要从性别、就读年级、政治面貌以及独生子女情况四个方面进行调查与统计。从性别分布来看,参与调查的女生所占比重为 56.22%,男生所占比重为43.78%,男女生比例总体上相对均衡。从年级分布来看,参与调查的初中生与高中生所占比重基本持平,比例均衡。在所有参与调查的学生中,政治面貌为共青团员或党员(含预备党员)的有 148 人,所占比重为 20.44%;群众人数相对较多,所占比重较大。除此之外,参与调查的学生是独生子女的共有 292 人,占总人数的 40.33%,不是独生子女的共有 492人,占总人数的 59.62%。从总体上看,本次调查在男女生比例、初高中生比例以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比例方面均具有相对均衡性,样本在整个家庭感恩教育调查中具有一定代表性。
教育论文参考
(二)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的主流现状
本文将研究对象定位于青少年群体,从家庭教育环境视角出发设置相关问题,以期呈现出当前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的现状。通过调查分析,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在以下几个方面呈良好发展态势。
1.家长充分认识青少年感恩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近年来,各大媒体多次报道青少年这一群体中因不知感恩而发生的悲剧性事件,令人悲痛不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要重视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培养,这不仅关系到青少年个人的健康成长,也深深地影响着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调查发现,家长在思想观念上已经加以重视,不仅认识到青少年学习与智力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深刻体会到青少年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在本次家长调查问卷中,对“作为家长,您最关心孩子哪方面的发展?”这一问题的回答(见“图 2-1”),有 354 人选择了“道德品质”,占总人数的 48.23%,接近一半的比例,而选择 “学习与智力”的总人数为 197,所占比重为 26.84%。可见,家长整体受教育程度提高,教育观念也会随之加以改善,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德育工作,改变以往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倾向。对“您觉得感恩意识对孩子的成长是否重要?” 这一问题的回答(见“图 2-2”),有 88.15%的家长选择了“非常重要”,11.17%的家长选择了“比较重要”,仅有 0.68%的家长选择了“一般”,令人欣慰的是没有家长选择“有没有都无所谓”。可见,家长普遍认同感恩意识的培养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家长对青少年感恩意识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已提升到新的高度,对其感恩意识的培养越来越重视。
教育论文怎么写
...........................
三、新时代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体系构建...................................................39
(一)新时代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原则..........................................39
1.遵循规律与积极引导相结合........................................................39
2.民主平等与互相尊重相结合..................................................40
四、新时代完善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的对策.....................................................49
(一)营造和优化家庭教育环境..........................................................49
1.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49
2.构建良好的家庭氛围....................................50
结语......................................... 63
四、新时代完善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的对策
(一)营造和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第一场所,是接受人生教育的第一步。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更为明显,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在家庭教育中强化感恩教育内容,培养青少年的感恩品质,必须要营造和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助推家庭感恩教育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应从家长自身素质、家庭氛围以及家风建设几个方面展开。
1.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
家长作为家庭感恩教育的主要教育者,必须要自觉承担起教育责任,积极履行自身教育职责。家长具备良好的教育素养、文化素养以及思想道德素养是更好履行自身教育职责的首要前提,也是教育取得显著成效的重要保证。由此,家长应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个人修养,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正所谓:“正人先正己,律己可律人”。家长教育子女,必须要素质过硬,为子女做出良好的表率。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也曾讲过:“一个家长对自己的要求,一个家长对自己家庭的尊重,一个家长对自己每一行为举止的注重,就是对子女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①可见,家长是否重视自身素质的养成,关乎着整个家庭感恩教育的实施,是培养青少年感恩品质的基础。
从为人子女到为人父母,这体现的不仅是一种角色的转换,更是一份职责的担当。初为父母,在喜悦中也掺杂着些许不适,有些事情并非天生就能弄懂,有些能力并非天生就已具备,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学习,不断摸索,在实践中加以锻炼,逐渐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使自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履行好育人的职责。
............................
结语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优秀品质,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古今中外备受推崇。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深情地指出:“有一颗感恩的心很重要,所有的人都要有感恩的心”。同时殷切寄语青少年学生,激励青少年学生要“学会感恩”。新时代青少年要牢记总书记的深情嘱托,自觉传承感恩美德,争做心怀感恩的优秀青少年。
青少年养成良好的感恩品质,除依靠自我意识外,还需要教育的指导和引领。家庭作为青少年生活的主要场所,对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培育、感恩品质的养成发挥着重要作用且影响深远。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由此,培养青少年成长为具有良好感恩品质之人,必须重视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开展感恩教育,真正发挥家长的示范引领作用。
新时代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研究是立足于家庭视角,着重研究家庭教育中如何开展感恩教育,帮助青少年提高感恩意识,形成正确的感恩价值观,从而养成良好的感恩品质的重要课题。依据时代发展要求,对家庭感恩教育内容、原则、模式进行了系统论述,采用新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式,促进家庭感恩教育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更好地满足青少年的需求,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