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学角度看待初中英语学困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6316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的缘起

一、课题的界定

随着我国奥运会、世博会的成功申办和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与国外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英语的重要性日渐突出,人们也日益关注英语教学,英语学困生的客观存在确实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心头之患。尽快转化英语学困生的呼声是越喊越高,转化英语学困生迫在眉睫。而转化英语学困生的最佳时期是初中阶段。初中阶段是正式学英语的开始,转化初中英语学困生可以排除或较少考虑基础不好的问题,也可以为其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树立信心,同时还可以为其它学科的学习获得有益的经验。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很复杂,有家庭、社会、学校、班级、学习者个体等各方面因素。而对初中英语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人们更多地是从心理学的视角展开研究,如学困生的动机、兴趣、性格、焦虑等方面探究其成因及转化。本论文试图以班级社会学的视角研究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以期可以更加全面的认识初中英语学困生问题。

二、研究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理论价值:从班级社会学的视角展开对初中英语学困生的研究,扩宽了学困生的研究思路,为更加有效的转化学困生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实践意义:学困生问题关系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问题,对它展开深入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策略,可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减轻家庭的负担,缓解社会的压力。以初中英语学困生为突破口,为其它学科的学困生的转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三、文献综述

以下首先对学困生研究进行梳理,以期对它的历史发展有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对班级社会学理论的研究进行梳理,从而将它的研究成果更好地应用于初中英语学困生问题的研究。
国外对学困生的研究由来己久,但主要是从心理学这一层面展开。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探讨学困生问题的心理学研究还很少。至六十年代,美国开始有更多的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关注学困生问题。这一时期,研究的课题主要集中于语言落后的模式及其改变。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学困生问题在美国教育心理学领域已成为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个课题。而这一时期,开始注意学困生心理特点和社会背景方面的探索。特别是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教育社会心理学,开始逐步对学困生问题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许多心理学家开始用社会心理学的观点与方法来研究学困生问题,探讨学困生的成就责任归因、自我概念特征,以及学困生的行为模式同其社会特征之间的联系。.....................
....................

第二章班级的学习环境归因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与班级的学习环境有关。菲德勒仍对班级关系的研究表明,能预示学术成就的是学生对他本人所给予本班级的影响认识如何。最常用的是使用学习环境一览表以考察学生对班级的认识。
学习标准包括含有高级心理过程和自我认识在内的衡量认知、感情和行为的手段。前面加有一的标准细目衡量的是社会心理环境对学习成果有反作用的方面。在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印度、美国和其它国家所进行的研究表明,学习环境一览表,有相当大的预测效度。安德森和沃尔伯格(1974)通过研究其它有名的预测学生学习的手段的预测结果以回答“学习环境一览表是否是一种预测学生学习的有效的手段?”这一问题,结果发现学生对学习的社会环境的认识对预测工作帮助很大。笔者通过对上海市卢湾区启秀中学(一所普通中学)的初一、初二的四个班级共145名的学生展开的问卷调查中发现班级的学习环境与学生的学业成就有很大的相关性。以下将从班级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角度对影响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学业成就的上述因素进行分析。

第一节班级的物质环境

班级的物理环境是指班级课堂教学所需的空间,包括教室的大小、课桌的排放。一排排课桌朝前的传统式教室一直是教育制度的显著特征。自从七十年代初以来,人们就对传统式座位安排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课堂参与活动及师生互动做了一些研究。研究表明:坐在前面和教室中央的学生比那些坐在后面和两旁的学生成绩好。前排居中现象在参与活动方面情况也如此。如亚当和比德尔对32个中小学班级进行了观察,记录了教师与学生间的语言交流。结果发现,语言交流集中在教室前面,而且与教室中央成直线,称其为“活跃地带”。亚当和比德尔的结论是学生的就座位置对参与活动有很大的影响。虽然活跃区域的确切位置有所不同,但是就座和参与活动的其它一些研究得出同样的结果。前排居中座位的特点是与教师语言和目视交流机会多,从而影响参与程度和成绩。其它实验也佐证了这一结论:教室中间的学生比两边的学生成绩高。
有关教室座位以及它们对课堂行为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表明:随着教师和学生间距离的缩短及教师和学生直接面对面机会的增加而增多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后者通常又伴随教师对学生注视的增多。....................
...................

第二章班级的学习环境归因.......................................7
第一节班级的物质环境..............................................8
第二节班级的社会环境............................................10
一、师生互动.............................................................10
二、班集体.................................................................14
三、非言语交流.......................................................16
第三节教师教学........................................................21
第三章班级的语言环境归因........................................25
一、隐性语言环境.........................................................27
二、语言情境..............................................................27
第四章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29
第一节班级物质环境的调整.............................................30
第二节班级社会环境的优化..........................................31
第三节教师教学的改进...................................................41
第四节班级语言环境的营造........................................51
.....................

结论
教师可通过组织各种娱乐活动创建英语语言环境。如可举办“英语艺术节”,要求每位学生用英语表演节目,学生可以唱英语歌曲、朗诵英语诗歌、给原版英语电影配音或英语话剧表演等;还可以开展英语歌曲比赛、英语诗歌朗诵比赛或英语表演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困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促进学困生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增加学困生接触英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同时还可以拓展他们英语学习视野,增加英语文化意识的输入,加深他们对英语文化的理解。英语课程既是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课程,又是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除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外,英语课程内容和目标还应包括情感、策略、文化意识的学习。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式是建立在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对英语文化的深入理解是学生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因而,英语娱乐活动的开展确实是寓教于乐、营造英语语言环境的有效方式。........
英语课程的任务首先强调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态度,这是因为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前提条件。情感态度与外语学习的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解决情感态度问题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效果。消极情感如焦虑、害怕、羞涩、紧张、债怒、沮丧、怀疑、厌恶等,都影响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如果学习者受消极情感影响太大,再好的教师、教材、教学方法也无济于事。与此相反,积极情感如自尊、自信、移情、动机、愉快、惊喜等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教师对初中学困生尤其需增加情感态度的投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树立学习自信心,这对他们成功转化十分重要。
再者,教师须加强对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策略的指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调查显示学业优良生与学困生在使用学习策略上存在很大差异。学困生大多不会使用或很少使用学习策略而学业优良生却经常使用各种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中小学英语学科课程标准》2003年11月22日。
[2]杨连瑞,肖建芳著:《英语教学艺术》,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3]刘绍忠著:《中学英语理念与实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4]钟启泉编著:《差生心理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5]龚亚夫,罗少茜著:《任务型语言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6]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
[7]陈瑶著:《课堂观察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8]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9]阐菲:《加拿大小学英语课堂环境设计的启示》,载《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9期。
[10]左焕琪编著:·《外语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11]高文著:《教学模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第289页。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