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美术史论课程是普遍开设的一系列美术相关课程,此类课程一般有《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中外美术史》和《中西美术比较》等。此类课程开设的目的一般有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帮助学生构建美术史料及理论知识体系框架;其次,是培养学生发现、认识以及理解存在于自然界、生活里以及艺术领域中各种美的内容和形式的能力,健全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提高学生对美的事物的鉴赏、表现和创造能力;再次是通过对美术作品风格特征、美术现象产生与发展的各种迹象和艺术家生平事迹、社会风貌等知识的学习,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性情、塑造品格、提升修养的目的,从而培养出道德品行与专业技能同步发展、和谐统一的高素质人才。但据了解,目前许多院校的美术史论课程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不少学生缺乏起码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视美术理论教学、轻视作品分析内容,其关键问题之一便是相对匮乏的美术史论课程教学资源,同时,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有待于改革和创新。
......
第二章 总体研究规划
第一节 研究范围与内容
开发美术史论教学资源数据库网站平台,以保证教学资源数据库的共享和利用。课程教学资源数据库建设要做到合理性、简易性和方便可扩展性,以便更好地操作和使用。网站建设初期需要学生参与并提出功能需求,相关教师与会讨论网站功能模块的设计,最后需要相关领导支持配合,为系统开发提供必要的软硬件条件。教学资源网站的建设应包括网站平台建设和网页开发等方面。要合理规划网站软硬件环境,合理选择操作系统平台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日程规划。合理选用网站体系结构,开发内容实用、检索灵活、下载方便的网站平台供师生使用。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目标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是艺术类高校历年来各位专业教师收集使用的各类美术教学相关的资源,以及能够用于美术史论课程相关教学的可获取的其他教学资源。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以服务艺术类高校美术史论课程教学为总体目标,以教师现有教学资源为基础,以作品图片资源为重点,按照年代顺序或作家信息等字段科学合理划分资源,规范整合,广拓渠道收集教学资源,科学筛选、分类教学资源,通过建立美术课程教学资源数据库,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通过多种检索途径,大大减少师生在资源利用选取过程中所耗费的精力,并能起到相关课程资源信息的规范作用。建设开发的目的是研究并开发一套美术史论教学资源数据库平台,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实现美术史论教学资源的收集整合、存储分类及资源共享,最终为课程教学提供服务。通过数据库平台搭建,学生可以从中获取有益资源,教师可以指导安排学生添加管理资源,进而实现美术课程资源的不断扩充。 本系统的用户为艺术类高校各教学和管理部门的全体教师和学生。
第三章 研究方法、思路与过程...........................................10
第一节 所遵循的指导思想...................................10
第二节 主要研究方法............................................11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过程.....................................12
第四章 美术史论课程教学资源数据库建设分析与设计.....................15
第一节 美术史论课程教学资源内容建设............................................15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41
第一节 论文总结.....................................42
第二节 数据库建设中需要考虑的几个重点问题....................................44
第三节 移动互联网应用学习平台建设简要分析及展望..............................45
第四章 美术史论课程教学资源数据库建设分析与设计
第一节 美术史论课程教学资源内容建设
对于教师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资源(称为教师教学资源),资源管理员将资源本身电子版文件以及资源信息内容上传到“教师教学资源库”;对于作品资源,资源管理员要使用 PHOTOSHOP 等软件工具对作品图片进行格式转换、大小调整以及分辨率调整等技术处理,同时保存原始图片和小尺寸图片,然后经系统管理员核实作品相关信息,将作品信息上传到“作品资源库”。关于利用 PHOTOSHOP 图像软件对作品图片处理方面需要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由于后期放入数据库的每一作品都有作品小图和作品原图两种图片,所以需要使用PHOTOSHOP 图像处理软件进行统一尺寸大小的处理;二是在分辨率方面,应当统一作品小图的分辨率,这样便于用户得到更好的浏览体验,用户首先浏览作品小图,如果符合用户对作品资源的期望,再进入大图浏览并下载,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可以保证网页上图片布局排列美观,另一方面也能够减轻网站服务器的负载。
第二节美术史论课程教学资源数据库设计
经过对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资源的数据要求、加工要求和对数据安全性、完整性要求进行分析,得出了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资源的部分实体-联系图(E-R 图)如图 4-2 所示,此图为后期的详细设计做方法指引。图中的“作品信息”实体是核心实体,它与其他四个实体有一定的联系。为了能够清楚地看出不同实体之间的联系,各实体的属性没有在 E—R 图中标出,详细的属性请参见数据表结构描述。
..........
第五章结论及展望
第一节论文总结
本论文描述了高校美术史论课程教学资源数据库建设的基本技术、方法和步骤,本系统通过综合应用 ASP.NET、SQL Server 数据库、Dreamweaver、PHOTOSHOP 相关技术共同完成。主要工作包括:
1.调研了高校美术史论课程教学资源数据库建设与使用的具体现状;
2.确定了美术史论课程教学资源数据库建设的指导思想、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工作流程; 3.完成了美术史论课程教学资源数据库的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
4.完成了美术史论课程教学资源数据库网站平台的需求分析,给出了系统的用例图和主要功能,给出了数据库网站平台的主要界面和开发建议;
5.对美术史论课程教学资源数据库网站平台进行了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6. 初步完成美术史论课程教学资源数据库平台网站的开发,实现了网站前台主要功能和后台管理功能,通过网站平台用户可以完成对教学资源的浏览、搜索、管理和使用。
第二节 数据库建设中需要考虑的几个重点问题
数据库的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 需要不断合理开发与利用新的资源, 经常更新、维护数据库, 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科研和师生设计创作对信息的持续需求。
1.数据库资源的开发 数据库建设是一个没有终止的过程, 我们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开发数据库资源。通过对资源流通进行监测, 全面掌握文献资源的使用流向及各类资源流通比例, 为进一步开发馆藏的种类、数量和扩充新的资源提供依据, 制定合理的特色数字资源发展规划, 分步实施。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